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观察了丹心Ⅲ号和丹心V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实验结果:丹心Ⅲ号和丹心V号在体外均可显著抑制ADP和花生四烯酸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IC50分别为1.605mg/ml,2.589mg/ml,8.4l6mg/ml和6.606ng/ml;在体内可抑制连续给药(350一700mg/lkg.d)10d大鼠血小板对ADP和花生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提示丹心Ⅲ号和丹心Ⅴ号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造成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丹心Ⅲ号能缩小大鼠心肌梗死范围,降低大鼠血清CPK和LDH水平以及ST,保护心肌SOD活性,并能明显减轻缺血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结果表明,丹心Ⅲ号对大鼠心肌梗死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其抗心肌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丹心Ⅲ号能缩小大鼠急性心肌梗死面积,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线粒体的形状因子、面密度、数密度增加,体密度平均体积下降。提示丹心Ⅲ号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超微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PKC,PKA和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32P-NaH2PO4标记猪血小板,然后,以PMA,凝血酶,PGE1腺苷等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MA激活PKC,血小板发生聚集,35μmol/LPGE1或1mmol/LdbcAMP不能抑制50n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腺苷却能抑制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C50=0.1mmol/L,db-cAMP,腺苷都不能抑制100nmol/LPMA诱导的40kD蛋白磷酸化,PKA激活不能抑制P  相似文献   

5.
尖吻蝮蛇毒内一种新的抗血小板凝集蛋白agkisacuta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皖南尖吻蝮蛇毒中经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离纯化得到抗血小板凝集蛋白agkisacutacin,纯化的agkisacutacin由分子量为14kD和15kD的2条肽链通过二硫键连接,能有效抑制ristocetin诱导的血小板凝集(IC50为18.5mg/L),能轻微抑制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IC50为1.22g/L),但对ADP、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影响。agkisacutaci  相似文献   

6.
PKC、PKA和TPK在血小板激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2)P-NaH_2PO_4标记猪血小板,然后以PMA、凝血酶、PGE_1、腺苷等处理,结果表明,随着PMA激活PKC,血小板发生聚集。35μmol/LPGE_1或1mmol/LdbcAMP不能抑制50nmol/L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腺苷却能抑制PM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EC_(50)=0.1mmol/L),db-cAMP、腺苷都不能抑制100nmol/LPMA诱导的40kD蛋白磷酸化。PKA激活不能抑制PMA激活的PKC。在PMA、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中,PKC、TPK都发生激活,40kD底物既是PKC的底物又是TPK的底物,PKC和TPK在血小板聚集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灯盏花总黄酮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Bom氏比浊法测定灯盏花总黄酮(Erigeron breviscapus flavones,EBF)在体内和体外对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影响。应用Kohler等法观察EBF对小鼠尾静脉注射花生四烯酸(AA)所致突然死亡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EBF在体外和体内对ADP、AA或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体外实验,其效应呈浓度依赖关系,体内试验,于给药后180min达最大抑  相似文献   

8.
用比浊法测量富血小板血浆(PRP)在ADP诱导后的光密度变化作为血小板聚集程度量度的方法已经用了二十余年了,但至今讨论血小板聚集动力学的数学描述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基于T.Abc提出的血小板聚集是一级反应的假定和我们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曲线可以分解为三项:1.可逆性聚集T1;2.可逆性聚集的解聚项T2;3.不可逆聚集T3,而总的聚集曲线可由T=T1-T2+T3表示。  相似文献   

9.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水解纤维蛋白原的作用方式,发现该蛋白酶可迅速水解纤维蛋白原Aα链,对γ链作用较弱,对Bβ链无作用,是一种新型的α-纤维蛋白原本科,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证实中国眼镜蛇毒蛋白酶低剂量()0.025)mg/kg)、中剂量(0.05mg/kg)以及高剂量(0.1mg/kg)体内给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DP(10μmol/L)和胶原(1  相似文献   

10.
藏红花愈伤组织诱导及其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藏红花幼叶愈伤组织的诱导频率在MS,B5和White三种培养基上均高达98%;幼叶和芽的诱导率差异不大,高达99%;不同时期的叶片差异较大,以幼叶诱导为佳;球茎诱导率为近80%;激素配比以2.4-D2.0mg/L,BAP0.1~0.5ml/L为宜。在继代培养阶段,MS比B5和White更适合细胞的快速生长繁殖;并且以叶片的愈伤组织生长较快,芽次之,球茎最慢,适合于细胞生长的激素配比为NAA2.0~3.0mg/L,BAP0.5~1.0mg/L为宜。  相似文献   

11.
PIC-BE诱导K562/ADM细胞凋亡及逆转其MDR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β榄香烯吗素(PIC-BE)是抗癌新药β榄香烯的水溶性衍生物.采用人红白血病的多药耐药性(MDR)细胞株K562/ADM作为实验模型,观察PIC-BE对K562/ADM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进而研究其对该细胞MDR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K562/ADM细胞对ADM具有明显的抗性,与K562细胞相比,抗性倍数约为40倍,而两者对PIC-BE的IC50接近,无显著差异;(2)PIC-BE(10.0~30.0μg/ml)对K562/ADM细胞具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两种作用的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均具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3)低毒剂量PIC-BE(10.0μg/ml)与ADM(4.0μg/ml)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ADM对该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升高细胞内ADM的浓度,降低该细胞对ADM的IC50,使该细胞对ADM的抗性有数倍逆转.上述结果提示,PIC-BE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广谱抗肿瘤剂,而且也是一种有效的MDR逆转剂  相似文献   

12.
Yao XH  Wang PY  Pang YZ  Su JY  Tang CS 《生理学报》1998,50(2):188-192
本工作在二磷酸腺苷(ADP)活化的大鼠血小板上,观察精-甘-天冬-丝上肽(RGDS肽)对血小板聚集、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C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50μmol/LADP引起血小板聚集时,蛋白激酶C(PKC0及丝裂经蛋白激酶(MAPK)活性增加,并引起95和66kD蛋白磷酸化。应用50,100和200μmol/LRGDS肽与基共同孵育,呈浓度依赖地抑制AD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和对PK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诱导子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利用短期诱导实验考察了几种诱导子的最优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mmol/L硝酸铈铵、0.01mmol/L硝酸银、0.1mg/L花生四烯酸、0.1mg/L水杨酸以及10.0mg/L甲基苯莉酮酸最有利于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野生羚牛保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醉成体羚牛线千克体重使用的保定2号药物剂量为0.006~0.007mg/ml,亚成体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0.01mg/ml。使用的解药回苏2号每千克体重用药剂量0.01mg/ml。  相似文献   

15.
川芎嗪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芎嗪是从中药川芎根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祖国医学对其活血化瘀作用早有所知。其化学结构已查明,并有合成制品在市上销售。 临床试用表明,川芎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有效。本文研究证明,川芎嗪在体外对由诱导剂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诱导所致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强烈抑制作用,同时也能抑制血小板丙二醛的生成。对外源性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则无抑制作用。川芎嗪能加强家兔动脉环保温液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给家兔静脉注射大剂量花生四烯酸钠盐,可使动物突然死亡。但如预先注射川芎嗪,则可使动物得到一定保护。  相似文献   

16.
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注射兔抗大鼠血小板血清(APS)方法,建立了大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模型。大鼠腹腔注射1:4稀释的APS(0.7ml/200g体重),连续3d,可使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其降低率为81±9%(n=12),且其骨随巨核细胞增生活跃,但注射APS后对血中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无明显影响.在注射APS的同时,给予大鼠灌胃强的松(1mg/200g体重),可抑制APS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的下降程度,并促进停止注射APS后血小板数的恢复。以上结果表明,该模型符合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7.
研究花生(Arachishypogaea)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轴多胺氧化酶(PAO)的活性变化及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表明:胚轴中的PAO活性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该酶的活性形成;放线菌素D(10mg/L)、环己酰亚胺(10mg/L)处理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率分别为26.3%和87.3%,对胚轴PAO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41.1%和94.0%,显示胚轴中的PAO很可能参与花生种子的萌发过程,且其mRNA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已合成并贮存于种子中,萌发时PAO活性的出现主要是由于这些mRNA转译合成了PAO。  相似文献   

18.
 W ortm annin 是肌醇磷脂 3 激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用比浊法分析血小板聚集;肌醇磷脂用32 P 磷酸钠标记,用氯仿和甲醇抽提,用 T L C和放射自显影分析,研究了 W ortm annin 对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和磷脂酰肌醇三磷酸( P I P3)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 W ortm annin 对凝血酶(500 U/ L)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20~80μm ol/ L).凝血酶(500 U/ L)诱导人血小板 P I P3 的累积, W ortm annin 对此累积有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40~160 μm ol/ L).结果提示: W ortm annin 可能是潜在的抗血小板药物,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主要与其抑制 P I P3 的累积有关.结果也提示,肌醇磷脂 3 激酶在血小板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秦艽体细胞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秦艽取叶、幼苗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试验。结果表明,取幼苗67-Ⅴ培养基,24-D25mg/L,NAA05mg/L,诱导频率最优,可高达100%。继代培养,以67%培养基,NAA05mg/L,24-D(1-15)mg/L最优  相似文献   

20.
运动对大鼠血小板L—精氨酸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工作在游泳大鼠模型上,观察血小板L-精氨酸(L-Arg)转运特征,并观察凝血酶和PAF对血小板L-Arg转运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大鼠血小板L-Arg转运明显高于未运动对照大鼠,表现在高亲和性最大转运速率(Vmax)明显增高(50.56±3.27pmol/108vs45.84±2.36pmol/108血小板/min。P<0.05),米氏常数亦显著增加(2.14±0.23μmol/Lvs1.46±0.13μmol/L,P<0.01)。应用刺激剂凝血酶和PAF诱导运动大鼠血小板L-Arg转运速率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未运动对照大鼠(P<0.01)。实验结果表明,运动能增强血小板转运L-Arg的效率。提示,运动可能促进血小板一氧化氮(NO)生成,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治血管栓塞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