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增高使老年人容易发生骨折,也使患心脏病的危险性增加。现认为,可能是由于高水平的同型半胱氨酸能抑制胶原蛋白的交联,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有TT突变基因型的患者.因为此酶的活性降低,通常伴有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和叶酸水平降低。此外,雌二醇能通过增强抗氧化剂系统以防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起的动脉粥样硬化症。故服用B族维生素和应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与遗传因素和营养因素有关。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有关的N^5N^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的基因突变,酶活性下降,引起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病发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ucte redase,MTHFR)是叶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对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以及DNA的合成、修复与甲基化均有重要作用。MTHFR基因变异导致酶热稳定性及活性降低,引起相关代谢及DNA甲基化异常,进而发生相关疾病。MTHFR具有多种变异型,本文对其中常见的一种C677T的多态性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出血性卒中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2月到2021年4月选择在本地区诊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状况,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随访判定患者的出血性卒中状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随访调查1年,220例患者中出现出血性卒中20例(出血性卒中组),占比9.1 %。出血性卒中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血清维生素B12、叶酸明显低于非出血性卒中组(P<0.05)。两组的MTHFR C677T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出血性卒中组的TT基因型、等位基因T占比分别为70.0 %、80.0 %,都显著高于非出血性卒中组的24.0 %、35.0 %(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含量、TT基因型、等位基因T都为导致H型高血压患者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H型高血压在随访过程中容易发生出血性卒中,也伴随有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含量异常,MTHFR C677T的T基因型、等位基因T与出血性卒中存在相关性,也是导致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植物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是一个含有磷酸吡哆醛(PLP)的四聚体的蛋白质,在亚甲基四氢叶酸(CH2-THF)存在时催化丝氨酸和四氢叶酸生成甘氨酸和N5,N10-甲基四氢叶酸的可逆反应.SHMT在高等植物的一碳代谢和光呼吸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随着植物SHMT纯化技术的进步和重要模式植物基因组测序的完工,使很多植物SHMT基因被克隆出来,并对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及表达调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叶酸在DNA合成、修复和甲基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目前国内外有关叶酸与食管癌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研究的角度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有关叶酸与食管癌发生的内在机理研究较少,大部分研究集中在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的关联性,目前研究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需要进一步的探讨。本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食管癌与叶酸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植物中来源于甘氨酸和丝氨酸的一碳单位转移给四氢叶酸用于四氢叶酸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由于含量低、成份复杂以及稳定性差,植物组织中四氢叶酸代谢物和叶酸的定量分析一度是一个挑战性很强的课题.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可靠方法测定对甲基基团要求不同的植物(例如累积甘氨酸甜菜碱的菠菜与不累积甘氨酸甜菜碱的拟南芥)中四氢叶酸代谢物和叶酸的含量,用于研究这些植物中通过叶酸途径的一碳单位通量.菠菜和拟南芥叶片在金色荧光灯下加液氮研磨,加入大鼠血浆轭合酶粗提物处理,提取物经叶酸结合蛋白琼脂糖亲和色谱柱纯化,用附有荧光和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分离并测定四氢叶酸代谢物和叶酸的含量.菠菜和拟南芥叶片中单谷氨酸型N5-甲基四氢叶酸含量分别是252ng/g和64ng/g,而总N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分别是370ng/g和199ng/g.两种植物均检测到少量的四氢叶酸和N5-醛基四氢叶酸,但只在拟南芥叶片而非菠菜叶片中检测到叶酸.实验结果显示,菠菜中单谷氨酸型和多谷氨酸型N5-甲基四氢叶酸的含量均比拟南芥显著增多.这种样品制备和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适于测定植物中四氢叶酸代谢物和叶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幼虫饲粮中添加叶酸对雌性蜜蜂DNA甲基化及发育的影响。【方法】从姊妹蜂群中选用2日龄意大利蜜蜂雌性幼虫,平均分为6组,任选一组以饲喂不添加叶酸的基础日粮为对照组(CK),其余5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02%、0.04%、0.06%、0.08%和0.10%叶酸的基础日粮。在室内温度(34.5±0.5)℃,相对湿度为90%±5%的条件下,按照饲养流程饲养意大利蜜蜂至出房。取3-5日龄的幼虫,测定叶酸代谢指标及DNA甲基化相关指标,计算新蜂发育历期,称量新蜂重。【结果】(1)添加叶酸(FA)水平为0.04%的试验组,3、4和5日龄幼虫蜂体内叶酸(FA)和5-甲基四氢叶酸(5-MTHF)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并且显著提高了幼虫时期蜂体的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基因、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SHMT)基因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的表达量(P <0.05),显著提高了MTHFR酶活性(P <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叶酸为0.04%的试验组显著提高了3日龄幼虫DNA甲基转移酶1a(Dnmt1a)基因的表达量(P <0.05),且显著提高了3日龄和4日龄幼虫的DNA甲基转移酶1(DNMT1)酶活性(P <0.05)。添加0.04%的叶酸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显著降低了3日龄幼虫DNA甲基转移酶3(DNMT3)的酶活性(P <0.05),显著降低了4日龄幼虫Dnmt3基因的表达量和DNMT3酶活性(P <0.05)。叶酸添加剂量为0.04%时,4日龄蜂体DNA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 <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04%的叶酸试验组的意大利蜜蜂平均发育历期(19.95 d)显著小于对照组(P <0.05),平均新蜂重(0.17 g)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适量叶酸能够降低4日龄意大利蜜蜂幼虫的DNA甲基化水平,并能缩短发育历期和增加新蜂重。在饲粮中添加0.04%的叶酸有助于雌性意大利蜜蜂幼虫向蜂王方向发育。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四川东北部地区孕妇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的分布情况,从而指导孕妇的叶酸补充,我们从我国四川东北部地区收集了2 544例孕妇血液样本,并运用PCR-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了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我们发现这些孕妇的MTHFR基因中突变型CT和TT比野生型CC高22.24%,其中野生型CC占38.88%,杂合突变型CT占47.13%,纯合突变型TT占13.99%(χ2=251.85,p0.05)。结合现有对MTHFR基因多态性与流产、不孕、畸胎瘤、神经管缺陷、胚胎停止发育等的研究,我们对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调查将对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贵州汉族、布依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进行研究,为贵州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相关数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贵州荔波汉族90例、布依族119例MTHF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677及1298位)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 汉族、布依族MTHFR 677位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2、8%,16.1%,x^2=1.561,P〉0.1;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8.9%,39、1%,x^2=2.075,P〉0.1;677CT/1298A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22.7%。结论 MTHFRC 677T和A1298C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人群存在群体差异;贵州汉族与布依族此两位点无显著性差异。贵州荔波布依族MTHFR 1298位有较高的C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代谢相关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胱硫醚-β-合成酶(CBS)基因T833C位点碱基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对7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83例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MTHFR基因C677T基因型,用扩增阻滞突变体系法(ARMS)检测CBS基因T833C突变。实验检出患者组MTHFR基因T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7%、51.4%和28.4%,对照组分别为1.2%、39,8%和21.1%。患者组CBS基因C纯合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3.5%和43.9%,对照组分别为6.0%和38.0%。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分析显示;C677T位点T等位基因,T833C位点C等位基因以及年龄均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有关(P<0.05),C677T位点T等位基因的比值比(OR)为1.74(95%CI 1.06~2,B6)和T833C位点C等位基因的比值比为1.73(95%CI 1.07~-2.81)。实验显示MTHFR C677T和CBS T833C基因位点突变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有关,上述两个基因位点突变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汉族两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rahyofolate reductase MTHFR)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获取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MTHFR 1298位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MTHFR1298位多态性位点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新疆维吾尔族、汉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12%、23%,P<0.05有统计学差异性,且新疆维吾尔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分布频率与现有报道的少数民族贵州苗族、布依族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THFR 1298位多态性在不同民族具有差异性:MTHFR 1298位多态性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有民族差异;新疆新疆维吾尔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频率与贵州苗族、布依族少数民族之间具有民族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高半胱氨酸在平滑肌细胞中介导DNA甲基化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一个重要独立的危险因子,可以引起基因DNA甲基化表型改变和蛋白质表达失调,但是基因甲基化表型改变的特点和动脉粥样硬化是否有关及其机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研究清楚.在平滑肌细胞培养的基础上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DNA甲基化的影响,高半胱氨酸诱导DNA甲基化表型改变的特征及潜在的机制.高半胱氨酸加入人脐静脉平滑肌培养24h后,高效液相检测SAM和SAH的浓度,实时RT-PCR和蛋白质印迹检测SAH水解酶mRNA和蛋白质表达.通过内源性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变化、基因组DNA接受甲基的能力、甲基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检测DNA甲基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高半胱氨酸浓度的增加,SAH水平增加,SAM和SAM/SAH比率下降,SAH水解酶水平下降,但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增加,用不同甲基化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发现C↓CGG序列更容易甲基化.由此可以推测,不同剂量的高半胱氨酸引起细胞损害效应的机制也不同,在低、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半胱氨酸主要通过干扰高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影响基因表达表型修饰,在高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氧化应激、凋亡、炎症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5个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方法,检测了79名汉族,30名鄂伦春族,31名鄂温克族,31名过斡尔族,29名壮族随机选择正常个体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677位核苷酸多态性并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5.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在对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以及基于群体基因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对复杂疾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需要对大量样本进行分型.为了满足这种要求,亟待需要发展一种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于自动化和高通量的分型技术.利用磁性颗粒"在位"固相PCR(insituMPs-PCR)扩增的靶序列,通过与野生、突变标签探针以及双色荧光(Cy3,Cy5)通用检测子杂交实现对样本的分型.应用该方法,对96个样本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位点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其野生型和突变型样本的正错配信号比大于4.5,杂合型正错配信号比接近1,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利用HPLC-MS/MS方法对十种一碳代谢相关产物进行定量分析。方法:采用Aglient ZORBAX SB-AQ C18柱(2.1mm×100 mm,3.5 m)、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离子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正离子检测。对游离叶酸(FA)、5-甲酰四氢叶酸(5-FT)、5-甲基四氢叶酸(5-MT)、S-腺苷蛋氨酸(SAM)、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胱硫醚(CYSTA)、组氨酸(HIS)、丝氨酸(SER)、蛋氨酸(MET)、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定量分析。结果:FA、5-FT、5-MT、SAM、SAH、CYSTA、HIS、SER、MET、HCY的检测限分别为0.1 ng.L-1、0.25 ng.L-1、0.1 ng.L-1、0.1 ng.L-1、0.25 ng.L-1、0.25 ng.L-1、0.1 ng.L-1、0.025 ng.L-1、0.1 ng.L-1、0.1 ng.L-1。FA、5-FT、5-MT、SAH、CYSTA浓度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2~50 ng.L-1,SER、SAM浓度测定方法线性范围20~500 ng.L-1,MET、HCY浓度测定方法线性范围200~5000 ng.L-1,HIS浓度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400~10000 ng.L-1,r均在0.993以上,全部涵盖了已报道的血清中指标的含量范围。结论:建立了HPLC-MS/MS方法,可同时分析十种一碳代谢通路的关键产物,所需样品量少,检测速度快,同时实现分项检测,可为多种代谢性疾病系统性地检测一碳代谢中间产物体液分析方法建立实验条件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夫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MTHFR 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 联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对URSA 组和对照组各50 对夫妇的外周血进行 MTHFR C677T 的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URSA 组MTHFR 基因677 位点的T/T、C/T+T/T 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THFR 基因677 位点的C/C 基因型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RSA 组(P<0.05),两 组MTHFR 基因677 位点的C/T 基因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URSA 组等位基因T 明显高于C 的频率,且URSA 组等 位基因T 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等位基因C 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SRA 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 C677T 位点的多态性与URSA 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该病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人群脑膜瘤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第一、三病房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膜瘤患者317例(实验组)及320例非脑膜瘤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多态性片段长度(PCR-RFLP)检测和比较两组MTHFR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C677T、A1298C)各种基因型(CC、CT、TT)的分布情况及等位基因的频率。结果:两组MTHFR的C677T中CC基因型的频率和TT基因型的频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C:OR=2.012,95%CI=1.460-2.772;TT:OR=0.399,95%CI=0.254-0.628,P0.05),实验组MTHFR的(0.450)C677T中的T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320)(OR=0.529,95%CI=0.420-0.666,P0.05)。两组A1298C的等位基因分布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MTHFR基因的C677T中TT等位基因提示潜在的易患脑膜瘤的风险,而CC等位基因会降低中国北方人群患脑膜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蛋氨酸饲料诱导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适应剂量及其对相关代谢的影响.选择质量分数1%、2%和3%蛋氨酸饲料喂饲大鼠,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半胱氨酸和还原形谷胱甘肽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1%蛋氨酸可以使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且无生长抑制等毒副作用,2%和3%蛋氨酸饲料喂养大鼠后出现摄食量减少和生长抑制等毒...  相似文献   

20.
叶酸代谢途径中的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酶(MTHFD)可将5,10-亚甲基四氢叶酸氧化为5,10-甲炔基四氢叶酸,此过程会生成NADH或NADPH。对高山被孢霉中的MTHFD基因进行克隆、表达和功能鉴定,可进一步阐明脂质合成所需还原力NADPH的来源。首先对MTHFD序列进行分析,并以pET28a(+)质粒为载体构建了MTHFD的表达载体,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利用Ni金属螯合层析纯化目的蛋白,采用比色法分析酶反应产物,表明纯化蛋白质具有MTHFD活性。高山被孢霉MTHFD对NAD+和NADP+均具有催化能力,但更偏好于将NADP+转化为NADPH。最后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发酵培养,发现MTHFD的转录水平在脂质开始积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调,表明MTHFD在高山被孢霉脂质合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很可能是脂质合成所需NADPH的关键来源。这为对高山被孢霉进行分子改造,使之成为高产各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细胞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