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机制。方法:通过对SH-SY5Y细胞进行氧糖剥夺再灌注模拟全脑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将细胞随机分为7组:(1)C组:对照组;(2)OGD/R组:氧糖剥夺再灌注损伤组;(3)DEX组:右美托咪定组;(4)3MA组:3-甲基腺嘌呤组;(5)D+3MA组;(6)RAPA组:雷帕霉素组;(7)D+RAPA组。结果:与OGD/R组相比,DEX组、3MA组、D+3MA组的细胞活性、电镜下完整线粒体的数量、自噬体数量明显好于OGD/R组(P<0.05);RAPA组与OGD/R组相比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而RAPA中加入右美托咪定以后,可以部分逆转RAPA的作用,细胞活性增加,完整线粒体数量增加,自噬体数量减少(P<0.05)。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OGD/R组相比,DEX组、3MA组、D+3MA组LC3II/LC3I、Beclin 1表达减少,BCL-2、P62、TOM20的表达增加,RAPA组各种自噬蛋白的表达与OGD/R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当应用右美托咪定之后逆转了各种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减少过度的细胞自噬和线粒体自噬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探讨IRX1甲基化在心力衰竭(HF)大鼠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选择HF大鼠心肌细胞中的靶基因;通过TAC手术构建HF实验大鼠模型,并分组为假手术组(Sham组)、TAC组、Sham+5-Aza组和TAC+5-Aza组。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脏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价心脏损伤程度;GSEA分析功能基因的相对丰富度。通过免疫荧光分析、Western blotting和qRT-PCR检测DNA甲基化和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的基因组相比,HF患者基因组中甲基化程度显著提高,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IRX1为靶基因,IRX1表达与CXCL14/NF-κ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超声心动图评估HF大鼠心脏功能的结果显示,与TAC组相比,TAC+5-Aza组的左心室与体重的比率显著降低,而LVDP、dP/dtmax和EF显著增加(P<0.01)。免疫染色结果显示,与TAC组相比,TAC+5-Aza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并恢复正常心肌细胞状态。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TAC组相比,TAC+5-Aza组大鼠的基因组DNA甲基化、IRX1甲基化、左心室ANP、BNP基因和β-MHC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α-MHC mRNA的表达水平、IRX1和CXCL1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MMP9和C-FL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与TAC组相比,TAC+5-Aza组大鼠心肌纤维化和心肌细胞凋亡阳性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HF模型大鼠的IRXI甲基化水平提高可能激活CXCL14/NF-?资B表达,以改善TAC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和细胞凋亡情况。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外湿干预下,正常及胶原诱导性类风湿关节炎(CIA)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自噬水平的变化,研究外湿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将24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大鼠组(Con组)、湿邪干预正常大鼠组(Damp组)、CIA大鼠组(CIA组)、湿邪干预CIA大鼠组(CIA+Damp组)。采用二次免疫法建立牛Ⅱ型胶原乳化剂诱导性关节炎模型,自造模次日起,将Damp组和CIA+Damp组大鼠置于人工气候箱内进行湿邪干预。60 d后取骨骼肌组织,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形态,ELISA法检测骨骼肌三磷酸腺苷(ATP)和反应性氧簇(ROS)含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骨骼肌组织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OMM20)的mRNA表达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的表达,并计算LC3-II/LC3-I比值。结果:随着湿邪干预天数增加,与Con组相比,各组大鼠关节指数均上升。Damp组关节骨质破坏较轻;线粒体轻微变形;骨骼肌ATP含量减少,ROS含量上升;在mRNA水平上,AMPK、LC3B表达升高,TOMM20表达降低;在蛋白水平上,PGC-1α、TOMM20表达下调,LC3-II/LC3-I比值上升。与CIA组相比,CIA+Damp组关节指数上升,关节骨质破坏加重;线粒体数量增多、形态损伤严重;骨骼肌ATP含量减少,ROS含量上升;在mRNA水平上,AMPK、LC3B的mRNA表达降低,TOMM20的mRNA表达升高;在蛋白水平上,PGC-1α表达下调,TOMM20表达升高,LC3-II/LC3-I比值上升。结论:外湿会引起细胞中的线粒体损伤,导致正常大鼠线粒体自噬代偿性上升,CIA大鼠线粒体自噬障碍、损伤线粒体堆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Sfrp1在血管紧张素II诱导的心肌肥厚中的心脏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与自噬和Wnt信号通路相关的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重组AAV9载体将Sfrp1导入Ang II诱导的肥厚型H9C2心肌细胞。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用显微照片记录肥厚细胞大小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frp1、Bcl-2、Bax、CytC、Caspase-3、P62、ATG5、Beclin、LC3、β-catenin和DVL1的蛋白表达。通过qRT-PCR检测β-连环蛋白和DVL1的mRNA表达。自噬抑制剂3-MA也用于验证治疗过程中自噬的参与。结果:(1)Sfrp1成功转染H9C2细胞,其过度表达减轻了心肌肥厚。(2)经过AAV9-Sfrp1预处理可减少肥厚心肌的细胞凋亡,可逆转Ang II组自噬相关蛋白(p62、ATG5、Beclin、LC3)的表达;(3)自噬在治疗心肌肥厚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可自噬抑制剂3-MA来证实。(4)激活的Wnt信号(β-连环蛋白,DVL1)也被AAV9-Sfrp1抑制。结论:Sfrp1通过Wnt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自噬,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免受肥厚性损伤和凋亡,这为Sfrp1对心肌肥厚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3(IRAK3)基因表达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乳鼠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siIRAK3组和siIRAK3+LPS组。siIRAK3组和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转染IRAK3沉默核糖核酸(siRNA),对照组和LPS组转染阴性对照siRNA。转染48 h后LPS组和siIRAK3+LPS组分别用LPS(10 μg/mL)处理心肌细胞6 h,对照组和siIRAK3组加入等量的PBS溶液。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LPS对心肌细胞IRAK3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四组心肌细胞增殖,采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四组心肌细胞凋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四组心肌细胞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IL)-6、肿瘤坏因子(TNF)-α的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表达。结果:Western bolt结果显示,LPS使原代心肌细胞IRAK3的蛋白表达升高(P<0.05),CCK-8和TUNEL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细胞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比例升高(P<0.05);siIRAK3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凋亡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LPS组相比,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活力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比例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心肌细胞分泌的IL-6、TNF-α升高,NF-κB蛋白表达升高而IκB-α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LPS组相比,siIRAK3+LPS组心肌细胞炎症因子分泌减少,NF-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干扰IRAK3基因表达通过负向调控NF-κB通路减轻LPS诱导的大鼠原代心肌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微小RNA-21(miR-21)在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Wistar大鼠并随机分为5组(n=10),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阴性对照组、模型+ miR-21组和模型+ miR-21抑制物组。通过结扎大鼠左冠前降支进行建模。建模成功后采用高频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指标:心脏射血分数(EF)、左心室收缩期峰值压力(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和缩短分数(FS)。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细胞凋亡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心肌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凋亡蛋白和TLR4/NF-κB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心肌梗死,提示建模成功,建模后大鼠心肌组织中miR-2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提示miR-21可能具有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建模成功后,EF、LVSP和FS下降,LVEDP升高,心肌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TNF-α和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Bcl-2/Bax表达下降,Caspase-3表达升高,大鼠心肌细胞TLR4和NF-κB蛋白磷酸化表达水平升高,而模型+ miR-21组上述指标均得到改善。结论: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miR-21表达降低,而过表达miR-21能有效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降低大鼠心肌凋亡水平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Ⅲ型纤维蛋白结构域结合蛋白5(FNDC5)与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接诊的1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糖尿病性心肌病53例,作为观察组;左心室二维结构正常7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TXNIP、FNDC5表达水平,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血清TXNIP、FNDC5表达水平与左心功能指标的关系,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血清TXNIP、FNDC5对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XNIP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FNDC5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二尖瓣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左侧壁二尖瓣环早期峰值速度均值(e'')、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与TXNIP呈负相关,与FNDC5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TXNIP、FNDC5均是糖尿病性心肌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血清TXNIP联合FNDC5诊断糖尿病性心肌病的AUC为0.926,明显大于单一指标TXNIP的0.671和FNDC5的0.6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TXNIP、FNDC5与糖尿病性心肌病发病及患者左心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诊断此病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g3(ginsenoside Rg3,Rg3)对脓毒症介导的心肌损伤的作用效果及机制。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小鼠进行盲肠结扎穿孔手术的方法构建脓毒症模型。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人参皂苷Rg3治疗组(Rg3+CLP组)以及自噬抑制剂干预组(3-MA+Rg3+CLP组),每组8只。术后18 h分别留取各组小鼠血浆及心肌组织。通过ELISA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8(IL-18)、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自噬及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CLP组小鼠心肌组织结构紊乱,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另外,Caspase-3活性增加,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LP组相比,外源应用Rg3组小鼠心肌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少,并且Caspase-3活性降低,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表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部分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升高。应用自噬抑制剂后,较单纯应用Rg3组,心肌组织损伤明显,而NLRP3炎性小体活性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时NLRP3炎性小体激活,释放大量的细胞因子,进而导致心肌损伤。而Rg3治疗后,可以调节心肌细胞自噬,抑制NLRP3炎性小体激活,进而减轻细胞因子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本研究表明Rg3可能通过调节心肌自噬,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进而减轻脓毒症时心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Ca2+激活的小电导SK3钾通道在Cu2+-Aβ复合物(Cu-Aβ)所致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及下游信号通路。方法:应用Cu-Aβ激活BV2小胶质细胞,采用ELISA和Amplex Red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过氧化氢(H2O2)的含量,应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钾通道mRNA和蛋白水平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的磷酸化。结果:(1)应用不同离子通道阻断剂以及不同亚型钾通道阻断剂预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SK3通道可能介导了Cu-Aβ所致的小胶质细胞激活。(2)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u-Aβ可上调小胶质细胞内SK3 mRNA和蛋白表达。(3)通过转染SK3-siRNA下调小胶质细胞内SK3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下调SK3表达后显著抑制Cu-Aβ所致的小胶质细胞激活。(4)应用特异性信号分子阻断剂预处理的实验结果表明,PI3K/Akt信号和 ERK信号均参与了Cu-Aβ所致的小胶质细胞激活。(5)应用相关信号分子阻断剂预处理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表明,在介导Cu-Aβ诱发的小胶质细胞激活过程中,SK3通道位于PI3K/Akt-ERK信号通路的上游。结论:SK3通道通过其下游的PI3K/Akt-ERK信号通路介导Cu-Aβ所致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IIA)对于缓解大鼠心肌梗死(MI)后左心室重构(LVR)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D雄性大鼠80只,通过结扎左前降支(LAD)建立MI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8组,假手术组未结扎LAD,其余各组均结扎LAD;除假手术组和MI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T-IIA、脂多糖(LPS)和TAK-242治疗。HE和马松(Masson)三色染色评估MI大小、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化程度。末端dUTP镍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反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蛋白88(MyD88)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T-IIA能改善MI大鼠心功能,可降低MI大鼠心脏体积,改善心脏形态,减轻MI大鼠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有效减轻MI和心肌纤维化。T-IIA抑制MI大鼠的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且能有效减少MI大鼠梗死边缘区心肌细胞凋亡。结论:T-IIA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改善心脏形态、功能和病理组织学变化,有效减轻MI的严重程度,预防LV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