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粉防己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建立了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模型。用H3-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流式细胞术、免疫细胞化学及Northernblot方法.观察了粉防已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影响。结果发现:粉防己碱能逆转血管紧张素Ⅱ所致的H3-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增多,阻止血管平滑肌细胞由静止期进入DNA合成期和有丝分裂期,能使c-fos、c—myc、c-sis原癌基因相关抗原及mRNA表达减弱,使P53抑癌基因相关抗原及mRNA表达增强。本文提示:粉防己碱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同时能影响癌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2.
大鼠高血压相关基因表达蛋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鼠高血压相关基因 ( r HRG- 1 )编码一新细胞内信号传递蛋白 .体外转染 r HRG- 1表达蛋白发现 r HRG- 1表达蛋白能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 Raf蛋白 ( Raf- 1 )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 MAPK)活性 ,抑制抗细胞凋亡基因 ( bcl- 2 )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 PCNA)基因 m RNA表达 ,同时还抑制该细胞 DNA的合成 .r HRG- 1是一正常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高度表达的基因 ,由此推测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转染 r HRG- 1表达蛋白抑制其细胞 DNA合成的作用可能是抑制细胞内 Raf- 1活性与 MAPK活性及抑制 PCNA和 bcl- 2基因表达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的表达,揭示转化生长因子β可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某些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Northern blot杂交技术,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的表达,揭示转化生长因子β可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卡托普利对早期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相关因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of 78kd,GRPT8)和C/EBP同源蛋白(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n=6),模型组和卡托普利组均采用大鼠腹主动脉结扎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4周后测量血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1)模型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明显增加,卡托普利组血压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模型组内质网因子GRP78、CHOP表达均增加,卡托普利组GRP78、CHOP表达低于模型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模型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减少,卡托普利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高于模型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卡托普利可降低高血压大鼠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GRP78和CHOP的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可能与其减弱高血压所致内质网反应,维持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6.
以γ射线诱发转化的大鼠胚胎细胞(REC:myc:γ33)的DNA构建粘粒基因库,用总基因库DNA转染NIH/3T3细胞,产生转化灶的DNA作二轮转染,二轮转化的NIH/3T3细胞内有大鼠REC:myc:γ33DNA中具转化活性的N-ras基因,用不对称PCR和DNA序列分析法证明,REC:myc:γ33细胞中鼠N-ras的活化是由于第61位密码子的A→G点突变.NIH/3T3转化灶中鼠N-ras也有同样点突变,但NIH/3T3细胞的内源性N-ras基因则无此突变.  相似文献   

7.
周红梅 《蛇志》2011,23(3):235-237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防治动脉粥样硬化(AS)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大鼠,复制大鼠AS模型,随机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普罗布考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造模成功后给予普罗布考治疗,6周后处死大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Fas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53和Fas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主动脉壁可肉眼观测典型斑块。普罗布考组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p53和Fas蛋白表达下调(P〈0.05),主动脉斑块面积较模型组减小明显。结论普罗布考通过调节p53和Fas蛋白表达来调节AS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的异同。方法: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SHR和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在电流密度、电流组成以及自发性瞬时外向K+电流(STOCs)特性的异同。结果:①当指令电压为0、+20、+40和+60mV时,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间电流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②SHR与Wistar大鼠BA平滑肌细胞膜电流都对1 mmol/L电压依赖的K+通道(Kv)阻断剂4AP和1 mmol/L大电导Ca2+激活K+通道(BKCa)阻断剂TEA敏感。③SHR的STOCs发放频率和电流幅度都远大于Wistar大鼠。1 mmol/LTEA基本完全阻断STOCs通道电流,而4-AP对STOCs没有影响。结论:SHR和Wistar大鼠脑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电流密度存在差异,两种平滑肌细胞外向电流都由BKCa和Kv通道组成。SHR大鼠平滑肌细胞更易诱发由BKCa通道介导的STOCs。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原代大鼠胸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培养方法,为研究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重要的载体和工具细胞。方法选取6~8周龄SD大鼠2只,剪开胸腹腔,剥离主动脉,刮除血管内、外膜,经0.2%Ⅱ型胶原酶/弹性蛋白酶消化后,剪碎成块,种瓶进行原代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α平滑肌肌动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鉴定所培养的目的细胞。结果接种于培养瓶中的血管组织块培养48h后开始贴壁;72h后细胞以组织块为中心,向外迁移,"岛屿状"细胞团簇初步形成;96h后原代细胞集落逐渐融合,铺满瓶底,呈现典型的"峰-谷"样生长;第一代传代细胞形态基本保持不变,高倍镜下细胞呈三角形或星形。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细胞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率达99%以上。结论复合酶消化法结合组织块法能够成功高效地分离培养出原代大鼠胸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和Sirt2在高血压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了腹主动脉窄缩诱导高血压大鼠和正常大鼠胸主动脉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Sirt1和Sirt2,以及细胞增殖标志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变化;观察Sirt1和Sirt2在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大鼠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及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高血压大鼠胸主动脉的转化生长因子-β1、缝隙连接蛋白-43、TGF-β1、Sirt1和Sirt2的表达及细胞增殖较正常大鼠均明显升高;转化生长因子-β1促进了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增殖,Sirt1与Sirt2的抑制剂Salermide有效抑制了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与细胞增殖。结果表明,高血压通过上调转化生长因子-β1来诱导VSMCs缝隙连接蛋白-43的表达和细胞增殖,而Sirt1和Sirt2可能在其中起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着重探讨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的收缩作用及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浓度为1.0~18.0nmol/L的内皮素可引起大鼠主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其EC_(50)为3.75±0.75nmol/L。正常对照组中平滑肌细胞S G_2M期细胞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6.3%~29.6%的范围内;浓度为10.0和1000.0pmol/L的内皮素可使S 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上述变化呈良好的浓度依赖性(P<0.01);内皮素作用3~24h,随作用时间延长,S G_2M期细胞比例逐步增多,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P<0.01)。10.0pmol/L的内皮素作用10min后ATP含量增至对照组的139.05±1.11%(P<0.01);20min后ATP含量为对照组的65.25±5.09%(P<0.01),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内皮素具有缩血管作用及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上述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抑制肌肉收缩的蛋白能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平滑肌的游走和增殖是动脉硬化的元凶。似乎在癌中发现了抑制基因。也许是一种“动脉硬化的抑制基因”。这项研究是由大阪府立成人病中心第一内科分子生物学研究部门调查主任高桥克仁、第一内科部长柴田宣彦、岛根医科大学第二病理教授家森幸男等小组进行的。详细内容10月15~17日在横浜市召开的日本高血压学会总会上发表。第一次从遗传性高血压发病的 SHR 小鼠和血压正常小鼠 WHY 的胸部大动脉中分别分离出血管平滑肌细  相似文献   

13.
C-myc反义RNA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血管内膜损伤后C-myc反义RNA在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迁移及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血管再狭窄中的作用。选雄性日本大白兔36只,经球囊造成腹主动脉内膜损伤的同时,局部给予C-myc反义RNA、正义RNA及盐水,高胆固醇喂养12周处死,测量内膜厚度,计数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阳生细胞数。结果显示:盐水及正义对照组内膜明显增厚(317μm),PCNA核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63%),可见明显的粥样斑块灶形成,而反义RNA治疗组内膜增厚仅为217μm,PCNA阳性细胞为3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C-myc反义RNA具有显抑制VSMC增生,减轻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经肿瘤坏死因子α处理后,发现其c-myc,c-fos,c-jun等原癌基因mRNA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同时,其PTH受体的表达以及PTH受体经刺激后引起的胞内cAMP的增加也受到抑制.提示TNFα可抑制大鼠成骨样细胞ROS17/2.8的增殖和分化.  相似文献   

15.
用IL-1β处理全外培养的SHR和WKY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比较两种大鼠iNOS基因表达活性的变化,Northern blot结果表明,VSMC受IL-1β刺激后,两种细胞的iNOS基因均表现出极高的转录活性,并且SHR的iNOS mRNA水平高于WKY大鼠。  相似文献   

16.
本工作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肾性高血压大鼠(RHR)及它们的对照动物WKY和Wistar大鼠主动脉和肠系膜动脉平滑肌Ca~(2 )内流及川芎嗪对Ca~(2 )内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血压动物血管平滑肌(VSM)Ca~(2 )内流明显高于正常动物。体外给川芎嗪明显抑制高血压大鼠及对照动物VSMCa~(2 )内流;口饲川芎嗪,对正常动物的VSMCa~(2 )内流呈明显激活,而对高血压大鼠是明显抑制。 川芎嗪对正常及高血压动物血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探讨MMP-9、ICAM-1和TNF-α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烟熏肺损伤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作用机制。选取健康、雄性Wister大鼠12只(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雄性Wister大鼠24只随机分为烟熏组和SH对照组各12只,对照组和烟熏组均每天进行烟熏2次、每周6 d,连续8周对比3组大鼠肺功能变化、肺组织中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对照组、烟熏组的气道阻力、平滑肌指数、胶原指数均显著的高于SH对照组(p0.05),对照组、烟熏组的最大呼气流量、平均肺泡个数均低于SH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气道阻力、平滑肌指数、胶原指数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最大呼气流量、平均肺泡个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烟熏组的ICAM-1、TNF-α、MMP-9蛋白、mRNA表达程度均显著的高于SH对照组(p0.05);烟熏组的ICAM-1、TNF-α、MMP-9蛋白、mRNA表达程度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烟熏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肺功能的损伤十分明显,破坏肺泡结构,影响大鼠的肺部功能,该过程可能与上调ICAM-1、TNF-α、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不同种属血管细胞中iNOS基因诱导表达的差异及其分子机制,采用North-ern印迹、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EMSA)和细胞转染实验对iNOS基因在人、牛、大鼠血管内皮细胞(EC)和兔、大鼠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诱导表达和转录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IL-1β可诱导人、大鼠的EC和大鼠的VSMC表达iNOS,但对兔VSMC和牛EC无诱导作用.在IL-1β+TNF-α+LPS作用下,人和大鼠血管细胞iNOS的表达活性显著高于牛和兔,同一种属动物的VSMC比EC更易被诱导活化.用含有大鼠iNOS基因上游-1037~-438片段的报告基因转染这些细胞,经细胞因子和LPS处理后,被转染细胞的CAT活性变化与细胞的iNOS表达活性相一致.上述结果表明,iNOS表达调节具有种属特异性和细胞特异性.EMSA证实在不同种属的EC和VSMC中,与iNOS基因表达调控区(-1037~-787)相互作用的蛋白因子是不均一的.提示不同种属血管细胞内特异转录因子的种类及浓度不同和(或)反式因子与顺式元件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可能是这种差异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19.
平滑肌22α(SM22α)是平滑肌细胞(VSMC)骨架相关蛋白,通过与肌动蛋白的作用参与VSMC骨架重构,是近年发现的一种VSMC分化标志物,其表达具有平滑肌组织特异性和细胞表型特异性.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重塑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平滑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和细胞骨架的重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就SM22α的结构特征及其在VSMC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Shi JH  Wen JK  Han M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3):211-215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和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等血管重塑性疾病的共同病理生理过程。VSMC表型转化过程中平滑肌特异基因的表达变化和细胞骨架的组构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平滑肌22α(SM22α)是近年发现的一种VSMC分化标志物,其表达具有平滑肌组织特异性和细胞表型特异性,该蛋白作为一种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参与VSMC骨架组构和收缩调节。本文就SM22α的结构特征及其在VSMC骨架组构和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