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采用无水乙醇对无患子果皮中的皂素进行提取分离。提取工艺研究表明,当固液比为1:6,在50℃,150r/min摇床中提取6 h后,无患子皂素的得率为37.5%。通过向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丙酮和无水乙醚可将皂素析出分离,皂素得率分别为17.9%和32.0%。丙酮析出分离出的皂素得率较低,但疏松洁白,颗粒较细,纯度为90.5%。无水乙醚析出分离的皂素颜色微黄,颗粒较大,纯度为84.7%,得率高达85.3%,是理想的无患子皂素提纯溶剂。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香菇多糖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开发利用香菇资源,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香菇中的多糖,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首先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及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法设计3因素3水平响应面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能较好地预测香菇多糖得率。最佳工艺:超声波功率300 W、超声波处理时间25 min、料液比1∶30,多糖得率25.71%,与理论值(25.55%)相比,相对误差较小,为0.63%。与传统热水浸提法比较,超声波提取法多糖得率较高,且耗时少,是理想的香菇多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和方差分析,研究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作为评价指标,筛选出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预处理40 min,提取温度80℃,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山茱萸多糖平均提取得率为5.29%;超声法提取与传统热水醇沉法比较,山茱萸多糖提取得率无显著性差异,但耗能较少,提取效率更高。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可作为山茱萸多糖提取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响应面法优化蕤核叶片总黄酮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方法从蕤核叶片中提取总黄酮.利用响应面法(RSM法)研究了超声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总黄酮得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蕤核叶片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务件为:超声时间50.1 min,乙醇浓度59.5%,液料比24.9:1,提取...  相似文献   

5.
以沟眶象干粉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沟眶象甲壳素的超声波辅助酸碱法提取工艺。在不同条件下,研究超声处理的时间、功率、温度以及柠檬酸、氢氧化钠的浓度和固液比对甲壳素提取的影响,确定了沟眶象甲壳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氢氧化钠质量分数9%、固液比1︰16、温度65℃、时间50 min、超声功率60%;柠檬酸质量浓度1.8 g/L、时间25 min、固液比1︰12、室温、超声功率100%。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甲壳素样品得率为16.50%,比传统酸碱法提取甲壳素的得率减少2.69%,但优化后的超声波辅助酸碱法所用时间仅占传统酸碱法的4.31%,因此超声波辅助酸碱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皂荚壳为原料,以皂素提取得率及皂素百分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皂素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当原料粒径为40目、乙醇浓度为70%、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2 h、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为1∶20时,皂荚壳提取皂素的提取得率为49.12%、皂素百分含量为52.86%。  相似文献   

7.
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提取芦笋多糖,并用响应面法进行工艺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芦笋多糖得率为4.298%,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超声功率250 w,料液比为l:30(g:ml),超声温度为75℃,超声时间为60 min.  相似文献   

8.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沙棘籽粕多酚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系列低共熔溶剂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从沙棘籽粕中提取多酚。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影响沙棘籽粕多酚得率的主要因素(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沙棘籽粕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含水量为30%的氯化胆碱-草酸低共熔溶剂为最佳提取剂,液料比为14∶1,超声功率420 W,超声时间56 min,超声温度44℃。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3.31±0.008%。对比试验发现:氯化胆碱-草酸低共熔溶剂对沙棘籽粕多酚的得率明显优于传统溶剂;与热回流提取相比,超声提取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泡桐叶中熊果酸的超声波提取工艺,通过中心复合设计-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X1)、液固比(X2)、超声波提取时间(X3)对泡桐叶中熊果酸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熊果酸得率的影响顺序为乙醇浓度(X1)超声波提取时间(X3)液固比(X2);超声波辅助提取泡桐叶中熊果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9%,液固比31 m L/g,超声时间37 min;在此条件下,熊果酸得率为14.80 mg/g,与预测值相近,二次回归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诃子中总多酚含量的测定及其超声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诃子中总多酚。方法:考察了超声波的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三个单因素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结果:确立了诃子中总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60%乙醇;料液比为1:20;超声提取60min。总多酚得率为13.27%。结论:此提取方法能够避免多酚在高温下的分解,极大地缩短了提取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盾叶薯蓣总皂苷超声提取及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溶剂用量、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和超声频率对盾叶薯蓣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研究了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或水作溶剂从盾叶薯蓣中超声提取总皂苷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在扩散过程中超声提取薯蓣总皂苷的动力学模型满足非定常扩散方程,相关系数为r=0.95,最佳超声时间为40min。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法提取剑花总皂苷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法,采用正交实验对剑花总皂苷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提取剑花总皂苷的最优条件为:粒度80目,最佳溶剂水,超声时间40 min,溶剂挥干温度80℃,料液比1:20。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乌骨藤(Marsdenia tenacissima)中白桦脂酸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等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白桦脂酸提取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 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方法得到白桦脂酸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乌骨藤中白桦脂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150 W,提取时间20 min,料液比(g/mL)为1:25,提取2次,白桦脂酸提取率预测值为0.314%,验证值为0.311%。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先后提取枸杞多糖及枸杞色素时对各自得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这两种成分在提取过程中的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枸杞色素和枸杞多糖的得率影响,确定枸杞色素和枸杞多糖在提取次序不同时,两者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对DPPH·和·O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首先提取枸杞多糖后,枸杞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正己烷,80℃时,料液比1∶10,提取2次,每次1 h,枸杞色素得率为2.48%,此时枸杞多糖得率为7.45%;而首先提取枸杞色素后,采用了超声辅助提取的方式提取枸杞多糖,发现超声效率为25%,料液比1∶10,提取20 min,枸杞多糖得率为5.23%,此时枸杞色素得率为3.93%。因此,首先提取枸杞多糖,使其平均得率为7.45%,而后提取枸杞色素,其平均得率为2.48%;总体上,枸杞色素1和枸杞多糖1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都较高,枸杞多糖1对·OH自由基清除率较高,其抗氧化活性都接近Vc。  相似文献   

15.
不同居群无患子果实组成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患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乔木,本文针对不同居群无患子全果的物理组成、种仁油脂及氨基酸组成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福建无患子种仁含油率最高,达到42.8%;四川无患子种子含油率最高,达到13.7%.无患子油脂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为C16~C24,其中C16~C20的脂肪酸均占92%以上,不饱和脂肪酸79%~85%.种仁氨...  相似文献   

16.
超声波法提取野生石蒜中加兰他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蒜是我国丰富的野生资源之一,其鳞茎富含重要药用成分加兰他敏。为了获得石蒜中加兰他敏的超声波提取方法,以野生石蒜为原料,用乙醇作提取剂,探讨了超声波提取加兰他敏的工艺条件,并与常规溶剂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加兰他敏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提取加兰他敏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超声波功率250 W,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 h,提取2次;加兰他敏的提取率为94.6%,产率为0.0543%;提取物中加兰他敏含量为15.53%。与常规溶剂法相比,超声波法具有用时少、提取率高、提取次数少等优点,整体效果优于常规溶剂法。  相似文献   

17.
Polysaccharides were extracted from Asparagus officinalis. A novel ultrasonic circulating extraction (UCE) technology was applied for the polysaccharide extraction. Three-factor-three-level Box-Behnken design was employed to optimize ultrasonic power, extraction time and the liquid-solid ratio to obtain a high polysaccharide yield. The optimal extraction conditions were as follows: ultrasonic power was 600 W, extraction time was 46 min, the liquid-solid ratio was 35 mL/g. Under these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yield of polysaccharides was 3.134%, which was agreed closely to the predicted value. The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of A. officinalis polysaccharide was about 6.18 × 104 Da. The polysaccharides were composed of glucose, fucose, arabinose, galactose and rhamnose in a ratio of 2.18:1.86:1.50:0.98:1.53. Compared with hot water extraction (HWE), UCE showed time-saving, higher yield and no influence on the structure of asparagus polysaccharid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ultrasonic circulating extraction technology could be an effective and advisable technique for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plant polysaccharides.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法优化山里红叶中牡荆素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通过盐酸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乙醇浓度6种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实验,研究它们与牡荆素提取得率之间的规律趋势;应用正交设计优化试验,研究盐酸浓度、提取时间、固液比和超声功率对山里红叶提取牡荆素得率影响大小,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当盐酸浓度为2 mol·L-1、提取时间为40 min,固液比为1:20、超声功率为500 W、超声温度为50℃、乙醇浓度为50%时,效果最佳,得率为2.603 mg·g-1;盐酸浓度具有较大显著性,且各因素影响顺序为:盐酸浓度 > 超声功率> > 提取时间 > 固液比。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姬松茸多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提取姬松茸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均匀设计法分别考察不同时间、pH值、温度、酶浓度、固液比对纤维素酶、果胶酶以及木瓜蛋白酶酶解反应的影响,并研究三种酶联合使用时的加酶方式以及超声波协同提取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协同复合酶法可显著提高姬松茸多糖的提取率,其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作用20min,分步加酶法(先加果胶酶:pH值3.8、温度50℃、时间90min、加酶量7000U/g、固液比1:45;然后加纤维素酶:pH值3.6、温度75℃、时间120min、加酶量150U/g、固液比1:45;最后加木瓜蛋白酶:pH值3.6、温度75℃、时间120min、加酶量20000U/g、固液比1:45),多糖提取率达到14.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