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红菇属变红乳菇亚属的乳汁常变为红色,变黄的乳汁较为少见。在中国中南部亚热带壳斗科林下发现了一个乳汁迅速变黄色的物种。这是首次在中国发现的变红乳菇亚属中乳汁变黄的物种,其独特的乳汁、褐色的菌盖、稀疏的菌褶和大的具极高翼状纹饰的孢子能将其与其他已知种区分开来,在此将其描述为新种,黄美乳菇L. mirus。本研究提供了该新种的DNA条形码ITS-LSU区域和形态特征描述,并将其与其他乳汁变黄的物种如马来西亚的L. flavorosescensL. pallidior进行了对比。这一发现为证实中国乳菇属的亚热带-热带地区与亚洲热带地区的亲缘增加了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形态学比较和对ITS-nrDNA序列的分析,本文描述了产自我国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乳菇属的5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缘囊体乳菇Lactarius cheilocystidiatus和多囊体乳菇L. polycystis由于具有真正的囊状体而与变红乳菇亚属L. subg. Plinthogalus的绝大多数种相异,它们与泰国的L. crassiusculus关系密切。新种粘果乳菇L. gloeocarpus和多见乳菇L. vulgaris是乳菇亚属L. subg. Lactarius的新成员,其典型特征为淡黄色胶粘菌盖、孢子具网状纹饰和较大的囊状体,它们与原初描述自中国的淡黄褐乳菇L. pallido-ochraceus、淡环纹乳菇L. pallidizonatus以及印度的L. thindii形成种复合群。新种湖南乳菇L. hunanensis与温带物种具有较强的亲缘关系,它的典型特征为粘不规则交织型的盖表皮中具橄榄色被壳物质以及具斑马纹纹饰的孢子,属L. blennius种复合群。南方窝柄黄乳菇L. austroscrobiculatus原初描述自印度尼西亚,具有强烈的热带性质,这是在中国首次发现该种。本研究的标本采集自安徽、海南、河南、湖南、江西和云南。这些物种是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代表性乳菇类真菌。  相似文献   

3.
依据形态学及ITS、LSU、β-tubtef-1α等4个片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的小脆柄菇属微小脆柄菇支系下1个新种及2个中国新记录种,即翘鳞小脆柄菇Psathyrella squarrosa、斑褶菇状小脆柄菇P. panaeoloides和皂味小脆柄菇P. saponacea。翘鳞小脆柄菇发现于广东省,群生,担子体较小,以菌盖由长椭圆形至近球形膨大细胞组成的白色角状鳞片及囊状的侧生囊状体为主要识别特征。提供了详细的描述、线条图、生态照片及相近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4.
杨祝良 《菌物学报》2023,42(1):179-186
基于形态特征和此前发表的DNA序列数据,本文报道了地锤菌属Cudonia的2个新种,它们采自中国东喜马拉雅和横断山的亚高山地区。棒状地锤菌C. claviformis具子实层的部分鲜黄色、棒状,菌柄污白色至淡褐色、光滑。鳞柄地锤菌C. furfuracea具子实层的部分头状、鲜黄色,菌柄被污白色至淡褐色糠麸状鳞片。两种真菌都生长于杜鹃和柳树组成的矮灌丛下苔藓丛中。  相似文献   

5.
“苇菇”是主产于新疆的野生食用菌,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内陆湖泊周边的芦苇或多枝柽柳林内,埋生或半埋生在土壤中。本研究共采集和收集相关标本91份,开展了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宏观形态特征相似的“苇菇”标本并非一个物种,而是分属于蘑菇属Bivelares组的大肥蘑菇Agaricus bitorquis、中华美味蘑菇A. sinodeliciosus和亚托柄蘑菇A. subperonatus;及Nigrobrunnescentes组的帕达纳蘑菇A. padanus。本文对“苇菇”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它们的分种检索表。其中大肥蘑菇、亚托柄蘑菇和帕达纳蘑菇在我国和欧洲等地均有分布,而中华美味蘑菇仅在我国有报道。据此,依据1950-2000年生物气候数据结合中华美味蘑菇的分布实地调查结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MaxEnt)开展了对中华美味蘑菇分布区的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在我国主要为新疆天山山脉南北两侧、西藏西南部、青海海西州、甘肃西北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地区;预测国外适生区域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物种分布模型涉及的环境变量对模型的贡献率显示,最湿月降水量、最暖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和最暖月最高温是影响中华美味蘑菇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美味蘑菇适生区域狭窄,为狭域种,建议应加强相关资源的保护,并积极拓展其可持续利用途径以降低对野生中华美味蘑菇子实体的过度消耗。  相似文献   

6.
安徽黄山属于黄山-怀玉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孕育了极为丰富的生物资源。为了解该区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2018-2020年对该区的大型真菌展开了野外调查和标本采集,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及子实体形态特征检索比较对获得的标本进行鉴定,并对该区的物种组成、属级地理区系成分、经济真菌和特有成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该地区共发现大型真菌421种,隶属于9纲19目72科200属,其中包含食用菌68种,药用菌31种,毒菌39种,特有种66种。优势科有牛肝菌科Bolet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红菇科Russul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小皮伞科Marasmiaceae、光茸菌科Omphalotaceae、球盖菇科Strophariaceae、粉褶菌科Entolomataceae和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 10科,优势属为鹅膏属Amanita、乳菇属Lactarius、蘑菇属Agaricus、金牛肝菌属Aureoboletus、红菇属Russula、粉褶菌属Entoloma、小皮伞属Marasmius、小菇属Mycena、裸脚伞属Gymnopus、粉孢牛肝菌属Tylopilus、栓孔菌属Trametes、丝膜菌属Cortinarius、灵芝属Ganoderma和多汁乳菇属Lactifluus 14属。对黄山大型真菌属级地理成分分析发现该区大型真菌的区系地理成分可分为9类,主要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66.5%),其次是北温带成分(15.5%)和泛热带成分(10.5%)。本研究表明黄山的大型真菌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其中食用菌资源较为丰富,主要为世界广布成分,同时也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范宇光  图力古尔 《菌物学报》2020,39(9):1694-1705
依据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描述了产自中国甘肃省的狭义丝盖伞属2个新种,即拟黄囊丝盖伞Inocybe muricellatoides和甘肃丝盖伞I. gansuensis。对新种的ITS、LSU和rpb2片段进行了测序和分析,并提供了详细描述、线条图、生态照片及与相似种的区别。拟黄囊丝盖伞以菌盖翘起的鳞片、菌柄纤维状、孢子光滑和厚壁的侧生囊状体为主要识别特征。甘肃丝盖伞具有粗壮的子实体、较大的孢子和厚壁侧生囊状体。基于LSU和rpb2联合数据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两个新种隶属于狭义丝盖伞属且分别占据独特的分支。  相似文献   

8.
王向华 《菌物研究》2021,19(1):19-23
盖表皮或菌柄表皮具有褐色色素这一特征在乳菇属小红乳菇亚属Lactarius subg.Russularia中较为少见.文中描述了产于中国南部的2个子实体褐色、表皮中具有褐色色素的乳菇新种:暗褐乳菇L.atrofuscus和橄榄褐乳菇L.olivaceofuscus.其中,暗褐乳菇L.atrofuscus的孢子球形,盖表皮为(子实层)球囊型,缺乏大囊体;除褐色色素外,盖表皮和菌柄表皮中所具有的树脂样皮壳物质也是识别该种的关键特征.橄榄褐乳菇L.olivaceofuscus的表皮内色素为深橄榄褐色,缺乏树脂样皮壳物质;菌盖强烈皱缩,盖表皮末端菌丝细长,较大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条脊和翼,这些特征可以将其与暗褐乳菇和其他相近种相区别.文中提供了该2种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特征描述,以及与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真菌条形码ITS序列.  相似文献   

9.
盖表皮或菌柄表皮具有褐色色素这一特征在乳菇属小红乳菇亚属Lactarius subg. Russularia中较为少见。文中描述了产于中国南部的2个子实体褐色、表皮中具有褐色色素的乳菇新种:暗褐乳菇L. atrofuscus和橄榄褐乳菇L. olivaceofuscus。其中,暗褐乳菇L. atrofuscus的孢子球形,盖表皮为(子实层)球囊型,缺乏大囊体;除褐色色素外,盖表皮和菌柄表皮中所具有的树脂样皮壳物质也是识别该种的关键特征。橄榄褐乳菇L.olivaceofuscus的表皮内色素为深橄榄褐色,缺乏树脂样皮壳物质;菌盖强烈皱缩,盖表皮末端菌丝细长,较大的孢子具有较高的条脊和翼,这些特征可以将其与暗褐乳菇和其他相近种相区别。文中提供了该2种的宏观形态和显微特征描述,以及与相近种的形态对比和真菌条形码ITS序列。  相似文献   

10.
槭乳菇Lactarius acerrimus,乳菇中仅有的具有双孢担子的物种,曾经在中国被多次报道。我们在研究了该种的馆藏凭证标本后并未证实它在中国的分布,而是在中国发现了它的近缘种李玉乳菇L. liyuanus (新种)。李玉乳菇的典型特征为:菌盖黄褐色具环纹、边缘具短毛,菌柄具窝斑,乳汁白色、不变色、具辣味,孢子具尖而高的条脊。它的担子为4孢,孢子较小具高而尖的条脊,这两点与槭乳菇明显不同。文中提供了该种的条形码ITS序列、其他多基因序列和详细的形态描述,同时给出了对国内馆藏槭乳菇标本的重新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1.
茶薪菇是我国广泛栽培的一种食药用菌,由于其形态特征与柱状环伞十分相似,分类地位至今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和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茶薪菇和柱状环伞的分类问题,结果表明:茶薪菇和柱状环伞是两个不同但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在形态上,茶薪菇菌盖颜色浅褐色至深褐色,油茶味浓,菌环较薄易脱落,褶缘囊状体柱状、烧瓶状或纺锤状,易与柱状环伞相区别。因此,提出了该种新组合——茶薪菇Cyclocybe chaxingu,并指定了茶薪菇的新模式(凭证标本为HFJAU1332,保存于江西农业大学真菌标本馆)。  相似文献   

12.
研究大围山樱属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为野生樱属植物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大围山樱属植物有钟花樱桃群落、尾叶樱桃群落、华中樱桃群落和雪落樱桃群落,生活型结构以高位芽植物为主,植物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植物成分为主。物种多样性为灌木层>乔木层,尾叶樱桃群落>华中樱桃群落>钟花樱桃群落>雪落樱桃群落。种群以中幼龄和壮龄树个体为主,群落处于稳定期。雪落樱桃种群地径结构呈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属增长型种群。华中樱桃群落是以华中樱桃为优势种的单优群落,尾叶樱桃和钟花樱桃是其群落乔木层重要伴生种,这3种樱桃均缺乏更新幼龄树,有被其他针阔叶树种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邓宇晨  李帅虎  潘炜华  廖万清  陶丽 《菌物学报》2020,39(11):2035-2043
希木龙念珠菌Candida haemulonii是一种与耳念珠菌亲缘关系十分相近的物种。近年来,由其引发的侵袭性真菌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作为一种多重耐药真菌,希木龙念珠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甚至超过耳念珠菌。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大部分希木龙念珠菌菌株对唑类、多烯类以及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物耐药,尤其是对两性霉素B具有天然抗性。不仅如此,临床传统的生化方法难以对该菌准确鉴定,常用的商品化鉴定产品往往将其错误鉴定为毕赤酵母或者新型隐球菌。为了进一步加深对希木龙念珠菌的认识,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流行病学数据与研究进展,从感染现状、生物学特征、耐药性进行综述,同时总结该菌目前诊断、治疗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蛹虫草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药用真菌,近年来在金属离子富集方面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对蛹虫草富集Cr3+的能力及其相应的生理反应尚无文献报道。为此,本研究利用含有不同Cr3+浓度的燕麦培养基培养蛹虫草子实体,分别对蛹虫草子实体生物量及子实体中虫草素、腺苷、虫草酸、麦角甾醇、铬离子含量等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麦角甾醇随着培养基中Cr3+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之外,其余指标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700 mg/L Cr3+处理时,子实体干、鲜重和铬离子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组增加36.85%、35.53%和202.12%;当Cr3+达1 500 mg/L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组高94.61%和530.29%;虫草酸含量和多糖含量分别在1 100 mg/L和1 200 mg/L Cr3+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组高123.62%和21.39%。本研究首次探讨了蛹虫草子实体富集Cr3+的能力以及Cr3+处理下的子实体生物量和部分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蛹虫草富集铬离子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富铬蛹虫草功能性食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中国,蘑菇中毒已成为食物中毒事件中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因素,其中青褶伞Chlorophyllum molybdites是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为切实预防该种中毒,揭示其在我国的时空分布特征及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研究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青褶伞在中国的时空分布信息,发现该种在1978-2020年中的20个年份中共出现于我国包含台湾省在内的17个省份,主要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东北地区(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偶有分布,华北和西北没有记载。青褶伞在我国不同地区一年四季均有分布,具体时间为3-12月份,集中出现在6-10月份。该种最早于仲春出现在华南地区(广东),随即向热带、亚热带的华南其他地区、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扩散并持续至中秋,从晚秋至初冬,该种分布范围不断南移萎缩至西南热带地区(云南勐腊县);在温带至寒温带,该种仅在夏末秋初出现在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态学报》2015,39(11):1071
AimsOur objectives were to determine differences in fine root production, its relationships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its diameter- and depth-related distribution patterns between plantations of two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differing in successional stages. MethodsPlantation forests of an early-successional species, Pinus massoniana, and a late-successional species, Castanopsis carlesii, in Sanming, Fujian Province, were selected. Fine root production was monitored for two years using minirhizotrons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cluding monthly air temperature, monthly precipitation,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were determined.Important findings 1) During the two year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nnual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between these two forests, with annual production of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nearly four times that of C. carlesii plantation.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under both forests showed significant monthly dynamics and maximized in summer, a season when most of fine roots were born. 2) Roots of 0-0.3 mm in diameter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otal fine root length production. Fine roots were concentrated mostly at the 0-10 cm soil depth in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but happened mostly at the 30-40 cm soil depth in the C. carlesii plantation. 3) Partial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monthly fine root production of both forests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both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while i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either rainfall or soil water content.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llustrated that monthly fine root production was more correlated with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temperature in the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than in the C. carlesii plantation. It was concluded that fine root production in the early-successional P. massoniana plantation was not only much higher in amount, but also more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than that in the late-successional C. carlesii plantation.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演替阶段的树种细根生产动态及其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差异目前仍缺乏了解。为此, 在福建省三明市选择了中亚热带演替前期的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演替后期的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微根管法对两种人工林的细根根长生产量及其动态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测, 并分析了细根生产量的径级和土层分布, 及月生产量动态与气温、降水、土壤温度、土壤含水率等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1)两种林分的细根生产量有显著差异, 马尾松人工林细根年根长生产量约为米槠人工林细根年根长生产量的4倍; 两种林分的细根生产量呈现显著的月变化, 峰值均出现在夏季, 且2年内总细根生产量以夏季的细根生产量最大。2)两林分均是直径0-0.3 mm的细根所占细根生产量比例最大; 土层分布上, 马尾松人工林0-10 cm土层细根所占生产量的比例最大, 米槠人工林30-40 cm土层细根所占生产量比例最大。3)偏相关分析表明, 两林分细根月生产量均与气温、土壤温度极显著相关或显著正偏相关, 与降水、土壤含水率的偏相关均不显著; 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 演替早期马尾松人工林细根月生产量与气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明显高于米槠人工林。该研究表明, 与演替后期的米槠人工林相比, 中亚热带演替早期的马尾松人工林细根生产量大, 且与温度间的相关性更高。  相似文献   

18.
刘静  陶丽  黄广华 《菌物学报》2022,41(2):214-225
光滑念珠菌Candida glabrata是仅次于白念珠菌C.albicans的第二大念珠菌病原体,在免疫缺陷人体中引发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该物种能在复杂多变的宿主环境中生存,pH是宿主体内重要的环境因子,光滑念珠菌适应不同生态位中pH的能力与其致病性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pH能够影响光滑念珠菌细胞增殖,尤其在相对碱...  相似文献   

19.
以采自泰山的白颖苔草、披针叶苔草、青绿苔草和低矮苔草为材料,观察越冬期间田间适应性并测定低温胁迫下抗寒相关的生理指标,计算半致死温度(LT50),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对耐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4种野生苔草属植物均能安全越冬,且翌春恢复生长良好,年绿期达到260~310 d,越冬期间枯叶率为12%~95%;LT50为-18.65~-11.74 ℃.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4种苔草的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除披针叶苔草表现为整体呈下降趋势外,其他3种苔草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耐寒性相对较弱的白颖苔草较早地积累MDA、Pro和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温处理后期达到最大值,且苔草的耐寒性越强其峰值越小.在低温处理初期披针叶苔草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3种苔草.4种苔草属植物的耐寒性强弱为:披针叶苔草>青绿苔草>低矮苔草>白颖苔草.  相似文献   

20.
周佳  梅一堃  李博文  刘宁宁 《菌物学报》2020,39(11):2060-2075
营养元素是白念珠菌定植和致病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人体真菌微生物组的一部分,白念珠菌能够特异性感应宿主微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及时做出适应性反应,为其生长、繁殖和侵袭宿主提供营养支持;同时白念珠菌还能反馈作用于人体,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或肠道菌群失调时由共生菌转化为致病菌引发严重的念珠菌病。目前关于营养感应与白念珠菌致病的分子机制已经有很多研究。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营养感应与白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相关研究结果,总结了碳源、氮源、磷营养以及多种金属元素在白念珠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旨在为系统认识白念珠菌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型抗真菌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