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寡糖色谱分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类化合物一直被认为是生物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能量来源。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糖类化合物特别是寡糖具有细胞识别等多种生物功能,因此引起了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寡糖的色谱分离是糖生物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小型化和高通量制备可能会成为寡糖色谱分离的发展方向。对寡糖色谱分离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小鼠粪便中三种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的检测方法及其应用。方法:使用水提法和乙醚萃取法提取小鼠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SCFA)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评价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并建立短链脂肪酸的HPLC定量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利用上述建立的体系评价新琼寡糖对小鼠短链脂肪酸合成的影响。结果:确定了SCFA的乙醚萃取方法和基于HPLC的定量检测方法,被测组分浓度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各组分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31%~2.61%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6.6%~105.8%之间;对喂饲新琼寡糖小鼠粪便中的SCFA检测显示,较对照组乙酸和丙酸含量提高了1倍,丁酸含量提高了0.45倍。结论:建立了小鼠粪便中SCFA的提取和定量检测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证明了新琼寡糖能促进小鼠短链脂肪酸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糖链结构与功能研究是未来糖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必将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带来新的希望。随着对糖类研究的不断深入,寡糖因其所具有的多种药理活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寡糖结构受连接位点、糖环结构和分支等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这为其提取,纯化、分离分析以及结构表征带来巨大了挑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中药寡糖提取纯化、分离分析以及结构表征这三方面的研究内容,以期为寡糖的现代药物研究和临床应用以及功效产品创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寡糖分离和结构分析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寡糖,尤其是糖缀合物中的寡糖链,在生命过程的细胞识别、信号传导和受体调节现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高效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质谱、核磁共振、荧光标记糖电泳和试剂阵列分析方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寡糖的分离和结构鉴定变得更为快速、简便和准确;同时多种有力工具的联合运用将更深刻地揭示极微量寡糖的结构-功能关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寡糖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衍生物,以及它的全乙酰化产物具有紫外吸收基团适合HPLC分离,研究了氨基柱和十八烷基柱对寡糖混合物的分离性能及检测灵敏度。从免疫球蛋白M中分离到的寡糖组分,衍生后用HPLC进一步分离提纯出另一些含量较少的糖链。  相似文献   

6.
一种快速筛选产琥珀酸厌氧菌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得到高产琥珀酸的厌氧菌株,建立了一种快速半定量分析发酵液中琥珀酸的方法。首先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出产琥珀酸厌氧菌发酵液中主要含有琥珀酸,乳酸和乙酸,然后将发酵液经过纸层析展开后,发现琥珀酸可以和副产物乳酸,乙酸完全分开,最后用半定量的方法求出琥珀酸的含量。结果表明纸层析法简单经济,可以作为产琥珀酸厌氧菌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7.
半乳甘露寡糖的膜法精制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半乳甘露寡糖的水解液进行超滤(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00Da)和纳滤(截留相对分子质量300Da)处理,获得的精制滤液中,GMOS平均聚合度为2.13.HPLC分析表明,GMOS中的单糖组分占13.6%,二糖组分占52.0%,三糖以上的组分占34.4%.试验表明,联合应用超滤和纳滤,能够较好地对GMOS进行精制、脱盐和浓缩,是一种高效、经济的GMOS精制过程.  相似文献   

8.
褐藻胶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是褐藻胶降解而形成的一种功能性寡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性、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褐藻胶寡糖的制备方法主要分为:化学法、物理法和酶解法。不同的方法制备出的褐藻胶寡糖结构亦有所不同。介绍了化学法、物理法和酶解法等各种褐藻胶寡糖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糖组学的研究与发展对生命科学及生物医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寡糖结构的解析是糖组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串联质谱分析技术以其具有高特异性及高灵敏度的特点成为了广为使用的寡糖结构解析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串联质谱寡糖结构解析的研究背景;然后介绍了现有的寡糖结构解析策略及基于每种策略的经典解析方法,并对所列方法的原理和算法进行逐一分析讨论;最后,总结现有方法的优缺点,对串联质谱寡糖结构研究领域进行了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自然界中一些厌氧的纤维素降解菌能够产生纤维二糖磷酸化酶(Cellobiose Phosphorylase,CBP)和纤维寡糖磷酸化酶(Cellodextrin phosphorylase,CDP)磷酸化裂解纤维二糖和纤维寡糖。CBP和CDP属于糖苷水解酶94家族(Glycoside Hydrolase Family 94,GH94),对β-1,4糖苷键高度专一。目前已广泛研究了不同来源的CBP和CDP的功能性质和催化机理,并通过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揭示了二者采用不同聚合度纤维寡糖作为底物的结构基础。因CBP和CDP可催化独特的磷酸化裂解反应和逆向合成反应,已有多篇报道显示CBP和CDP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主要在构建直接利用纤维寡糖的工程酵母菌、构建酶法纤维素转淀粉体系和酶法合成特殊糖类等3个方面。由于对CBP和CDP的持续关注,在此对二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1.
用离子交换高效液相层析(HPLC)分离并同步测定脑组织腺苷酸环化酶(AC)反应生成的cAMP,从而直接测定AC活性。100℃加热1min终止AC反应后,混合物在0℃放置2h。在此期间,反应体系中残留的ATP水解酶将反应混合物中大部分剩余的ATP水解除去。用二氯甲烷抽提除去罂粟碱等干扰物质,使混合物中的cAMP同蓁物质在Shim-Pak WAX-1阴离子交换HPLC术上基线分离,并可定量测定,用此方  相似文献   

12.
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低聚木糖分离纯化的研究进展。低聚木糖是一种非消化性寡糖 ,能选择性增殖肠道内双歧杆菌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低聚木糖的分离纯化技术主要包括层析分离技术 (包括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吸附层析 )和膜分离技术 (包括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低聚木糖的提纯主要采用膜分离技术和层析分离技术 ,低聚木糖单一组分的分离主要采用凝胶过滤层析和吸附层析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乙醇激活对小鼠卵透明带的修饰,用SDS-PAGE和HPLC分析未受精卵和乙醇激活卵的透明带糖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未受精卵和乙醇激活卵的透明带糖蛋白成分的电泳带型相似。只是在还原电泳时,乙醇激活卵透明带样品中分离出一条约20kD的特异条带。未受精卵和乙醇激活卵的ZP3成分没有明显差异。HPLC结果显示:乙醇激活卵透明带有3个O-连单糖的洗脱峰,与未受精卵透明带的3个O-连单糖洗脱峰很相似;但是,乙醇激活卵透明带有另外两个O-连寡糖洗脱峰,RT值分别为12.09和8.89,未受精卵样品只有一个RT值为9.14的洗脱峰,他们代表一些O-连寡糖或寡糖混合物。可见,乙醇激活对ZP3多肽链和O-连单糖没有明显的影响。主要的修饰作用在O-连寡糖上。  相似文献   

14.
食药用真菌中多糖和寡糖独特的生物学活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寡糖一般通过多糖降解获得,与多糖相比,寡糖分子量低、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吸收。挖掘高活性寡糖链,阐明寡糖结构和活性的构效关系,有助于突破解析多糖复杂结构的技术瓶颈,揭示食药用真菌药理活性的作用机制。目前,人(乳)、动物和微生物(细菌)源的寡糖开发利用已有大量研究报道,而食药用真菌寡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文中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食药用真菌寡糖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评述了寡糖活性评价与结构鉴定的相关研究手段及成果。我国食药用真菌资源丰富,构建食药用真菌寡糖库,高通量筛选活性寡糖,阐明寡糖活性的作用机制对食药用真菌的产品开发,研发及临床应用食药用真菌相关保健品、药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寡糖及多糖甲基化方法的发展及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综述了在寡糖、多糖结构分析中应用的各种甲基化方法及近年来有关的最新进展,并对它们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重组乙肝疫苗纯度高效液相层析(HPLC)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建立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HPLC检定方法,应用TSK-G5000PW检测系统测定汉逊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纯度,对不同样品处理液的配比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进行了探讨,作者选用DTT/Tween-80作为样品处理效果优于DTT+Tween-20,1:50Tween-80与0.1mol/L等量混合为样品处理液的适宜浓度。样品处理液与等量样品混匀时间介于35s-2min时,HPLC分离效果好,结果稳定。该处理液及处理时间对CHO细胞及Merck酿酒酵母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HPLC纯度测定无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HPLC检测系统用0.1mol/L DTT与1:50 Tween-80等量混合处理后能有效地检测不同类型重组乙肝疫苗表面抗原的纯度。  相似文献   

17.
海洋寡糖由海洋多糖经弱酸或糖苷酶等方法降解制备,具有来源丰富、结构新颖、分子量小、类型多样等特点,表现出抗肿瘤、抗氧化、免疫调节、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在食品、医药、保健品及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了及时了解海洋寡糖的研究进展,促进海洋寡糖的应用与开发,就海洋寡糖及其衍生物的免疫调节、抗肿瘤、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辐射、抗凝血、抗糖尿病以及调节肠道微生物等方面的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总结,以期为海洋寡糖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和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荧光辅助糖电泳(FACE)是一种简洁廉价的分离糖类方法。寡糖首先与8-氨基萘基-1,3,6-三磺酸(ANTS)反应标记,然后,ANTS标记的寡糖通过在32%丙烯酰胺-2.4%双丙烯酰胺组成的分离胶上电泳从而得以相互分离。结果表明,电泳图谱能准确反映寡糖的聚合度梯度,因而,一种具有连续聚合度的淀粉水解液的荧光标记电泳图谱可以作为荧光辅助糖电泳的分子量标尺。  相似文献   

19.
糖蛋白中痕量的完整寡糖链结构可用现代质谱方法测定。对寡糖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衍生物的液态二次离子质谱进行了研究,测定了基质效应,比较了正、负离子谱,使得麦芽七糖衍生物的最小检测量达到4p mol。应用氘标记类似物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释了IgM中N-连接的寡糖链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20.
酶促反应制备壳寡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膜分离法从Microbacterium sp.OU01的发酵液中分离到内切壳聚糖酶ChiN,并对其酶解制备壳寡糖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的酶解产物数均分子量为1200。经薄层层析与HPLC分析,降解产物中不含单糖,初步说明降解产物为壳寡糖。酶解制备壳寡糖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为实现壳寡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