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自制的平均粒径为4.5um磁性高分子微球为载体,采用离子交换法固定化Candida rugosa脂肪酶,催化(±)-薄荷醇的酯化反应,以考察反应时间、pH、反应温度、水活度等因素对酶的固定化以及酯化反应的影响。在固定化反应150min、pH5.0、酯化反应温度30℃、固定化酶的水活度为0.78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在离子液体[bmim]PF6中催化拆分(±)-薄荷醇的效果最佳,与游离酶相比固定化脂肪酶的立体选择性有很大的提高,对映体过量率可达93%,对映体选择值为35。  相似文献   

2.
用大孔树脂NKA固定高选择性的脂肪酶,催化有机相中转酯化反应,从而拆分八异构体消旋薄荷醇来制备L-薄荷醇。研究pH、载体与酶比例对固定化酶制备的影响及固定化酶的反应稳定性;考察温度、转酯化过程醇酯比例、及底物醇异构组成变化对拆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载体与酶的比例为5∶1时,所得固定化酶的反应稳定性比游离酶的反应稳定性提高了约50%;转酯化反应的最优温度为40℃,醇酯比例为1.5∶1时最佳,改进八异构体消旋薄荷醇组分比例后,非对映体选择率dep达到了95.1%。  相似文献   

3.
系统研究了反应介质、水活度、温度、pH等因素对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乙酸甲基苯甲酯立体选择性氨解反应的影响。以正己烷为反应介质,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5℃~35℃;最适反应体系初始水活度为0.33;较适宜的pH范围为6~7。  相似文献   

4.
系统研究了反应介质、水活度、温度、pH等因素对脂肪酶Novozym435催化乙酸甲基苯甲酯立体选择性氨解反应的影响。以正已烷为反应介质,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5℃~35℃;最适反应体系初始水活度为0.33;较适宜的pH范围为6~7。  相似文献   

5.
微环境对脂肪酶催化酮基布洛芬立体选择性酯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伟  宗敏华  杨蓉  李琼  郭勇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5):353-356
系统研究了反应介质、助溶剂、水活度、温度、pH等因素对脂肪酶Novozym 435催化酮基布洛芬动力学拆分的影响。以环己烷为反应介质,酶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在环己烷中添加苯,可大幅度提高E值;适宜的反应温度为30℃;最适反应初始水活度为0.09;在所研究的pH6~8范围内,pH对酶活及酶的体选择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假丝酵母1619脂肪酶催化油酸油醇酯的合成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比较了14种不同来源的脂肪酶催化油酸油醇酯的合成。其中,假丝酵母(Candidasp.)1619脂肪酶酯化能力最强,以硅藻土为载体,分别按0.1%添加椰子油、吐温80.按l%添加MgSO43种共固定物,醇化反应初速度提高了1.5倍。此固定化酶催化油酸油醇酯合成的最适温度为30℃,0~60℃下反应24h的酯化率均在90%以上,100℃下还有10.25%的酯化率。最适酯化pH6.0。反应中去水,可使终酯化率提高到99%。在添加的23种有机溶剂中,以异辛烷促进酯化的效果最好.正壬烷和正己烷次之。此固定化酶在28℃下批式重复反应的半衰期为990h,柱式固定床反应器中28℃连续运转1000h后酯化率为78%。  相似文献   

7.
从5种脂肪酸中筛选出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脂肪酶Novozym 435。进一步探讨了酶浓度、底物结构、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脂肪酶拆分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mL除水环己烷为反应介质,酶浓度为 5mg/ mL, Novozym 435催化 6.7mmol/ L Ketoprofen与26.8mmol/ L丙醇进行酯化反应,反应 30h,转化率为 68%时,S-酮基布洛芬对映作过剩值可达 92%。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固定中性脂肪酶的条件优化及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纳米材料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对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了不同条件对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固定化条件:给酶量为28300U/g,固定化温度为45oC,pH值为7.5,时间为10h,此时固定化酶的活力约为3867U/g载体。固定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oC,比游离酶的反应温度高5oC,最适pH下降到5.5,低于游离酶的反应pH(pH7)。固定化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较游离酶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在70oC以下能保持70%以上的酶活力,而游离酶在50oC下残余酶活力仅为30%。在pH5~8的范围内,固定化酶的酶活力能保持50%以上,而游离酶只能保持20%左右。用固定化的中性脂肪酶催化不同的油品,即大豆油、菜籽油及泔水油生产生物柴油,菜籽油的酯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中催化对映选择性酯化反应对外消旋薄荷醇进行了有效的光学拆分。对分别使用酸酐和相应的游离羧酸作酰基给体时的反应性能进行了比较。发现酸酐的反应性远高于对应的游离羧酸,但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酸酐易水解成为游离羧酸;在微水系统中使用过高浓度的酸酐会导致酶缺水而失活,同时会促进手性醇的非选择性酯化,从而降低产物的光学纯度。然而,在连续流加丙酸酐的半批式反应系统中,所有这些缺点均可有效地克服。与使用游离丙酸的批式反应系统相比,dl-薄荷醇的反应时间缩短了一半,酶的稳定性大幅度提高,而产物l薄荷醇酯的光学纯度不相上下(>98%e)。  相似文献   

10.
杜伟  李琼 《微生物学通报》2000,27(6):429-432
从5种脂肪酶中筛选出了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和对映体选择性的脂肪酶Novozym 435。进一步探讨了酶浓度、底物结构、底物浓度等因素对脂肪酶拆分酮基布洛芬(Ketoprofen)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mL除水环己烷为反应介质,酶浓度为5mg/mL,Novozym 435催化6.7mmol/L Ketoprofen与26.8mmol/L丙醇进行酯化反应,反应30h,转化率为68%时,S-酮基布洛芬对映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国民  盛梅 《生物技术》1997,7(3):14-17
采用吸附与交联相结合的方法国定化脂肪酶,研究了脂肪酶固定化的工艺条件,并考察了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性能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WA20树脂固定化脂肪酶的最适条件是:酶液pH7.0、给酶量300IU/g树脂、固定时间8h,所得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约为165IU/g树脂;固定化酶稳定性较高,在冰箱内贮存6个月活力没有下降,操作半衰期约为750h,而未用戌二醛文联的固定化脂肪酶操作半衰期仅约290h;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橄榄油水解的最适条件是:PH8.0、温度55℃、底物浓度60%(V/V)、搅拌转速500r/m。  相似文献   

12.
通过硫酸二乙酯(DES)和微波复合诱变,获得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脂肪酶黑曲霉突变菌株CM2,酶活达174.93 U/mL.对菌株CM2培养条件的优化,以橄榄油和(NH_4)_2SO_4为最佳碳、氮源,在28℃、pH 7.5的条件下,发酵CM2菌株68 h,脂肪酶活为180.52 U/mL.大孔树脂固定化脂肪酶在35~55℃和pH 7.5~9.5之间有很好的稳定性.游离酶和固定化酶的表观失活活化能分别为52.6842 kJ/mol和30.8391 kJ/mol,固定化酶对温度的敏感度降低,耐受性增强.在微水相中脂肪酶催化2-辛醇和乙酸乙烯酯不对称酯交换反应中,(S)-乙酸辛酯的对映选择性高(游离酶e.e.s 85.7%;固定化酶e.e.s 87.7%),显示了该固定化酶在2-辛醇的手性拆分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微水相中杏仁醇腈酶催化不对称合成(R)-氰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色谱手性分析,研究了微水相中来源于杏仁的(R)-醇腈酶催化醛与HCN不对称合成(R)-氰醇.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添加乙酸、反应介质、反应体系水活度、反应温度和底物的结构对醇腈酶反应均有显著影响.杏仁醇腈酶对芳香族、脂肪族和杂环族醛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中,苯甲醛为杏仁醇腈酶的最适作用底物,在低温(0~5℃)下,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剩值均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有机相中吸附在载体6201,102,分子筛、硅藻土、玻璃微珠等上的脂肪酶催化月桂酸与2—辛醇酯化反应的催化活力,关联出载体吸附水量与其固定化脂肪酶活力的关系。并考察了系统含水量、缓冲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反应温度、底物浓度、溶剂等因素对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活力的影响。在有机相中各最适条件下,载体的吸附性越强,其吸附的脂肪酶催化酯化反应的活力也越高。  相似文献   

15.
有机溶剂中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硅醇的酯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固定化Mucor miehei脂肪酶可催化有机硅醇和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对固定化酶用量、脂肪酸链长、不同有机硅醇底物、有机溶剂极性和水含量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利用脂肪酶YCJ01催化拆分对位取代α-苯乙醇衍生物。以异丙醚为反应介质,采用乙酸乙烯酯作为酰基供体,对180 mmol/L的1-(4-甲基苯基)乙醇进行选择性酯化,脂肪酶粗酶粉添加量为5 g/L,50℃反应21 h后,底物转化率可达49.96%,对映体过量值e.e.s、e.e.p值分别为97.1%和97.2%,对映体选择性E200;同样,对1-(4-甲氧基苯基)乙醇进行选择性酯化,酰基供体为丁酸乙烯酯,底物浓度150 mmol/L,脂肪酶粗酶粉添加量为2.5g/L,30℃反应12 h后,底物转化率为49.8%,e.e.s、e.e.p值分别为97.7%和98.4%,对映体选择性E200,显示了很好的手性拆分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许多脂肪酶在有机体系中表现出催化作用,可用于绿色有机合成. 但其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明显低于水/油(有机相)界面上的表现. 为了提高脂肪酶在有机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依据脂肪酶的界面活化机制,以水为酶蛋白构象优化剂、羧甲基纤维素为赋形剂,通过物理吸附的方式,将典型的假单胞菌脂肪酶(Pseudomonas cepacia lipase)固定在锥形瓶的内壁上,形成简易的生物反应器. 为方便检测器壁固定化酶促反应动力学,选择特征吸收为640 nm的生化指示剂2,6-二氯靛酚为反应底物,乙酸乙烯酯为酰化试剂,丙酮为溶剂. 光谱检测表明,催化反应0.5 h后,器壁固定化脂肪酶转化底物的能力是脂肪酶粉的6倍. 在每次催化5 h共10次的循环催化中,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催化活性平均每次仅降低3.2%,而酶粉降低11.8%. 结果表明,该器壁固定化脂肪酶的活性和稳定性相对于酶粉明显提高,这将为通过固定化有效提高脂肪酶的非水催化作用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固定化德氏根霉脂肪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脂肪酶固定化条件,在室温条件下将0.4g酶粉溶于pH6.0缓冲液中,加入10g壳聚糖,摇匀,再加入浓度为0.6%戊二醛交联6h,得到固定化酶,酶活力回收率约为54.2%。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的高,半失活温度由游离酶的47℃提高到100℃,最适反应温度由40℃上升至80℃,最适pH由6下降到5.5,固定化酶K’m值由游离酶的Km 50mg/mL增加到56mg/mL。该固定化脂肪酶用于酯的合成;在80℃条件下经过10批次连续水解植物油反应,固定化酶的活力仍保持在82.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固定化脂肪酶催化聚乙二醇脂肪酸酯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定化假丝酵母(Candidasp.)-1619脂肪酶催化脂肪酸和不同聚合度的乙二醇形成酯。其中以聚乙二醇400(PEG400)的酯化率较高,C10-C18的饱和脂肪酸与PEG400反应的酯化率相仿。反应体系中,月桂酸与PEG400的摩尔比大于2∶1时有利于酯化反应,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6.0。在比较的30种添加有机溶剂中,饱和烷烃,芳香烃能促进反应,使酯化率提高20%左右。反应开始添加5μl水有利于酶的作用,外加水量超过适量时,随外加水量的增加酯化率下降。在由2.5mmol月桂酸,1.25mmolPEG400,10mg固定化脂肪酶(100u),5ml己烷,5μl水组成的反应体系中,40℃振荡反应22h,酯化率达49.8%。经薄层色谱,气相色谱鉴定,产物为聚乙二醇400月桂酸酯。  相似文献   

20.
微水相中杏仁醇腈酶催化不对称合成(R)-氰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手性分析,研究了微水相中来源于杏仁的(R)-醇腈酶催化醛与HCN不对称合成(R)-氰醇,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添加乙酸,反应介质,反应体系水活度,反应温度和底物的结构对醇腈醇反应均有显著影响,杏仁醇腈酶对芳香族,脂肪族和杂环族醛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中,苯甲醛为杏仁醇腈的最和达作用底物,在低温(0-5℃)下,转化率和产物对映体过剩值均为99%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