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多年来依然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结核杆菌的致病特点是可在体内巨噬细胞中长期存活,形成潜伏感染。本文就结核杆菌感染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尤其是潜伏感染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结核病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不同人群感染结核杆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结核杆菌具有基因多态性 ,建立在结核杆菌遗传多样性基础上的基因分型对于结核病的基础研究、传染病学机理的探讨以及临床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治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不同人群感染的结核杆菌进行DNA指纹、AFLP等方法及分子基础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反映出结核杆菌遗传多样性 ,充实并完善常规结核杆菌分类研究内容。本文对目前国际范围内结核杆菌基因分型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作了扼要的综述 ,指出不同研究方法各具特点 ,这对结核杆菌的全面深入研究及其有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核杆菌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 技术检测两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结核杆菌DNA(TB- DNA) 。结果41 例恶性肿瘤组织中检出TB- DNA 阳性患者8 例,占19.5 % ,且TB-DNA 阳性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基本与结核病的好发部位一致。结论 结核杆菌感染可能与一些恶性肿瘤存在特殊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结核杆菌感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两种恶性肿瘤组织中结核杆菌DNA(TB-DNA)。结果41例恶性肿瘤组织中检出TB-DNA阳性患者8例,占19.5%,且TB-DNA阳性患者肿瘤发病部位基本与结核病的好发部位一致。结论 结核杆菌感染可能与一些恶性肿瘤存在在特殊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效果,将雌性C57BL/6N小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即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组、BCG组、pcDNA3.1( )组和PBS组.取各免疫组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检测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进行CTL杀伤活性检测;进一步用结核杆菌H37Rv国际标准强毒株静脉注射攻击小鼠,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检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表明,结核杆菌Ag85B基因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能够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因子IFN-γ和IL-1分泌增加,IL-4分泌减少,CTL特异性活性增加;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较空载体组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肠原发性非何杰金淋巴瘤(PINHL)与结核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0例手术切除的PINHL的瘤组织的瘤旁粘膜组织进行结核杆菌DNA(TB-DNA)检测,同时回顾临床资料,结果 20%的PINHL瘤组织和30%的瘤旁粘膜组织中检出了TB-DNA,且发现TB-DNA阳性病例多是B细胞性PINHL,发病部位多靠近回盲部。结论 结核杆菌感染与PINHL之间可能存在特殊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敲除pckA基因的结核杆菌引起的免疫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核杆菌pckA基因编码的磷酸烯醇型丙酮酸羧激酶(PEPCK)诱导机体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用敲除pckA基因的牛结核杆菌BCG和野生型BCG分别感染小鼠,取肝、肺、脾进行病理分析,并进行脾细胞培养,检测CD4 、CD4 /CD8 、细胞因子IFNI-γI、L-12和TNF等。用敲除pckA基因的BCG感染的小鼠比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体内产生的结核结节少且不典型,炎性程度低。野生型BCG感染的小鼠脾脏内的CD4 T细胞和CD4 /CD8 、细胞因子IFN-γ、IL-12、TNF均明显高于敲除pckA基因BCG感染的小鼠。pckA基因为结核杆菌生长所必需,其编码产物PEPCK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是一种很好的疫苗候选分子。  相似文献   

8.
孟玉芬  黄瑞 《微生物与感染》2004,27(4):F003-F003
在全球感染性疾病中,结核病仍是导致死亡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与结核病有着密切联系,它能加剧结核病的发展,结核病又可促进HIV的复制,加速艾滋病的发作。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的抵抗主要依赖细胞免疫,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与结核杆菌感染密切相关。Th1细胞活化分泌IFN—r,激活巨噬细胞对控制感染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结核杆菌与结核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病为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是分支杆菌属中的结核杆菌,对人、畜、禽威胁最大的是人型、牛型和禽型结核杆菌。感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临床上以肺结核最为多见,肺外结核较少。  相似文献   

10.
李慧  谢建平 《微生物学报》2021,61(2):300-314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以下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全球性重大传染病。全球约1/4人口是结核杆菌的潜伏感染者。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报道全球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生物学有望为结核病防控提供新工具。成簇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是细菌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在结核杆菌等分枝杆菌中也广泛存在,同时,也是分枝杆菌基因编辑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结核杆菌III-A型CRISPR/Cas系统各组分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致病的相关性,CRISPR/Cas编辑工具在诊断治疗耐药结核杆菌和结核病防控新措施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宫,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宫,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相似文献   

13.
小儿结核杆菌L型感染的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典型、用传统的结核病诊断方法如胸片、PPD或OT试验及一般病理学检查柱往都无助于诊断,易误诊或漏诊。本文对20例因不明原因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等患儿行淋巴结活检、送病理学检查、病理均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用一般拉炎治疗无效。进一步用改良抗酸染色和结核杆菌免疫组化染色、最后病理诊断为结核杆菌L型感染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14.
结核病的高发已经给全球人类带来巨大的困扰。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越来越成为医疗工作者关注的问题,其中不同人群对结核杆菌的易感性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宿主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影响宿主对结核杆菌的识别、吞噬及杀伤,进而影响结核病感染的发生和发展。认为此为结核病与宿主之间存在的重要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5.
<正>日本九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近日在美国《免疫》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人体免疫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能有助于免疫细胞清除结核杆菌。这一发现有望促进结核病治疗药物研发。这种蛋白质名为Dectin-2,位于人体免疫细胞内,具有与糖结合的特性。九州大学生物调控医学研究所教授山崎晶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Dectin-2能识别结核杆菌中最具特征的一种糖脂--脂阿拉伯甘露聚糖,并由此激活免疫细胞,进而清除受感染细胞内的结核杆菌。研究小组发现实验鼠的免疫细胞如果不含Dectin-2蛋白质,就不会对结核杆菌产生反应。山崎晶表示,这种蛋白质本来就存在于人体内,如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能够调控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及效应功能。结核抗原特异性诱导的白介素的表达水平能够表征结核杆菌感染后的机体状态。在机体的抗结核免疫应答中,白介素可以直接调控吞噬细胞对胞内感染结核杆菌的杀菌活性;也能够调控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并进一步激活吞噬细胞的杀菌功能。目前,部分白介素已被证明有望用于结核病的免疫辅助治疗,正在进行相关临床实验。本文对白介素调控免疫细胞抗结核免疫应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制定结核病的白介素免疫辅助治疗方案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细菌及其L型感染诱发小鼠肿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金葡菌、结核杆菌及其L型分别感染荷瘤和不荷瘤的C57BL/6N小鼠,结果表明感染各组小鼠的主要脏器均不同程度地表现L型感染所致的慢性间质性炎,而缺乏原菌病变特征。感染各组共有15只小鼠诱发出肿瘤,占12.5%,而单纯荷瘤及正常对照组却无一只小鼠诱发肿瘤,提示细菌及L型感染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每年有超过8百万人感染结核,其中绝大部分没有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而是表现为潜伏性结核感染。大多数活动性结核病是潜伏感染的结核杆菌重新被激活所致,因此结核潜伏感染者成为结核患者的重要来源。及早诊断和治疗结核潜伏感染者是控制结核传播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我们较要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结核潜伏感染的诊断方法及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肺结核是目前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造成9百万以上的感染以及1百万的死亡。该病的致病菌-结核杆菌具有很强的药物耐受性,长期的药物治疗很容易使得结核病成为不治之症。因此,发现新的抗结核杆菌免疫应答是治疗结核病的绝佳思路。IL-32是2005年被鉴定出来的一类细胞因子,它对于炎性因子(比如TNF-a,IL-1b)的释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之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课题旨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Mtb8.4基因疫苗与人白细胞介素12(hIL-12)联合免疫小鼠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及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40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Mtb8.4基因疫苗+hIL-12质粒组(联合免疫组)、Mtb8.4基因疫苗组、卡介苗(BCG)组、空载体组和PBS组,基因疫苗、空载体和PBS,经肌内注射法免疫各组小鼠,每隔3周免疫1次,共免疫3次,BCG组经尾部皮下注射1×106 CFU BCG免疫1次。免疫4周后,每组处死3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细胞毒性T细胞(CTL)杀伤活性。每组其余5只小鼠用结核杆菌H37Rv强毒株经尾静脉攻击,4周后,计数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对小鼠部分肺和脾组织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变程度,Z-N染色查抗酸杆菌,观察该疫苗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联合免疫组能诱导较强的抗原特异性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免疫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液IFN-γ和IL-2水平(分别为1493.34±8.128pg/mL、747.489±48.676pg/mL),显著高于Mtb8.4基因疫苗组,与BCG组相当,IL-4分泌减少,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增强,对小鼠结核杆菌感染有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使小鼠肺和脾组织中的结核杆菌菌落数显著减少,组织病变明显减轻,其效果与卡介苗(BCG)组相当,优于Mtb8.4基因疫苗组。表明hIL-12表达质粒与Mtb8.4基因疫苗联合免疫后,能够增强Mtb8.4基因疫苗所诱导的细胞免疫应答,使Mtb8.4基因疫苗的免疫效力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