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薛玺  王永清 《植物研究》1994,14(4):424-433
本实验用普通小麦“中国春”和八种异细胞质“中国春”(Aegilops vavilovii)CS,(Ae.juvenalis)CS,(Ae.crassa)CS,(Ae.comosa)CS,(Ae.uniaristata)CS,(Ae.speltoides.M.)CS,(Ae.kotschyi)CS.(T.timopheevi)CS分别与八倍体小偃麦(Trititrigia 8x)“远中2”、“远中4  相似文献   

2.
系统的研究了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12H25(OC2H4)nSO4Na(n=0,1,3,5,7;记为C12EnS)对肌酸激酶的活力和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氧乙烯基个数(n)的增加,C12EnS对C.K.的活力破坏逐步减小;C12EnS引起C.K活力的丧失明显早于可测构象的变化。CK经C12EnS变性后,稀释时即可完全复性。C12E7S不仅对C.K的变性能力强(10mM就使C.K完全失活);而且在10-95℃的温度范围内,能阻止C.K聚集沉淀。C12EnS是C.K的高效可逆变性剂。  相似文献   

3.
肺癌细胞学亚型巴氏染色的计算机图像色度学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痰涂片中巴氏染色的角化性鳞癌细胞(KSCC)、非角化性鳞癌细胞(NKSCC)和腺癌细胞(ACC)胞浆进行了色度学定量分析。测试参数为红(R)、绿(G)、蓝(B)三基包含量和R、G、B的三色系数,同时还测算了胞浆的色度、饱和度、亮度和灰度,并进行了逐步判别分析。结果表明:KSCC的R、G、B及其三色系数、色度、饱和度与NKSCC和ACC相比差异非常显著;三基色的改变较灰度敏感.用三色系数、色度、饱和度对KSCC与NKSCC、KSCC与ACC进行计算机判别,准确度可达95.3%和97.1%。这些结果提示:三基色、三色系数及色度、饱和度分析对判别KSCC与NKSCC、KSCC与ACC有重要价值。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是一种重要的造血生长因子.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两个hGM-CSF的E.coli表达菌株,一个为在不改变氨基酸顺序的前提下,对mRNA翻译起始区核苷酸顺序进行优化突变(hGM-CSF(M)),另一个为未突变的对照(hGM-CSF(N)).经酶切电泳、DNA测序、SDS-PAGE和Westernblot等分析鉴定,证明两者均能表达特异性的14.6kDhGM-CSF,但hGM-CSF(M)的表达水平较hGM-CSF(N)提高了1.26倍,占菌体总蛋白的16.9%.mRNA翻译起始区二级结构预测分析表明,优化突变后生成自由能ΔG从原来的-10.2提高至-9.4Kcal,AUG从部分配对状态变为非配对状态.  相似文献   

5.
动脉平滑肌细胞(sm ooth m uscle cell,SMC)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斑块中的主要细胞,它的增殖在AS形成过程中极其重要.利用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SMC,观察了天然高密度脂蛋白(n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N-HDL)及氧化修饰HDL(oxidized HDL,OX-HDL)对培养人主动脉SMC cyclin D1(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转录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1)N-HDL对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无影响(P> 0.05);(2)OX-HDL使SMCcyclin D1基因表达显著增强(P<0.01),其表达量随时间(2、12、24 h)延长而增加.上述结果表明,OX-HDL的致AS作用可能与其刺激SM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和方法:本工作旨在研究免迷走复合区(DVC)内TRH对奥迪氏括约肌(SO)肌电的调节作用及外周途径。结果:(1)DVC内注射TRH(0.8nmol,1μl)后,慢波电位(SW)频率不变,但锋电位频率(FSPSO)及幅度(ASPSO)、锋电位发生率(ISP)明显增加.(2)DVC内分别注射不同剂量TRH(0.13,0.25,0.50,0.80,1.30nmol,1μl)后,各剂量TRH均能引起FSPSO增加。随注射剂量的增加,SO反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均增加,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3)DVC内注射TRH兴奋FSPSO的效应可被静脉注射阿托品(0.2mg/kg)或迷走神经切断完全阻断,但不能被静脉注射酚妥拉明(1.5mg/kg)、心得安(1.5mg/kg)或脊髓切断术所阻断。结论:DVC内TRH可能对SO肌电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迷走神经及外周M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E160A)和(E160D)天花粉蛋白两种突变体晶体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培养了(E160A)TCS和(E160D)TCS的单晶。在MARResearch面探测器系统上分别收集了0.193nm和0.20nm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数据处理用MARSCALE程序系统完成。用同晶差值Fourier法解析了突变体的晶体结构,结构修正利用X-PLOR程序。修正结果,晶体学R因子分别为0.175,0.179,键长和键角的RMS偏差分别为0.0011nm和2.457°,0.0013nm和2.675°。在这两个突变体的结构中均未见到Glu189侧链方向的改变。通过对(E160A)TCS和(E160D)TCS的结构比较,说明(E160D)TCS活性低于(E160A)TCS的原因:这可能是由于在(E160D)TCS中Tyr111和Tyr70的侧链都具有较大的运动性,使它们与腺嘌呤碱基的芳香堆垛作用减弱,从而导致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对樟科的紫楠(Phoebe sheareri(Hemsl.)Gamble),浙江楠(Ph.chekiangensis S.B.Shang)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Presl.)浙江桂(C.chekiangensis Nakai),细叶香桂(C.subaveniumMiq.)、江浙山胡椒(Lindera chienii Cheng)、钓樟(L.r  相似文献   

9.
天花粉蛋白的定点聚乙二醇修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种定点修饰天花粉蛋白(trichosanthin,TCS)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偶联到预先选定的位点.利用nTCS无半胱氨酸(Cys)残基这一特点,通过定点突变将一个Cys残基引入TCS以取代第7位的丝氨酸(Ser)残基.然后,与巯基反应的PEG-m aleim ide 即可偶联到新引入的Cys 残基上.经纯化得到均一的PEG-TCS复合物,在SDS-PAGE上显示一条区带,表观分子量为38 kD.复合物的体外致核糖体失活活性降低了6倍,但其体内引产活性与nTCS相同.定点PEG修饰方法为改造TCS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矮生栒子的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有关模式和产地标本研究基础上,结合叶表皮微形态和细胞学资料,对矮生Xun子(Cotoneaster dammeri Schneid.)进行了分类学修订,结果将C.dammeri Schneid.var.radicans Schneid.(即C.radicans(Schneider)Klotz)归并作该种的同物异名;并描述了矮生Xun子的1个新亚种,C.dammeri ssp.songmingen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广西崇左冲塘新石器时代的4个个体作了组织学切片的年龄鉴定.根据股骨、胫骨骨干的骨单位和骨间板数量的增龄变化证实M02、509和S10的年龄分别是32岁、17岁、35岁(±6岁).通过牙齿牙骨质生长线的观察证实S08是51岁左右.  相似文献   

12.
李法军 《人类学学报》2020,39(4):599-615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华南地区史前时期人类在行为活动上的历时性变化,希望在此基础上认识该地区史前人类文化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变迁问题。应用骨骼生物力学方法,对顶蛳山遗址、鲤鱼墩遗址、冲塘遗址、江边遗址及何村遗址古人类肢骨的相关骨骼生物力学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在更广泛的时空范围内和生业方式下进行了更多人群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华南地区史前时期在距今8000-4000年的时期内,不同考古学文化人群在活动方式上较为相似。虽然多数华南史前时期人群之间在骨骼的抗压和抗拉伸力以及抗扭转力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但他们都表现出较高的活动性,均未显示出低水平行为活动的现象。这些人群在诸多骨骼生物力学特征上与已知的狩猎—采集型人群的最为相似,与农业定居型人群的差异显著。本文认为上述华南史前时期人群在行为活动上更接近狩猎-采集型。  相似文献   

13.
河南长葛石固早期新石器时代人骨的研究(续)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头骨形态观察我们把形态观察的结果列于表7中。  相似文献   

14.
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时代人类头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距今约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两具人头骨进行了观察和测量,认为这两具头骨在蒙古人种形态的发育上比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柳江人更明显,同时具有某些类似澳大利亚-尼格罗人种的性状。  相似文献   

15.
从野店人骨论山东三组新石器时代居民的种族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人类学家颜訚先生,在研究山东大汶口和西夏侯两组新石器时代人骨特征时,认为这两组居民的体质特征属同一类型,即蒙古大人种中的玻里尼西亚类型。为了弄清楚新石器时代山东地区居民体质的种族类型,作者研究了由山东省博物馆提供野店遗址的新石器时代人骨,并参考颜訚的有关资料,对这个问题作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Fossil mammal long bones from Lower Oligocene from Aubrelong 1 (Quercy) were analysed for a range of elements using electron microprobe technique and infrared spectrometry. Fossil mammal teeth were analysed using electron microprobe technique. Comparison of the fossil samples is made with those of recent samples. Infrared spectra show the decrease and the alteration of the organic matrix content in fossil bones. Values for the elements P, Ca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S lower in the fossil samples relative to the recent samples. Th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elements in the fossil samples are clearly a result of diagenetic alteration. In most fossil sites, all the tissues are enriched in Ca, P contents being higher or lower than in the recent tissues. All the fossil tissues of the Aubrelong site are enriched in P. Thus one may tentatively conclude tha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osphatic composition of sediment and the behavior of P.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all the fossil tissues seems to converge. The organic and the mineral phases are altered by diagenetic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7.
桂林甑皮岩新石器时代遗址居民的龋病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作者对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桂林甑皮岩遗址出土的16例龋病作了观察。这批遗存的人骨材料的患龋率为93.75%,龋均为6.07。该遗址居民患龋病的普遍性及严重性远大于同时代的居民及现代居民。  相似文献   

18.
詹龙聃 《人类学学报》1986,5(4):352-357
对13例新石器时代人类的牙槽疾病进行了分析,发现龋病、牙槽萎缩、磨损为主要疾病。中国口腔矫形史有理由可追溯到商代末期。  相似文献   

19.
应用古人骨的元素、同位素分析研究其食物结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从原理和方法上对目前由人骨元素、同位素分析研究古人类食物结构的三个主要方面,即骨胶原碳十三、氮十五的分析,微量元素锶、钡分析以及同位素锶、铅的分析逐一做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将国内该研究领域中有关的研究现状和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获得的新进展做了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陕西蓝田锡水洞中产出许多中更新世哺乳类化石,这些标本残破者较多。对880件标本作埋藏学分析后发现:其中只有376件较完好,可供分类鉴定;根据身体大小,这些可鉴定的标本可分为较大、中等及较小3类,大个体动物的骨骼保存越破碎;98%的骨骼的风化级别为0—2,只有2%的风化较强,达3—5级;属草食动物的骨骼占97.6%,而食肉类的仅占1.7%;以青羊为例,死亡年龄以中青年为主,为灾变死亡;头骨残破,肢骨近端破碎严重,而远端肢梢几乎完好。种种迹象表明,与古人类活动有关。当时居住在锡水洞中的古人类以草食动物为主要猎取对象,敲骨吸髓,还可用骨作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