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光遗传技术在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中的作用。方法:从胎鼠大脑皮层中提取神经干细胞,用携带DCX-ChR2-E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观察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新生神经元后DCX的表达。实验细胞分为3组(n=9):对照组、NSCs+EGFP和NSCs+ChR2组。其中对照组为正常培养的NSCs(NSCs组);NSCs+EGFP组为携带DCX-EGFP基因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组;NSCs+ChR2组为携带DCX-ChR2-EGFP基因慢病毒感染神经干细胞组。病毒感染后48 h后连续3 d行470 nm蓝激光照射,然后检测各组NeuN+阳性细胞(成熟神经元标志物)的密度和NeuN+/Hoechst比值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成熟神经元相关蛋白MAP2、NeuN、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和Wnt/β-catenin通道相关蛋白TCF4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L-型钙通道阻断剂100 μmol/L维拉帕米或50 μg/ml的β-catenin抑制剂Dkk1处理NSCs+ChR2组细胞,然后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MAP2、NeuN、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连续3 d 470 nm蓝激光照射后,NSCs+ChR2组中NeuN+阳性细胞密度(成熟细胞)和NeuN+/Hoechst明显高于NSCs组和NSCs+EGFP组(P均<0.05);Western blot检测的MAP2、NeuN、Neurog2、NeuroD1、GluR2蛋白及Wnt/β-catenin通路相关蛋白β-catenin、TCF4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NSCs组和NSCs+EGFP组(P均<0.01);L-型钙通道阻断剂维拉帕米或β-catenin抑制剂Dkk1处理NSCs+ChR2组细胞后MAP2、Neurog2、NeuroD1和GluR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均< 0.01),NeuN表达水平也下降(P<0.05)。证明ChR2通道蛋白开放产生阳离子内流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实现的。结论:光遗传学方法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新生神经元成熟。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研究hTERT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对N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N1-hTERT转染到大鼠胎儿NSCs中,对转染的NSCs进行体外诱导分化试验、裸鼠致瘤性试验、RT-PCR、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转染的NSCs在体外培养中仍具有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多潜能性、无致瘤性,转染重组质粒的NSCs中,存在hTERT基因mRNA的转录产物和融合蛋白hTERT-GFP的表达.结论hTERT基因对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有上调作用,可促进NSCs的体外增殖和永生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试验旨在研究hTERT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对N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构建的重组质粒pEGFP-N1-hTERT转染到大鼠胎儿NSCs中,对转染的NSCs进行体外诱导分化试验、裸鼠致瘤性试验、RT-PCR、Western-blot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 转染的NSCs在体外培养中仍具有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多潜能性、无致瘤性,转染重组质粒的NSCs中,存在hTERT基因mRNA的转录产物和融合蛋白hTERT-GFP的表达。结论 hTERT基因对神经干细胞端粒酶活性有上调作用,可促进NSCs的体外增殖和永生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博尔纳病病毒核蛋白(Borna disease virus p40,BDV p40)对大鼠海马源性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存活、分化及ERK1/2信号通路的影响,揭示BDV引起神经精神疾病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1)分别用pEGFP—N1—p40及pEGFP—N1质粒转染NSCs,观察转染效率并鉴定BDVp40在NSCs中的表达。(2)实验设置3组:未转染组、pEGFP—N1空转对照组及pEGFP—N1—p40转染组,用CCK-8试剂盒、Brdu摄入实验及免疫组化分别检测细胞存活、增殖及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的变化,并经Western Blot检测ERK1/2磷酸化的改变。结果(1)成功建立表达BDVp40的NSCs模型;PCR结果显示只有pEGFP—N1-p40转染组细胞有BDVp40基因表达。(2)BDVp40抑制NSCs的存活、增殖,但对于转染后贴壁分化14d时3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星型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的比例未见显著差异。WesternBlot结果显示BDVp40下调了磷酸化ERK1/2在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BDVp40抑制NSCs的存活、增殖,但是对NSCs的分化方向没有明显的影响。BDVp40有可能通过下调磷酸化ERK1/2活性对NSCs的存活、增殖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胃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的表达。结果:①Tenascin主要表达于胃癌组织中癌相关纤维母细胞的胞质,且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关系显著(P〈0.05);②β-catenin在胃癌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Lauren分型及分化程度关系显著(P〈0.05);③TGF—β1在胃癌组织中主要表达于肿瘤细胞的胞质,其表达强度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④Tenascin与β—catenin在胃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5,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Tenascin、β—catenin、TGF—β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β-catenin对间质中Tenascin的聚集具有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获得能持续干扰neuronatin(nnat)基因表达的细胞,观察nnat基因沉默对神经细胞发育与分化的影响,为研究基因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构建含nnat基因短发夹RNA(shRNA)表达质粒,将质粒转染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RT-PCR方法筛选出最有效干扰质粒,稳定转染PC12细胞后观察细胞表型变化,免疫荧光检测nnat蛋白表达,NGF诱导观察nnat表达下调对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并筛选出有效的靶向nnat基因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载体稳定转染PC12细胞之后能特异性沉默nnat基因的表达,PC12细胞长出突起,向神经元方向分化,加入诱导因子NGF后能促进突起生长。结论:nnat可能是作为神经分化抑制因子在神经发育与成熟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在体外以外源性Wnt3a持续作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后被激活,并进一步调控该通路下游基因的表达。方法应用外源性Wnt3a持续作用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21d,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β-catenin蛋白,以观察该蛋白的胞内积聚情况;同时QRT-PCR检测WNT下游靶标基因的表达量,采用完全随机F检验并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来确定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结果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经Wnt3a连续培养21d后,β-catenin蛋白的细胞荧光明显较强,而对照组中的荧光强度较弱,说明细胞内β-catenin蛋白没有被降解而是在胞内大量积累;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Wnt3a连续培养21d后ES-E14TG2a细胞内β-catenin蛋白条带明显比空白对照的蛋白条带粗;ES—E14TG2a细胞经wnt3a培养后Pitx2、Frizzled、Sox17的表达量均持续上升,Pitx2在培养7d、14d、21d分别为4.17±0.20、7.27±0.35、8.59±0.21(F=222.757,P=0.000);Frizzled在培养7d、14d、21d分别为1.01±0.06、2.93±0.22、5.44±0.30(F=302.703,P=0.000);Sox17在培养7d、14d、21d分别为8.45±0.41、18.35±0.17、34.93±0.16(F=7217.083,P=0.000);Oct4培养到7d、14d的表达量持续增加分别为1.22±0.21、1.56±0.04,而连续培养21d后Oct4基因的表达量下降为1.15±0.07(F=8.827,P=0.016)。结论Wnt3a持续作用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调控下游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编码Smad4mRN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出基因沉默效果最明显的shRNA质粒表达载体.方法:根据GenBank提供的人Smad4基因的mRNA序列构建2个shRNA质粒表达栽体和1个阴性对照质粒表达载体,并通过基因测序进行鉴定.经鉴定后转染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western-blot检测Smad4蛋白水平抑制表达效果.结果:构建质粒表达载体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合成的shRNA序列一致;靶向Smad4基因shRNA质粒表达栽体对所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中Smad4蛋白水平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其中shRNA1最为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靶向Smad4基因shRNA质粒表达栽体,其中抑制Smad4基因表达效果最为明显的是shRNA1,为进一步研究Srnad4基因的RNA干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基质刚度变化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基于成功构建脊髓损伤大鼠模型,并制备不同刚度(0.7 kPa、40 kPa)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基底,将大鼠原代NSCs于不同刚度基底上培养。压电型机械敏感离子通道组件1(piezo type mechanosensitive ion channel component 1,Piezo1)shRNA质粒转染NSCs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标志物双皮质醇(doublecortion,DCX)和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组织及NSCs细胞中Piez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0.7 kPa基质刚度组相比,40 kPa基质刚度组中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Piezo1蛋白表达量上升。脊髓损伤大鼠损伤组织Piezo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sham)组。40 kPa基质刚度条件下沉默Piezo1后,DCX阳性细胞数减少,而GFAP阳性细胞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制研究发现,沉默Piezo1导致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下降。重组纤连蛋白逆转了Piezo1 shRNA对NSCs分化的影响,即DCX阳性细胞数增加,而GFAP阳性细胞数减少。结论 综上可见,硬基底刚度通过促进Piezo1蛋白表达,上调IV型胶原及纤连蛋白表达,从而调控NSCs细胞分化。本研究为基于生物材料治疗脊髓损伤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Wu YC  Cai YQ  Zhao YB  Fei J 《生理学报》2006,58(4):351-358
将合成的核受体相关因子1(nuclear receptor-related factor 1,Nurr1)特异性短发夹寡核苷酸(small-hairpin RNA,shRNA)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Silen Circle(pSC),构建Nurr1基因特异性sh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体外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系MN9D,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对MN9D细胞内源Nurr1的干扰作用及其对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表达的影响,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MN9D细胞神经突起生长的情况,探讨Nurr1 shRNA表达载体对多巴胺能细胞表型标记物删和以神经突起延长为特征的细胞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脂质体组细胞和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的MN9D细胞内Nurr1、TH的表达正常,而转染Nurr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C-N1和pSC-N2)的MN9D细胞内Nurr1和TH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Nurr1 mRNA的下降率分别为62.3%和45.6%,TH mRNA的下降率分别为76.3%和62.6%。同时Nurr1和TH蛋白的表达亦明显下调,Nurr1蛋白的下降率分别为57.4%和72.0%,TH蛋白的下降率分别为79.1%和70.1%。另外,转染Nurr1 shRNA真核表达质粒的MN9D细胞神经突起延长有所减少,但是与正常细胞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Nurr1 shRNA真核表达载体能显著下调MN9D细胞内源Nurr1和TH 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可能对MN9D细胞的神经突起延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Nurr1 shRNA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以及帕金森病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靶向人IRE1a的shRNA干扰质粒(pSUPER-IRE1a)并观察其对人HeLa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IRE1a基因的两条shRNA,分别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UPER构建重组质粒pS1、pS2,依次转染入HeLa细胞和HepG2细胞中。采用RT—PCR检测pS1、pS2转染前后IRE1a在HeLa细胞和HepG2细胞中的mRNA水平,免疫印迹检测pS1、pS2转染前后IRE1a蛋白的表达;MTT比色法、BrdU/DAPI双免疫荧光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各重组质粒对HeLa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干扰质粒(pSUPER-IRE1a)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和HepG2细胞中IRE1a基因的表达;成功转染后,细胞处于内质网应激(ER stress)状态时,各实验组细胞增殖率及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靶向人IRE1a的shRNA真核表达载体pS1、pS2,有效抑制了HeLa细胞和HepG2细胞中IRE1a的表达;细胞处于ERS状态时,IRE1a-shRNA有效促进HeLa、HepG2两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HeLa和HepG2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NA-381在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s)的体外增殖、分化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光镜观察法、免疫组化法对原代获取及诱导分化后的NSCs予以鉴定;Q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miRNA-381、nestin、β-tubulin-Ⅲ和Hes1的mRNA及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时间点NSCs的增殖情况;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381对Hes1野生型及突变型3'非编码结合区的靶向作用。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呈明显的神经球形态,且高表达nestin蛋白,经b FGF诱导后则高表达β-tubulin-Ⅲ;miR-381转染后,NSCs中miR-381、nestin、β-tubulin-Ⅲ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免疫荧光法也进一步验证miR-381转染后的NSCs其β-tubulin-Ⅲ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此外,miR-381转染24 h、48 h及72 h后,NSCs的增殖能力均高于阴性对照组(p24h0.01,p48h0.001,p72h0.001);荧光素酶法结果显示miR-381能显著降低野生型Hes1载体的3'非编码区的荧光素酶活性,而Hes1基因载体的突变型3'UTR的荧光素酶活性不受到miR-381的影响(p0.001);另外,miR-381过表达能明显降低Hes1蛋白的表达;而二者共转染的NSCs增殖能力在转染后24 h、48 h及72 h,均明显低于单纯miR-381转染组(p0.01或p0.001);同时,共转染后β-tubulin Ⅲ的mRNA及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miR-381转染组(p0.001)。结论:miR-381通过下调Hes1表达促进NSCs的增殖和向神经元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βig-h3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 /βig-h3并转染人7721肝癌细胞,检测转染后细胞MMPs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用RT—PCR方法获得βig-h3基因,以pEGFP-C2为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GFP-C2 /βig-h3。重组质粒用脂质体转染人7721肝癌细胞,明胶酶谱法检测转染后细胞MMPs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正确构建了pEGFP-C2 /βig-h3重组质粒,并且在人7721肝癌细胞达到高转染效率,转染后细胞MMP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结论:成功构建了pEGFP-C2 /βig-h3真核表达质粒,βig-h3促进人7721肝癌细胞分泌MMPs,提示βig-h3与肝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范娟  王曦  彭正午  郭玲  王百忍  徐学红 《生物磁学》2013,(27):5239-5241,5204
目的:观察慢性缺氧对大鼠颈动脉体(carotidbody,CB)中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氧组、慢性低压性缺氧1周、2周、3周和4周组。处理后,立即取出大鼠双侧CB,提取总蛋白,用western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CB中Wnt-1和β-catenin表达量。结果:缺氧3周组和缺氧4周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无明显区别(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Wnt.1的表达量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相对于正常氧组,缺氧3周组大鼠CB中β-catenin的含量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缺氧引起的颈动脉体干细胞增殖分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在分化过程中的生长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β-catenin和GAP-43在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表达.结果分化1d时,β-catenin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上有表达.到分化第4d时,β-catenin的表达变弱,到第7d时,β-catenin表达阴性.GAP-43在分化1d时,在细胞浆内有广泛的表达,到4d时反应增强,且在突起中的表达很明显.到第7d时GAP-43反应消失.结论在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中,β-catenin联合 GAP-43引导早期的突起生长,到分化第7d时这种突起生长停止,神经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的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利用短发卡RNA(small hairpinin RNA,shRNA)表达载体沉默HT9急性早幼粒白血病耐药细胞MDRl基因表达,以提高细胞对三尖杉酯碱、阿霉素的敏感性。通过设计合成编码shRNA的DNA模板序列,定向克隆到pSilencer2.1-u6neo质粒,成功构建1个P-gP蛋白基因特异的shRNA表达载体,稳定电转染HT9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MDRlmRYAg表达,Westem blot检测细胞P—gp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gP蛋白外排泵功能,MTT法检测细胞对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shRNA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neo—MDRl,转染HT9细胞后,PCR检测重组质粒整合到HT9/sh-2-1-1细胞基因组DNA,获得稳定遗传;HT9/sh-2-1—1细胞MDRlmRNA表达降低了78.84%(P〈0.01),P—gP蛋白表达降低了48.27%(P〈0.05),细胞内Rh0123相对荧光强度由(10.8±0.58)%升高至(73.56±1.37m;转染细胞对三尖杉酯碱、阿霉素敏感性明显增强,IC50分别由(2.06±0.15)gmol/L降至(0.57±0.01)gmol/L、(4.04±017)gmol/L降至(1.56±0.05)μtmol/L。提示shRNA干扰表达载体pSilencer2.1-U6neo—MDRl能够稳定、持久地抑制MDRI基因表达,并能有效增强HT9细胞对三尖杉酯碱、阿霉素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重组的大鼠白介素10(rIL-10)真核表达质粒能否在大鼠体内外肝细胞中表达及表达产物对肝细胞的影响。方法通过受体介导的脂介体转染法及尾静脉大容量注射法将rIL-10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入大鼠BRL细胞及体内大鼠肝细胞中,采用RT—PCR法、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体内外肝细胞rIL-10的表达情况,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rIL-10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对BRL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结果转染rIL-10真核表达质粒的BRL细胞及大鼠肝组织高表达rlL-10基因,BRL细胞培养上清与大鼠血清中rIL-10浓度分别为(12.78±O.94)ng/ml,(61.68±3.60).g/ml。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显示rIL-10的表达对肝细胞有-定的保护作用。结论rIL-10真核表达质粒可在大鼠体内外肝细胞中表达并对肝细胞有-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He1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扩增sTNFR1全编码区基因片段,构建含有目的片段的T载体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重组质粒亚克隆,将重组质粒和脂质体共同转染NIH3T3细胞系,G418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经核苷酸序列测序和酶切鉴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sTNFR1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法建立了高效表达sTNFRI的稳定转染细胞系,并经RT—PCR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人sTNFR1基因能在NIH3T3细胞系中稳定表达,为今后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有效的小鼠神经粘附分子(NCAMl40)基因的RNA干扰(RNAi)质粒载体,为研究NCAMl40参与的细胞信号通j咯转导、其生物学作用以及以NCAMl40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稳定转染的RNAi质粒。方法:使用基因序列软件设计、筛选符合公开文献筛选参数的4条靶序列以及1条阴性对照序列,由上海吉玛技术有限公司合成。与载体质粒pGPU6/GFP/Neo重组后.分别命名为pSi—ncal、pSi—nca2、pSi-nca3、pSi—nca4和pSi—control。转染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选择阳性克隆进行DNA测序鉴定,、qCestemblot方法进行干扰靶点的筛选。选取干扰效率最高的质粒转染MN9D细胞,普通光学显微镜分别计数同一视野细胞总数及GFP阳性细胞数,计算转染效率。结果:酶切和DNA测序结果证实shRNA正确插入pGPU6/GFP/Neo质粒;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较,pSi—nca4组细胞NCAMl40表达明显下调,细胞转染效率为62%。结论:成功构建靶向小鼠NCAMl40基因的RNAi质粒,为NCAMl40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的研究以及以NCAMl40为靶点的基因治疗提供了稳定转染:细胞的干扰质粒,为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构建靶向番茄红素环化酶基因(CarR)的干扰质粒,为选择性抑制番茄红素环化酶活性以提高番茄红素产量,奠定基础。方法用DNA重组技术将针对三孢布拉氏霉菌CarR的不同部位所设计的3对shRNA序列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mU6 pro中,构建CarR shRNA表达质粒重组体mU6 CarR shRNA1、2、3,转化DH5а菌株扩增。提取质粒行酶切鉴定后,进行测序分析。结果3个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1、2、3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CarR shRNA表达载体mU6 CarR shRNA,重组体的成功构建为研究CarR靶向RNA干扰番茄红素的环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