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临床肾穿标本的病理诊断中,Gomori六胺银(PASM)染色是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常用染色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按常规的PASM染色法操作,染色时间长,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易着色,且结构不清晰,背景欠干净,影响观察和诊断。为此,我们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经反复摸索,发现利用超声波进行PASM染色具有操作简便、方法稳定、时间短、结构清晰和背景干净等优点,对提高制片质量和诊断很有帮助,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诊断肾小球疾病中,经皮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是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对于肾脏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分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实际应用中,除做免疫荧光抗体外,用特殊染色Gomori六胺银(PASM)方法来显示肾基底膜的改变。在光镜下用HE染色难以观察肾血管球基底膜的改变,如基底膜增厚、“钉突”、“双轨”等改变。通过PASM染色能观察到以上改变。按常规的PASM染色法较复杂,染色过程比较费时,温度和时间较难控制。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我们利用微波炉染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方法介绍如下。材料和方法1·标本与切片标本来自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肾穿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粘膜上皮基底膜有效、便捷、直观的实验方法,及基底膜、Ki67免疫组织化学、粘液多重染色在胃腺癌组织染色中的可行性。方法用过碘酸希夫(periodie acid Schiff,PAS)反应、六胺银法(methenamine silvermethod,PASM)、网状纤维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Picrosirius red,SR)和IV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5种染色方法对多种胃粘膜异型增生及胃腺癌病理标本基底膜进行染色,并利用Friedman检验、Wilcoxon检验定量分析、比较基底膜阳性区域面积。此外,在同一张胃腺癌组织切片上进行显示基底膜、蛋白质、粘液的多重染色。结果 5种基底膜染色方法中,IV型胶原免疫反应阳性面积与SR染色阳性面积(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标本除外)无显著性差异、PAS与PASM染色阳性面积无显著性差异、网状纤维染色阳性面积最大。多重染色实验结果显示胃腺癌Ki-67、阿尔新蓝(Alcian blue,AB)-PAS二重染色和Ki-67、AB、SR三重染色,分别显示对应结构,效果良好。结论观察基底膜,胃粘膜中-重度异型增生标本中IV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与SR染色要分别选用;胃粘膜轻度异型增生及胃腺癌标本中IV型与SR染色可相互替代;PAS与PASM染色法可相互替代,我们推荐较为便捷的SR和PAS染色;网状纤维染色观察比较直观,可选用。此外,SR、PAS也可分别应用于胃腺癌Ki67免疫组织化学与AB的多重染色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显示真菌的4种特殊染色方法 ,旨在寻找一种显示芽生菌并适合于临床病理诊断的染色方法。方法对病理石蜡组织芽生菌感染标本进行PAS染色、PASM染色、抗酸染色及爱尔新蓝染色(p H2.5),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 HE染色切片上见多数圆形、厚壁、棕色的硬壳小体,PAS染色呈红色,PASM染色呈黑色,抗酸染色个别菌体呈红色,爱尔新蓝染色呈阴性。结论 PAS染色和PASM染色均可用于显示芽生菌,但改良后的PAS染色时间最短,结构清晰、对比明显,是检测芽生菌效果最佳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5.
PAM染色法是一种显示肾小球基底膜的六胺银染色与Masson三色法结合起来应用的复合染色法,它可在同一切片上显示多种组织成分,是肾穿活检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但它步骤多,耗时长,严重影响制片速度,为此,我们用微波技术对PAM染色法进行改进(简称为MW-P...  相似文献   

6.
单侧输尿管梗阻法制作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建立改良的大鼠肾间质纤维化模型。方法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动态观察4周。治疗的第12、、3周末检测血肌酐、尿素氮含量等指标,观察肾功能变化;4周末采用HE染色、六胺银(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namine,PASM)染色和丽春红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明显上升;模型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呈玻璃样变,硬化的肾小球周围所属肾小管萎缩、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消失;少数残存的肾小球肥大并周围肾小管扩张严重;肾间质胶原纤维增生和大量炎细胞浸润。结论该模型有明显的肾间质纤维化特征,且死亡率低,适合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真菌的病理切片改良革兰染色法。方法选取确诊真菌感染的组织蜡块,切若干空白片,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高碘酸-无色品红染色(PAS)、六胺银染色(GMS)、改良革兰染色后,比较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结果改良革兰染色法的染色效果好,该法具有易操作、染色效果稳定等优点。结论改良革兰染色法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组织切片中的真菌,并且染色效果稳定,在检测组织中的真菌时可发挥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探索一种不用在卵壳上手工打孔、适用于果蝇胚胎石蜡切片制作的方法。实验前期对果蝇胚胎进行渗透化处理,后期用琼脂糖、明胶、石蜡3种包埋辅佐剂对胚胎进行聚集、包埋、切片,最后进行HE及PASM染色。渗透化处理后的胚胎用琼脂糖或石蜡聚集并包埋后所制切片HE染色均显示胚胎形态结构正常,背景干净,而琼脂糖聚集法所制切片PASM染色背景呈灰色,明胶聚集法所制切片HE染色和PASM染色背景均显杂色且胚胎出现形变。3种包埋辅佐剂中,琼脂糖和石蜡均适于果蝇胚胎结构的保存,石蜡聚集法所制切片2种染色背景均无杂色,因此最适合做包埋辅佐剂。渗透化处理和石蜡聚集法结合后的改良方法适合于大样本且高脂含量的果蝇胚胎石蜡切片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种改良的Masson氏三色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sson三色染色法目前仍是胶原纤维染色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病理检查中有着重要的位置;而且,随着目前。肾穿刺标本的不断增多,Masson三色染色法对判断免疫复合物的沉积也有着重要意义。传统的Masson三色染色法操作程序多,染色效果不太稳定。我们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一种改良Masson三色染色法,经实践证明染色时间较短,染色结果稳定且不易褪色,可长时间保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六胺银 (Methenamie silver)染色广泛用于病理检测 ,是临床肾活检的重要的染色方法之一 ,该法可特殊地显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系膜基质、肾小囊壁层基膜以及肾小管基底膜的病理变化 ,亦是显示真菌、尿酸盐 [1 ] 等常用的一种方法。由于临床送检组织时多时少 ,预先配制的六胺银贮备液往往因放置过久而失效 ,导致染色失败。我们在 Gomor氏六胺银贮备液 [2 ] 的基础上将配制方法进行了改进 ,报道如下 :材料和方法1.试剂配制 :1.1 硝酸银分装于 EP管中 ,每只 2 5 mg,加盖 ,贴好标签 ,置 4℃冰箱内保存 ;六次甲基四胺 30 0 m g/只 EP管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特殊染色对显示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影响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的胃黏膜活检的组织标本共120例,将进行三种染色方法的检测,分为三组。Giemsa组:使用Giemsa染色法进行染色;中红组:使用中性红染色法进行染色;免疫组: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比较三组染色的特点。结果结果显示,染色阳性率:Giemsa组为45.0%,中红组为37.5%,免疫组为62.5%。结论可见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最高,具有比较好的检测显示效果,因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未来会给检测幽门螺杆菌带来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验证金胺O荧光染色法应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杆菌检测的可行性。方法用金胺O荧光法对6例确诊为麻风病的病理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并与抗酸染色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荧光染色法6例结果均为阳性,在暗背景下麻风杆菌显示明亮淡绿色荧光;在菌量较少荧光染色片中寻找单根麻风杆菌,较抗酸染色片更为容易。结论金胺O荧光染色法可用于石蜡组织切片麻风病的诊断,麻风杆菌单根散在时比抗酸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新的神经髓鞘染色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新的神经髓鞘染色法田玉旺,丁华野,邢惠清,黄晓南(北京军区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00)在神经病理的诊断和研究工作中,髓鞘染色是一种常规的染色方法。古典的染色方法具有下列不足之处:染色时间过长,结果欠佳,步骤复杂,分化难以掌握,且易造成染色失...  相似文献   

15.
双氧水快速氧化法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科研工作中,观察横纹肌的基本病理变化,以及对横纹肌肉瘤与许多未分化的间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多采用Mal-lory磷钨酸—苏木素染色法。但在应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法染色时间长(12—48h),所配染液成熟周期长(数周-数月),从而使临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受到很大影响。我们根据染色的基本原理,经反复实验,对染色步骤进行了改进;同时采用双氧水快速氧化法,加速染液成熟,收到了理想的染色效果。材料和方法1.材料本科活检及尸检的正常肌肉及横纹肌肿瘤组织,经Zenker氏液固定,常规石蜡切片,切片厚4μm。2.仪器YWY781B医…  相似文献   

16.
网状纤维染色在病理工作中是一种最常用的特殊染色方法,它可以用来显示病变组织网状支架的破坏情况,对于判断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发展与转归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肿瘤病理诊断中,对于鉴别来源于上皮组织和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具有重要价值.网状纤维染色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方法是Gordon-Sweet氏法.该法是一种嗜银染色法,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染色过程中若操作不当,极易造成染色效果不佳.本文对此法进行了改良,并对其染色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染色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具体解决办法,使染色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Triton-100在抗酸杆菌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规病理诊断工作中,多采用传统的ZiehlNeelsen染色法对抗酸杆菌进行染色。由于结核杆菌的菌体含有一层蜡质使染液难以进入,致使染色效果不佳。我们根据抗酸杆菌的组织结构特点,将Triton-100加入染液中,使染色结果得到了明显改善。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细胞尼氏体染色方法改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君  陈勤 《生物学杂志》2010,27(5):94-95
组织细胞的染色无论在病理学诊断还是在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使用价值。为了更好的研究神经组织,方便医学诊断、科研和教学工作,对3种常见尼氏体染色方法包括硫堇、甲苯胺蓝、吉姆萨染色法做了一些改良。改进的尼氏体染色法能够使脑组织切片更清晰美观,更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对神经组织及尼氏体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神经髓鞘染色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原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神经病理诊断和研究工作中,髓鞘染色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任何因素的神经纤维损伤,均可导致髓鞘的变性、崩解或脱失。普通染色中髓鞘不易着色,在正常或病理情况下均需要特殊染色法来观察髓鞘的损害程度。常规髓鞘特殊染色多采用传统的苏木素(如Wei1氏和Loyez氏法)及锇酸染色法。  相似文献   

20.
我们将一种植物材料中常用的细胞核染色剂——改良苯酚品红应用于果蝇唾腺染色体的染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该法具有操作简便、易于掌握、染色时间短、制成的永久标本不易褪色等特点。文中讨论了这种染色法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