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0 毫秒
1.
用全氟正丙基乙烯基醚给小鼠吸入54毫克/升(亚致死浓度)1小时,在染毒后24小时观察肝微粒体酶系及脂类过氧化作用。结果表明,诱导剂使小鼠肝重增加,细胞色素p-450和b(?),以及葡萄糖-6-磷酸酶活力增高。同时,也使微粒体膜脂类过氧化作用增强。染毒动物或染毒加诱导动物的肝湿重、微粒体蛋白含量、甘油三酯和共轭二烯类含量均比空白对照动物高(P<0.01)。但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p-420和b_5,以及葡萄糖-6-磷酸酶活力明显抑制,其中又以染毒加诱导动物的抑制更为显著。本文提示,正氟醚与含氟麻醉剂相似,能抑制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活力,增强微粒体膜脂类过氧化作用。上述作用可由于戊巴比妥的诱导而加强,从而考虑到正氟醚对肝脏的毒性可能是中间代谢产物之故。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致癌物N-苯基-2-萘胺(P-BNA)对大鼠组织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影响。PBNA腹腔注射七天后,实验动物肝重、肝微粒体蛋白量、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总量以及7-乙氧基香豆素-O-去乙基酶活力均增加,而芳烃羟化酶和混合功能胺氧化酶活力有所下降。实验动物肺、肾混合功能胺氧化酶活力未受此致癌物处理影响,但肺、肾中7-乙氧基香豆素-O-去乙基酶活力和芳烃羟化酶活力均明显增加。文章对PBNA这种选择性诱导混合功能氧化酶的可能原因及其意义,并联系PBNA在动物引癌中所表现出的器官亲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确定,细胞色素P-450并非一单纯酶蛋白,而具有多型性,存在多种类型同功酶。对细胞色素P-450多型性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和解释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代谢酶存在种属、品系、年龄、性别和组织器官等差异的现象。过去实验已经证实,镉对经苯巴比妥诱导和未经诱导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苯巴比妥是  相似文献   

4.
李晶  冯国蕾 《昆虫学报》1989,32(1):26-31
氧化代谢的增强是引起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抗性家蝇多功能氧化酶的萘羟化活性、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分别是正常家蝇的2、1.48、1.33倍.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细胞色素P450在对增效磷(SV1)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的敏感性上也存在着差异.SV1与多功能氧化酶专一性抑制剂Pb一样,对该酶系催化的萘羟化活性及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SV1在家蝇体内对二氯苯醚菊酯增效的机理之一.SV1对氧化代谢的抑制与它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相互作用形成非活性复合体有关.  相似文献   

5.
氧化代谢的增强是引起家蝇对二氯苯醚菊酯产生抗性的因素之一.抗性家蝇多功能氧化酶的萘羟化活性、对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能力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分别是正常家蝇的2、1.48、1.33倍.正常家蝇和抗性家蝇细胞色素P450在对增效磷(SV1)和氧化胡椒基丁醚(Pb)的敏感性上也存在着差异.SV1与多功能氧化酶专一性抑制剂Pb一样,对该酶系催化的萘羟化活性及二氯苯醚菊酯的氧化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是SV1在家蝇体内对二氯苯醚菊酯增效的机理之一.SV1对氧化代谢的抑制与它和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相互作用形成非活性复合体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梯度离心法制备鸡肝微粒体的方法。方法: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鸡肝微粒体,经透射电镜和Western—blot检测肝微粒体纯度,BCA法检测总蛋白质含量,CO差示光谱法检测总CYP450含量。结果:电镜下,制备的肝微粒体可清楚见到大量膜囊泡状结构,其它污染细胞器成分较少见;制备的肝微粒体仅与GRtXM抗体特异性结合;肝微粒体总蛋白质含量与总CYP450含量分别为8.749mg/mL和0.763nmol/mg。结论:利用蔗糖梯度密度离心法制备得到高质量鸡肝微粒体蛋白,为鸡细胞色素P450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溴氰菊酯对家蝇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俊勇  冷欣夫 《昆虫学报》1992,35(3):301-305
本文研究了溴氰菊酯对正常品系雌性家蝇Musca domestica vieina腹部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P-450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在低于LD50的波度范围内,浓度高的溴氰菊酯作用较明显,浓度低的溴氰菊酯在重复处理家蝇后也显示出诱导作用.这种诱导作用在24小时内有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强的趋势.另外对照组与处理组的P-450 CO差光谱的特征吸收峰的波长均为451nm,表明诱导作用未改变P-450的光谱性质.  相似文献   

8.
羟基自由基对兔脑微粒体膜脂及膜蛋白的损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过氧化氢与亚铁离子体系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对兔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对膜上(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羟基自由基导致兔脑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增加丙二醛的含量.羟基自由基还使微粒体膜巯基数下降,(Na~++K~+)-ATP酶活力受到抑制.阿魏酸钠对抑制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及对膜巯基和(Na~++K~+)-ATP酶均有保护作用.自旋捕集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药物对羟基自由基的猝灭作用.  相似文献   

9.
詹皓  刘传缋 《生理学报》1990,42(5):503-508
随着衰老过程雄性 Wistar 大鼠许多系统功能逐渐衰退。与青年鼠相比,中老年大鼠胸-腺明显萎缩。随着衰老,细胞免疫功能、血浆睾酮(T)和雌二醇(E_2)水平、肝微粒体细胞色素 P-450浓度和混合功能氧化酶(MFO)活力均明显衰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小鼠神经干细胞活力及内大麻素系统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体外培养的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不同浓度异氟醚处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异氟醚处理组(0.5ISO,1.0ISO),其中异氟醚组细胞分别给予0.5 MAC和1.0 MAC两个浓度的异氟醚处理2小时,对照组给予O_2处理2小时,随后检测细胞活力并提取细胞RNA检测其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annabinoid receptor1,CB1)、脂肪酰胺水解酶(Fatty acid amide hydrolase,FAAH)、单酰甘油脂肪酶(Monoacylglycerol lipase,MAGL)及二酰基甘油脂肪酶(Diacylglycerol lipase alpha,DAGLα)的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异氟醚处理明显抑制了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活力,且高浓度异氟醚抑制作用强于低浓度异氟醚;(2)异氟醚上调神经干细胞的内大麻素受体CB1 mRNA水平,且高浓度异氟醚作用强于低浓度异氟醚;(3)异氟醚促进神经干细胞FAAH和MAGL的mRNA表达而抑制DAGLα的mRNA表达,且高浓度异氟醚作用强于低浓度异氟醚。结论:异氟醚可能通过影响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内大麻素系统影响神经干细胞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为分离纯化棉铃虫的细胞色素P450,比较了4种去垢剂对棉铃虫微粒体P450的增溶与变性作用。结果表明:CHAPS (3-[(3-cholamidopropyl)- dimethylammonio]-1-propanesulfonate)能有效地增溶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而Lubrol PX(聚氧乙烯十二烷基乙醇醚)、Emulgen 911(聚氧乙烯壬基苯酚醚)和胆酸钠的增溶效果较差;CHAPS对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的最适增溶浓度分别为0.5%和0.5%~0.8%; 终浓度为0.5%时, 4种去垢剂对中肠和脂肪体微粒体P450的变性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本文观察了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后,三氯乙烯(3000mg/kg B-W-) 一次性经口染毒24h 大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氯乙烯染毒组肝脏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 0-01) ;而维生素E干预组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分别低于三氯乙烯染毒组(P< 0-01) ,说明三氯乙烯急性染毒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肝损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可能是机体受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而诱导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维生素E对三氯乙烯所致的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经苯巴比妥钠诱导的雄性大白鼠的肝微粒体纯化的细胞色素P-450同功酶组份,经SDS-PAGE鉴定呈电泳纯,分子量为55kD。部分纯化的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含72和77kD两个蛋白质组分。上述细胞色素P-450和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与卵磷脂制备的脂质体重组后的活性试验表明,对艾氏剂有环氧化作用,对环已烷有羟化作用,对溴氰菊酯的羟化作用微弱。当重组系统中缺少细胞色素P-450组份时,对环已烷不再起作用。同时还研究了纯化的细胞色素P-450的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维生素E对急性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TCDD)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CYP450)基因和抗氧化物酶基因转录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对照组、TCDD(30μg/kg)染毒组和染毒同时给予100mg/kg维生素E组(实验组)3组实验。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8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急性TCDD染毒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81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100mg/kg的维生素E具有部分拮抗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81 mRNA水平升高的作用;2)急性TCDD染毒小鼠肝脏SOD和GSH-PX mRNA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CAT的mRNA水平明显降低,染毒并给予100mg/kg维生素E,SOD和CATmRNA水平与染毒组相比明显升高,GSH.PxmRNA水平也有升高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TCDD能影响或部分影响小鼠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1A1、1A2、181、SOD、CAT、GSH-Px的基因转录,而维生素E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TCDD的作用[动物学报54(6):1038—1043,2008]。  相似文献   

15.
本文观察了用抗氧化剂维生素E预处理后,三氯乙烯(3000mg/kg B.W.)一次性经口染毒24h大鼠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氯乙烯染毒组肝脏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维生素E干预组的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力均分别低于三氯乙烯染毒组(P<0.01),说明三氯乙烯急性染毒可引起肝脏脂质过氧化反应及肝损害,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升高可能是机体受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刺激而诱导产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维生素E对三氯乙烯所致的肝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迎庆’桃果实为材料,研究了经外源乙烯(50μL/L)处理12h后,在常温(25℃)下贮藏过程中,果实微粒体膜Ca^2 - ATPase活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乙烯促进果实内源乙烯的生成,刺激膜Ca^2 - ATPase活性先上升而后下降,同时加速超氧自由基的产生.提高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增强了膜脂过氧化作用;钙调素拮抗剂二氟拉嗪(TFP)和钙通道阻塞剂异博定(VER)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乙烯诱导的上述效应,这表明细胞内Ca^2 和CaM参与了外源乙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在吸咽气相物质引起大鼠肝粒体产生脂类自由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研究了茶多酚主要单体L-EGCG[(-)-epigallocatechin-3-gallate]等抗氧化剂对吸烟气相物质引起鼠肝微粒体产生脂类自由基的作用,结果发现,L-EGCG.粗晶态茶多酚,粉态茶多酚,维生态E以及维生素C都不同程度地抑制了脂类自由基的产生,同时,本文也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EGCG在此抑制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药品和个人护理产品(PPCPs)复合污染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本试验以东北地区土著鱼类麦穗鱼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氟西汀(FLX)与三氯生(TCS)复合暴露对其不同器官的毒性效应.经急性(4 h)与慢性(42 d)复合暴露试验后分别检测麦穗鱼Ⅰ相和Ⅱ相解毒酶、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抗氧化系统等受到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FLX/TCS复合暴露条件下,麦穗鱼脑部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受到短暂抑制,肝中细胞色素P450活性持续受到抑制,肠中α-葡萄糖苷酶活性在急性暴露后受到诱导但是长期暴露后被抑制,同时长期复合暴露导致肝中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氟西汀和三氯生对麦穗鱼的复合暴露可对麦穗鱼多个器官产生急性毒性应激效应,而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麦穗鱼可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但这种适应作用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注射液对四氯化碳(CCl4)肝中毒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小鼠腹腔注射40% CCl4液体石蜡诱发急性肝损伤.然后治疗组给予薄芝糖肽注射液,以盐水代替薄芝糖肽注射液作为阴性对照,以联苯双酯代替薄芝糖肽注射液作为治疗阳性对照.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MDA)、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作为观测指标.结果注射CCl4各组小鼠都出现ALT活力急剧升高,肝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多,同时GSH含量明显减少,证实急性肝损伤模型成立,并且表明与过氧化作用有关.经薄芝糖肽治疗的小鼠,ALT活力在几天之内恢复到正常水平,与盐水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薄芝糖肽一方面抑制CCl4诱导的MDA含量升高,同时又可抑制GSH含量的减少(p<0.05).结论用CCl4造成实验性小鼠肝损伤,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大幅度升高,肝组织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明显增高的同时,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降低.经薄芝糖肽注射液治疗,可使ALT在几天之内降至正常,同时使肝组织中抗氧化剂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明显回升,使过氧化产物得到尽快清除.提示薄芝糖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黄芪多糖对RNase和RNase抑制因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芪多糖-Ⅱ(简称APS-2)系葡萄糖聚合体,分子量12,300,其作用与黄芪多糖(APS)相似。小鼠和大鼠皆腹腔注射200mg/kg/day×3J小鼠实验表明APS-2有显著抑制肝、脾碱性RNase活力的作用,对血清RNase活力无作用,对酸性RNase无明显抑制。大鼠实验表明对肝碱性RNase只有104,000×g部分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对10,000×g部分无影响。对肝碱性RNase的抑制因子具显著性增强作用。因此黄芪多糖的作用是通过增强RNase抑制因子和抑制RNase活力,使RNA的分解代谢降低,从而引起RNA累积和合成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