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Ren XY  Ruan QR  Zhu DH  Zhu M  Qu ZL  Lu J 《生理学报》2007,59(3):339-344
本文旨在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对血管平滑肌细胞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的活性及骨形成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表达的影响,以探讨AngⅡ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并探讨川芎嗪是否能抑制AngⅡ的促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采用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等方法分别检测AngⅡ刺激和川芎嗪干预后NF-κB活性、BMP-2蛋白和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1)AngⅡ刺激激活NF-κB。AngⅡ刺激15min即有NF-κB p65核转移,30min达高峰(P〈0.01),1h后减退。川芎嗪抑制AngⅡ诱导的NF-κB激活,与AngⅡ组比较,川芎嗪+AngⅡ组NF-κB活性显著降低(P〈0.01)。(2)AngⅡ刺激6h时BMP-2表达增强(P〈0.05),12h时减弱(P〈0.01),24h时更弱(P〈0.01)。川芎嗪+AngⅡ组中,川芎嗪干预6h时BMP-2表达亦增强,12与24h时保持正常水平。(3)川芎嗪对正常细胞的NF-κB活性和BMP-2表达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AngⅡ刺激后激活NF-κB并最终使生长抑制因子BMP-2表达下降,这可能是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制之一。BMP-2一过性增高可能不依赖NF-κB通路的激活。川芎嗪可抑制AngⅡ诱导的NF-κB激活与BMP-2表达降低,提示它在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延缓性排斥反应 (DXR)是进行异种器官移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DXR过程中 ,核心事件是异种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的活化 .核转录因子 (NF κB)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2 0是一个具有锌指结构的蛋白 ,它可以抑制以NF κB为核心的信号转导系统 .向猪血管内皮细胞(PAEC)中导入A2 0基因 ,经RT PCR检测 ,A2 0基因能在细胞中稳定表达 .细胞生长曲线分析表明 ,A2 0的基因转导并不影响细胞的正常生长 ;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 (EMSA)表明 ,A2 0基因能抑制由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诱导的NF κB的激活 ;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 ,A2 0基因对受NF κB调控的一个重要炎症因子———E选择素的表达抑制率达 77 2 % .A2 0基因转导可能成为克服异种移植过程中DXR的手段之一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旋杆菌 (Hp)与慢性胃炎患者胃窦粘膜内NF κB和TGF α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 ,检测Hp+ 和Hp-胃炎患者及正常人的胃窦部活检标本。结果 NF κB和TGF α在正常组胃粘膜内弱表达。在胃炎病人 ,NF κB和TGF α表达增强。特别是在Hp+ 组 ,NF κB和TGF α呈高表达 ,与Hp-组和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和P <0 0 1)。此外在G细胞和部分腺上皮的细胞核内也呈高表达。TGF α常以颗粒状的特征位于腺上皮细胞核上区而且高表达。结论 NF κB和TGF α的表达在胃炎组增强 ,而且Hp+ 组远高于其他两组。NF κB和TGF α二者的表达平行且成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在鼻咽癌 (nasopharyngealcarcinoma,NPC)细胞中茶多酚干预EB病毒潜伏膜蛋白 1(latentmembraneprotein 1,LMP1)激活的NF κB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靶分子 ,采用EBV阴性及阳性的鼻咽癌细胞系CNE1和CNE1 LMP1细胞 ,利用噻唑蓝 (MTT)法 ,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GCG)对CNE1和CNE1 LMP1细胞生存率的影响 .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NF κB活性的作用 .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 ,观察EGCG对NF κB (p6 5 )核移位的影响 ,再分别提取CNE1和CNE1 LMP1的胞浆及胞核蛋白 ,通过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抑制NF κB (p6 5 )的核移位后胞浆及胞核蛋白中NF κB (p6 5 )的变化 .采用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对IκBα的磷酸化水平的影响 .采用瞬间转染及报道基因法观察EGCG对EGFR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并用蛋白质印迹分析EGCG对EGFR自身磷酸化的作用 .结果表明EGCG对鼻咽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有剂量依赖性 ,并可抑制NF κB的活性 .EGCG能抑制NF κB (p6 5 )的核移位 ,并抑制IκBα的磷酸化 .EGCG对NF κB信号通路下游的靶基因EGFR的启动子活性及自身磷酸化都有抑制作用 .由上述结果可以推断 ,EGCG对信号转导通路上的NF κB、NF κB (p6 5 )、IκBα、EGFR多个靶点分子具有干预作用 .LMP1是EB病毒编码的蛋白质 ,因此 ,EGCG抑制  相似文献   

5.
麦芽酚对活性氧损伤人神经瘤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神经瘤细胞株 (SH SY5Y)为材料 ,使用过氧化氢 (H2 O2 )产生过量活性氧诱导SH SY5Y细胞株进入氧化应激状态 .研究麦芽酚对过量活性氧造成的SH SY5Y细胞株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分析活性氧对细胞膜蛋白和DNA的损伤 ,细胞线粒体功能变化 ,白介素 6 (IL 6 )的表达变化以及细胞核因子κB(NF κB)的激活 .结果显示 ,2mmol L麦芽酚保护细胞 2h后 ,对细胞膜蛋白和DNA的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减少了膜蛋白的氧化和细胞DNA片段化的形成 ,细胞线粒体功能损伤减小 ,细胞表达的IL 6减少 ,被激活的NF κB水平同时降低 .结果证明 ,麦芽酚可以有效保护活性氧对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 ,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6.
采用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刺激人呼吸道上皮细胞株A5 4 9和SPC A 1,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IL 8分泌水平 ,并使用免疫印迹 (Westernblot)方法观察绿脓菌素对细胞内重要的炎症信号传导途径NF κB及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MAPKs)的激活作用。实验发现 ,绿脓杆菌培养上清及绿脓菌素可诱导呼吸道上皮细胞株IL 8分泌增加 ,且具有剂量依赖效应。绿脓菌素刺激细胞可使细胞内IκB α发生降解 ,同时使MAPK家族蛋白分子 (ERK1 2、p38、JNK)发生磷酸化。MEK1 2 (ERK1 2激酶 )抑制剂U0 12 6 (10 μmol L)和p38MAPK抑制剂SB2 0 35 80 (10 μmol L)可降低绿脓菌素诱导A5 4 9细胞IL 8的合成。以上结果显示绿脓菌素通过MAPK信号传导通路增强呼吸道上皮细胞IL 8的表达 ;NF κB通路也参与了绿脓菌素调控细胞IL 8表达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热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与核因子kappaB活性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Zheng SQ  Su XW  Qiu PX  Chen LJ  Wan X  Yan GM 《生理学报》2001,53(3):193-197
实验采用低钾诱导大鼠小脑颗粒神经元凋亡模型,观察核因子kappaB(NF-kappaB)活性与热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之间的关系,迁移率改变法(EMSA)检测结果显示:神经元经低钾处理16h可见NF-kappaB活性明显升高,热应激处理可减弱低钾诱发的NF-kappaB激活,并呈时间依赖性,Hoechst33258荧光素核染色,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FCM)检测均发现低钾16h可诱发神经元凋亡,预先用热处理60或90min可明显减弱低钾诱发的神经元凋亡,用佛波酯(PMA)激活NF-kappaB,可进一步增强60min热应激抑制精经元凋亡的作用,而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选择性阻断NF-kappaB活性后,热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明显减弱。上述结果提示,热应激的神经保护作用与减弱NF-kappaB活性无关,而NF-ksppaB激活可能参与热应激抑制神经元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核因子-κB的激活及其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转录因子NF κB是一类具有多向性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 ,它能与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基因启动子部位的κB位点发生结合 ,增强这些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已有报道NF κB的激活将导致TNF、IL 1、IL 6、IL 8、ICAM 1、P selectin等基因的过度表达 ,而后者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综述核因子 κB蛋白家族成员的情况及其相互作用 ,NF κB可能的激活途径及其在急性肺损伤发病中的作用、致病因素和机制 ,并简单介绍了几种影响NF κB活性的药物。这些发现将为急性肺损伤及一切NF κB在其中发挥作用的疾病的治疗提供一条新的思路和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抗氧化剂对牛主动脉内皮细胞NF-κB激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estern印迹法考查了过氧化氢和肿瘤坏死因子诱导的IκB α蛋白质降解 ,结果表明这两种物质能在相近的作用时间内诱导牛主动脉内皮细胞发生IκB α蛋白质降解 ,但是其作用强度有明显差异。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查NF κB的激活即核转位情况 ,考查了不同抗氧化剂对体外培养的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转录因子NF κB激活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 (PDTC)能够明显抑制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诱导的IκB α蛋白质降解以及NF κB的核转位 ,供试的其他一些抗氧化剂也不同程度地抑制了TNF α诱导的IκB α蛋白质降解。  相似文献   

10.
NF κB是重要的核转录因子,最近,美国研究人员DavidBaltimore等惊奇地发现,NF κB在行为学中枢调控过程中亦起重要作用。他们发现,敲除NF κB分子P6 5基因的小鼠的海马细胞虽然存在NF κB的其他亚基,但突触刺激引发的NF κB核转运却被降低。行为学研究亦表明,虽然P6 5基因敲除小鼠具有正常发育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正常的日常行为,但在辐射臂状迷宫(radialarmmaze,RAM)实验中,P6 5基因敲除小鼠对场景的学习和记忆能力以及探寻食物的能力均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尽管实验中它们表现出与野生型小鼠相同的探寻行为(exploratorybehavior)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分叉双歧杆菌的完整肽聚糖 (WPG)的体内抑瘤途径。方法 :以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免疫组化检测了大肠癌裸鼠移植瘤IκBα的含量以及NF κB的活化状况。结果 :大肠癌裸鼠移植瘤经WPG处理后 ,其IκBα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肿瘤对照组 (P <0 0 1) ;而NF κB的活化状态则相反 ,WPG注射组大肠癌NF κB的阳性细胞密度显著低于肿瘤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分叉双歧杆菌的WPG体内能明显抑制大肠癌IκBα的降解 ,最终阻抑NF κB的活化。  相似文献   

12.
许旺细胞 (Schwanncells)在外周神经元信号支配下参与其轴突髓鞘形成 ,此过程机制尚不明。美国Vanderbilt大学的BruceD .Carter等最近用多种方法证实 :在施万细胞形成髓鞘的过程中 ,核因子 κB(NF κB)起决定性作用。他们在大鼠髂神经元体外培养中发现 ,髓鞘形成特异性相关基因Oct 6和Krox 2 0的表达受NF κB的调控。Oct 6和Krox 2 0的基因产物分别是具有POU结构域和锌指结构域的转录因子 ,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 ,MBP)是它们的靶基因。Oct 6在髓鞘形成的起始阶段 ,即胚胎期 16天开始表达 ,至出生后 15天消失 ,而此…  相似文献   

13.
腺苷对缺氧/复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研究旨在探讨腺苷 (adenosine ,ADO)对缺氧 /复氧 (hypoxia/reoxygenation ,H/R)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将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成H/R对照组和ADO (1 0 μmol/L)保护组。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的生长状态。检测两组培养基质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和心肌细胞Ca2 + 和丙二醛 (MDA)浓度。用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的表达 ,并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法 (EMSA)测定核因子 (NF κB)结合活性。所得结果如下 :(1)心肌细胞H/R培养后皱缩、变圆 ,伪足减少 ,ADO组心肌细胞的形态变化小于对照组 ;(2 )ADO减少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LDH的漏出 (bothP <0 0 1) ;(3 )ADO降低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内的Ca2 +浓度 (bothP <0 0 1) ;(4)ADO降低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MDA浓度 (bothP <0 0 1) ;(5 )ADO抑制缺氧和复氧期间TNF α的表达 (bothP <0 0 1) ;(6)ADO抑制缺氧和复氧期间心肌细胞NF κB结合活性 (bothP <0 0 1)。以上结果提示 :(1)外源性ADO可减轻心肌细胞的H/R损伤 ;(2 )外源性ADO抑制H/R期间心肌细胞TNF α的表达 ;(3 )外源性ADO可能通过抑制心肌细胞NF κB结合活性下调TNF 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NF-κB结合位点在LPS诱导人TNF-α基因转录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NF κB结合位点对LPS诱导性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将构建的含人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及其不同缺失片段的pGL2萤光素酶报道基因重组体 ,体外转染HL 60细胞 ,观察LPS刺激对TNF基因启动子指导萤光素酶表达的影响 .发现TNF α基因启动子区域的 3个NF κB结合位点的存在是该基因最大组成性表达和LPS诱导性表达所必需 ;将这 3个位点缺失可完全阻断报道基因的LPS诱导性表达 ,并使其组成性表达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0 1) .缺失κB1和κB2位点 ,使基因组成性表达与LPS诱导性表达均减少约 50 % (P <0 .0 1) ,但诱导倍数则与非突变体相近 ;反之 ,用κB3反义寡核苷酸封闭κB3位点 ,保留κB1和κB2功能 ,使LPS诱导性基因表达抑制 70 % (P <0 .0 0 1) ,诱导倍数明显降低 .保留原有κB3位点 ,再将κB3位点取代κB1和κB2位点 ,可使基因组成性和诱导性表达几乎完全恢复 ;将κB3位点向TSS移近 (- 98→ - 52 ) ,取代Sp1位点 ,虽然κB1和κB2位点仍然缺失 ,但仅一个κB3位点即可使基因组成性和LPS诱导性表达恢复到 80 % .用反义寡核苷酸封闭这个κB3位点 ,不但可使TNF α启动子完全丧失对LPS的反应性 ,还可完全阻断所控基因的组成性表达 .结果表明 ,人TNF α启动子区域 3个NF κB位点均参与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FK5 0 6对雷公藤内酯醇抑制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 (RASF)增殖和表达环氧化酶 2 (COX 2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及合成前列腺素E2 (PGE2 )、一氧化氮 (NO)的影响 ,探讨了FK5 0 6联合雷公藤抗类风湿作用的机制。分离培养人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 ,用不同浓度的FK5 0 6处理后 ,加或不加雷公藤内酯醇 (TP)和TNFα ,分别用 [3H] TdR法、竞争ELISA和硝酸酶还原法、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细胞酶免疫法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滑膜细胞的增殖活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PGE2和NO的水平、滑膜细胞COX 2和iNOS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质表达水平。同时提取各组细胞蛋白质 ,测定其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结果表明 ,FK5 0 6( 10~ 10 0 0nmol/L)及低浓度的TP( 10 μg/L)单独对TNFα活化的RASF表达COX 2、iNOS及合成PGE2、NO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FK5 0 6与低浓度的TP联合作用后 ,对活化的RASF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并与联合的FK5 0 6浓度 ( 10~ 10 0 0nmol/L)呈明显正相关性 ,且两者联合对TNFα激活的RASF核转录因子NF κB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未观察到FK5 0 6对TP抑制滑膜细胞增殖的影响。以上结果说明 ,FK5 0 6可显著增强TP对滑膜细胞COX 2和iNOS的表达及其产物PGE2和NO合成  相似文献   

16.
TLR4全长及其截断体重组腺病毒的制备和功能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脂多糖 (LPS)Toll样受体 4 (TLR4 )全长及其胞内段缺失的TLR4截断体 (ΔTLR4 )的绿色荧光蛋白重组腺病毒并鉴定其功能 .用PCR方法扩增TLR4及ΔTLR4基因片段 ,酶切后亚克隆至腺病毒穿梭质粒中 ,形成带有目的基因的穿梭载体pAdTrack TLR4和pAdTrack ΔTLR4 .用BJ5 1 83细菌同源重组法将目的基因重组于腺病毒骨架载体中 ;将重组腺病毒质粒用PacⅠ酶切线性化后 ,用脂质体法转染HEK 2 93细胞进行腺病毒的包装扩增 .将重组腺病毒感染CHO K1细胞 ,采用荧光毒酶报告基因方法检测其对LPS诱导NF κB激活的影响 .酶切及测序表明 ,TLR4全长及其截断体ΔTLR4的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正确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 ,TLR4全长及其截断体的重组腺病毒感染细胞对LPS诱导的反应具有不同的影响 ,Ad ΔTLR4明显抑制了LPS引起的NF κB激活 (P <0 0 5 ) ,Ad TLR4则使LPS引起的NF κB活性增强 (P <0 0 5 ) .LPS对细胞的激活作用依赖于TLR4的结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7.
Fan YH  Zhao LY  Zheng QS  Xue YS  Yang XD  Tian JW  Xu L 《生理学报》2003,55(4):417-421
本文探讨了精氨酸血管升压素(AVP)刺激下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内一氧化氮(NO)含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与核因子κB(NF-κB)的关系。用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 Dawley仔鼠的CFs,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免疫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检测AVP干预下CFs的NO含量、NOS活性、iNOS mRNA表达和NF-κB的活化。结果显示,AVP浓度依赖性(0.001—0.1μmol/L)地增加CFs的NO含量,提高NOS活性,增加iNOS mRNA表达;AVP能够活化NF—κB,使其由细胞浆转位于细胞核;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能够抑制AVP诱导的CFs NO含量增加、NOS活性提高和iNOS mRNA表达增加。上述结果提示,AVP干预下CFs iNOS mRNA表达增加、NOS活性增高、NO合成增多可能通过NF-κB激活途径,NF-κB激活参与心肌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Tan YR  Qin XQ  Guan CX  Zhang CQ  Luo ZQ  Sun XH 《生理学报》2003,55(2):121-127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是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粘附的重要生物分子;核因子—κB(NF—κB)是体内普遍存在、能迅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重要核转录因子。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ICAM—1表达与NF—κB激活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步骤。我们应用免疫组化、RT—PCR、凝胶阻滞电泳(EMSA)等多种实验方法,观察了肺内调节肽对支气管上皮细胞ICAM—1表达及NF—κB活性的影响,以及NF—κB抑制剂MG—132对ICAM—1表达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VIP、EGF可使臭氧应激BECS的ICAM—1表达降低;ET—1、CGRP可使未受应激BECs的ICAM—1表达增加。NF—κB抑制剂MG—132可阻断O3、ET—1、CGRP引起的ICAM—1表达,提示NF—κB在调控ICAM—1表达中起重要作用。EMSA结果显示,BECs中NF—κB在臭氧应激下反复激活,CGRP与ET—1可促进NF—κB的激活;VIP与EGF可抑制臭氧应激的BECs中NF—κB的激活。以上结果说明,VIP、EGF可通过下调ICAM—1转录及NF—κB激活减轻炎症反应,而ET—1、CGRP可通过上调ICAM—1转录及NF—κB激活、加大炎症反应。ICAM—1与NF—κB的持续表达和反复激活是炎症持续加重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人白细胞介素 18(hIL 18)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用PCR定点突变技术分别构建了N末端、C末端缺失突变体(ΔNC)和IL 1特征样序列突变体S154A/Y156F/E157P/C163 T (S)。将突变体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 pJW 2重组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 ,经热诱导表达蛋白质 ,SDS PAGE证实表达的目的蛋白质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菌体经超声破碎后 ,包涵体以 2mol/L尿素洗涤 ,8mol/L尿素溶解 ,并经SephadexG 75柱纯化 ,纯度可达 95 %以上。突变体蛋白质经逐步稀释复性后 ,以诱导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产生干扰素 γ(IFN γ)及对核因子 κB(NF κB)的激活能力为指标 ,检测突变体的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ΔNC、S这 2个突变体对IFN γ的诱生能力显著低于野生型hIL 18,分别为野生型hIL 18的 13%和 4 8%。同时 ,ΔNC、S对NF κB的激活能力也低于野生型hIL 18,分别为野生型hIL 18的 6 9.7%和 89.8%。这些结果表明缺失的片段或突变的位点对hIL 18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CTAR—2突变体的构建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EB病毒潜伏性膜蛋白 1(LMP1)的活性部位及细胞转化作用机制 ,采用PCR方法构建LMP1羧基末端活化区 2 (CTAR 2 )中 3 84~ 3 86位密码子对应的氨基酸YYD→ID突变的重组体 ,将此重组突变型LMP1(mt LMP1)与野生型LMP1(wt LMP1)分别与含有转录因子NF κB或AP 1启动子序列的荧光素酶表达质粒共转染 2 93细胞 ,单光子检测仪测定比较二者活化转录因子的功能 ;同时将mt LMP1和wt LMP1分别导入Rat 1细胞 ,接触抑制试验比较二者对细胞的转化作用。发现 :( 1)与wt LMP1相比 ,mt LMP1对转录因子NF κB的活化作用降低了 80 %左右 ,对AP 1的活化作用全部消失 ;( 2 )mt LMP1表达的Rat 1细胞集落形成数比wt LMP1表达的细胞显著降低[( 2 3± 3 ) /皿对 ( 3 5 7± 19) /皿 ;( 64± 8) /皿对 ( 40 8± 40 ) /皿 ;n =3 ,P <0 .0 0 1]。这些结果表明CTAR 2中最后 3位氨基酸 ( 3 84~ 3 86)是EB病毒LMP1的重要活性部位之一 ;LMP1致Rat 1细胞转化作用主要与其活化转录因子NF κB或 /和AP 1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