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根据加工过程的不同,茶叶可以分为不发酵茶、半发酵茶、全发酵茶。绿茶是典型的不发酵茶,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湿热作用,破坏了茶叶中酶的活性,阻止了茶叶中主要成分的酶性氧化,因此绿茶中含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不仅赋予了茶叶独有的色、香、味品质,而且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为了建立绿茶水提物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合物标准库,本文利用Amberlite XAD-2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色谱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分离技术对绿茶水提物中的主要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离纯化,采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了结构鉴定。从绿茶的水提物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是咖啡碱、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3,5-二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山柰酚-3-葡萄糖苷、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和没食子酸。  相似文献   

2.
王华 《生命世界》2007,(10):1-1
这是一片环绕着神话光环的山林,神农氏尝百草的故地,也许是祖先的良苦用心——神农架不仅留下了动人的传说,也成为了中华大地上许多物种的资源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组分及含量。方法:依据《茶水浸出物测定》相关标准,采用水浸提法予以完成,采用AccQ·Tag方法对崂山绿茶茶叶当中的氨基酸进行分析。结果:应用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处理所获得的在具体的游离氨基酸总量与传统相比提升28.6%,在4种茶叶当中主要氨基酸含量呈现出同步增加的状况,所选取的所有经过检测的氨基酸在具体含量上均存在不同程度增加,并且在含量排序方面也基本存在一致性。结论:与直接测定茶汤中的氨基酸相比,崂山绿茶叶茶水样品制备处理虽然操作上较为繁琐,但更能准确反映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因此,可采用茶水样品制备对茶汤直接测定予以代替,使其作为茶水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前处理方法,更能够准确反映崂山绿茶叶中主要游离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应用于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种类,来源,作用机理及其在红茶,绿茶,黑茶,茶饮料,速溶茶的加工和检测上的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茶叶加工中的外源酶研究成果与进展,并对外源酶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提出了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外源氨基酸对茶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添加氨基酸可改善茶叶的苦涩味且降低其酚氨比,本文通过3次试验的对比充分说明外源氨基酸对绿茶的影响,并分析了此氨基酸改良配方的实践意义及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6.
绿茶乙醇浸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工业生产上的水提技术为参照,以成品绿茶为材料,探讨乙醇浸提条件下,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次数等因子对醇提过程中茶汤品质成分动态浸出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50%乙醇、温度80℃、料液比1/25、连续2次、每次浸提20 min的浸提技术参数,茶叶各品质成分的浸出率最高,总浸出物、氨基酸、茶多酚、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浸出量分别是常规水提的1.39、1.09、1.44、1.52、1.23倍。从茶叶品质成分浸出率的角度考虑,在此技术参数下,用乙醇浸提绿茶优于水提。  相似文献   

7.
《植物学通报》2011,(5):596-596
安徽农业大学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1997年经农业部批准组建为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998年被批准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科技部批准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同年又被批准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被认定为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  相似文献   

8.
茶叶的饮用历史已有千年,其保健功效得到广泛关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茶叶提取物中含量最高、活性最强的单体,研究表明EGCG具有显著的抗流感病毒活性。因其来源丰富、价格低廉、且无耐药,是抗流感药物的有利候选。本文首次针对EGCG的抗流感机制进行综述,全面评价EGCG的抗流感价值,为后续进一步开发EGCG类抗流感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Euproctis conspersa Butler)一名茶毒蛾,土名茶痒辣子,是我国茶叶生产上的最大敌害,幼虫吃食青叶,降低茶叶产量和品质。根据历年为害情况估计,在湖南每年因茶毛虫为害,茶叶减产达20%,个别地区高达40%以上。严重发生地区,进入茶园时,可听到喳喳吃叶声,甚至不见一片青叶,茶农不能进入茶园,严重威胁茶农生活和茶园管理,影响国家茶叶生产任务。因此,消灭茶毛虫是保证茶叶增产,  相似文献   

10.
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各类果蔬植物中,其活性调控对于果蔬加工、保藏及茶叶初加工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着重归纳了多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及其影响因素,结合果蔬抑褐保鲜及茶叶加工的应用实例进行了分类综述,并指出了多酚氧化酶在未来生物技术中的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1.
影响绿茶季节间品质差异的生化因子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测定同一生态环境下生长的31份茶树材料春、夏、秋3季1芽2叶时茶叶的主要生化成分,同时制作烘青茶样进行感官审评,并对测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揭示影响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结果表明,有27份材料的茶叶品质呈现出春季高于夏、秋季的变化趋势。对27份材料生化成分与品质总分的逐步回归分析、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氨基酸、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最大,是导致绿茶品质季节间差异的主要生化因子。其中氨基酸表现为正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高、夏秋季降低的规律;花青素和叶绿素表现为负向影响,在季节间呈现春季低、夏秋季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当药用昆虫被加工炮制成碎块或粉末状态时,其昆虫类别和真伪的鉴别就显得十分困难。未经准确鉴定的药用昆虫会影响临床用药安全。为寻找准确、灵敏且快速的检测方法,采用DNA条形码技术,分别以药用神农洁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炮制品药材的完整和破碎个体为研究材料,对其mtCOI基因进行提取、扩增及测序分析,探讨DNA条形码技术对炮制后药用蜣螂鉴定的可行性。通过对不同DNA提取方法的比较,成功从炮制后干燥药材虫体内提取出总DNA并扩增出mtCOI基因片段。测序分析结果表明mtCOI基因序列能够区分神农洁蜣螂和其形态近似种。作为药用神农洁蜣螂DNA条形码标准片段的mtCOI基因序列已投递至GenBank。研究还表明,碎块状药用蜣螂药材中混杂有一定比例的其他昆虫。该结果有助于建立适合加工炮制后药用蜣螂的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标准,并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正> 茶树中的氨基酸不但是体内合成与代谢产物的先质,而且也是构成茶叶色香味重要生化成份。目前从茶叶中发现并鉴定的25种氨基酸中,就有18种对茶叶品质有较大影响。如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组氨基、丙氨酸、赖氨酸等氨基酸能增进茶叶的鲜爽味。此外,一些氨基酸在茶叶加工中还可脱羧氧化生成相应的醛类,构成茶叶香气。经分析测定,氨基酸与茶叶品质的相关系数达0.7—0.8,呈显著水平,故有“茶叶等级因子”  相似文献   

14.
6种常饮茶咖啡碱含量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常见的6种饮用茶为实验原料,用95%乙醇提取(恒压滴液漏斗)—升华法对其咖啡碱进行提取,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安顺毛峰咖啡碱含量为0.784%,都匀毛尖咖啡碱含量为0.855%;红茶中的滇红的咖啡碱含量为1.143%,英红的咖啡碱含量为1.275%;花茶中的茉莉花茶咖啡碱的含量为0.434%,菊花茶的咖啡碱含量为0.382%。对不同类型的茶叶而言,咖啡碱的含量红茶绿茶花茶。  相似文献   

15.
茶叶香气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气是茶叶风味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子。影响茶叶香气的因素有很多,如茶树品种、自然环境、栽培条件、加工工艺、储藏方式等,文章综述了茶树品种、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对茶叶香气的影响,旨在为茶树品种适制性和优质茶香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我在《人与生物圈》2018年第一期"茶叶之路武夷山"专辑"生态视角看中国茶叶"一文中,对于云南滇茶写道"澜沧江畔、高黎贡山、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主要为赤红壤和山地红壤,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比其他茶区丰富。茶树多高大乔木,乔木种茶树叶片大而肥厚,制成的茶叶口感丰富、渗透力顺畅、细腻绵长,香气深沉而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是我国茶叶生产大省,茶叶经济是全省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产业竞争力理论,立足国内茶叶市场,采用产业集中度、区位基尼系数、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等对四川省茶叶产业发展形势与市场竞争力进行测度分析,并与国内主要产茶省(市)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影响四川省茶叶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茶叶产业优势与不足并存,茶叶生产规模和产业聚集度趋于稳步提升,但茶叶生产效率偏低、产值效益偏弱、品牌影响力不强以及出口竞争力不足,是导致川茶产业“大而不强”特征突出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提升茶叶种植效率、发展茶叶精深加工、重塑川茶品牌和促进茶文旅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两种菊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神农香菊和野菊均为菊属(Dendranthema)植物。神农香菊D. indicum var.aromaticum为菊属的一个新变种,是武汉植物所在湖北神农架首先发现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香料和药用植物资源,它与原种野菊很近似,主要区别在于神农香菊的花叶根具浓香,叶片较小而质厚,深绿色,叶脉明显隆起,下面具极小腺体,头状花序  相似文献   

19.
茶叶中硒素总量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含硒量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茶叶中硒的总量。茶树根、茎、叶、果中均有硒元素,叶片是茶硒积累的主要器官,尤其是老叶,其含量是嫩叶的几倍.茶树品种间含量的差异显著,最大差异达10倍以上.毛茶加工的成品茶含硒量受加工技术措施影响较大,其不同等级的含硒量与级别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正> 氨基酸不但是构成茶叶色香味的重要物质,而且对红茶、绿茶不同品质的风味形成关系甚大,故有“茶叶品质因子”之称。为了进一步探讨氨基酸对红茶、绿茶品质的影响,本文特依据氨基酸在红绿茶加工中的变化来论证它对茶叶品质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