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细菌性阴道病微生态与益生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性阴道病(BV)是育龄妇女阴道炎的最常见原因,其特征是栖居在阴道内的乳酸杆菌减少导致阴道菌群平衡失调的复杂变化。用乳酸杆菌替代抗生素是治疗BV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乳酸杆菌产生过氧化氢、乳酸、杆菌素能抑制引起BV的细菌生长。多胺在BV的病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综述BV患者阴道菌群的变化,免疫防御反应,阴道乳酸杆菌对BV的影响,多胺的意义,益生菌在治疗选择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产后6~8周妇女阴道微生物环境的变化特征及阴道菌群失衡的发病率,探讨应用阴道乳杆菌胶囊恢复产后妇女阴道内环境,预防生殖道感染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 053例产妇产后6~8周回访就诊时阴道分泌物,采用革兰染色法检查,进行Nugent评分,按Nugent评分系统对菌群分类,进一步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并与其孕早期产检时情况比对。结果 1 053例产后6~8周妇女Nugent评分正常521例,临界242例,有290例发生阴道炎症,细菌性阴道病205例,阴道假丝酵母菌74例和滴虫11例。疾病构成比以非特异性阴道炎为主,特异性阴道炎较为少见。所有妇女阴道p H均在5.0以上。在所有涂片中,被认为在维持正常阴道微生态平衡中起关键作用的乳杆菌数量和比例明显不足。产后BV的发病率(31.36%)高于孕早期产检时,产后妇女BV发病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300例患者阴道内放置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结果显示研究组阴道p H明显降低,接近正常女性阴道p H水平(P0.05),且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同时产后3个月、6个月阴道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妇女阴道乳酸杆菌量减少,菌群比例明显失调。阴道炎症以非特异性阴道炎为主,细菌性阴道病、真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较少见。乳杆菌胶囊作为生态治疗的活菌制剂,既能预防、治疗阴道感染,又无不良反应,还可以减少产后妇女阴道炎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及其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引言细菌性阴道病 (bacterialvaginosis,BV)是阴道微生态环境内菌群与分泌物生化性质变化引起的常见阴道疾病 ,表现为正常阴道乳酸杆菌数量减少而代之以阴道加特纳菌等兼性厌氧、厌氧菌数量增加并伴随分泌物pH值升高等重要生化成分变化的临床症候群。在 1892~ 1989年间 ,因对BV认识上的局限性而报道过不同的名称 ,如非特异性阴道炎、嗜血杆菌阴道炎、加特纳阴道炎、厌氧性阴道炎、厌氧性阴道病、阴道细菌病 (vaginalbacteriosis) [1,2 ] ,但 1984年瑞典专题国际会议正式命名的“细菌性阴道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产后阴道菌群分布情况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0例在桐乡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产妇,在分娩前与分娩后6周检测产妇的阴道pH,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比较分娩前后产妇的阴道pH值、乳酸杆菌检出率。根据患者意愿将未患有阴道炎的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以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每天1次,每次1粒,连用10d,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治疗,分别在分娩后3个月、6个月检测产妇的阴道pH,并对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阴道pH值及乳酸杆菌检出率的变化情况及细菌性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探讨乳杆菌活菌胶囊的疗效。结果分娩后6周产妇的阴道pH明显高于分娩前(P0.05),而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却低于分娩前(χ2=73.87,P0.01);产妇产后6周阴道炎患病率为11.0%,分娩后3个月与分娩后6个月,两组产妇阴道pH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产妇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却较治疗前增多(χ~2=20.15、36.27,3.88、6.30,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增多幅度大于对照组(χ~2=3.98、8.66,P0.05或P0.01);分娩6个月后观察组细菌性与真菌性阴道炎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24.79,P0.01)。结论产妇产后会出现阴道菌群紊乱,阴道pH上升,乳酸杆菌检出率下降,阴道炎患病率上升,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干预治疗能有效的平衡阴道菌群,减少产妇产后阴道炎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更年期妇女三联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治疗对阴道菌群及阴道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医院就诊感染H.pylori的更年期妇女共6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阿莫西林、甲硝唑及奥美拉唑三联抗H.pylori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阴道菌群、阴道sIgA含量及阴道炎发病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后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群的人数少于治疗前[61例vs 52例](χ2=4.24,P0.05);患者治疗后sIgA含量高于治疗前[(427.44±64.28)mg/L vs(244.57±54.78)mg/L,n=68](t=2.43,P0.05);患者治疗后阴道炎发病率高于治疗前(44.12%vs 26.47%,χ2=4.24,P0.05)。结论更年期妇女三联抗H.pylori治疗会导致阴道菌群失调,增加阴道炎的发病率,因此在抗H.pylori治疗的同时应预防阴道菌群失调及阴道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微生态乳杆菌干预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19年3月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6例,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月开始接受乳酸杆菌干预、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持续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阴道微生态指标(p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乳杆菌分级),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炎发生率以及研究组患者乳酸杆菌胶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月,研究组、对照组pH值、菌群密集度、菌群多样性、优势乳杆菌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阴道微生态失衡、阴道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月,研究组患者FSFI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在使用乳酸杆菌胶囊干预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后早期使用乳酸杆菌干预,在优化阴道微生态、减少阴道炎发生方面具有一定作用,且不会引发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乳酸杆菌对大鼠细菌性阴道感染动物模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对大鼠阴道菌群抑制及阴道菌群的调理作用。方法通过大鼠阴道混合感染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动物模型,以阴道分泌物的菌群分析和阴道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为指标,观察乳酸杆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用乳酸杆菌菌液冲洗治疗来去除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在大鼠阴道的定植。结果通过各组大鼠阴道冲洗液检出的平均对数值比较,乳酸杆菌治疗组的大鼠阴道内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数量明显较对照组的数量减少(P〈0.05),而且治疗组黏膜炎症的治愈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结论乳酸杆菌能有效地去除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的大鼠阴道定植和改善大鼠外阴的炎症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微生物组成的特点,为临床诊治及减少疾病的复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6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妇科门诊45岁以下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的育龄期患者16例,以同期18例45岁以下育龄期健康女性为对照,采集患者和健康人上阴道壁1/3处的分泌物,进行常规临床分析和革兰染色,并以21种常见的阴道细菌的特异引物进行Real-time PCR检测,分析并比较这些细菌在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和健康人阴道内的组成及变化。结果在18例健康人中,其中13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以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为优势菌,3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无明显优势菌群或者优势菌不为检测的21种常见阴道微生物,2例的阴道微生物组成以加德纳菌为优势菌;在1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中,只有2例患者的阴道微生物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14例以厌氧菌如普雷沃属(Prevotella)、纤毛菌(Leptotrichia)和斯尼思菌(Sneathia)为优势菌。经Metastats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crispatus、Leptotrichia amnionii、Eggerthella sp.和Peptostreptococcus sp.在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oA主成分析结果亦显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常见21种微生物组成与健康人有显著差别。结论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内微生物组成的多样性增加,普雷沃属、纤毛菌及斯尼思菌的明显增高可能滴虫性阴道炎的炎症发生有关,此结果对于临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及减少复发提供新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菌群及pH的变化,寻求适当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分别观察术后未发生阴道炎、发生老年性阴道炎及正常近龄妇女3组共90例,进行菌群分析、pH测定,并使用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对发生老年性阴道炎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妇女检出各种菌的数量少,乳杆菌的数量更少,阴道内没有占绝对优势的菌种;发生阴道炎组乳杆菌数量下降更明显,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数量相对增多。术后阴道pH在5.9~7.3,发生阴道炎组较未发生阴道炎组高;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治愈率为82.14%。结论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乳杆菌数量下降,pH升高,易发生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以乳杆菌DM9811代谢物脂肪酸组分阴道用药效果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激素替代治疗前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方法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者共25例,于治疗前及第3个月0.2ml定量刮匙取阴道穹隆部分泌物,进行菌群分析。结果 25例中有18例坚持治疗3个月,7例因症状有缓解或其他原因只用药1~2个月即停止治疗。18例坚持治疗者中有10例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加,成为阴道菌群中的优势菌。6例乳酸杆菌明显下降或无法检出,由其他细菌取代为绝对优势而出现菌群失调。2例阴道菌群无明显变化。7例治疗间断者有3例出现菌群失调。结论 短期激素替代治疗对阴道菌群有较大影响,多数情况能使乳酸杆菌数目增加至绝对优势,其他细菌的数目下降。但不论是否坚持激素替代治疗,均出现了部分病例菌群失调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300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患者随机使用甲硝唑(100例)、乳杆菌活菌制剂定君生(100例)及甲硝唑联合定君生(100例),观察乳杆菌在阴道内定植情况及用药前后阴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提取300例BV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阴道微生物总基因组DNA,以德氏乳杆菌16SrDNA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患者用药后德氏乳杆菌在阴道内的定植情况。以细菌16SrRNAV3区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产物进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对所得指纹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用药对微生态变化的影响状况。结果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前后均没有德氏乳杆菌检出;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54%;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德氏乳杆菌检出率为76%。甲硝唑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微生物群结构失衡;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有所降低,微生物群结构无显著差异;甲硝唑联合定君生治疗组用药后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但较前两组有所增加,微生物群结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硝唑显著降低BV患者阴道微生物多样性,引起微生态失衡;定君生对BV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明显小于甲硝唑;定君生的使用有利于甲硝唑f预后阴道微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微生态平衡的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10例BV患者采用了信谊制药总厂生产的阴道嗜酸乳杆菌泡腾片1个疗程(7 d)后阴道菌群的变化。方法采用7种选择或非选择培养基对阴道分泌物的细菌总数、乳杆菌等7个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后阴道中乳杆菌显著增多,厌氧革兰阴性杆菌显著减少(两者P<0.001)。细菌总数、肠杆菌、酵母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均减少(P<0.01)。结论信谊阴道嗜酸乳杆菌泡腾片具有较好的调整阴道微生态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筛选并鉴定出可以抗真菌且益生特性优良的乳杆菌菌株,为研制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经典的微生物方法,将健康人体阴道内乳杆菌分离出来;利用发酵工程学、细胞生物学以及药理学方法,将分离出的乳杆菌中益生特性优良且可以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菌株筛选出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筛选出的优良乳杆菌菌株进行鉴定。结果 筛选出1株产酸性能优良,产过氧化氢,具有较强黏附能力,且能够抑制白假丝酵母菌的优势乳杆菌菌株,此菌株经鉴定为Lactobacillus crispatus。结论 本实验从健康人体阴道内分离、筛选并鉴定出的1株可抗真菌性能优良乳杆菌菌株SQ004,具有制备预防和治疗人体真菌性阴道炎症微生态制剂主要菌株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其对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干预作用。方法对德氏乳杆菌DM8909菌株进行诱变筛选,得到耐抗生素突变株208,以ICR小鼠为实验对象,用甲硝唑进行小鼠阴道菌群脱污染,将白假丝酵母菌接种到小鼠阴道内,构建小鼠阴道白假丝酵母菌过度增殖模型。采用阴道接种德氏乳杆菌DM8909突变株208菌液(2×108CFU/mL)处理,取其阴道冲洗液进行阴道菌群分析,并进行阴道上皮细胞的电镜检查。结果乳杆菌干预后显著清除阴道内的假丝酵母菌,肠杆菌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德氏乳杆菌DM8909抗性菌株208能调整白假丝酵母菌在小鼠阴道内定植,对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乳杆菌制剂对非特异性阴道炎的治疗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本文对32例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以乳杆菌进行治疗,比较用药前后阴道分泌物pH及阴道常见的乳杆菌、葡萄球菌、肠杆菌、酵母菌的定量变化,同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治疗后阴道分泌物pH明显降低,乳杆菌数量明显增多,葡萄球菌、肠杆菌、酵母菌数量明显减少。治疗后阴道炎的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与无性生活女性阴道分泌物中菌群结构差异,为临床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运用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检测20例妊娠妇女和29例无性生活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微生物;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显著性差异分析,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49份样本共注释出14个门、23个纲、33个目、28个科、38个属和23个种水平物种。妊娠妇女与无性生活女性阴道分泌物中菌群结构差异显著。妊娠妇女在种水平仅有Atopobium vaginae、Campylobacter ureolyticus、Lactobacillus coleohominis、德氏乳杆菌、瑞氏乳杆菌、惰性乳杆菌、罗伊乳杆菌、白假丝酵母菌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共9个物种。结论妊娠能引起女性阴道分泌物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且菌种数量明显减少。Lactobacillus coleohominis和德氏乳杆菌可能在维持妊娠妇女阴道菌群平衡和自净作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机观察乳杆菌胶囊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接受微波治疗的宫颈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为物理治疗,治疗组为物理治疗加阴道塞乳杆菌胶囊。结果治疗组的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炎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且不良反应少,阴道流血、排液症状消失快。结论乳杆菌胶囊辅助微波治疗宫颈炎,疗效肯定,能够减少术后出血,减少创面渗液,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快速、定量检测女性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的方法。方法合成针对乳杆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乳杆菌qPCR标准曲线后,进一步对收集得到的健康女性及细菌性阴道病女性阴道分泌物样品中乳杆菌进行定量检测。结果引物仅扩增出乳杆菌特异性DNA条带,qPCR能够检测到各分泌物样本中乳杆菌的数量。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定量女性阴道分泌物中乳杆菌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