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核因子.KB(NF-KB)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检测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2月75例胃癌手术切除的组织和22例癌旁正常胃组织,HER-2和NF—KB的表达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胃癌中HER-2和NF-KB的阳性率分别为24.00%(18/75)和62.67%(47/75);两者与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而与分期、分级和是否转移相关(P〈0.05);HER-2与肿瘤大小无相关性,但NF—KB与肿瘤大小相关(P〈0.01)。HER-2阳性时NF-KB的阳性率为94.44%(17/18),HER-2阴性时NF-KB的阳性率为52.63%(30/57),两者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x2=8.514,P〈0.01)。结论:胃癌中NF-KB、HER-2蛋白的表达具有相关性,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人类软骨蛋白39(YKL-40)和核转录因子KappaB(NF—K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二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异位内膜和在位内膜及40例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对照组)YKL-40和NF—KB的表达,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YKL-40、NF—K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和在位内膜及对照组内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7.5%、62.5%、35%及88.5%、57.5%、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不同月经周期YKL-40表达无统计学意义;在位内膜和正常内膜NF-KB的表达分泌期高于增殖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YKL-40和NF-KB在三种内膜中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是0.305,0.267和0.457(P〈0.01)。结论:YKL-40和NF—KB在EMS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传输靶向COX-2siRNA联合化疗药物对大鼠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24只健康SD大鼠平分为三组,治疗组用COX-2-siRNA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化疗治疗;阴性对照组,用阴性对照siRNA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化疗治疗;对照组(n=8),用未经转染的胃癌SGC7901细胞接种,不进行化疗治疗;三组转染后都接种了裸鼠。结果: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28±0.12)%、(1.23±0.17)%和(1.03±0.14)%,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t=18.152,17.555,P〈0.05)。治疗组的抑瘤率为76.7%,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8%和6.89%,治疗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x^2=15.211,13.899,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COX-2蛋白表达含量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传输靶向COX-2 siRNA和化疗药物的配合应用可有效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对胃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对体外培养的两株胃癌细胞(SGC-7901和BGC-823)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细胞培养、噻唑蓝(MTF)比色法、流式细胞定量检测(FCM)、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印迹)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染色(ICH)等方法,研究不同浓度DON处理72h对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CKIs)P21WAF/CIP1和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 E)表达的影响。MTT法检测结果显示DON可明显抑制两株胃癌细胞的增殖,SGC.7901和BGC.823细胞100、500、1000ug/L DON处理组的增殖抑制率分别为4.28%、36.20%、45.35%和14.89%、32.30%、51.61%。FCM检测结果显示,给予1000ug/LDON处理72h可使两株细胞周期阻滞在GffM期。在100~1000u扎浓度范围内,两株细胞P21WAF/CIP1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21WAF/CIP1的表达与DON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GC-7901细胞:r=0.886,P〈0.01;BGC-823细胞:r=0.943,P〈0.01);两株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与DON浓度有明显剂量依赖关系(SGC.7901细胞:r=-0.923,P〈0.01;BGC-823细胞:r=-0.854,P〈0.01)。Western印迹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进一步证实了DON处理对蛋白质表达的影响。综合结果表明,DON可抑制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的增殖活性,G2/M期阻滞、P21WAF/CIP1表达增高及细胞周期蛋白E表达下降可能是DON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的可能机制,DON对分化程度不同的胃癌细胞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姜黄素诱导大鼠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对脂多糖(LPS)引起的炎症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用10μM、20μM和30μM干预Kupffer细胞8h,诱导Nrf2核转位水平;将Kupffer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未加姜黄素和LPS,LPS组用10μg/mL的LPS加入Kupffer细胞培养液共同培养2h;干预组用30μM姜黄素干预8h后,余处理同LPS组。Western blot检测Nrf2核转位水平,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MDA、GSH水平,ELISA法检测上清液TNF-α和IL-6,放免法检测IL-1β。结果:①姜黄素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核转位水平随浓度增加而增高。②LPS组MDA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干预组MDA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P〈0.01),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PS组GSH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干预组GSH水平较LPS组显著升高(P〈0.01),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③LPS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姜黄素通过诱导Kupffer细胞Nrf2核转位,降低LPS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抑制Kupffer细胞分泌炎症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2类多巴胺受体(DR2)在心肌缺血后处理保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复制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缺血后处理模型,细胞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后处理组(PC)、缺血后处理+DR2激动剂组(PC+Bro)、缺血后处理+DR2抑制剂组(PC+Hal)、缺血后处理+DR2抑制剂+激动剂组(PC+Hal+Bro)。比色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2蛋白表达、p-p38和p-JNK的活性。结果:与正常组相比,I/R能够增加DR2蛋白的表达,升高LDH活性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加重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上调p-p38和p-JNK的活性;与I/R组比较,PC进一步增加DR2蛋白的表达,降低LDH活性和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减轻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下调p-p38和p-JNK的活性,Bro增强了PC的心肌保护作用,Hal则可取消Bro的这种作用。结论:DR2激活通过下调p-p38和p-JNK的活性参与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NF-KB在腹部肠管火器伤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目的:探讨NF-KB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肝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42头健康长白仔猪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伤后1h、2h、4h、8h、12h和24h组,实验组建立腹部肠管火器伤模型后,用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法测定各组肝内NF.KB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ALT、AST水平,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肝内NF-KB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伤后1h和8h出现2个高峰(P〈0.05)。实验组出现逐渐加重的肝细胞水肿、变性、坏死,血清ALT、AST水平在伤后明显升高,并于伤后2h和12h出现2个高峰(P〈0.05)。结论:NF-KB的活化在腹部火器伤肠管穿透后继发性肝损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氧化应激对原代培养乳鼠心房肌细胞凋亡、内质网应激及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实验分2组:对照组、氧化应激组。原代培养乳鼠心房肌细胞,氧化应激组在培养的原代心房肌细胞中加入终浓度为100μmol/L的H2O2培养2 h,检测氧化和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检测细胞凋亡、细胞GRP78、GRP94及chop、bax、bcl-2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氧化应激组心房肌细胞SOD活力和GSH含量下降、MDA含量增加(P < 0.01),细胞凋亡增加(P < 0.01),细胞GRP78、GRP94、chop、bax mRNA表达增加、bcl-2 mRNA表达减少(P < 0.01)。结论:氧化应激反应可能介导内质网应激反应并激活促凋亡因子表达,抑制抗凋亡因子表达,引起心房肌细胞凋亡增加。这可能与心房纤颤的发生有一定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Notch1信号通路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相关的机制。方法: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C组)、肝缺血/再灌注组(HIR组)、白藜芦醇预处理组(Res处理组),每组12只。各组均与肝脏缺血40 min再灌注2 h(SC组旷置相等时间)后,记录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取心肌组织测定SOD活力及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反应Notch通路活化标志的NICD表达,以RT-PCR法从转录水平检测Notch1和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C比较,HIR组左室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CK、LDH活力,TNF-α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心肌MDA含量明显升高而SOD活力明显降低(P<0.01),且Notch1表达下降,TNF-α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Res处理组左室舒缩功能明显升高,血清CK、LDH活力及TNF-α、IL-6浓度明显降低,同时心肌SOD活力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Notch1表达上升TNF-α表达降低。结论:白藜芦醇对肝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otch1信号通路的激活进而调节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观察维生素E(VE)对老年雌性大鼠卵巢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影响及对其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VE延缓卵巢衰老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采用自然衰老雌性大鼠,给予不同剂量外源性VE,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表达,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卵巢Bcl-2、Bax蛋白含量,用生化法测定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成年对照组相比,老年对照组Bcl-2表达明显降低、Bax表达明显升高(P〈0.01),血清中SOD活力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老年对照组相比,VE纽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VE可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和对抗自由基对颗粒细胞的损伤,对卵巢颗粒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黄芪苷Ⅳ(AST)是否通过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用200μmoL/L的H2O2处理细胞6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建立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H9c2细胞ERK1/2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在H2O2浓度为200μmol/L作用6h条件下,细胞存活率降低程度适中,实验结果重复性好,确定后续实验采用200μmol/L H2O2作用6h建立模型。与H2O2组比较,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P〈0.01),使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降低(P〈0.01),T—SOD及Mn—SOD活力显著提高(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10mg/L及20mg/L AST均显著增加H2O2损伤的H9c2细胞p—ERK1/2蛋白的表达(P〈0.01),当用PD98059(ERK1/2的抑制剂)预处理后,AST的作用则被取消。结论:黄芪苷Ⅳ可以通过ERK1/2通路发挥对H2O2诱导的H9c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低氘环境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氘浓度的蒸馏水(实验组:25 ppm;对照组:150 ppm)配制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胃癌细胞SGC-7901。分别在不同的时间点对两组细胞的增殖率、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进行检测,用Western blot法对两组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低氘环境下SGC-7901细胞的增殖率比对照组低10%左右。低氘环境对细胞的划痕愈合能力及集落形成能力也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低氘组的细胞G1期细胞的比例增加(P<0.01),而其所处S期细胞的比例下降(P<0.05),两组细胞间早凋及晚凋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低氘环境下培养的胃癌细胞的PCNA的表达明显下降。结论:低氘环境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这可能与低氘环境下胃癌细胞阻滞于G1期及下调其PC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通过抑制NADPH氧化酶2缓解氧化应激小鼠模型神经元的毒性和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10只野生型以及20只Sod1KO雄性BALB/c小鼠,12月龄,根据实验目的分为3组:对照组(野生型小鼠),模型组(氧化应激小鼠模型)和DEX组(氧化应激小鼠模型+50 μg/kg DEX治疗),每组10只。通过MWM 测试检测小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通过免疫染色检测海马中Neu-N+细胞数和PSD-95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检测海马中Neu-N、PSD-95、TH、总α-突触核蛋白和Ser129-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通过ROS、MDA和SOD检测试剂盒分别检测ROS、MDA和SOD水平。通过 ELISA试剂盒检测NOX2水平。通过RT-qPCR检测IL-1β、IL-6和TNF-α水平。结果:对照小鼠表现出正常的空间学习功能,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增加(P<0.05),而DEX治疗能够降低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期和游泳距离(P<0.05)。三组小鼠平均游泳速度没有统计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小鼠海马中Neu-N+细胞数和PSD-95表达水平降低(P<0.05),而DEX治疗能够增加小鼠海马中Neu-N+细胞数和PSD-95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小鼠海马中Neu-N、PSD-95和TH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总α-突触核蛋白和Ser129-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DEX治疗能够增加小鼠海马中Neu-N、PSD-95和TH蛋白表达水平(P<0.05),降低总α-突触核蛋白和Ser129-磷酸化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ROS和MDA水平增加,SOD水平降低(P<0.05),而DEX治疗能够降低ROS和MDA水平,增加SOD水平(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NOX2水平增加(P<0.05),而DEX治疗能够降低NOX2水平(P<0.05)。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模型组小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增加(P<0.05),而DEX治疗能够降低IL-1β、IL-6和TNF-α水平(P<0.05)。结论:DEX对NOX2的抑制可通过抑制小鼠模型中的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来阻断学习和记忆障碍以及海马神经变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再灌注损伤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n组)和缺血后处理组(IPostC组)(n=8)。对比观察各组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及含量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及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Bax、Bcl一2蛋白和基因的表达。结果:I/R组与c组相比,MDA含量、MPO活力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均P〈0.01),肺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示I/R组凋亡指数(AI)(39.03±3.46)显著高于C组(2.88±0.34),Bcl-2/Bax比值在蛋白和基因水平明显降低(均P〈0.01);IPostC组与I/R组相比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MPO活力显著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AI为8.03±0.88显著低于L/R组,并能明显升高Bcl-2/Bax比值(均P〈0.01)。结论:缺血后处理通过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及中性粒细胞聚集,降低Bax/Bel.2比值,使肺组织细胞凋亡减少,从而有效地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长期酒精摄入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损伤机制。方法:选用8周龄的SD大鼠,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蔗糖,口服);酒精组(4g/kg,口服)。连续12周后,分别取附睾考察精子数目、活力;取血清检测睾酮和促黄体生产素(LH)含量;计算睾丸一体重比,并检测睾丸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同时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以及caspase.3前体和剪切体的蛋白表达。结果:酒精组12周后,大鼠的睾丸.体重比明显降低(P〈0.05),精子数目减少(P〈0.01),精子活力下降(P〈0.01);血清中睾酮含量下降(P〈0.05),LH含量增加(P〈0.05);睾丸中MDA含量增加(P〈0.01),GSH含量降低(P〈0.05),GPX和SOD活性下降(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增加(P〈0.05),caspase-3剪切体与前体的比值增加(P〈O.01)。结论:长期摄入酒精引起的大鼠睾丸内氧化应激水平的增加是其导致其生殖系统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ischemiareperfusioninjury,LIRI)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选取sD大鼠36只,分为三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沐舒坦干预组;手术对照组。对大鼠进行左侧开胸并阻断左肺门根部60min,然后进行再灌注6h。沐舒坦干预组再灌注开始时,经股静脉持续6h输入沐舒坦溶液(3.75mg·kg-1.h-1)。分别检测大鼠动脉血氧分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氧化应激因子(MDA,SOD,GSH-PX)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力,细胞因子(TNF-α、MCP-1、TGF-β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1)大剂量沐舒坦干预后,肺间质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内出血、渗出等较再灌注损伤组明显改善(P〈O.05);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显著降低(P〈0.05);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改善(P〈0.05)。(2)大剂量沐舒坦干预后,肺组织MDA、SOD、和GSH—PX含量基本降至正常水平;MPO活力降至手术对照组水平;差异均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组(P〈0.05)。(3)沐舒坦干预组的TNF-α,MCP-1,TGF.B1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药物干预后虽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但是较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明显降低。结论:大剂量沐舒坦可参与下调肺组织的MDA、SOD、GSH.PX的含量和MPO活力,并通过下调TNF-α、MCP.1、TGF-β1基因rnRNA的表达水平达到减轻LIRI损伤程度的目的。本研究结果表明,沐舒坦通过调控uRJ在形成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来抑制氧化应激损伤,从而有效的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探讨传输靶向COX-2 siRNA联合化疗药物对大鼠胃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24 只健康SD 大鼠 平分为三组,治疗组用COX-2-siRNA转染的胃癌SGC7901 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 化疗治疗;阴性对照组,用 阴性对照siRNA 转染的胃癌SGC7901 细胞接种,同时进行环磷酰胺、丝裂霉素C 化疗治疗;对照组(n=8),用未经转染的胃癌 SGC7901 细胞接种,不进行化疗治疗;三组转染后都接种了裸鼠。结果: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及对照组胃癌细胞凋亡率分别为 (22.28± 0.12)%、(1.23± 0.17)%和(1.03± 0.14)%,治疗组与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t=18.152,17.555, P<0.05)。治疗组的抑瘤率为76.7%,阴性对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8%和6.89%,治疗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x2=15. 211,13.899,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COX-2 蛋白表达含量得到了明显抑制。结论:传输靶向COX-2 siRNA和化疗药物的配合应用可有效抑制COX-2 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从而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5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A)组、急性胰腺炎组(B组)、白藜芦醇组(C组)、乌司他丁组(D组)和白藜芦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C+D组)。制备各组A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腹水量及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NF—κB、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SOD水平明显降低(P〈0.05),MDA水平明显升高(P〈0.05);C、D及C+D组与B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C+D组与C组、D组相比,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O.05),血清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C和D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C+D组上述指标改善较C组和D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乌司他丁、白藜芦醇通过升高SOD保护性因子、降低MDA损伤性因子,对急性胰腺炎有治疗作用,尤其在乌司他丁与白藜芦醇合用时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9.
白黎芦醇对胃癌SGC 一7 901 细胞V EGF 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在体外对胃癌SGC-7901细胞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RT—PCR方法检测VEGF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白藜芦醇呈时间剂量性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胃癌SGC-7901细胞高水平表达VEGF,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VEGF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白藜芦醇可以下调胃癌SGC-7901细胞VEGF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张凌捷  郑民华  冯波  马君俊  李健文 《生物磁学》2011,(16):3009-3011,3016
目的:研究热CO2气腹处理后结肠癌细胞株COLO205的蛋白组学变化,为阐明热CO2气腹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热CO2气腹处理结肠癌细胞株COL0205,按有无处理分为处理组与对照组。分别抽提两组细胞的总蛋白质,采用同位素标记的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bsolute quantitation, iTRAQ)技术标记,液相色谱(LC)分离蛋白质,质谱仪(MS)进行蛋白质鉴定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共筛选得到18个差异表达的蛋白,其中8个蛋白表达上调,10个蛋白表达下调。Western blot显示热休克蛋白HSP70在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蛋白Myosin-9的表达量在处理后显著下降。结论:热CO2气腹处理后结肠癌细胞株COL0205的蛋白组学发生差异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