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枝杆菌全合成琼脂培养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一种适合常见致病分枝杆菌生长的全合成固体琼脂培养基体系。它为实验室研究分枝杆菌的营养生理、生化特性、遗传变异、药理和耐药机制提供了一种新工具,也为研制更加满意的分枝杆菌培养基创造了条件。试验过的大多数非典型分枝杆菌,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比在罗氏培养基上生长快,生长量少于或等于罗氏培养基。标准牛型株的细胞群体中,仅有少量细胞能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鸟型.胞内和偶发等分枝杆菌标准株在全合成琼脂培养基上产生两种不同的菌落。  相似文献   

2.
硫酸铜亚碲酸钾鸡蛋琼脂培养基培养白喉杆菌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白喉流行季节,及早发现带菌者并查明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们用硫酸铜亚碲酸钾鸡蛋琼脂培养基(简称铜—碲培养基),进行抑制杂菌、分离白喉杆菌的试验,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将结核杆菌接种于含抗菌肽的苏通氏培养基中 ,在接种后不同时间内取样接种于罗氏培养基上 ,观察结核杆菌在罗氏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 ,初步探讨了抗菌肽 (CecropinB)对结核杆菌标准株H3 7RV的作用。结果显示 ,接种 10天后在罗氏培养基上结核杆菌对抗菌肽敏感。说明在体外培养中 ,抗菌肽有一定的抗结核杆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鸡蛋参多糖水提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鸡蛋参多糖的水提工艺;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自由基清除试验考察鸡蛋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鸡蛋参多糖最佳水提条件为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3℃、液料比25 mL/g,在此条件下鸡蛋参多糖提取率达到52.43%;该多糖质量浓度为4 mg/mL时,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8.13%、54.37%、54.89%。结论:鸡蛋参多糖水提优化工艺可行,该工艺下提取的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从环境中分离透明颤菌(Vitreoscilla),对培养基和生长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对透明颤菌生长的培养基成份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在培养温度为32±2℃,50ml/500ml三角瓶,pH 7.8,醋酸钠浓度为0.02%,摇床转速120r/min条件下,透明颤菌生长最佳培养基是:酵母粉0.7%,蛋白胨0.3%。结论:透明颤菌在上述培养基中生长12h可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生产γ-氨基丁酸乳酸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通过对食品安全级 (GRAS)乳酸菌的筛选 ,得到一株可高产谷氨酸脱羧酶的菌株。并且对菌株的发酵培养基与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 :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 ,调初始pH为 7.0 ,在 33℃进行发酵培养 3d后 ,发酵液中GABA含量可达到31 0g·L-1 以上 ,比优化前提高了约 4倍  相似文献   

7.
白网纹草的化学诱变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名称白网纹草(Fittonia verschaffelti).   2 材料类别茎尖、茎段.   3 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1)丛生芽诱导分化及快繁培养基:MS 6-BA 0.1 mg*L-1(单位下同) IBA 0.1.(2)生根培养基:1/2MS NAA 0.1.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0.0 g*L-1蔗糖(生根培养基蔗糖减半)、 6.0 g*L-1琼脂,pH 5.8.培养温度为25~27℃,光照10~12 h*d-1,光照度1 000~1 500 lx.   在培养基中加入化学诱变剂NaN3 进行诱变处理.根据试材对不同浓度NaN3的试验结果,选用1 mmol*L-1 NaN3作为处理浓度,在培养基分装前加入,然后进行正常灭菌.……  相似文献   

8.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试验法对地衣芽胞杆菌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配方为山芋淀粉1.0%,豆粕0.6%,玉米芯粉0.8%,K2HPO4 0.1%,MgSO40.1%。最适培养条件为37℃,摇床转速15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种量5.0%,振荡培养48h,pH7.0。在20L自动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考察溶氧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扩大至1m^3发酵罐,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1m^3发酵罐中地衣芽胞杆菌培养液菌浓为7.2×10^9efu/mL,芽胞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9.
为显著提高γ-氨基丁酸的产量,对发酵培养基的装液量、接种量、碳源、氮源、L-谷氨酸(L-Glu)的添加量进行了单因素优化,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利用 Plackett-Burman 得出对产γ-氨基丁酸影响最大的因素分别为:葡萄糖、玉米浆、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关键因素的最大响应区域。在此基础上,采用 Box-Behnken 试验设计对培养基组分进行进一步优化,得出4种显著因子葡萄糖、玉米浆、接种量以及发酵时间的最佳结果分别为22.0 g·L-1、15.0 g·L-1、19%和48 h。采用优化培养基后,γ-氨基丁酸的产量可达到12.030 g·L-1,较原始培养基的产量增加了5.602 g·L-1。  相似文献   

10.
在对鸟类卵壳超微结构进行研究时 ,卵壳内表面有一层极薄而且坚韧的内膜很难除去 ,现阶段唯一的方法是用小镊子在实体显微镜下剥离。但由于内膜纤维深入乳锥 ,与乳锥之间的纤维交织在一起 ,且长入乳突内 ,使膜与卵壳紧密结合 ,常常剥离不下来。我们在进行卵壳超微结构研究时 ,用蛋白酶溶解卵壳内膜 ,获得了很好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取新鲜鸡蛋蛋壳 ,蛋白酶K。将 10mg蛋白酶K溶于 1ml灭菌H2 O中 ,按 2 0 0 μl分装贮存于 - 2 0℃。配制组织提取液 10 0ml:1mol LTris cl(pH8.0 ) 5ml;0 5mol LEDTA (pH8.…  相似文献   

11.
美国黄松组织培养不定根诱导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GD、SH和1/2SH基本培养基对美国黄松不定芽进行不定根的诱导。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种类对不定芽形成不定根起主要作用。在1/2SH培养基上附加0.5mg/L的NAA不定根的诱导率为3.3%。试验首次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以美国黄松种胚为外植体获得了再生小植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中草药添加剂对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免疫功能的影响,以罗氏沼虾为对象,在水温20~30℃、pH 7~8的试验条件下,往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0%、1.5%、2.0%、2.5%、3.0%的复方中草药制剂,连续饲喂25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复方中草药质量分数的提高,罗氏沼虾的生长指标、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KP)活性、血清蛋白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试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有很大提高;中草药质量分数的提高引起的血清中蛋白含量的提高远远大于肌肉中蛋白的含量,在各试验组中2.5%的复合中草药制剂的添加量效果最好。试验证明,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对罗氏沼虾的免疫活性、生长性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结果能够为罗氏沼虾的健康养殖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丝状真菌Glarea lozoyensis SIIA-F1108发酵生产纽莫康定B_0培养基,提高发酵产量;通过氮源优化,降低发酵液菌体浓度,改善发酵过程的溶氧水平。【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培养基优化,筛选出对纽莫康定B_0产量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及Box-Behnken设计,并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对优化培养基中氮源组分进行全因子实验,最终得到高产量和低菌体浓度发酵培养基。【结果】实验数据表明:甘露醇、脯氨酸和葡萄糖对纽莫康定B_0产量影响最大;最佳浓度分别为甘露醇167.3 g/L、脯氨酸26.1 g/L、葡萄糖28.5 g/L。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摇瓶发酵,纽莫康定B_0产量达到了1 840 mg/L,较优化前提高了42%,与预测结果一致。用硫酸铵部分替换棉籽饼粉后,发酵液菌体浓度降低,在100 L发酵罐上对优化后的结果做了进一步的验证,纽莫康定B_0产量达到1 980 mg/L。【结论】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有较高吻合度,具备较高可信度和显著性,发酵产量提高了42%,响应面实验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地用于丝状真菌Glarea lozoyensis SIIA-F1108产纽莫康定B_0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调整培养基中的氮源组成,降低了发酵液菌体浓度,改善了发酵过程的溶氧水平。  相似文献   

14.
深层液体培养法生产沼泽红假单胞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沼泽红假单胞菌 (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在好氧黑暗条件下也可生长的特性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 ,在通气式发酵罐中进行大规模生产。对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微量元素进行了优化 ,用正交试验确定了主要培养基成分的添加量和接种量。在 10 0 0mL三角瓶和 2 5L全自动通气式发酵罐上进行了放大试验 ,在适宜工艺条件下培养 2 4h ,菌体浓度可达 6 0亿 /mL。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重组大肠杆菌的培养基提高了其表达丙酮酸氧化酶的产量。首先,单因素优化实验表明pH、甘油浓度、酵母粉浓度、胰蛋白胨浓度分别为pH 7、0. 3%、1. 2%、0. 6%时有利于重组大肠杆菌表达丙酮酸氧化酶。进而,利用Box-Behnken法对甘油、酵母粉、胰蛋白胨设计三因素三水平实验,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得到模型预测的最优培养基条件。在0. 6%甘油、3. 18%酵母粉和0. 44%胰蛋白胨的培养基条件下重组大肠杆菌产丙酮酸氧化酶有最高活力。验证试验结果丙酮酸氧化酶活力达到(17 194. 9±504. 9) U/L,与模型的预测值相近,比未优化前提高了1. 7倍。本研究结果为丙酮酸氧化酶的大规模生产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自双相培养基内转种痢疾阿米巴之培养物时,都是自培养基的底部取材,因为底部的虫体较多,但究竟在底部的哪一层,沉淀物曲底呢或表层呢?关于这方面的问题尚缺乏参考资料。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了解痢疾阿米巴在双相培养基的液体部分中生长和分布的情况,作为转种及浓集虫体的参考。一、方法①培养基是洛克——鸡蛋——血清培养基(1):鸡蛋斜面部分分装于试管(16×1.5厘米)内,每管约1.5毫升,斜面高度约4厘米;复盖液为5毫升(洛克氏液∶牛血清=8∶1);米粉1白金耳。②痢疾阿米巴培养48小时后,在培养基试管外壁,用蜡笔划分6个不同的水位标记(图1),即:Ⅰ.沉淀物下层;Ⅱ.沉淀物上层;Ⅲ.沉淀物表层——紧接触沉淀物上层之一薄水膜;Ⅳ.沉淀物上部1—5毫米处;  相似文献   

17.
光合细菌培养基组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响应面法对光合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类胡萝卜素产量对培养基主要成分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58。得到的最适培养基主要组成为:0.81%柠檬酸、0.35%NH4Cl和0.18%玉米浆,类胡萝卜素产量最大预测值达到13.34mg,/L,是优化前的2.04倍。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验证洁净室环境监测用培养基的贮存效期,同时对环境监测浮游菌、沉降菌及表面微生物检测方法进行确认。方法对连续3批次贮存0、90、120 d洁净室环境监测用胰酪大豆胨琼脂(Tryptose soya agar,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进行相应菌液适用性检查(包括促生长能力和无菌检查)验证试验;并对贮存120 d 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分别进行环境浮游菌和沉降菌、表面微生物最长采样时间检测,然后再进行促生长能力测试。结果 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贮存120 d (2~8℃90 d,25℃30 d)的适用性检查结果均符合《中国药典》2015版(三部)对培养基质量控制的要求。贮存120 d TSA培养皿进行洁净室环境浮游菌(主动采样10 min)、沉降菌(暴露采样4 h),以及TSA(L-80)接触皿进行表面微生物(接触采样10 s)检测后均具有良好的促生长能力。结论通过验证试验,确定了环境监测用TSA培养皿和TSA(L-80)接触皿的贮存效期120 d(2~8℃90 d,25℃30 d),并确认了贮存后TSA培养皿进行洁净室环境浮游菌、沉降菌检测的有效性,以及TSA(L-80)接触皿进行表面微生物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家蝇(Muscadomestica)在我国广泛存在,它是一种主要卫生昆虫,能传染霍乱、伤寒及痢疾等疾病,但它也是一种很好的遗传学实验材料。本文推荐一种用于实验室饲养家蝇的方法,展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家蝇幼虫神经节细胞的染色体中期分裂期。达到取材方便,容易剥离标本,成功率高的效果。1家蝇的饲养(1)培养基成分玉米粉15g、红糖2g、蛋白陈5g、牛肉膏2g、酵母膏0.5g、苯甲酸15g、琼脂0.4g、自来水100ml。(2)培养方法用少许苯甲酸加无水乙醇溶解后,再加入培养基中,培养基煮熟smin后,分装干50Oml或1000ml已灭菌的广D瓶内,培…  相似文献   

20.
采用响应面法对光合细菌培养基主要成分进行了优化,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对类胡萝卜素产量的影响。经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类胡萝卜素产量对培养基主要成分的二次回归模型,其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达到了0.958。得到的最适培养基主要组成为:0.81%柠檬酸、0.35%NH4Cl和0.18%玉米浆,类胡萝卜素产量最大预测值达到13.34mg/L,是优化前的2.0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