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周C_6、C_(10)型N受休是离子通道型受体,其生理功能取决于膜对离子通透性变化。脑N受体的某些功能难以与脑M受体区分,以致有“脑N、M混合型受体”概念的提出。本工作研究N受体激动剂烟碱对G蛋白相关脑磷脂酰肌醇(PI)代谢的影响,分析脑N受体功能及其对M受体功能的调节作用。 大鼠急、慢性实验表明,M受体激动剂槟榔碱使大脑皮层及海马肌醇含量升高20%,且为M受体拮抗剂阿  相似文献   

2.
乙酰胆碱对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乙酰胆碱(ACh)对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的受体机制.方法: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选择ACh、胆碱能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分别作用于NK细胞,以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自然释放法检测不同实验条件下NK细胞杀伤肿瘤靶细胞(Yac)的活性.结果:ACh、M受体激动剂毛果芸香碱和N受体激动剂烟碱在10-10~10-6mol/L浓度范围内都能显著抑制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10-8和10-7mol/L)能完全阻断同浓度ACh抑制NK细胞活性的作用;但N受体拮抗剂筒箭毒碱(10-8和10-7mol/L)不能阻断同浓度ACh抑制NK细胞活性的作用.结论:ACh可抑制NK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此作用主要由淋巴细胞上的M受体和N1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3.
在多种动物模型上观察了N激动剂烟碱对中枢M受体介导脑电癫痫波的影响,以研究中枢N受体对M受体功能的调节作用。急性实验以清醒脑电为指标,给两次烟碱(0.5,5.0mg/kg iV,间隔10min)促使大鼠对烟碱产生急性耐受,中枢N受体处于失敏状态下,这时M激动剂槟榔碱和毛果芸香碱诱发大鼠脑电癫痫波的阈值剂量分别由未给两次烟碱时的150mg/kg和380mg/kg降至50mg/  相似文献   

4.
海马内注射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在此作用中的地位.方法以刀豆蛋白A(ConA)刺激脾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为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检测在正常及去肾上腺大鼠海马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noradrenaline,A)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①在正常大鼠,A(4 μl,.0×10-3mol/L)、β1受体激动剂杜丁胺 (dobutamine,ob,μl,.0×10-3mol/L) 和β2受体激动剂异丙喘宁(metaproterenol,et, μl,.0×10-3mol/L)均可抑制Con A刺激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降低NK细胞的活性,其中NA的作用最强,et 次之,ob的作用最弱.α及β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Phen, μl,.6×10-2mol/L) 和心得安(Prop,μl,.6×10-2mol/L)均可部分阻断NA的免疫抑制作用,且Prop的作用较强.②在去肾上腺组,A的免疫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海马内NA对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由α及β受体共同介导,其中β受体的作用大于α受体,且β2受体的作用大于β1受体.此外,保持肾上腺结构和功能完整在NA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神经肌肉接头及神经节N受体均可引起细胞外Ca~(2 )内流和细胞内Ca~(2 )释放,增加细胞内Ca~(2 )浓度。尚无资料证明脑N受体是否影响细胞内Ca~(2-)浓度。本实验观察烟碱对脑细胞内Ca~(2 )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 烟碱对大鼠脑突触体主动摄取~(45)Ca~(2 )的影响 本实验条件下钙通道激动剂Bay-k-8644(10~(-7)~10~(-4)~mol/L)浓度依赖性地增加突触体~(45)Ca~(2 )主动摄取量;钙通道拮抗剂异搏定(10~(-9)~10~(-5)mol/L)浓度依赖性地抑制~(45)Ca~(2 )摄取  相似文献   

6.
实验运用离体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观察了过氧化氢对海马神经细胞的损伤效应及甘丙肽(GAL)对氧化应激过程中海马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过氧化氢对海马神经细胞具有明显的剂量相关毒性效应。甘丙肽以及甘丙肽非特异性受体激动剂GAL1-11和甘丙肽受体2 (GalR-2)特异性激动剂GAL2-11能显著减少海马神经细胞在氧化应激过程中的损伤反应,这种效应可被GAL非特异性受体阻断剂M35阻断。实验提示GAL对氧化应激导致的海马神经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很有可能是由GalR-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观察了在存在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2μM)的情况下,胆碱能N_1受体激动剂洛贝林(lobeline)对儿茶酚胺耗竭的豚鼠心室乳头肌电活动及收缩力的影响。洛贝林(0.5—8μM)使动作电位时程(APD)显著延长,动作电位0期最大除极速率(V_(max))和动作电位幅值(APA)下降,心肌收缩力(FC)减弱,以及收缩峰值出现时间(time-to-Peak force,TTP)提前。N_1 受体阻断剂六甲双铵(hexamethonium,10μM)使洛贝林对APD的剂量-反应曲线平行右移。这些实验结果提示:在豚鼠心室肌可能存在胆碱能N受体。  相似文献   

8.
在大鼠明暗分辨学习的建立和巩固过程中,通过与记录电极一起慢性埋植于海马CA_3区的注药管微量注射NMDA受体的特异性拮抗剂2-amino-5-phosphonovaleric acid(APV),观察对海马CA_3区突触效应及与之相关的习得性行为的影响。结果如下:(1)在动物经训练PS峰幅值刚增大至最高水平后,即在习得性LTP刚好形成后,每实验单元先于CA_3区注射AFV 1μl(2mmol/L),然后在药物有效作用时间内再进行训练,则PS峰值不能随训练而保持在最高水平,相反经8个实验单元,PS峰值降至实验前水平;相应地动物的正确反应率不能随训练而巩固,反而下降至10%以下。(2)在动物习得性LTP已形成并经一单元训练PS保持在最高水平后,于每实验单元训练前注射APV 1μl(2mmol/L),PS峰值同样不会随训练而保持在最高水平,经14个实验单元注药和训练,PS峰值逐渐降至实验前水平,相应地动物行为的正确反应率也降至10%以下,习得性行为消退,不过其消退速度比前一情况的动物为慢,说明习得性LTP发展情况不同,APV的作用效率有差别。结果表明:NMDA受体在习得性LTP的巩固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及NMDA受体亚基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根据影响因素,即给予的不同浓度皮质酮和其它因素分为8个组:对照组、10-7mol/L皮质酮组(简称10-7组)、10-6mol/L皮质酮组(简称10-6组)、10-5mol/L皮质酮组(简称10-5组)、10-6 高糖组、10-5 高糖组、10-6mol/L MK801组和10-5mol/L MK801组,镜下观察不同浓度皮质酮作用下海马神经元形态学的变化,并采用MTT方法测量各组细胞存活率,利用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象分析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亚基的表达进行观察.结果 10-6、10-5浓度的皮质酮对海马神经元影响较大,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但10-6 高糖组、 10-5mol/L 高糖组、10-6mol/L MK801及10-5mol/L MK801 4个组,分别与相同皮质酮浓度处理组比较,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10-6和10-5组海马神经元上NMDA受体亚基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7mol/L浓度的皮质酮对上述指标影响不大.结论过量的皮质酮对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损伤作用,NMDA受体参与了此过程,NMDA受体拮抗剂和高浓度葡萄糖可保护海马神经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海马神经元谷氨酸离子型受体--AMPA受体亚基GluA1的831位丝氨酸(GluA1Ser831)磷酸化角度,探讨M1乙酰胆碱受体对AMPA受体GluA1亚基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本研究以成熟的原代海马神经元为实验对象,用不易被降解的卡巴胆碱(Carbachol,CCh)作为胆碱受体激动剂,以免疫印迹法作为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主要检测手段,结合不同蛋白抑制剂研究M1受体调控AMPA受体GluA1亚基的关键信号分子及其机制。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CCh组Ser831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2CCh促进Ser831磷酸化的现象在M1受体选择性拮抗剂哌仑西平(Pirenzepine)+CCh组消失,CCh升高GluA1-Ser831磷酸化水平的作用由M1受体介导。3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loride,CHCL)能对抗CCh促进GluA1-Ser831位点磷酸化的作用,而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II(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kinaseII,CaMKII)抑制剂KN62不能对抗CCh的作用。4为检测体内GluA1-Ser831的磷酸化情况,用小鼠海马组织定位注射CCh和CHCL,CCh组小鼠海马组织GluA1-Ser831位点的磷酸化水平升高,CHCL能对抗这种作用,PKC介导了M1受体激活所导致的GluA1-Ser831磷酸化水平的升高。结论:M1受体通过激活PKC促进GluA1-Ser831的磷酸化。  相似文献   

11.
我们已报道夫鼠和兔对中枢N激动剂烟碱急性或慢性耐受后,M激动剂及胆碱酯酶抑制剂诱发脑电癫痫波的阈剂量显著降低,即中枢M样致惊作用显著增强。本实验从膜受体水平,观察烟碱对M受体同源性下行性调节的影响,研究它对中枢M受体与激动剂的反应性和敏感性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线粒体CB1受体(mitochondrial cannabinoid receptor1,mtCB1)在大鼠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中对线粒体分裂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新生的Wistar大鼠海马神经元,将培养至第8天的海马神经元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5组(n=60):正常组(N组):正常培养,不做任何处理;缺氧复氧组(H/R组):采用氧糖剥夺法构建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缺氧6h,复氧20 h;缺氧复氧组+ACEA+AM251组(H/R+ACEA+AM251组):缺氧6 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AM251,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ACEA+Hemopressin(H/R+ACEA+Hemo组):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ACEA和Hemopressin,终浓度分别为1μmol/L、10μmol/L,复氧20 h;缺氧复氧+赋形剂组(H/R+V组):同样于缺氧6h结束后立即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终浓度0.1%,复氧20 h。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细胞内Ca~(2+)的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诱导因子(AIF)、线粒体分裂相关蛋白Drp1、Fis1,细胞凋亡相关蛋白细胞色素C(Cytc)和Rho相关的卷曲蛋白激酶1(ROCK1)的表达。结果:与N组相比,H/R组、H/R+ACEA+AM251组、H/R+ACEA+Hemo组和H/R+V组的细胞内Ca~(2+)浓度、细胞凋亡率、以及AIF、Drp1、Fis1、Cytc、ROCK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与H/R组相比,H/R+ACEA+Hem组上述各检测指标明显降低(P0.05),H/R+ACEA+AM251组和H/R+V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线粒体CB1受体(mtCB1受体)可能通过降低细胞内ROS的含量来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和ROCK1的表达,进而抑制线粒体分裂,并最终减轻海马神经元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研究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氨甲酰胆碱(Cch)对心肌细胞收缩的作用,并同时观察L-型钙流,探讨其机制.方法:以分离大鼠的单个心室肌细胞为对象,采用膜片钳和单细胞收缩测量技术,在35℃恒温,细胞外钙离子浓度1.8 mmol/L,0.2 Hz,1.0 Hz刺激下测量细胞收缩幅度和ICa(L)、INa/Ca.结果:①大鼠心肌细胞收缩与刺激频率呈负相关;②选择△L0.2 Hz/△L1.0 Hz≥1.25(n=6)的细胞给予1.0 Hz的刺激,100 μmol/L Cch增加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28%.③ Cch作用能被非选择性M受体阻滞剂阿托品阻滞,选择性M1受体激动剂MCN-A-343 100 μmol/L对细胞收缩无影响.④ 100 μmol/L Cch对ICa(L)无影响,但增加从 10 mV复极到-40 mV所产生的晚期尾电流,提示INa/Ca加大.结论:Cch能加强大鼠心室肌细胞收缩,它的作用由M2受体介导,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加强INa/Ca,增加肌质网(SR)内的钙内容和钙释放,导致细胞收缩加强,而非通过L-型钙流.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浓度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对小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影响。将30日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不同浓度(50,100,200 nmol/L)CGRP组,CGRP+CGRP阻断剂组,每组10只。外源性给予海马区脑片不同浓度的CGRP,用离体细胞外场电位记录检测其对小鼠海马突触传递及长时程增强的影响。结果显示,给予不同浓度CGRP对小鼠海马突触前递质的释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100和200 nmol/L CGRP可易化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诱发,表现为长时程增强幅度的增加,并且这一作用可被CGRP特异性阻断剂CGRP8-37阻断。以上结果提示,CGRP可通过特异性受体浓度依赖性促进小鼠海马长时程增强的诱发。  相似文献   

15.
Wei XL 《生理科学进展》2000,31(3):227-230
运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技术及学习记忆行为实验 ,通过快速老化模型小鼠 (SAM )、氢化可的松处理小鼠及正常小鼠 ,研究发现海马糖皮质激素受体 (GR)、盐皮质激素受体 (MR)、bcl 2、c fos、神经细胞粘附分子 (NCAM )、早老蛋白 2 (PS 2 )及apoE与中枢学习记忆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应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发现 ,SAM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和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海马有 6条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 ,其中二个为新基因。口服六味地黄汤 (LW )对模型动物学习记忆功能衰退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同时对海马基因表达异常具有明显纠正作用。应用胚胎大鼠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研究发现皮质酮对学习记忆有关基因表达具有明显影响。上述结果提示 ,中枢学习记忆过程与海马多种基因表达存在密切的关系 ,纠正海马基因表达异常、调节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的平衡是LW益智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Leadem 等分别用μ,δ和κ三种阿片受体不同浓度的激动剂灌流去卵巢大鼠的第三脑室,结果发现:μ受体的激动剂 DAGO[Tyr-D-ALa-Gly-(Me)Phe-Glyol]在浓度为1μg/h 和10μg/h 时明显抑制黄体生成素(LH)的分泌作用;而对催乳素(PRL)的释放有显著加强作用。δ受体激动剂 DPDPE(D-Pen~2,  相似文献   

17.
Zhou H  Zheng Y  Tang YH 《生理学报》2004,56(3):341-346
本研究采用离体海马脑片电生理研究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锥体细胞群体锋电位(population spike,PS),观察羟基马桑毒素(tutin)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锥体细胞电活动的影响,探讨tutin是否具有致痛作用及其致痫机制。结果如下:(1)用40、30和20μg/ml浓度的tutin灌流海马脑片,可显著增高由顺向刺激Schaffer侧支所诱发的PS的幅度,灌流tutin 30min时,PS第一个波的幅度分别为对照的(388.7±20.1)%、(317.2±19.1)%和(180.9±11.6)%(各组n=5,P<0.05)。(2)伴随PS波幅的增高,可出现成串痫样放电波,波数4~11个不等。(3)灌流tutin后的部分脑片(n=9/34),在未刺激Schaffer侧支时也出现自发的成串、高幅痫样放电。(4)灌流CNQX阻断非NMDA受体后,再灌流tutin,PS幅度和放电波数均无显著性变化,即CNQX可完全抑制tutin所致的痫样放电;灌流AP-5阻断NMDA受体后,tutin仍可使PS幅度增高但放电波数无显著性增加,即AP-5可部分抑制tutin所致的痫样放电。上述结果表明,tutin可使海马脑片锥体细胞兴奋活动增强,具有致痫作用;兴奋性谷氨酸受体尤其是非NMDA受体可能介导tutin的致痫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以1/4 Hoag land 0.5%N aC l为基础培养液,研究培养液中C aC l2浓度为0、15、20、25、30、35 mm o l/L时海滨锦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液中C aC l2浓度的升高,种子萌发率逐渐增加。海滨锦葵幼苗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C aC l2浓度为15~25 mm o l/L时逐渐升高,丙二醛(M DA)含量下降,幼苗生长状况较好。但在C aC l2浓度为30~35 mm o l/L时,M DA含量逐渐升高,而以上其它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外源钙离子对N aC l胁迫下海滨锦葵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缓解效应,其中以25 mm o l/L C aC l2对N aC l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锰严重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影响Mn污染地区植被恢复。为给Mn污染地区植被恢复提供合适的树种,以木本植物苦楝为研究对象,分别将0、10 g和30 g的MnCl_2 (CK、L1和L2)溶于纯水中配成溶液掺入盆栽土壤,通过快速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曲线、820 nm光吸收曲线以及光合气体交换参数测定技术,研究重金属Mn对苦楝叶片光系统I(PSI)、光系统Ⅱ(PSⅡ)性能及其协调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胁迫下,苦楝叶片PSⅡ性能指数(PI_(ABS))表现为L2L1CK,且差异性显著(P0.05);K点(W_k)和J点(V_j)均显著大于CK;电子从Q~-_A传递到PSⅠ受体侧的效率(Ψ_((Ro)))和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链中Q_A下游Q_B等电子受体的概率(Ψ_((Eo)))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PSI性能(ΔI/I_0)显著低于CK (P0.05),PSⅠ与PSⅡ的协调性(Φ_((PSI/PSⅡ)))在L2水平下差异性显著(P0.05);净光合速率(Pn)、气孔限制值(Ls)和RuBP羧化效率均降低,胞间CO_2浓度(Ci)增高。以上结果表明重金属Mn显著影响了苦楝叶片PSⅡ和PSI性能,使苦楝光合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着重探讨内皮素对大鼠主动脉的收缩作用及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细胞周期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浓度为1.0~18.0nmol/L的内皮素可引起大鼠主动脉产生浓度依赖性收缩,其EC_(50)为3.75±0.75nmol/L。正常对照组中平滑肌细胞S G_2M期细胞的比例基本稳定在26.3%~29.6%的范围内;浓度为10.0和1000.0pmol/L的内皮素可使S G_2M期细胞比例明显增高,上述变化呈良好的浓度依赖性(P<0.01);内皮素作用3~24h,随作用时间延长,S G_2M期细胞比例逐步增多,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P<0.01)。10.0pmol/L的内皮素作用10min后ATP含量增至对照组的139.05±1.11%(P<0.01);20min后ATP含量为对照组的65.25±5.09%(P<0.01),低于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内皮素具有缩血管作用及促平滑肌细胞增殖作用,上述作用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