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李佐刚  丁浩涵  王展 《生物技术》2004,14(Z1):16-18
目的研究蛇毒纤溶酶在体内过程及药代动力学.方法以125I-蛇毒纤溶酶作示踪剂进行研究.结果静脉注射后,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大鼠体内T1/2β分别为6.1h(低剂量)、6.3h(中剂量)、5.6h(高剂量)、小鼠尾静脉注射后3h,各脏器中放射性活性达到峰值,其值(%)大小顺序为肾(1.34)>肺(1.09)>肝(0.90)=脾(0.90)>心(0.51)>肌肉(0.45)>脑(0.29),125I-蛇毒纤溶酶静脉注射后72h内,尿排泄率为85.6%,粪排泄率为5.4%,胆汗排泄率为12%.结论蛇毒纤溶酶静脉注射后,体内血药浓度时程曲线为二房室模型,主要从尿排泄.  相似文献   

2.
采用离心、硫酸铵分级盐析、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从裸体方格星虫内脏得到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为单一组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3250;酶学分析结果最适反应温度约为45℃,最适反应pH值为7.5 Ba2+离子对该酶活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Mg2+、Ca2+、K+、Na+和Ag+不影响该酶的活性。裸体方格星虫纤溶酶纤溶活性完全被苯甲基磺酰氟(PMSF)抑制,为丝氨酸蛋白酶;此外,裸体方格星虫纤溶酶具有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和激活纤溶酶原的双重作用,对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获得一种高效的溶栓药物。从赤子爱胜蚓(Eiseniafoelida)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纤溶酶组分。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SDSPAGE鉴定纯度为98%,表观相对分子质量(Mr)为14850,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总纤溶活性为65.51×103mm2/mg,直接纤溶活性为15.61×103mm2/mg,间接纤溶活性为26.34×103mm2/mg。水解BAEE的米氏常数(Km)为1.82×105mol/L。水解ChromozymPL的米氏常数(Km)3.98×105mol/L,水解ChromozymtPA的米氏常数(Km)5.55×105mol/L活性,N端氨基酸序列测定的结果为VIGGTNAIPGEFPYQ。结果表明该纤溶酶分子量较小,间接活性较高,适宜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腔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诱导玻璃体后脱离(PVD)的有效性。方法:选取30只健康的新西兰白兔,以白兔右眼作为实验眼,左眼作为对照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三组实验眼分别联合应用1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2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3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进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对照眼均注射平衡盐溶液。应用视网膜电图、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比较各组诱导PVD的效果。结果:三组实验眼均形成不同程度PVD。A组实验眼注药前与注药后24 h、注药后2周的最大混合反应a波振幅、b波振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B组实验眼注药后24 h的a波振幅、b波振幅均有轻度下降,2周后均恢复正常,注药前后的a波振幅、b波振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C组实验眼注药后24 h的a波振幅、b波振幅均明显低于注药前和对照眼,注药后2周的b波振幅均明显低于注药前和对照眼(P0.05)。光学组织切片观察显示:A组实验眼及所有对照眼、B组实验眼、C组实验眼的视网膜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但B组神经节内核层、细胞层细胞略有减少,C组神经节内核层及细胞层细胞明显减少。结论:玻璃体腔内联合注射赖氨酸-纤溶酶原和瑞替普酶能有效诱导PVD,1万U瑞替普酶+125μg赖氨酸-纤溶酶原可诱导实现完全性PVD,不会对视功能、视网膜结构造成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立蛹拟青霉深层培养液中高纯度、高纤溶活性纤溶酶的分离纯化方法并测定其酶学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色谱、Phenyl-Sepharose HP疏水相互作用色谱、CM-Sepharose FF弱阳离子交换色谱和Superdex 75凝胶色谱对蛹拟青霉纤溶酶进行分离。用Lowry法测定蛋白质浓度,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活性,SDS-PAGE鉴定其纯度并确定其分子量,IEF法测定其等电点。【结果】研究发现,以蔗糖和豆饼为培养基主要基质时,蛹拟青霉深层培养可以产生至少两种纤溶酶。提纯后的纤溶酶Ⅱ比活力达到800.46 U/mg,总纯化倍数为30.07倍。纤溶酶Ⅱ的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32 kD和9.3±0.2。纤溶酶Ⅱ是一种糖蛋白,总含糖量为0.98%(W/V)。该酶可以顺次降解人血纤维蛋白(原)的α、β和γ链。其最适作用pH及温度分别为7.4和41°C。Aprotinine与PMSF对该纤溶酶的活性完全抑制,推测此纤溶酶可能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结论】单一的高纤溶活性纤溶酶的获得和酶学性质的确定,为该酶开发成为新型溶栓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氯胺T为氧化剂,制备了~(125)I-“去纤酶”,于皮下、肌肉、静脉不同途径给药,观察了在大鼠、小鼠、家兔体内各脏器及血液中不同时间的分布,排泄情况。发现~(125)I-“去纤酶”在动物血液中的半清除时间为3—4小时。不同途径的给药在动物体内各脏器中放射性分布达到高峰的时间不同,皮下注射为6小时,肌肉注射为3小时,静脉注射为1小时。各脏器中的分布以肾组织中积蓄最多。“去纤酶”的代谢产物大部分是经肾组织从尿中排除,少量随粪便排除。 “去纤酶”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从尖吻蝮(Agkistrodon acutus)蛇毒中分离、纯化的一种新型酶制剂,它具有非常显著而确切的抗凝血作用(张洪基等,1980;1981;Ouyang et al., 1976)。经临床验证,对于治疗脑血栓形成,视网膜血管阻塞,冠心病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具有较为安全、疗程短、无明显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抗凝血新药。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给临床提供更可靠的参考资料,本文用~(125)I-碘化钠对“去纤酶”进行了标记,研究了在动物体内的分布、排泄情况现报道于下。  相似文献   

7.
蛇毒纤维蛋白(原)溶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蝰亚科、蝮亚科和眼镜科等蛇毒中存在着一类能直接溶解纤维蛋白 (原 )的酶 ,称为纤维蛋白 (原 )溶酶 (简称纤溶酶 ) [1] 。 1 976年 ,Ouyang等第一次从尖吻蝮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纤溶酶[2 ] 。这些纤溶酶可用于溶解在心肌梗塞、中风、血栓等期间形成的血凝块[1] 。作为一种潜在的强有力的抗栓药物 ,纤溶酶已成为蛇毒蛋白酶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1 .蛇毒纤溶酶的分类蛇毒纤溶酶的分类方法主要有 3种 :第一种根据纤溶酶对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的作用方式 ;第二种是根据纤溶酶的结构特点[3] ;第三种是根据纤溶酶的分…  相似文献   

8.
一株产纤溶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纤溶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性能良好的产纤溶酶菌株,对菌株进行多项分类鉴定,分析其纤溶酶系的组成特征及纤溶能力。【方法】通过酪蛋白培养基初筛,琼脂-纤维蛋白双层平板复筛,从海泥、土壤等环境中筛选纤维蛋白降解菌,以尿激酶为标准测定纤溶酶活性。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研究,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菌株种类及系统分类地位。通过SDS-PAGE和纤维蛋白酶谱法分析胞外纤溶酶系的组成特征。【结果】筛选到一株能降解纤维蛋白的细菌CNY16,鉴定其为沙福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该酶为胞外酶,SDS-PAGE和纤维蛋白酶谱结果表明该纤溶酶系有至少两种分子量大小不同的纤溶酶,分别约33 kD和23 kD。能有效溶解血块中纤维蛋白,并且对红细胞无降解作用。【结论】细菌CNY16是一株新的纤溶酶产生菌,纤溶酶活性及稳定性较好,具有潜在开发价值。为获取新型纤溶酶提供了一种新的菌源。  相似文献   

9.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属于丝氨酸蛋白酶类,能激活细胞外基质中丰富的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从而催化细胞外基质降解,对纤溶和癌细胞侵染及扩散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生的胞外蛋白水解起重要调节作用。 人u-PA基因位于第10号染色体之上,表达产生一个约54kD的单链糖基化多肽——尿激酶原。尿激酶原经纤溶酶在其158位赖氨酸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湛江沿海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海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为发掘新型溶栓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和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分离培养海洋真菌,采用真菌r DNA转录间隔区1-5.8S r DNA-转录间隔区2(ITS1-5.8S-ITS2)片段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树构建的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海洋真菌,采用脱脂牛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SM-PDA)培养基培养法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海洋真菌,采用海水纤维蛋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FN-PDA)培养基培养法筛选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或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结果】从湛江沿海的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分离、培养和鉴定了海洋真菌446株,含真菌的98个种,分布于真菌域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6个纲、18个目、46个科、65个属;其中产胞外蛋白酶的海洋真菌有265株,61个种,分布于41个属;产胞外纤溶酶样酶的海洋真菌有67株,22个种,分布于14个属;产胞外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有84株,23种,分布于13个属;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其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结论】湛江沿海潮间带可分离培养的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物种丰富多样,是发掘新型溶栓药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1.
豆豉纤溶酶--一种潜在的新型溶栓药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范晓丹  郭勇 《生命的化学》2005,25(5):427-429
豆豉纤溶酶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溶栓药物。该文介绍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诱变;纤溶酶的分离纯化、酶学性质及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等:并简述了纤溶酶活性的测定方法;提出了豆豉纤溶酶的研究方向及前景。  相似文献   

12.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是一个由5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69ku。 tPA是一种丝氨酸蛋白水解酶,在纤维蛋白存在的条件下,可使血浆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如果没有纤维蛋白的存在,它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的能力有限。当静脉给予药理剂量的tPA时,它与血栓处的纤维蛋白结合,同时把捕捉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使纤维蛋白的溶解在血栓处发生,而并非全身性。这样可以减少全身性出血副作用,这也更是tPA优于尿激酶和链激酶之处。tPA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肺栓塞,视网  相似文献   

13.
李佐刚  王晨  雷兰  战祥友 《生物技术》2004,14(Z1):19-20
目的为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对蛇毒纤溶酶进行毒理学研究.方法急性毒性实验小鼠iv给药后,统计LD50及死亡率.亚慢性毒理学实验小鼠ip给药,家兔iv给药,观察动物的一般状态、死亡率、肝功能及血常规.结果LD50为19.30±1.77u/10g,急性毒性实验中,小鼠死亡时间在24~48h.亚慢性毒理学实验动物各项指标均正常.结论蛇毒纤溶酶的临床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蛇毒纤溶酶对家兔实验性肺部血栓的溶解作用.方法采用Nowok氏改良法建立家兔肺部血栓动物模型,给药组注射蛇毒纤溶酶(60u/kg),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测定两组动物血栓的变化.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的血栓均减小,但给药组血栓减少量比对照组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家兔本身对血栓有一定自溶功能,蛇毒纤溶酶可加速血栓在体内的溶解.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性能良好的产纤溶酶菌株,本研究通过脱脂乳平板及纤维蛋白平板双层筛选从传统发酵食品豆豉中,分离到1株具有溶解纤维蛋白能力的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 HQ-1。分析其发酵上清液中纤溶酶的纤溶能力、组成特征和作用方式,并研究菌株HQ-1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株HQ-1发酵上清液中的纤溶酶活力为383.1 U/mL;Native-PAGE实验表明HQ-1发酵上清液中能溶解纤维蛋白的纤溶酶组分仅有一种,并且通过激活纤溶酶原实现HQ-1降解纤维蛋白。HQ-1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菌株HQ-1对阿莫西林等11种常见抗生素敏感;对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显著。菌株HQ-1产纤溶酶活性及稳定性较好,具有潜在开发价值,本研究结果为产纤溶酶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卵巢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以训 《生理学报》1988,40(5):421-42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作者在研究卵巢纤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PA)及其抑制因子(PAI)的某些成果。PA是一种高效能蛋白水解酶激活因子,它激活纤蛋白溶酶原成为纤蛋白溶酶,此酶在纤蛋白水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已有证据表明,PA与排卵有关。我们进一步研究发现:(1)在大鼠卵巢体细胞中存在两种PA,即组织型PA(tPA)和尿激酶型PA(uPA);而在卵细胞中只发现tPA;(2)大鼠卵巢tPA明显受促性腺激素和其他激素调节,并在排卵前达到高峰,而uPA没有明显变化;(3)在卵巢体细胞中还发现一种PA的抑制因子(PAI),它与PA结合形成复合体,能部分或完全消除PA活性;(4)只有tPA与大鼠排卵有关;PA和PAI间的相互作用和随激素的波动而引起的动态变化可能对维持卵巢正常生理功能和排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景财  廖共山  雷丹青  李肖肖 《蛇志》2010,22(4):339-341
目的从可口革囊星虫中寻找到纤溶酶,并对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匀浆、抽提离心、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等方法对可口革囊星虫纤溶酶初步分离,用纤维蛋白平板法和合成发色底物法检测其纤溶活性,并用该酶进行体外溶血凝块实验。结果可口革囊星虫内脏中存在纤溶酶。此酶既直接降解纤维蛋白又间接激活纤溶酶原,它对体外血凝块有明显溶解作用。结论可口革囊星虫内脏中存在着一种既具直接降解纤维蛋白作用又具激活纤溶酶原作用的纤溶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蛇毒纤溶酶的药理作用.方法分别以低、中、高三个剂量组(5.0、10.0、20.0u/kg体重)研究蛇毒纤溶酶对麻醉犬颈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心率、心电图各参数、呼吸频率与幅度、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的影响.结果蛇毒纤溶酶(5.0、10.0、20.0u/kg)对麻醉犬血压、心率、心电、呼吸频率及呼吸幅度均无明显影响;低剂量(5.0u/kg)组蛇毒纤溶酶对犬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无明显影响,但中高剂量组(10.0、20.0u/kg)蛇毒纤溶酶可明显延长凝血时间及复钙时间,中剂量组对复钙时间的影响恢复较快;蛇毒纤溶酶对小鼠一般行为,机能协调功能及阈下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无明显影响;对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结论蛇毒纤溶酶能明显延长血液凝固时间及复钙时间,对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无明显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凝血药物.  相似文献   

19.
蚯蚓纤溶酶的成分分析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5  
蚯蚓纤溶酶(earthwormfibrinolyticenzymes,EFE)是从蚯蚓体内提取的一类纤维蛋白水解酶,是一种新的溶栓药.利用亲和层析技术,自蚯蚓匀浆液一步提取蚯蚓纤溶酶,并对该酶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蚯蚓纤溶酶是一组非均一的糖蛋白,含糖量为5%左右,以中性已糖为主;等电点(pI)在4.0以下;富含Asp,而Met、Trp和Lys含量很少;lmg蚯蚓纤溶酶相当于250~300尿激酶单位.  相似文献   

20.
链激酶(Streptok inase,SK)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也是最早作为临床药品治疗血栓性疾病的溶栓酶。它是由A,C,G群链球菌中β-溶血性链球菌分泌的胞外非酶蛋白质,能和纤溶酶原结合,将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本文详细综述了该酶的性质、在溶栓酶中的地位、研究历史、作用机理等。此外,由于它有半衰期短、不具有纤维蛋白特异性、治疗后出血和血栓易复发的缺点,所以有必要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进行改造,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