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证实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全国各地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大力开展疾病救治和防疫工作。本文收集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的官方统计数据预测疫情走向。传统SEIR模型中仅考虑病例和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病例具有传染性而潜伏者无传染性;事实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医院中隔离无法对外界易感人群造成感染,有研究表明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可能具有传染性。因此,本研究提出了改进的传染病传播模型—ISEIR,将患者分为未收治的发病患者(具有传染性)和已收治的确诊患者(不考虑传染性),并考虑处于潜伏期的感染者具有传染性;以历史数据动态拟合模型参数,来摆脱固定参数的局限性。在数据预处理中根据每日有效再生数的概率分布将2020年2月12至14日这三天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预处理,摊入到前期数据中。疫情分成全国(湖北省外)和湖北省两大区域分别进行探讨,通过新模型ISEIR预测今后疫情的进一步发展,并计算每日的有效再生数变化。结果显示,湖北省的有效再生数从3.108逐渐降低,2020年4月19日所有患者将全部治愈出院,累计确诊患者为66 487人;全国(湖北省外)的初始有效再生数为1.929,小于湖北省,2020年3月26日所有患者全部治愈,累计确诊患者13 270人。从结果中可以发现,在严格的防控措施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抑制,验证了目前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但仍需要防止复工潮引起的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一类捕食者具有阶段结构的捕食系统,计算得到了不存在食饵种群时捕食者种群模型和食饵种群存在时捕食系统的平衡点,并证明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分析和比较了两个模型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最终确定了决定模型全局稳定性的捕食者种群基本再生数、食饵灭绝与否的捕食率阈值以及捕食存在时食饵种群的净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郑州市惠济区2005—2012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的流行特征,提出惠济区今后对NGU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惠济区NGU疫情的三间分布及传播途径进行描述。结果2005—2012年惠济区共报告NGU患者450例,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率由3.75/10万上升到30.00/10万。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之比为1∶8,25~34岁为高发年龄段,占总病例数的80.44%。职业分布以商业服务、农民工、企业工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惠济区NGU疫情日趋严重,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和管理,强化各项干预措施,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4.
根据手足口病具有潜伏期的特征,提出了手足口病的SEIR模型框图,并据此建立微分方程模型.通过北京市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周报数据,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计算基本再生数,预测北京市2014年手足口病的流行趋势,对北京市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08—2014年青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以下简称HFRS)疫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4年青州市HFR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4年青州市共报告HFRS病例22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3.40/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2—5月;发病地区以庙子镇、王坟镇、邵庄镇和王府办事处最多,占报告病例数的51.36%;发病年龄以30~60岁青壮年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80.00%(176/22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报告病例数的86.36%(190/220);男女性别比例为2.67∶1(160/60);汉坦病毒(Hantavirus,HV)宿主室内外均以褐家鼠和小家鼠为主,属于家鼠型疫区,春季和秋季鼠H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2.51%和1.61%。结论青州市2008—2014年HFRS总体呈散发、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防治对策,控制该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聚集性疫情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技术方案的相关内容为依据,对一起聚集性疫情病例发病、就诊、接触方式及代际传播等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6例确诊病例,波及人数为98人,感染率为5.10%(5/98),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25~72岁,临床表现为发热4例、乏力2例、干咳2例、咳痰1例、呼吸困难1例、呕吐1例、腹泻1例、肌肉酸痛1例,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5例,重型1例,从发病到诊断平均时间间隔5.3 d,从诊断到报告平均时间间隔1.2 h,本起疫情暴露场所为家庭,以近距离飞沫或密切接触为接触方式传播的,潜伏期中位数7 d(6 d~12 d)。指示病例为男性、51岁,二代病例共4例,三代病例1例。结论:本起聚集性疫情以家庭为暴露场所,且以近距离飞沫或密切接触为接触方式传播,通过加强疫情预警、监测,对病例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及对其密切接触者的严格筛查和管理,达到有效防控疫情发生、发展及防止蔓延。  相似文献   

7.
负二项分布的参数k值与平均数m之相依关系可表达为如下3种形式: (1) 1/K=α/m+(β-1) (2) 1/K=+α/m+γm+(β′-1) (3) 1/K=αm~(h-2) 1/m 式中,α、β为m-m回归(Iwao 1968)的参数α、β值;α′、β′和γ为改进的m-m回归模式(徐汝悔等 1984)中的参数α′、β′和γ值;a、b为Taylor's(1965)指数法则中的a、b值。本文引用7种生物种群的资料论证了上述三种关系的存在,并对3个模型的优劣进行了比较。依据Taylor's指数法则中参数b的大小,又可将k与m的关系归纳为5种基本类型,表明了k值与m的关系是极其复杂的,用k值来测定生物种群的聚集强弱及建立耻论抽样数模型均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8.
2020年4月中国阻断湖北省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后,中国国内报道了多起由境外输入导致的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为分析引起聚集性疫情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基因组特征,本研究对2020年4-11月份十起输入相关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全基因组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系统阐述了相关SARS-CoV-2的全基因组和氨基酸变异特征。结果显示,与武汉参考株相比,十起本土聚集性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突变中位数为10个(8个-26个),氨基酸突变的中位数为6个(4个-16个),且刺突(spike,S)蛋白只有D614G一个氨基酸发生突变。除分支位点外,10条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的65个核苷酸突变位点以及35个氨基酸突变仅出现1-2次,呈现随机性。全基因组分析表明,这十起本土疫情的首例病例基因组按照中国分型法可划分为4个型,按照Pangolin分型法可划分为7个型,与我国2020年1-3月份武汉流行的毒株属于不同基因型,不是本土SARS-CoV-2的持续传播。与2020年9-12月英国和南非变异株属于不同基因型,无相关性。本文系统分析了2020年由输入病毒导致的十起本土疫情首例病例的SARS-CoV-2核苷酸与氨基酸变异特征,为我国新冠防控策略的制定以及后续新冠疫情的溯源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ODC)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及其合作实验室、国家和地方卫生部门、医务人员、人口统计登记处合作,对监测流感疫情和检测流感病毒流行株的抗原性变化进行监督。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甲型流感(H1N1、H1N2、H3N2)和乙型流感在北半球共同传播。香港和荷兰分别报告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和H7N7。在美国,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疫情较轻;甲型流感(H1)和乙型流感病毒广泛传播,主要病毒因地区和时间而异。本概述2002~2003年流感流行季节美国和全球的流感疫情。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通报》2004,39(4):22-2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3月16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解除对广西南宁市和西藏拉萨市最后两个禽流感疫区的隔离,我国前一阶段确诊的49起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已全部扑灭。我国今年发生的49起疫情,共扑杀了900万只家禽。农业部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工作新闻发言人贾幼陵说,“这标志着我国高致病性禽流感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3月16日,全国已有29d没有接到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报告,也没有发生人的感染。贾幼陵表示,从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规律看,如果不加强防范,疫情还有可能出现反复。主要有几个因素:一是水禽带毒的现象仍然存在;二是随着北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变体往往具有更强的感染力与免疫逃逸能力,目前出现的SARS-CoV-2变体种类繁多,疫情评估与防控形势严峻。本文希望通过建立模拟病毒传染的理论模型,对SARS-CoV-2及其变体引起的疫情进行追踪与预测,并对它们的综合传染性进行评估。方法 根据方格传染病模型,对传染持续时间和群体免疫作用的相互关系进行推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感染传播的普遍理论模型,提出感染力参数A和免疫作用参数B,将传染时间与感染人数的复杂关系公式化,用于预测感染日变曲线。还引入了突变株综合传染性参数,用以定量比较各突变株的综合传染能力,并对感染参数AB不与地域因素相关的猜想进行了验证。结果 通过COVID-19疫情传播的理论模型,对病毒步行次数与传染时间做出了较为精准的预测。通过对突变株感染能力与电性变化的分析,指出了突变株传染性和突变残基电性变化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突变株的参数变化,定量比较了各突变株的综合传染能力,得出了综合传染性排行。还验证了参数AB只与病毒自身性质、病毒与人体共存的性质相关,而与地域无关的猜想,并对各爆发地域的防疫水平进行了评估与比较。结论 本文建立了COVID-19疫情传播的理论模型,在预测疫情持续时间、每日新增感染人数与评估病毒感染力、免疫逃逸能力、综合传染性、地域防疫水平方面具有一定作用,还根据病毒变异可能导致的参数变化给出了防疫注意事项与相关对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构建了一类考虑耐药性的HIV/AIDS数学模型,讨论了基本再生数、无病平衡点的全局稳定性以及地方病平衡点的存在性和全局稳定性.所得结果表明,耐药性的出现会改变基本再生数的取值,从而对HIV/AIDS的传播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疾病传播的异质性,本文基于配置模型建立了一类基于边的随机SEIR网络传播动力学模型.数值仿真显示网络随机模拟结果与所建模型的解能够很好地吻合.得到了疾病流行的基本再生数,并证明了疾病在网络上能否流行由其基本再生数唯一决定:当基本再生数不大于1时,模型存在唯一稳定的相应于疾病在网络上没有流行开来的平衡点;当基本再生数大于1时,疾病未流行平衡点变为不稳定,此时模型存在另一个稳定的相应于疾病在网络上流行开来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4.
重金属污染土壤毒性的斜生栅藻生长抑制实验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斜生栅藻 (Scenedesmusobliquus)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毒性进行诊断 ,结果表明 ,斜生栅藻的增长率与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明显相关 ,并且随重金属投加量的增加 ,其增长率逐渐降低 .对两种测试参数进行比较 ,发现采用细胞数增长率作为土壤毒性的检测指标要比采用光密度增长率更为敏感 .当采用细胞数增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 ,4种重金属的EC50 顺序为 :Pb >Cu >Zn >Cd ;采用光密度增长率作为检测指标时 ,4种重金属的EC50 顺序为 :Pb >Cu >Cd >Zn .复合污染情况下 ,由于金属间的协同作用 ,使土壤的毒性比单一重金属污染时有明显增强 ,从而为污染土壤的优先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许昌市麻疹流行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对许昌市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显示2010年全市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158例,报告发病率为3.74/10万;流行毒株为麻疹病毒H1a基因型.3-5月份是发病高峰;0~3岁龄儿童为主,其中小于8月龄病例占报告发病数的32.91%;8- 17月龄病例,68...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疫情仍在发展,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的出现致使其传染性和致病性增强,部分国家的政府和民众防控措施松懈导致某些地区疫情加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广泛使用后,接种情况会影响疫情发展。本文主要阐述新冠疫情与疫苗接种、病毒变异的关联性,接种疫苗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并建议在加快疫苗接种的同时应做好各项新冠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设计了一种染色体组替代工程的方法,使欧洲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与其两个基本种矮油菜(B.campestrts,áá,2n=20)和甘蓝(B.oleracea,2n=18)的两种染色体组之间同时进行替代,并使替代种的染色体数能够较快地稳定下来。试验系分两条途径同时进行的,结果都获得了染色体组的替代种;但似以途径Ⅰ为较好。所得两种替代种的染色体数,基本上已回复到欧洲油菜四倍体的水平上。这种染色体组替代工程的方法,有可能应用到其它异源多倍体作物上去。因而,这似乎可为异源多倍体作物的种间远缘杂交育种开辟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中国PPRV毒株分子演变特点和疫情传播路线,从NCBI下载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全部PPRV毒株NF基因全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并结合疫情发生的地理位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中国西藏阿里地区PPRV毒株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100%,其与西藏那曲地区毒株核苷酸同源性为99.9%;中国毒株与其他国家毒株F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同源性为89.7%~98.8%,同源性最低的为科特迪瓦1989年毒株,同源性最高的为孟加拉国2010年毒株;N 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同源性为69.5%~98.5%,同源性最低的为朝鲜2002年毒株,同源性最高的为印度1995年毒株;F和N 基因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均显示,中国西藏3株PPRV均属于基因Ⅳ系;截止2014年3月30日,中国由西至东9省份发生该疫情。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有待于更多PPRV流行毒株NF基因全序列在GenBank的公布。  相似文献   

19.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发的肺炎疫情在中国武汉暴发,随后疫情迅速蔓延,扩散至中国其它各省市。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冠状病毒属,与SARS-CoV和MERS-CoV近缘但有较大区别,尤其是刺突蛋白(Spike,S),根据序列相似性推断可能来源于蝙蝠,使用与SARS-CoV相同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Ⅱ,ACE2)受体进入细胞,以飞沫和接触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缺乏有效药物治疗和疫苗是疫情防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流感的传播流行规律建立了一类SVIQR模型,计算了此模型的基本再生数,证明了无病平衡点的稳定性,分析了优化控制策略,最后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验证了合理使用医疗资源能够有效减少感染人数和增加检疫的人数,从而有效降低流感爆发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