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野牛草幼穗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Nutt.)Engelm.]幼穗为外植体,建立了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和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雌穗比雄穗难以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小于8mm雄幼穗在2mg/L2,4-D培养基上的愈伤组织诱导率为80.0%~86.8%;添加10mg/L AgNO3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善愈伤组织质量。2mg/L 2,4-D结合0.1mg/L 6-BA的培养基有利于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超过3次、继代间隔超过3周,愈伤组织分化能力明显下降。雄穗愈伤组织在含1.0mg/L 6-BA培养基上,弱光条件下分化出芽的频率较高,达31.8%~35.0%;附加3%麦芽糖既可减轻褐化程度,又利于丛生芽的分化。分化苗在1/2MS 0.3mg/L IBA培养基上的生根率为62.5%。  相似文献   

2.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的离体培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野生稻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时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8.7% ̄94.7%之间,成熟种胚愈伤组织诱导率普遍高于幼穗,但很少能再生绿苗。野生稻幼穗直接分化培养再生绿苗率普遍高于通过愈伤组织培养分化的再生绿苗率。  相似文献   

3.
对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簇毛麦(Haynaldia vtllosa)杂种幼胚和 F_1幼穗诱导的愈伤组织进行秋水仙素处埋染色体加倍试验,秋水仙素浓度分别为20、50、100和150mg/l;处理时间为8、10、12,14、16和19天;742块愈伤组织在20-27℃温度和每日10小时荧光灯照条件下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平均加倍率(结实株数/成活株数×100%)为78.8%,以秋水仙素浓度150mg/l 处理10天的加倍率最高为94.1%。平均处理效果(结实株数/处理愈伤组织数×100%)是15.8%。以秋水仙素浓度150mg/l 处理8天的处理效果最佳为34.1%。试验说明,利用生物技术——幼胚或幼穗培养,使远缘杂种后代快繁和染色体加倍同时进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川草2号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是青藏高原地区治理荒漠化和建设高产人工草地的主要栽培草种。用川草2号老芒麦5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经分化测试,仅幼穗愈伤组织能分化再生。以当代培养25天和35天的结构致密坚硬的幼穗愈伤组织为受体,分别进行农杆菌侵染和基因枪转化,结果只有基因枪能转化成功。在基因枪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谷子和狗尾草的幼穗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名称:谷子(Setaria italica)和金狗尾草(S.lutescens)。材料类别:幼穗。待幼穗长到长度约为2厘米长时,连同外包的旗叶叶鞘一起切下,用70%乙醇擦叶鞘后,在无菌条件下取出幼穗,切成0.5厘米长的幼穗切段接种。培养条件:MS琼脂培养基,诱导芽形成附加2毫克/升 6-苄基嘌呤(BA),或2毫克/升BA和0.2毫克/升吲哚乙酸(IAA);诱导愈伤组织形成附加2毫克/升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0.2毫克/升激动素(KT)。材料培养在28℃恒温室中,荧光灯人工光照,光强1000lux左右,每天光照10小时。  相似文献   

6.
长0.5—4厘米的水稻单倍体幼穗,剪切成1毫米左右的碎块,培养在附加2.4-D 1mg/l的N_6培养基上,切块容易被诱导生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转移到附加NAA0.5-KT 2mg/l的培养基上培养,约30%分化出苗。由单个幼穗的全部切块平均可得30丛绿苗。幼穗切块培养在附加NAA 1 KT 2mg/l的培养基上,切块上颖花不孕稃片与内外稃之间的表皮和皮层细胞被诱导分裂并形成芽和根。通过这种直接出苗方式,每个幼穗的全部切块平均出苗12丛。由上述二种途径再生的小苗中,白化苗均低于2%。98%的再生植株仍为单倍体。用含有2%二甲基亚砜和200mg/l秋水仙碱的培养液浸泡愈伤组24小时(26℃),再生的植株中,能育二倍体植株达50%。  相似文献   

7.
植物名称:谷子(Setaria italica)九谷品种。材料类别:大田栽培的九谷取用穗长约2~15cm的幼穗。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组合的培养基,即PC-l2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MS生长物质+1/2MS铁盐,附加500mg/l(单位下同)水解乳蛋白(LH)、5%蔗糖、0.5%(v/v)酵母浸出  相似文献   

8.
远志的快速繁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名称:远志(Polygala tanuifolia)。材料类别:幼叶、幼茎、带腋芽茎段。培养条件:(1)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MS 2,4-D2(单位mg/l,下同);(2)诱导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和激素,研究了蔗糖与激素对小麦幼穗体细胞无性系形成及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小麦幼穗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但低浓度的2,4-D更有利于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低浓度的KT能显著促进小麦幼穗愈伤组织的生长和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而高浓度的KT不利于小麦幼穗体细胞无性系的形成和生长;蔗糖有利于小麦幼穗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在2.5%-5.5%浓度范围内,随蔗糖浓度的提高,胚性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10.
李集临  胡赞民 《遗传》1990,12(3):1-3
本实验以“人民麦”ד天蓝偃麦草”成熟胚幼穗及“珂珂瑞特”ד天蓝偃麦草”F1幼穗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为78.9%。植株再生方式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频率最高为100%。胚性愈伤组织经13个月的继代培养仍具再生能力。发现一种特殊分化现象,既小花结构的分化,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以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幼叶为外植体,在添加不同生长调节剂组合的MS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最有效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IAA 1.0 mg/L+NAA 1.0 mg/L+KT 1.0 mg/L和NAA 4.0 mg/L+KT 2.0 mg/L+GA3 1.0 mg/L,其诱导率分别为96.6%和96.0%。使用以上两种生长调节剂组合进行愈伤组织的液体继代培养,10 d可使愈伤组织增殖率分别达257.3%和310.2%。  相似文献   

12.
从普通小麦×天兰冰草杂种F_1的叶、茎、节、幼穗诱导出愈伤组织,建立了体细胞无性系,获得了大量试管苗并移栽成活。 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以幼穗最高,茎、节、叶较低。完全展开的叶片不能形成愈伤组织,未伸展的幼叶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的幼叶部位越容易脱分化。幼叶基部切段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0%以上。改良MS附加4mg/l 2,4-D、0.1mg/l KT、0.5mg/l NAA为最佳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最适宜的分化培养基为改良MS附加0.25mg/l KT、0.5 mg/l NAA、150 mg/l腺嘌呤核苷。杂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高于两个亲本。杂种的愈伤组织长势旺盛,适应性强等都表现了小冰麦杂种在组织培养中的杂种优势,而且这种再生能力杂种优势可以通过无性系得到保持。  相似文献   

13.
党参的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德水  邵启全 《遗传学报》1991,18(2):168-174
在附加激素的MS培养基上,培养党参下胚轴和无菌芽切段,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且再生植株。经过两年多(15个世代)的继代培养,建立了党参体细胞无性系。实验结果表明:(1)培养基MS 0.4mg/L 2,4-D 0.8mg/L Kt 2.0mg/L IAA对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培养,MS 0.2mg/L 6-BA诱导外植体产生丛芽和愈伤组织再分化,MS 0.5mg/L NAA 0.2mg/L 6-BA及MS 0.2mg/L NAA诱导生根效果最好。(2)愈伤组织再分化经过胚状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怀山药微型块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及高频率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于倩  李明军 《生态学报》2004,24(5):1022-1026
对怀山药微型块茎愈伤组织的诱导及高频率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光下诱导铁棍山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6 -BA2 mg/L NAA2 mg/L 为最佳激素组合。KT2 mg/L 2 ,4 - D2 mg/L 有利于铁棍山药愈伤组织的增殖。附加 2 mg/L NAA能缩短 4 7号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时间。KT2 mg/L NAA2 m g/L 有利于 4 7号山药愈伤组织增殖 ;(2 )不同光照条件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增殖影响不同。光照是缩短 4 7号山药愈伤组织诱导时间的另一因素。暗培养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殖 ,对 4 7号山药来说 ,暗培养下诱导率也较高 ;(3)基因型不同 ,愈伤组织类型不同 ,诱导率和不定芽分化率也有差异 ,4 7号山药高于铁棍山药 ;(4 )KT对 4 7号山药愈伤组织分化形成不定芽起主要作用 ,2 ,4 - D2 mg/L KT2 mg/L 为最佳激素组合 ;(5 )光培养有利于不定芽的分化  相似文献   

15.
丹参的器官发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植物名称: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材料类别:幼叶,叶柄和愈伤组织。培养条件: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1)MS+2,4-D1mg/L(单位下同),(2)MS+2,4-D1+6-BA0.2,(3)MS+2,4-D0.2+6-BA1;诱导出芽的培养基:(4)MS+6-BA2;诱导生根的培养基:(5)1/2MS_0。培养温度25±1℃,光照度2000lx,光照10~12h。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以“人民麦”ד天蓝偃麦草”F_0成熟胚、F_1幼穗及“珂珂瑞特”ד天蓝偃麦草”F_1幼穗为外植体,在MS+2mg/L2,4-D的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诱导再生植株。产生胚性愈伤组织的频率最高为78.9%。植株再生方式为体细胞胚胎发生方式,再生频率最高为100%。胚性愈伤组织经13个月的继代培养仍具再生能力。发现一种特殊分化现象,即小花结构的分化,并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植物名称:西兰花,又名青花菜、花茎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italica)。材料类别:幼叶。培养条件:基本培养基为MS或B5,附加激素(单位mg/L)组合如下: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1)2,4—D(0.3, 0.5)。  相似文献   

18.
偃麦草幼穗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名称: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材料类别幼穗切段。培养条件:以N_6为基本培养基。诱导愈伤组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探讨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条件和愈伤组织中总黄酮、淫羊藿苷含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含量。结果显示,以幼叶为外植体,培养基为N6+2, 4-D 3 mg/L+6-BA 1 mg/L+NAA 0.5 mg/L,在黑暗或弱光(1 000 Lx)和(21±1)℃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愈伤组织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含量分别达5.24%和0.564%,与叶中含量无显著差异。初步建立了柔毛淫羊藿愈伤组织诱导的适宜培养条件,为高产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的组培苗生产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小麦遗传转化受体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小偃22’和‘宁春16’小麦品种的成熟胚和幼胚进行培养,研究不同种类的胚和培养因子对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幼胚和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无明显差异,但较高浓度的2,4-D有利于成熟胚的诱导,而幼胚培养时2,4-D浓度的影响效果因品种而异;两种外植体分化率的高低与KT/IAA的配比均有密切关系,但高浓度的激素水平不利于成熟胚的分化;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的2,4-D有利于所诱导的愈伤组织的分化。同时,在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的KT能显著提高两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各种培养基处理与品种间都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小偃22’成熟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MSD 3.0 mg/L 2,4-D和MSD 0.5 mg/L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0.5 mg/L IAA 1.0 mg/L KT;‘宁春16’成熟胚培养为MSD 4.0 mg/L 2,4-D和MSD 1.0 mg/L IAA 1.0 mg/L KT,幼胚培养时为MSD 1.0 mg/L 2,4-D和MSD 2.0 mg/L IAA 2.0 mg/L K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