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钩端螺旋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义上钩端螺旋体是指螺旋体目钩端螺旋体科钩端螺旋体属的微生物,随着研究的深入,现该属微生物被划分为钩端螺旋体属(Leptospira)和细丝体属(Leptonema)17个种。由于钩端螺旋体具有独特的形态结构、进化上特殊的地位和医学上的重要意义,一直是研究者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对象。钩端螺旋体可引起钩端螺旋体病,该病是一个潜在的、严重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典型症状是黄疸、肾衰竭、出血及心肌炎与心律不齐,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家兔皮下接种钩端螺旋体后的免疫细胞粘着现象(Immunoeytoadherence ICA)。感染钩端螺旋体的家兔血液淋巴细胞用波摩那型抗原包被的绵羊红细胞进行ICA检测,发现结合抗原的细胞的增加先于特异性抗体的出现,并伴随着最初的抗体反应。大肠杆菌和鼠疫杆菌感染的家兔淋巴细胞并不出现钩端螺旋体免疫细胞粘着现象,而不同血清型钓端螺旋体间存在交叉反应,说明此现象具有属的特异性,因此ICA试验可望作为观察本病早期免疫反应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 现已知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有大约19个血清群共180个血清型。如此众多的血清型很难从形态、生化及培养特性上区分开来,但它们具有不同的抗原性,这对钩体的分类,钩体病的血清学诊断及钩体疫苗的研制均有重要意义(1)。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外有关钩体抗原研究的部分文献作一复习。  相似文献   

4.
我们从钩端螺旋体(三宝垄群巴托型)中提出一种耐热性、耐碱性红血球致敏物质(Fss),并进行了血凝试验的研究。初步发现这种物质可使绵羊红血球致敏。致敏后的红血球能与相应的免疫血清发生血凝反应。三宝垄群巴托型钩端螺旋体血清与其它型红血球致敏物质抗原的血凝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一定的型特异性,除与钩端螺旋体的独立群独立型和澳洲群巴力科型有一定的凝集价外,与其它8个群钩端螺旋体代表型均不产生凝集。由此提供了用这种抗原物质作钩端螺旋体抗原型鉴定的可能性。钩端螺旋体红血球致敏物质血凝试验受温度、红血球浓度及红血球致敏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而使血凝增强或减弱。  相似文献   

5.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动物源性疾病,尽管目前已有多种商业试剂盒用于诊断系统性钩体病,但试剂盒中起作用的具体抗原的性质仍不清楚。钩体病相关性葡萄膜炎是系统性钩体病的一种晚期并发症,该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并评估钩体脂多糖(LPS)抗原作为钩体病相关性葡萄膜炎的临床辅助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在复方明胶培养基中经过三年的传代培养,用显微镜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肢电泳(PAGE)分析,同Korthof培养基的钩体抗原比较。结果证明:(1)钩体抗原的组成是非常复杂的,SDS-PAGE可显示20多条抗原带;(2)两种培养基所培养的钩体,未发现抗原性变异。说明钩体在复方明肢培养基中长期传代培养过程中,其抗原组成是相对稳定的。这对进一步探讨钩体长期在综合培养基中培养以后的抗原稳定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钩端螺旋体的几种检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钩端螺旋体的几种检测方法万成松张文炳曹虹(第一军医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广州510515)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eptospira)是一类细长、弯曲、两端呈钩状的螺旋体,钩体种类很多,分类学上归细菌范畴,可分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两大类。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  相似文献   

8.
1962年7月1日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的血培养物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A6株。经交叉显凝试验和交叉凝集索吸收试验,证明它是秋季群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型。建议命名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南腊血清型(Leptospina inteirogans serovar nanla),A6株为参考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以重组外膜蛋白为基础的钩端螺旋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方法以基因重组技术获取重组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以该蛋白为抗原,特异的钩体抗血清进行ELISA方阵滴定、交叉性试验、阻断试验,并对北京地区的70份犬血清使用建立的ELISA方法以及德国Virion公司的全菌体钩端螺旋体ELISA试剂盒进行相互验证。结果方阵滴定试验确立以100ng/孔为抗原包被浓度,1∶160为血清稀释度。交叉性试验具有广泛性、阻断试验标明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两种方法数据经χ2检验,两者检出率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重组LipL32蛋白具有结合活性。初步建立了以重组LipL32蛋白为抗原的钩端螺旋体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七日热群钩端螺旋体的两个新血清型。A10株钩端螺旋体系I 962年自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分离,命名为云南型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yunnan)H27株钩端螺旋体系1964年自河口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分离,命名为河口型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 interrogans serovar hekou)。  相似文献   

11.
钩端螺旋体可引起人、兽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其基本结构由圆柱形菌体、鞭毛和外膜组成.经血清型分类法将该体分为24个血清群200多种血清型.该体由大、小两个染色体组成,基因组共约5000kb,推测含4 768个基因.结构基因编码的鞭毛蛋白、溶血素、脂蛋白、脂多糖等可作为毒力因子,在钩端螺旋体致病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LipL32是钩端螺旋体外膜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有很好的免疫原性,且在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中高度保守。在非变性条件下纯化LipL32重组蛋白,与佐剂混匀后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然后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有限稀释法分别进行筛选和细胞克隆,获得29株能稳定分泌抗LipL3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能识别8个LipL32抗原表位。用这些细胞株制备腹水型抗体,并对特性进行鉴定。用生物素标记这些抗体后两两配对,采用双抗夹心ELISA检测提取自15株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及其他致病菌的抗原,以评估单克隆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筛选出1对灵敏度高和特异度好的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rLipL32的最低浓度为1ng/ml。结果提示,该钩端螺旋体外膜蛋白LipL32单克隆抗体及检测方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的血清群——曼耗(Manhao)群的分群结果。曼耗群钩端螺旋体与Javanica,Celledoni Canicola,Cynopte ri,AutumnMis,Australi~,P小mona,Grippotyphosa,Hebdomadis,Bataviae,farassovi.Shetmaai,Panama等群各型没有阳性交叉反应。仅与Pyrogencs群中的alexl型I-IS 616株有共同的抗原因子联系,与P'crogenes群内pyrogenes型等其他型没有交叉反应;另外还与[cterohaemorrhagiae,Ballum群个别型有低度的,不稳定的交叉反应。因此确定曼耗群是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群。到目前为止,本群各型地方株中除一株是由猪肾分离的外,其余菌株均获自钩端螺旋体桶患者。尚未从其它常见的宿主动物l扣获得过本群钩端螺旋体。  相似文献   

14.
以钩端螺旋体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酶联聚合反应(PCR)得到钩端螺旋体中prmA的同源基因liprmA的全基因编码序列,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2b中。通过优化大肠杆菌培养和诱导条件,含目的蛋白的融合蛋白可溶表达量达到40 mg/L,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0%。经Ni-NTA His Bind亲和柱纯化,得到纯度大于95%的目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liPrmA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核糖体蛋白L11甲基化转移酶的功能域一级结构高度一致;活性分析显示,纯化的liPrmA有钩端螺旋体核糖体蛋白L11甲基化转移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导的膨胀试验,为一种鉴定钩端螺旋体菌群的快速而可靠的方法,经近二年的实验研究和现场考核应用,其结果可归述如下: 1.据我们实验研究,膨胀试验的抗血清浓度以1:500倍稀释为宜(指血清凝溶效价为1:12800之通常定群用诊断血清)。当此稀血清与同群钩端螺旋体各一接种环在玻片上加以混和,并覆以盖玻片,置于400倍暗视野下,于10分钟内观察结果,阳性时,可见钩端螺旋体发生膨张、伸长和部分溶解等显著形态学变化。 2.对304株不同群别的钩端螺旋体地方株(病人37,猪16,鼠251)和国内13群14型标准菌分别进行了膨胀试验定群鉴定,并同时以凝溶试验作对照,结果两者完全相符。 3.膨胀试验具有快速、简单、特异性高等优点。本文结果表明该法较凝溶试验更为优越,特别是可在“非常”条件下用于快速鉴定钩端螺旋体菌群。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钩端螺旋体病的调查研究工作的广泛开展,在实验诊断方面,除进行大量血清学试验外,对钩端螺旋体菌株(以下简称钩体菌株)进行培养,作好菌群鉴定,对生物制品和制订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但往往由于在采集标本及实验操作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而使分离出的钩体菌株发生污染。用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Levett,2001),可感染鼠科、猴科和犬科等多种动物(Desvars et al.,2012).人或动物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粪便、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而感染(娄银莹等,2019),可造成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性素质...  相似文献   

18.
我们于1964年从曼耗周边山林中感染的病人分离得一株称为L60株的钩端螺旋体,现已被国际上列为新基因种亚历山大钩端螺旋体(L.alexanderi)的型株(Type strain)。但它的血清变种名称国内外不一致(国内称曼耗、国外称曼耗3),国外还认为其来源不明。因此,撰写本文以解决这些问题。本文详细描述了L60株的发现、筛选过程。从其分类学研究历史,阐明其命名不一致的原因。鉴于史籍已载有曼耗血清变种(Serovar manhao,reference stran Manhao),L60不应再名为曼耗,而且曼耗3这一名称不符合国际规定,故有必要再予重新命名。我们建议将L60株重新命名为廷祚血清变种(Serovar Ting-zuo),用以纪念陈廷祚氏对我国钩端螺旋体和钩端螺旋体病研究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钩端螺旋体流行病学调查中,均采用改良镀银染色法,但此法在染色过程中须控制温度(最适为60℃),无特殊恒温设备,不易掌握。为寻求一种简便方法,我站于1982年,在钩体病监测中,按常法取鼠双肾培养后,再取鼠肾作压印片,沿用刘聿太改进的鞭毛染色法中的Blenden银染色法,检查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A23株钩端螺旋体系1962年8月3日分离富云南省勐腊县钩端螺旋体病患者血液。经交叉凝集试验、交又凝集素吸收试验和园子血清凝集试验证明是七日热群保林卡那亚群钩端螺旋体的一个新血清型。建议命名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曼I芏血清型(Leptospira interrogansserovar manzhucng)。此型感染在勐腊已发现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