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1 毫秒
1.
利用PCR方法对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糖蛋白D(HSV-2gD)基因进行了修饰,在其5'端删去约500bp的非编码区,仅保留ATG上游7个bp。将修饰后的HSV-2gD基因插入到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基因区段的痘苗表达质粒pJSA1175,置于痘苗病毒P7.5k早/晚期启动子控制下。将此重组质粒用脂质体Lipofectin方法转染已受野型TK ̄+痘苗病毒天坛株感染的TK ̄-143细胞,通过同源重组机制和标志基因LacZ产物的蓝斑显色作用,以及BudR试剂对TK表型的选择压力,筛选出整合有HSV-2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Southem杂交表明,HSV-2gD基因已正确地插入痘苗病毒TK基因区内;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显示,HSV-2gD蛋白已得到有效表达,且主要分布于细胞膜。重组病毒免疫家兔可产生明显的抗HSV-2gD中和抗体。用重组病毒免疫小鼠,3周后可使94%(17/18)的小鼠对抗HSV-2的致死量攻击,表明重组病毒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姚树元  杭长寿 《病毒学报》1998,14(2):121-125
以汉滩病毒76/118株M、S片段分别插入转南粒PJSB1175的P11和P7.5启动子下游,构建成重组质粒PJSB117.5S。采用Lipofectin转染针重组质粒分别与痘苗病毒天坛株TKvv和表达S片的重线痘苗病毒VJSA1175S进行共转染,免疫酶斑和蓝白筛法筛选并纯化,得到了重组病毒VJSB11M5S。Budr的选择压力试验表明,外源基因确定插入在TK基因区;PCR及打点杂交证实了两个片  相似文献   

3.
人癌胚抗原-重组痘苗病毒的构建和制备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痘苗病毒的基因组庞大,结构复杂而特殊,不可能将外源基因直接插入它的基因组,必须利用一种特殊的痘苗病毒质粒,才能构建成功重组痘苗病毒.在分析了痘苗病毒质粒pJ120〔含有我国天花疫苗-痘苗病毒天坛株761的启动子和胸苷激酶(thymidinekinase,简称TK基因),及含有人癌胚抗原(carcinoembrynicantigen,简称CEA)cDNA全序列的质粒p91023B-cea-17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出三步法构建了重组疫苗病毒质粒pJ-CEA.经酶切及PCR鉴定pJ-CEA中CEAcD-NA的存在,进一步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了表达人CEA的重组痘苗病毒,并以人体成纤维细胞作为宿主细胞,对CEA-重组痘苗病毒进行了大量培养.再次证实痘苗病毒是良好的真核表达载体,可以高效而准确地表达细胞膜糖蛋白CEA.  相似文献   

4.
邹艳  阮力 《病毒学报》1998,14(2):97-103
针对痘苗病毒天坛株非必需区TA25R-TA36L,构建了可去除TA26R至TA35L的10个ORFs,并同时表达LacZ的两步重组表达载体pA2427LacZ。通过两种方法(一步重组和两步重组)获得了在该区域表达LacZ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RVA2427L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分离到的一株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168株)病毒基因组中,分离出含有糖蛋白D(gD)基因的1.2kb片段,插入带有痘苗病毒天坛株TK区的质粒pJSB1175P7.5k启动子下游,转染无白血病鸡胚原代细胞,获得带有HSV-1-168gD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此株重组病毒在感染细胞膜上表达HSV-1-168gD糖蛋白抗原,能与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反应。在感染细胞中表达的膜抗原经SDS-PAGE分析,表达分子量为54kD糖蛋白。用Southern杂交分析了重组病毒DNA中特异的gD基因,对作为活疫苗的重组痘苗病毒株进行了一些微生物学活性、免疫原性和毒力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用PCR扩增和克隆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GA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成纤维细胞(GEF)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DV糖蛋白D(gD)抗原基因片段的约1300bp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l位点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在以digoxigenin(dig)标记的gDPCR产物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初步筛选到阳性重组质粒克隆,再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MDVgD基因的重组质粒p18MgD。将p18MgD质粒DNA用dig标记后,在Southernblot中,该探针能识别MDV基因组DNA的BamHI-A克隆中的A片段DNA。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gD克隆也和已发表的MDV的RBIB株gD一样,不含有EcoRⅠ、HindⅢ、PstⅠ、SmaⅠ、pvuⅡ等酶切位点。证明该重组质粒是MDVgD克隆。  相似文献   

7.
HCV NS5B基因片段克隆入BAC-TO-BAC^TM重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pFASTHTc载体质粒,转化DH10BAC^TM感受态细菌获得重组的Bacmid质粒,将重组Bacmid质粒转染Sf细胞,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可表达目的蛋白。免疫印迹和体外活性检测表明,所表达蛋白为HCV NS5B蛋白,具有多聚酶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 P R R S V 弱毒株膜蛋白( M) 和核衣壳( N) 蛋白基因为模板,设计的一对含有 Eco R I 和 Bam H I酶切位点的引物,通过 R T P C R 扩增出一约900 bp 的 M N 基因片段,将此基因片段成功克隆于高效表达载体p B V220 ,构建成重组质粒p B V M N,导入大肠杆菌 D H5α,经温敏诱导,成功地表达了 M N 基因。表达产物经 S D S P A G E 电泳和 Western blot 印迹分析,其分子量约34 k D,与兔抗 P R R S V 高免血清发生反应,经光密度扫描分析,表达产物量占菌体总蛋白的12 % 。该研究为 P R R S 基因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用重组痘苗病毒表达pGHcDNA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了含有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用ELISA证明该重组病毒在被感染的h143细胞中,可表达出猪生长激素并将之分泌到培养基中,表达量约为1.05μg/10^6细胞(24h),用定位免疫化学法进一步证明该病毒可感染小鼠并在小鼠体内表达pGHcDNA,同时还构建了含双拷贝pGHcDNA的重组痘苗病毒,并证明其pGH表达量比单拷贝重组病毒有明显提高,约为1.50μg/10^6细胞(24h)  相似文献   

10.
刘红兵  张智清 《病毒学报》1998,14(2):109-113
将hGM-CSFcDNA插入含有P11k及25k双向启动子的痘苗病毒载体PJ120的P11K启动子下游,而P25K下游则为LacZ基因,成表达质粒pJ120/GM-CSF。,以此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共转染TK-143细胞。在BU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11.
用DNA重组技术得到的含甲肝病毒基因的重组痘苗病毒,可在家兔体内产生ELISA竞争抑制与中和抗体。基础免疫后,动物体内竞争抑制抗体滴度为10,加强免疫后达到80。由重组病毒产生的抗体中和指数比甲肝病毒产生者略低。  相似文献   

12.
我们于1984和1985年6月上、中旬,在广州市郊、县,湛江市郊以及广西南宁市郊、县,北海市郊和合蒲县等花生产区,调查花生病毒病时,除了发现花生轻斑驳病毒病外,还发现一种新的病毒病害。其症状特征是:病株顶端叶片上出现很多褪绿黄斑或环斑,有的环斑变  相似文献   

13.
用重组痘苗病毒作载体表达甲型肝炎病毒抗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高峰  刘崇柏 《病毒学报》1989,5(4):303-311
  相似文献   

14.
甜菜花叶病毒新疆分离物的特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5.
芝麻花叶病的病毒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患芝麻花叶病的病叶中提纯了一种线条状病毒颗粒,长700~800nm,宽13nm。经汁液摩擦接种可感染心叶烟、大豆,甜菜等9种植物,不感染西瓜,苋色藜、豇豆等。主要传毒介体是发生在芝麻田的桃蚜。病土、病种均不传病。该病毒与西瓜花叶病毒、芜菁花叶病毒及马铃薯Y病毒的抗血清无反应。超薄切片中可见到风轮形和纸卷形的圆柱状内含体以及结晶状内含体。结晶状内含体分布在细胞质和叶绿体中,其它内含体均见于细胞质中。同时,细胞质中还可见到大量聚集的线状病毒颗粒。初步认为此病毒可能是马铃薯Y病毒群中的一个新成员,暂称为芝麻花叶病毒。国内外均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6.
甲型肝炎(甲肝)病毒基因全部开放读码框架cDNA重组于痘苗病毒天坛株DNA的HindⅢM片段,获得了重组痘苗病毒VMS11HAV25。用10~7PFU或10~8PFU病毒量皮内免疫家兔,能诱生甲肝病毒抗体,其滴度与免疫剂量、免疫次数及间隔有关。组织培养中和试验表明,该抗体具有中和甲肝病毒的能力。VMS11HAV25的免疫效果似优于本实验室已报道的另一株甲肝病毒基因重组于TK区的重组痘苗病毒Re41。  相似文献   

17.
柑桔碎叶病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汁液摩擦接种方法对柑桔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进行了进一步的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该病毒除在豇豆上引起枯斑外,还侵染克里芙兰烟(Nicotianaclevilandii)产生系统斑驳和轻花叶,侵染昆诺藜(Chenopodium quinoa)和苋色藜(C.amaranticolor)引起系统坏死和花叶,侵染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引起局部环斑.这些草本寄主均可作为CTLV的指示植物.在发病的柑桔叶汁液中,测得CTLV的稀释限点为10~(-5).经汁液摩擦接种,可以将CTLV从克里芙兰烟传播到木本指示植物柑桔和枳橙上.感病植物材料的组织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CTLV感染柑桔、枳橙、克里芙兰烟和昆诺藜均使其叶肉薄壁细胞的叶绿体出现淀粉沉积、叶绿体片层结构解体和消失;病毒在受感染的植株叶脉韧皮部细胞中紧密聚集,形成病毒结晶体;这种结构也出现在叶肉薄壁细胞中.这是关于该病毒组织病变的首次报道.用直接负染方法从感染CTLV的柑桔(枳橙)、克里芙兰烟和昆诺藜病叶中均能检查到线状病毒粒子,用改良的Deriick’s免疫电镜方法和琼脂双扩散方法测定均显示该病毒…  相似文献   

18.
用放射免疫成斑法研究了甲型肝炎病毒FM-175株的理化稳定性和灭活条件,证明甲型肝炎病毒理化稳定性与其它肠道病毒相似,具有广范围的pH(2~10)稳定性;Mg~(++)和Ca可增强其热稳定性,不能抵抗冷冻干燥,但对热的抵抗力明显高于普通肠道病毒,可被紫外线迅速杀灭,也可被多种消毒剂如3~8%的甲醛液,50~90%的乙醇,2%的石炭酸及400ppm的有效氯等杀灭,但可抵抗0.1%甲醛液,2~5%的来苏儿及200ppm的有效氯1小时以上,本研究工作为甲型肝炎病毒的理化性状、保存及消毒条件等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9.
Epstein-Barr(EB)病毒的原发感染发生在儿童时期,在我国3~5岁儿童的感染率为70%~90%。感染后终生带毒,并经唾液不断排出病毒。我国南方是鼻咽癌高发区,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早期诊断方法的改进和早期治疗,使鼻咽癌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但不能降低发病率。EB病毒疫苗有可能成为控制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Epstein等人从淋巴母细胞株(B95-8细胞)细胞表面提取EB病毒膜抗原(MA),用于免疫棉顶猴能产生中和抗体。免疫动物能抵抗EB病毒攻击后所诱发的恶性淋巴瘤。该中和抗体在体外能中和EB病毒的转化活性。EB病毒的主要膜抗原(MA)是由分子量220kD和  相似文献   

20.
从云豹分离的一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病死的云豹体内分离到1株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它的血凝特性和对猫与水貂的致病力,分析了它与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病毒参考毒株(FNF-8)抗原的相关性。 用中国兽药监察所提供的猫肾传代细胞(FK)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同步接种和异步接种测得病毒的TCID50均为4.8/ml。病毒经乙醚、酸(pH3.0)、热(56℃1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