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流感是由正粘液病毒引起的下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引起流感暴发流行的病毒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局部流行。流感起病急,剧烈头痛、发冷、发热食欲减退、全身乏力、背部务上肢疼痛为主要症状。全身中毒症状很重,呼吸道炎症却很轻。严重病例发生下呼吸道并发症,如支气 、气管支气管炎和支气管肺炎。流现毒传播快,新亚型出现,几个月内扫全球因流感大流行时,造成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机  相似文献   

2.
广谱流感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英  王文玲  阮力 《病毒学报》2008,24(2):155-159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依据病原不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均只有一个型,变异相对较少,从未引起世界大流行,而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多,变异大,曾引起4次世界大流行[1],已成为流感防控和疫苗研究的重点.预防流感大流行最有效的措施是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刘超  陈薇  李艳梅 《生命科学》2011,(10):1034-1039
2009年4月初,在墨西哥和美国出现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该病毒通过人-人传播迅速在全球范围蔓延。该病毒拥有来自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其HA基因与引发1918年大流行的流感病毒株的HA基因同源性很高。该病毒倾向于感染儿童、青少年、孕妇,以及具有心肺疾病的人。据观察,它在人群中的传播能力高于季节性流感。部分感染患者具有在季节性流感中罕见的呕吐和腹泻症状。先前的流感病毒大流行和2009年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大流行表明,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容易发生基因重排,新产生的变异毒株很可能造成新的大流行,威胁人类健康。由于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都能感染猪,猪被认为是通过基因重排生成新的大流行病毒的"混合容器"。  相似文献   

4.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由甲型、乙型和丙型等流感病毒引起。其中,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可导致季节性流行甚至全球大流行。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是病毒复制、传播和发病机制中的关键酶,因而研发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s)是对抗流感感染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中国,许多用于清热解毒的中药单独使用或作为中药配方来治疗流感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如何从中药中快速分离出活性物质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5.
黄兰  周剑芳  韦红  舒跃龙 《病毒学报》2012,28(5):572-576
流感病毒可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神经氨酸酶抑制剂(NAI)是以神经氨酸酶为靶点的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复制,是目前流感预防和治疗的一线用药。然而由于NA或者HA的突变,导致病毒对该药耐药。不同亚型流感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耐药情况也不同,不同的检测方法也对判断病毒是否耐药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平均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该种病毒,造成严重危害。流行性感冒病毒包括甲型、乙型和丙型三种亚型,本文就近年来流感病毒的流行趋势、病毒分离培养、血清学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黄保英  阮力  王文玲 《病毒学报》2011,27(2):176-183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全世界每年约有5%~15%人口受流感病毒的影响,其中严重病例有300~500万,因流感而死亡人数为25~50万[1-2]。甲型流感病毒亚型多,变异大,  相似文献   

8.
封面故事     
<正>甲型流感病毒为常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某些亚型的病毒变异后可感染人类产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主要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可因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而导致死亡。发生于1918至1919年间的"西班牙"甲型HIN1流感导致了全球5000万人死亡。随着2009年墨西哥HIN1流感的大规模爆发,甲型HIN1流感病毒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位于甲型HIN1流感病毒表  相似文献   

9.
流感: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甲型流行性感冒(Influenza type A),简称流感,是由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近百年来,已发生多起世界性大流行,夺取了数千万人的生命。流感病毒广泛存在于各种鸟类,感染多种动物,通过动物体内基因重配或突变,创造出适应人类受体的新型毒株而使人感染致病,甚至引起流行。因此,流感也是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对1996~2004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基因在中国南方福建省的变异特点与流行特征进行研究.对25株(其中11株基因序列来自GenBank)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行种系发生学分析.研究表明在约8个流感流行季节中,HA1基因在不断进行着点突变,期间可能发生了4次抗原性漂移.氨基酸突变的位点主要位于HA1分子抗原决定簇A~E内及附近和某些受体结合位点.其中,抗原位点B,A和受体结合位点226位的突变对于抗原漂移至关重要,但随着流感病毒的进化,抗原位点和与抗原漂移有关的关键密码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在亚洲南部监测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阳性选择密码子的突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流感病毒是分节段的负链RNA病毒,由RNA依赖的RNA聚合酶起始病毒的复制。流感病毒的特殊基因组结构和病毒蛋白的功能使其极易发生抗原转换和抗原漂移,这使得病毒能够逃避多种宿主的长效中和性免疫反应。本文从病毒结构、基因组及其编码蛋白质、病毒复制过程和病毒的易感宿主等几方面论述了流感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用新甲1型流感病毒津防77-78兔免疫血清与SSS裂解的相应抗原进行双向扩散试验(简称双扩),出现两条明显的沉淀线,即血凝素和核蛋白沉淀线;而乙型Lee株抗原则不产生沉淀线。用双扩对新甲1型津防77-78与旧甲1型国内外代表株FM1、FW、京生53-7、京科55-3做单面的血凝素抗原分析,证明津防77-78的血凝素与FW一致,与其它毒株均有差异。但津防77-78的血凝素和核蛋白沉淀线的位置与FW的相反。 用酸沉淀处理流感病毒的方法浓缩抗原,与同型流感病毒免疫血清做双扩,可得到核蛋白沉淀线。用双扩和酸沉淀抗原能对新分离流感病毒满意地定型,方法简单,出结果快,优于补体结合试验。  相似文献   

13.
14.
This investigation was undertaken to select antigenic variants of a Borrelia burgdorferi strain in vitro. The original strain BITS was cultivated in BSK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increasing concentrations of homologous hyperimmune serum raised in rabbits. After a few serial passages starting from a subinhibitory serum dilution of 1:800 in BSK up to 1:200, a variant named BITSv was obtained; it grew abundantly like the control culture in the presence of hyperimmune serum. Analysis of the antigenic pattern of the original and derived variants by Western blotting revealed that BITSv,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train BITS, had lost the reactivity with the immune serum at the level of the oligosaccharide moiety. These experiments, designed to mimic the possible action of antibodies that arise during a Borrelia infection, suggest that lipopolysaccharides are surface located and that they play a role in the integrity of the outer membrane during the multiplication of Borrelia burgdorferi.  相似文献   

15.
用免疫扩散法(ID)对新疆、内蒙、西藏三地区的维吾尔族、蒙古族及藏族37份ayw/HBsAg阳性标本进行分型,36份为ayw2亚型,1份ayw4亚型,后者为我国ayw2优势亚型区首次发现的另一种新亚型,用y单克隆抗体酶标电泳法对ayw1、ayw2、ayw3和ayw4进行了抗原性研究,结果证明,ayw2和ayw4与ayw1和ayw3两组中的y为两种抗原性不完全相同的决定簇,本研究结果对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和乙肝疫苗抗原的合理组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天花粉蛋白分子的抗原决定簇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抗原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用天花粉蛋白作抗原,制备了16株分泌抗天花粉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其中包括5株IgE杂交瘤细胞系。用这些单克隆抗体同天花粉蛋白进行抗体竞争结合试验,结果表明:16种单抗之间可产生不同程度的竞争,竞争率从0—100%不等。按照竞争的情况,16种单抗可以分成4个不同的组,即TE 1,1B 1,3A 12,4B 5组,分别识别4个可区分开的抗原决定簇区。值得注意的是TE1组包括了所有5种IgE单克隆抗体(以及另外两种IgG 1单克隆抗体),这一结果提示TE1组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决定簇区可能以某种方式介入了小鼠IgE抗体应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从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收集了自病人及各种动物分离到的40株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用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McAb)进行抗原分析,发现大多数省市分离的EHFV株能与MA25-1 McAb起反应,但湖北、湖南分离的EHFV不与之起反应,而该McAb对EHFVA9株抗原的滴度为1/2560。实验还发现,湖北省内长江以北地区分离的EHFV毒株Q25、J173。WP43和从江南地区分离的EHFV毒株A24和HA1018在抗原性上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应用抗—HBc单克隆抗体研究乙型肝炎核心抗原的抗原位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美云  汤少华 《病毒学报》1990,6(2):140-144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