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黑鲷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SCGE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0.5 mL的麦细管为冻存管和DMSO为抗冻剂进行超低温冷冻黑鲷精子,对冻精核DNA的损伤情况进行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检测,其结果表明,以Cortland溶液为稀释液,5%、10%、15%及20%DMSO为抗冻剂的超低温冻存的黑鲷精子活力、受精率与鲜精无显著差异。其中以10%DMSO为抗冻剂的冻存效果最佳,冻精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寿命及受精率分别达(92.91±1.25)%、(39.90±2.70)min、(53.82±2.84)min及(89.35±1.99)%;而以25%及30%DMSO为抗冻剂时,冻精活力及受精率显著下降。SCGE检测结果显示,DMSO浓度为5%、10%、15%及20%时,黑鲷冻精与鲜精的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不显著;DMSO浓度为25%及30%时,冻精与鲜精的彗星率及损伤系数差异显著;冻精的彗星率与抗冻剂DMSO浓度成正相关。黑鲷鲜精及冻精核的DNA损伤主要为轻度和中度损伤,重度损伤比例较低,完全损伤仅存在于25%及30%DMSO为抗冻剂的冻精中,且比例低。分析认为,较高浓度的DMSO是引起冻精核DNA损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乙二醇(EG)为抗冻剂超低温冻存黄姑鱼(Nibea albiflora)精子的活力及DNA损伤情况,本研究以Hank′s盐溶液(HBSS)为稀释液,5%~30%乙二醇(EG)为抗冻剂,0.5 ml麦细管为冻存管,两步降温法超低温冷冻保存黄姑鱼精子,用显微观察法测定精子活力,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精子的DNA损伤,用SPSS 11.5处理实验数据。黄姑鱼鲜精的激活率为85.67%±2.09%、运动时间为(318.67±6.11)s、寿命为(405.67±7.77)s。5%、10%、15%乙二醇(EG)组冻精的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10%乙二醇(EG)组冻精的激活率为84.67%±1.15%、运动时间为(319.00±12.12)s、寿命为(400.67±4.73)s;20%、25%、30%乙二醇(EG)组冻精的运动时间及寿命与鲜精相比差异显著。5%、10%、15%、20%乙二醇(EG)组冻精核DNA损伤状况与鲜精无显著差异,25%、30%乙二醇(EG)组冻精核DNA损伤状况与鲜精差异显著,且冻精核DNA的损伤程度与乙二醇(EG)浓度成正相关。分析认为,5%~15%乙二醇(EG)适宜作为黄姑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用抗冻剂。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定精子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研究了环境因子变化对黄姑鱼精子活力的影响及超低温冻存后黄姑鱼精子的活力。结果表明,黄姑鱼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盐度为25~35、适宜pH为7.5~8.5。在pH 8.0~8.5、盐度25条件下,精子激活率达(85.33±2.52)%,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为(336±14.02)s及(405.33±12.22)s。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NaCl、KCl、MgCl2及葡萄糖溶液浓度分别为300~500 mmol·L-1、600 mmol·L-1、800~1000 mmol·L-1及900mmol·L-1;精子在缺少HCO3-的人工海水中未能被激活;精子在无Ca2+或无Mg2+的人工海水中激活率均大于80%,但运动时间及寿命均有所缩短。以Cortland及HBSS溶液为稀释液、10%EG为抗冻剂冻存黄姑鱼精子,冻精激活率>80%,运动时间均超过200s。  相似文献   

4.
采用-80℃超低温冷冻方法对黄鳝精液冷冻保存技术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黄鳝精子在冻存前不需低温平衡过程;10%DMSO作为抗冻保护剂效果最好,以200 μL离心管为冻存容器,保存168 h,精子相对活力可达79%;以细管为冻存容器,精子相对活力可达88%.此结果为黄鳝精子冷冻保存库的建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保护兰州鲇(Silurus lanzhouensis Chen)种质资源, 促进新品种选育, 文章开展了兰州鲇精液超低温冻存抗冻剂筛选及程序保存技术研究, 并通过精子解冻激活率、核DNA检测、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测技术对冻存效果和冻存损伤情况进行了评测。结果表明: 兰州鲇精液以10% DMSO为抗冻剂, 4℃平衡20min, –80℃平衡30min后立即置于液氮超低温保存, 并于40℃水浴解冻时精子冻存效果较佳, 冻精激活率达(75.56±3.91)%。SCGE检测DNA损伤结果显示超低温冻存10d、20d及30d兰州鲇精液的彗星率和损伤系数无显著差异。扫描电镜检测显示兰州鲇精子明显分头部, 中段及尾部3部分, 属于单鞭毛型, 无顶体, 无侧鳍, 中心粒相互垂直呈“T”形, 鞭毛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冻存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膜损伤, 细胞质膜与染色质膜发生破损、折皱、囊泡化或整体脱落, 细胞核膜与质膜空隙加大, 核发生变形, 核质疏散, 线粒体结构弥散, 线粒体内容物外流, 中心粒复合体易位, 鞭毛外膜变形脱离, 中段位置断裂, 微管结构基本完好。研究筛选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可长期有效保存兰州鲇精液, 为兰州鲇种质资源保护及今后精液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长牡蛎精子超低温冷冻后超微结构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程序降温仪分步降温冷冻保存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精液,并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了精子的超微结构损伤。超低温冷冻保存后长牡蛎精子的运动率、受精率及孵化率与鲜精无显著差异。鲜精中84.5%的精子形态结构正常,冻精中73%的精子形态结构正常。形态结构正常的精子表现为顶体、质膜、线粒体与鞭毛结构完整、染色质形状规则,顶体、线粒体及中心粒结构正常,鞭毛形态完整、微管结构清晰;形态结构异常的精子表现为顶体脱落、解体,精子头部质膜膨胀、破裂、染色质肿胀、破裂、解体,线粒体移位、脱落、膨胀,嵴退化或消失,鞭毛弯折、断裂,微管解聚。结果显示,以10% DMSO为抗冻保护剂,HBSS溶液为稀释液,1:4的稀释比例,添加海藻糖,采用分步降温法冷冻保存,对长牡蛎精子具有较好的抗冻保护作用,合适的冻存方法可以有效的保护太平洋牡蛎精子冷冻过程中结构损伤。研究有助于长牡蛎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及应用。  相似文献   

7.
软鳍新光唇鱼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XA  Yang JX  Chen XY  Pan XF  Li ZY 《动物学研究》2012,33(3):283-289
2011年,对软鳍新光唇鱼(Neolissochilus benasi)进行了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研究。以解冻后的精子活力为指标,采用稀释液D-15,设计不同的抗冻剂种类和浓度,以及不同的实验条件(包括冷冻体积、4℃平衡时间和解冻温度等)探索软鳍新光唇鱼精子的超低温冷冻保存方法。筛选出了适合软鳍新光唇鱼精子超低温冷冻保存的两种抗冻保护剂及其浓度分别为10%MeOH和15%EG,确定了精液与稀释液的最适稀释比例为1:7、4℃平衡时间区间为10~60min、冷冻体积为60μL,以及复苏方法为37℃水浴快速解冻30s。当鲜精活力为(62.33±2.05)%,综合以上最佳实验条件进行保存,解冻后精子的最高活力为(29.67±0.47)%,但效果不理想,不能达到广泛生产运用水平;产生这一结果,可能与异地保育物种的饲养管理有关。因此,在亲鱼培育管理中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捕获诱发的压力,尽量提供适合的养殖条件。在珍稀鱼类异地保育时,繁殖用雄鱼的培育与雌鱼同等重要,是获得大量高质量仔鱼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子对眼斑拟石首鱼精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精子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研究了pH、盐度、离子及葡萄糖等因子变化对眼斑拟石首鱼(Csiaenops ocellatus)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眼斑拟石首鱼精液中精子平均浓度为(1.203±0.22)×1010个·mL-1;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5,其中盐度25时精子的激活率、运动时间及寿命分别达94.32%、9.14min及12.55min;精子激活与运动的适宜pH为6.0~8.5,适宜的KCl、NaCl及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600~700mmol·L-1、600mmol·L-1及400~600mmol·L-1,适宜的葡萄糖溶液浓度为700~900mmol·L-1;精子在缺少HCO3-或Mg2+或Ca2+的人工海水中激活率与在人工海水中的激活率无显著差异,但运动时间和寿命有所缩短。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连续继代造成的愈伤组织变异,探索新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对防风愈伤组织进行了超低温冷冻保存及植株再生研究。以关防风3周龄的愈伤组织为材料,单一变量法研究适宜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结果显示:(1)防风愈伤组织超低温保存的最佳方案为:4℃条件下于MS+1.0mg/L 6-BA+1.0mg/L NAA+5%DMSO的继代培养基中预培养3d,60%PVS2常温装载20min,100%PVS2于2℃脱水45min后直接投入液氮。(2)防风愈伤组织经超低温保存后的相对存活率最高为79.24%,其中预培养和脱水是实现超低温冻存的关键环节,且1.0mol/L蔗糖的MS溶液洗涤、暗培养14d以上有助于冻后愈伤组织恢复生长。研究表明,玻璃化超低温冻存可以作为防风愈伤组织的保存方法,冻后愈伤可以恢复生长并再生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0.
真鲷精子的超低温冻存及DNA损伤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名贵经济鱼类育种或种质资源保存的需要,精子超低温冻存及冻精质量评价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在海产鱼类中,已见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微动脉细胞静息膜电位(RP)的分布特性及形成机制.方法:离体豚鼠冠状动脉微动脉(直径小于100 μm)上,应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细胞RP.结果:①成功记录到112个细胞,细胞平均RP为(-65±4.2)mV,应用高斯函数拟合后细胞RP呈双峰状分布,两个峰值分别为-43和-74 mV,分别称为高和低R...  相似文献   

12.
镁离子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镁离子对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早期黏附和生物膜形成过程的影响。方法荧光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各组不同时间点96孔板底部黏附细菌的荧光强度,荧光探针FTTC-ConA染细菌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多糖差别;SYTO9/PI染生物膜内细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合BF图像结构分析软件(Image Structor Analyzer,ISA)对各组生物膜结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d时,空白组和1mmol/L镁组的黏附细菌的荧光强度分别为1845.67±45.3和2254.78±42.45,t=-9.96,P〈0.05;0.1mmol/L的镁浓度下荧光强度也有增加,其余各时间组趋势与2d组相似;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随着镁浓度增加,EPS增多;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随着镁浓度增加,生物膜活菌增加、菌落变密集;ISA软件分析结果示:空白组和1mmol/L镁组的6d生物膜厚度分别为(25.80±1.16)μm和(34.87±1.59)μm,t=-13.85,P〈0.05;区域孔率分别为0.96±0.05和0.90±0.04,t=2.48,P〈0.05;平均扩散距离分别为1.54±0.15和1.92±0.16,t=5.23,P〈0.05;结构熵分别为3.64±0.57和4.70±1.09,t=-2.6,P〈0.05,3d组生物膜也有相同的趋势。结论镁离子可以增强黏液型铜绿假单胞菌的早期黏附,影响随后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左旋多沙唑嗪(-)DOX、右旋多沙唑嗪(+)DOX和消旋多沙唑嗪(±)DOX对高血脂家兔血脂水平及动物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取普通级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给予高脂饮食4周后,血清TC小于10mmol/L的8只家兔为普通饮食组,饲以标准饲料。血清TC大于10mmol/L的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10):高脂模型组、高脂模型+(-)DOX组、高脂模型+(+)DOX组以及高脂模型+(±)DOX组。普通饮食组和高脂模型组家兔腹腔注射无菌双蒸水;其他3组家兔分别腹腔注射(-)DOX、(+)DOX和(±)DOX,连续9周。分析药物对兔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影响。结果:饲以高脂饮食13周时模型组家兔死亡率达40%,远远高于普通饮食组家兔(10%),亦明显高于(±)DOX和(-)DOX处理组。模型组家兔随高脂饲养的时间延长,血清LDL-C水平进一步显著升高(P0.05和P0.01);而各药物处理组动物的血清LDL-C水平未显著升高(P0.05)。结论:(-)DOX和(±)DOX可提高高脂饮食家兔的生存率,并对高血脂家兔的血清LDL-C紊乱具有轻度的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不是其提高高脂饮食家兔生存率的主要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的作用及有关离子机制,并探讨一氧化氮在痛觉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在分离的大鼠背根神经节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技术,给予灌流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观察硝普钠诱导的神经元膜反应。结果:大部分神经元对硝普钠敏感(79/102,77.45%),滴加硝普钠(10~100mmol/L)后可引起浓度依赖性的超极化反应,剩余神经元没有反应。硝普钠(100mmol/L)可使神经元膜电导由(21.06±1.94)nS增加到(23.08±0.92)nS。L-NAME(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1mmol/L)、CdCl2(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断剂,0.1mmol/L)、无Na^+平衡盐液对硝普钠引起超极化反应无明显影响。四乙基碘化铵(非选择性钾通道阻断剂,10mmol/L)明显抑制硝普钠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硝普钠在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可引起浓度依赖的超极化反应,且此超极化反应是钾电导介导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6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n=8);I/R组(n=24),夹闭双肾动脉45分钟后恢复血流灌注;I/R+HBO组(n=24),夹闭双肾动脉45分钟并在恢复血流后1h、24 h、48 h行HBO治疗,每次HBO后采血并取双肾,比色法测定血浆尿素氮(BUN)、肌酐(Cr)值,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情况,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促凋亡基因Bax的mRNA含量.结果:与sham组(BUN值为9.563± 1.384 mmol/L;Cr值为45.912±2.685 mmo1/L,TUNEL值为2.088%)比较,I/R组大鼠再灌注1小时尿素氮(12.5±1.487 mmol/L)和血肌酐水平(51.388±3.092 mmol/L)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UNEL阳性细胞数(9.775%)和Bax的mR-NA(3.219± 0.427)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再灌注24小时及48小时后尿素氮(28.087± 2.012 mmol/L、41.225± 1.397mmol/L)和血肌酐(241.75± 11.853 mmol/L、278.75± 12.578 mmol/L)水平、TUNEL阳性细胞数(12.512%、14.413%)和Bax的mRNA(5.541±0.227、6.407± 0.291)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而HBO治疗可显著降低再灌注24小时及48小时的大鼠尿素氮(14.15±1.397 mmol/L、25.962± 2.497 mmol/L)和血肌酐(146.375± 8.782 mmolL、210.125± 11.519 mmol/L)水平(P<0.05),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结论:HBO治疗可以改善I/R后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在早期明显降低Bax的mRNA表达,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左卡尼汀口服液治疗不同程度的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9月就诊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少弱精症者300例,其中重度少、弱精症者70例(治疗l组),中度少、弱精症者110例(治疗2组),轻度少、弱精症者120例(治疗3组)。另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将其作为对照纽。治疗组口服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及复方玄驹胶囊,持续时间3个月。每一位被研究对象都在治疗前后定期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四个方面的检查,同时观察服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并对精液量、精子密度、A级精子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轻中度患者观察其(A+B)级精子,重度患者观察其(B+C)级精子,同时评价其治疗前后的生育能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3组治疗后精液量[(3.7±1.6、3.7±1.1、3.8±1.2)mL]、精子密度[(3.4±1.4、23.2±1.8、39.6±14.2)(mol/L)]、A级精子[(3.6±2.5、15.6±6.3、28.6±9.6)%]、(A+B)级精子、(B+C)级精子比例、生育力指数(0.2±0.0、0.8±0.1、1.4±0.1)均升高明显,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1、2、3组治疗前均有所减少,治疗1、2组治疗后虽有所上升,但还是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组治疗后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提示该方法对轻度少、弱精症者效果较重、中度好。结论:左卡尼汀配合复方玄驹胶囊对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孤啡肽(N/OFQ)对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瞬时外向钾电流(IA)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的通道动力学机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N/OFQ对急性分离的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IA的作用。结果:①0.1μmol/L N/OFQ使IA幅值由给药前的(5356.1±361.6)pA下降为(4113.3±312.7)pA,抑制率为23.20%±2.17%(P〈0.01,n=10)。②0.1μmol/L N/OFQ使IA的电流-电压(I-V)曲线降低(P〈0.01,n=10)。③0.1μmol/L N/OFQ使,IA激活曲线的半数激活电压(V1/2)和斜率因子(κ)分别由给药前的(-9.2±2.5)mV和(20.4±2.3)mV变为给药后的(30.6±3.7)mV(P〈0.01,n=8)和(22.6±2.1)mV(P〉0.05,n=8)。④0.1μmol/L N/OFQ使IA失活曲线的半数失活电压(V1/2)和斜率因子(κ)分别由给药前的(-64.1±3.2)mV和(21.5±2.1)mV变为给药后的(-55.9±1.9)mV(P〈0.05,n=5)和(19.6±2.2)mV(P〉0.05,n=5)。结论:N/OFQ可抑制大鼠顶叶皮层神经元IA,使其激活曲线、失活曲线均右移。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乙酰胆碱(ACh)不仅是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有效的血管舒张物质参与许多血管床的调节活动。本实验观察ACh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超极化的离子机制以及NO在超极化反应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在豚鼠离体耳蜗螺旋动脉标本上,运用细胞内微电极技术记录外源性的ACh引起的反应。结果:在保持灌流液中含有5mmol/L K^+以及最小纵向张力的情况下,ACh(0.1—10μmol/L)引起低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超极化反应,而引起高静息膜电位细胞明显的去极化反应。ACh引起的平滑肌细胞超极化反应是浓度依赖性的(ACh的浓度是1μmol/L和10/μmol/L时,分别引起超极化的幅度是22和30mV,n=7)。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能被阿托品(atropine,0.1~1μmol/L,n=6)或DAMP(50~100nmol/L,n=6,一种选择性的地受体的拮抗剂)所阻断,同时也可被BAPTA—AM(10μmol/L,n=7,一种可通过细胞膜的Ca^2+螯合剂)或eharybdotoxin+apamin(50-100nmol/L,n=4,两种Ca^2+激活K^+通道的阻断剂)所阻断,但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300μmol/L,n=8,一种NO合成酶的完全抑制剂,n≥5)或glipizide(10μmol/L,ATP敏感性的K^+通道阻断剂,n=4)或indomethacin(10μmol/L,环氧合酶的抑制剂,n=4)不能阻断ACh引起的超极化反应。结论:ACh通过激活内皮细胞的M3受体,开放钙依赖的钾通道.进而引起耳蜗螺旋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超极化反应,并且这一超极化反应与内皮细胞NO的产生和释放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血磷水平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肾内科28例高血磷(SP〉1.6mmol/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病例组,30例血磷正常(SPN1.6mmol/L)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原发病组成,年龄,性别,透析龄,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碱性磷酸酶,肾功能,血浆白蛋白水平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在原发病组成,年龄(43.2±9.8岁VS40.5±12.2岁),男女性别比例(16/12vs.17/13),透析龄(32.56±6.71月vs.35.43±5.82月)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o.05),有可比性,在血红蛋白(83.22±6.71g/Lvs103.36±5.84g/L),红细胞压积(24.83±1.92%vs.30.76±1.52%),血钙(1.71±0.16mmol/Lvs.2.23±0.21mmol/L),血碳酸氢根(14.2±3.1mmol/Lvs20.6±4.9mmol/L),血碱性磷酸酶(124.26±16.33U/Lvs.61.47±14.91U/L),皮肤瘙痒发生率(22/28vs.7/30),腰背痛发生率(19/28vs.6/30),左心室肥厚发生率(20/28vs12/30),有显著性差异(P〈0.05),肌酐(956±142mmol/LVS.923±156mmol/L),尿素氮(23.1±6.3mmol/LVS.24.8±8.9retool/L),血浆白蛋白(30.5±3.8g/Lvs.31.2±2.9g/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伴有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与血磷正常的患者相比,血碱性磷酸酶,皮肤瘙痒发生率,腰背痛发生率及左心室肥厚发生率较高,而血钙,血碳酸氢根,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低,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