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实验室建立的S180小鼠肿瘤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注射给药,观察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体内抑制肿瘤的效果.实验表明,SEA抑肿瘤率为40.18%,显示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显著刺激脾脏细胞增殖,使脾指数升高至11.3mg/g;使血清和脾组织中IL-2水平分别升至69.77 pg/mL和682.43pg/mL;且能诱导肿瘤组织中产生大量的CD4+T细胞和CD8+T细胞.结果显示,SEA在机体内对免疫功能有正向调节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炎症抑制因子IL—10在过敏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补体调节蛋白CD46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活化辅助因子可以诱导CD4^+T细胞生成IL-10。另外有研究表明,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s)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细胞可以通过促进周围细胞分泌IL-10,使其抑制作用得到放大。本研究探讨在CD46辅助刺激途径下,CD4^+CD25^+Tregs诱导周围CD4^+CD25^+T细胞产生IL-10的能力。方法:分离纯化CD4^+CD25^+Tregs和CD4^+CD25^+T细胞,采用CD3/CD46或CD3/CD28刺激,分别进行单独培养或按1:10的比例共培养,同时以CD4^+T细胞组作为比较。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细胞增殖速率,ELISA方法测定各培养组上清IL10的水平。结果:在CD46或CD28刺激下,CD4^+CD25^+Tregs/CIM+CD25^+T细胞共培养组、CD4^+T细胞组的几-10水平均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单独培养组。在CD46刺激下,CD4^+CD25^+T细胞组、CD4^+CD25^+Tregs/CD4^+CD25^+T细胞共培养组、CD4^+T细胞组IL-10的水平均较CD28刺激下明显增高,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较CD28刺激下显著降低。结论:在cD46或CD28刺激下,CD4^+CD25^+Tregs均能够诱导CD4^+CD25^+T细胞分泌IL-10,CD46作为一种新的T细胞共刺激分子,与传统的CD28分子相比,能够刺激IL-10分泌增加。本文阐述了CD46途径下CD4^+CD25^+Tregs诱生IL-10的功能,进一步研究CD46途径下各类免疫细胞的活化反应,对于明确此途径下免疫细胞的功能改变与某些疾病发病机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是机体维持自身耐受的重要组成部分。CD4^ CD25^ Treg细胞来源于胸腺,其主要功能是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并且其作用是通过直接的Treg-T效应细胞之间的相互接触方式来实现的。CD4^ CD25^ Treg细胞可分泌多种抑制性细胞因子,但与其抑制功能关系并不明确,目前有证据表明GITR和Foxp3与CD4^ CD25^ Treg细胞的抑制功能有关,并且Foxp3已作为CD4^ CD25^ Treg细胞的特异性标志。通过IL-10、TGF-β等抑制性细胞因子、imDC以及转基因技术可以产生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调节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相关性疾病、肿瘤免疫和抗感染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索珊珊  张伟  汪洌 《生命科学》2012,(4):340-345
ThPOK(T-helper-inducing POZ/Krueppel-like factor)又被称为Zbtb7b、Zfp67、cKrox,隶属于一个很大的转录因子家族——POK家族。ThPOK最初是被认为与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转录抑制有关,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ThPOK在T细胞分化过程中至关重要,特别是对CD4^+T细胞的分化发育起着命运决定的核心作用。该文综述了ThPOK在CD4^+T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特点及其与另外两种重要转录因子GATA3和Runx3的相互作用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ThPOK在其他T细胞,如iNKT细胞、γδT细胞及效应CD8^+T细胞中的作用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8+CD122+T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小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小鼠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浸润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脑缺血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的比例及脾和胸腺中CD8+CD12TT细胞数量变化;RT—PCR方法检测CD8+CD122+T细胞对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表达TNF-α,IL-1β,IFN-γ的影响。结果:各时间点脑缺血组织中均有CD8+CD122+T胞浸润,且随脑缺血时间延长,缺血侧脑组织中CD8+CD122+T细胞/CD3+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5d和7d组差异显著,与非缺血侧相比,P5d〈0.05,P7d〈0.05;MCAO小鼠脾及胸腺中CD8+CD122+T细胞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星形胶质细胞经OGD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显著增高,PIFN-γ〈0.01、PTNF-α〈0.001、PIL-1β〈0.01;CD122-blocked组与CD8+组相比,IFN-γ、TNF-α、IL-1β表达明显增高,PIFN-γ〈0.05、PINF-α〈0.05、PIL-1β〈0.01;CD8+组与HBSS组相比,IFN-γ表达降低,P〈0.05;IL-1β表达有降低的趋势。结论:CD8+CD122可细胞在脑缺血过程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其保护作用通过CD122抑制星形胶质细胞TNF-α,IL-1β,IFN-γ炎症因子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roxp3 mRNA和血浆IL-6表达的意义。方法对38例SLE患者和16例正常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 regs百分率,RT-PCR检测roxp3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IL-6水平。结果①SLE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的CD4^+ CD25^+ Tregs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SLE活动组的rox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③SLE活动组和非活动组血浆的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且活动组显著高于非活动组(P〈0.05);④38例SLE患者的CD4^+ CD25^+Tregs水平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性负相关(P〈0.01),F0xp3mRNA水平与CD4^+ CD25^+Tregs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血浆IL-6水平与SLEDAI评分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血浆IL-6水平与CD4^+ CD25^+Tregs/CD4^+细胞比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CD4^+ CD25^+Tregs和Foxp3以及IL-6可能在SLE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争鸣  周秀萍  林梅  李秀萍 《生物磁学》2012,(12):2278-2281
目的:研究口服卡介菌诱导免疫耐受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口服MPB制备EAE大鼠模型,随机分为BCG组(0.5mg/kg)和EAE模型组(PBS),每组各15只,连续经口灌服给药14d,同时选取15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免疫后15d、27d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率,ELISA检测血清IL-6、TGF-β、IgE、IgG含量。结果:与EAE模型组相比,免疫后BCG组大鼠外周血、胸腺及脾脏中CD4^+CD25^+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血清IL-6、TGF-β含量上升,血清IgE、IgG抗体水平下降。结论:口服BCG通过上调淋巴器官中CD4^+CD25^+T淋巴细胞比例,抑制效应性T细胞活性,发挥免疫耐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电镜分型的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CA)的免疫应答状态的异同。方法:将随机抽取的50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活检组织按照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分为尖锐型湿疣、结节型湿疣和内生型湿疣三组。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研究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比值于不同电镜分型CA中的表达。结果:结节型湿疣的CD4^+T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尖锐型湿疣,内生型湿疣介于二者之间。结论:CD4^+/CD8^+比值在不同类型CA中的表达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节型湿疣免疫应答状态异常,预示三种电镜分型的尖锐湿疣转归不同。CD4^+/CD8^+比值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CD28与B7结合形成的共刺激信号是T细胞激活的第二信号,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分子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体抗肿瘤免疫主要由CD8^+T细胞介导,根据CD28的表达与否可将CD8^+T细胞分为细胞毒T细胞(CD8^+CD28^+,CTL)和抑制性T细胞(CD8^+C28^-,Ts)。CTL是体内杀伤肿瘤细胞的主要功能性细胞之一,当该细胞与肿瘤接触时,通过共刺激信号而被激活,发挥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Ts在机体的免疫耐受中发挥作用。现就肿瘤患者CD8^+T细胞上CD28的表达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藤碱(SIN)对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的体外影响及其效应机制。方法建立体外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模型,分别作以下处理:(1)空白对照组;(2)环孢素(CsA)组(50ng/m1);(3)低浓度SIN组(10μmol/1);(4)中浓度SIN组(200μmol/1);(5)高浓度SIN组(1000μmol/1)。分别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荧光强度。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各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1)高浓度SIN组、中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存在差异(F=1444.228,P=0.000);(2)FCM检测细胞内Ca^2+浓度结果:中浓度SIN组、高浓度SIN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055,P=0.000);(3)经SIN处理后,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负相关r=-0.836,P=0.005)。结论SIN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内Ca^2+浓度升高,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率和细胞内Ca^2+浓度之间存在显著性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被认为能够抑制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促进肿瘤生长。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是个常规化疗药物,现在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其小剂量应用时可以删除Treg。了解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4T1Balb/c乳腺癌荷瘤小鼠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及其抗肿瘤效果。方法:通过皮下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乳腺癌Balb/c荷瘤小鼠模型;2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IL-2+NS组、PBS+CTX组、IL-2+CTX组及PBS+NS组,在种瘤第10天开始对荷瘤小鼠分别经腹腔按方案给药。在种瘤后第16天人道处死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干扰素-γ浓度,电子称称量肿瘤重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应用IL-2后,荷瘤小鼠脾脏CD4+CD25+/CD4+比值增加,在应用IL-2的同时使用小剂量CTX可减少CD4+CD25+/CD4+的比值;单次及联合用药均可提高血清INF-γ浓度;联合用药可减少肿瘤重量。结论:小剂量CTX可以减少由使用IL-2所增加的Treg数量,促进抗肿瘤免疫,提高IL-2的抗瘤效果,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该研究可能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HIV感染者及各类医疗措施导致的免疫受损者的增多,探讨一种适合免疫缺陷人群的预防机会感染的策略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CD4^+T细胞是抵抗肺孢子菌等机会感染的最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其中CD40配体(CD40L)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启动B细胞和CD8^+T细胞反应的关键因子。为探讨CD4^+L是否能在缺乏CD4^+T细胞的小鼠体内启动免疫反应,本文研究了用卵白蛋白(OVA)作为模型抗原,联合应用CD40L引起的免疫反应。结果显示,同时应用OVA和CD40L,可使CD4^+T细胞耗竭小鼠体内抗OVA IgG抗体和抗原特异性IFN明显增多,提示在CD4^+T细胞缺乏的宿主体内,CIMOL可以启动B细胞和CD8^+T细胞类免疫反应。该结果为抗肺孢子菌等机会性感染的免疫预防研究提供可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3.
周慧  朱丽影  迟立君  刘畅  颜炳柱 《生物磁学》2012,(21):4031-4035
目的:比较黑龙江省H1V/AIDS患者与健康对照者(healthy controls,HCs)外周血cD4+CD25+F0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HIV/AIDS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1例HIV/AIDS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数量的百分比及绝对数量;采用共同培养方法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D25十FoxP3+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功能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中FoxP3mRNA的表达。结果:黑龙江省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下oxP3+调节性T细胞比率明显高于HCs(P〈O.01),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绝对计数显著下降,且与CD4+T细胞绝对计数成反比;混合淋巴细胞共同培养结果显示,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抑制功能无明显变化;HIV/AIDS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FoxP3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结论:黑龙江省HIV/AIDS患者cD4℃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与病情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基因水平探讨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影响。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体内、外不同浓度MEK刺激。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NA,所得不同浓度MEK刺激的CD4+T细胞mRNA和β-actin条带密度比值作为相对表达强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mg/mLMEK体内刺激及10-9~10-12mol/mL的MEK体外刺激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10-1~10-8mol/mL的MEK抑制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10-13~10-14mol/mL的MEK对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无明显变化。适量浓度的MEK体内、外刺激能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5.
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肿瘤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节性T细胞(Treg)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群,在机体的免疫耐受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们主要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的方式抑制CD4+和CD8+效应性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来调节获得性免疫系统,阻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Treg中以自然产生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固有Treg细胞)研究最多。在人类,调控效能主要限于CD4+CD25high亚型。由于Treg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它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移植耐受和肿瘤的发生和转归上越来越受到重视。该文就该类细胞的特点及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旨在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在KM鼠体内的抑瘤效果.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低剂量组(15 μg/ml)、中剂量组(25 μg/ml)和高剂量组(50 μg/ml),观察肿瘤生长趋势,计算抑瘤率,通过ELISA检测IL-2的含量.结果显示,给药组肿瘤生长趋势均较对照组缓慢;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抑瘤率分别为0,28.9%,34.0%,51.0%(P<0.05);血清中IL-2含量分别为58.9 pg/ml、83.6 pg/ml、91.8 pg/ml、118.1 pg/ml.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可抑制H22肿瘤的生长,并上调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阳性的胃部疾病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百分含量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水平,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H.pylori感染中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pylori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的细胞比例;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H.pylori感染者血清中TGF-β1的含量,无H.pylori感染的患者作为阴性对照。结果 H.pylori感染的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含量及TGF-β1的水平较不伴有H.pylori感染的患者显著升高(P<0.05);H.pylori感染的浅表性胃炎、胃癌前病变及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淋巴细胞的百分含量及CD4+CD25+T细胞中表达FOXP3的细胞比例随病变严重程度的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ylori感染的患者血清中TGF-β1水平也随病变严重程度的进展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ylori感染可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TGF-β1的水平;随着病变严重程度的进展,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和TGF-β1的水平逐渐升高,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含量和TGF-β1水平可作为临床判断病情进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已成功构建表达anti-CD20scFv/CD80/CD28/zeta转染人T淋巴细胞,体外观察该类细胞特异性清除CD20+原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细胞的能力,为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将本室成功构建的含anti-CD20scFv/IgGFc/CD80片段的PLNCX质粒,转染PA317包装细胞,挑取高滴度的包装细胞株收获逆转录病毒,用收获的病毒感染刺激分裂的人外周血T细胞,经G418筛选后与CD20+原代CLL细胞在体外共同培养,在显微镜下观察CD20+的原代CLL细胞生长状态,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功能。结果:重组基因修饰的T细胞能在体外杀伤CD20+原代CLL细胞,而对CD20-细胞无杀伤作用;同时靶细胞为CD20+组上清液中IL-2(1301.00pg/ml)和IFN-γ(602.18pg/ml)水平与CD20-组相比明显升高。结论:嵌合锚定T细胞能够成功构建;该类T细胞在体外能特异性杀伤CD20+的原代CLL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