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原继荣  傅松滨  傅红  李璞 《遗传学报》2004,31(5):454-459
肿瘤抑制基因p16定位于9号染色体短臂2区1带,编码细胞周期调节蛋白p16,p16基因失活将导致细胞增殖失控。研究证实肿瘤抑制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是导致转录水平上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为了研究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异常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关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免疫组化及PCR方法检测62例子宫内膜癌及相应癌旁组织、10例相应年龄正常子宫内膜中p16基因5′cpG岛甲基化状态、p16蛋白表达及p16基因外显子E,和E:表达缺失情况。结果表明癌旁及正常子宫内膜p16基因无甲基化,且无p16蛋白、外显子1和2的表达异常。62例子宫内膜癌中,15例甲基化,占24、2%;33例p16蛋白表达下降或无表达,占54.8%;p16基因外显子1缺失率16.1%(10/62),外显子2缺失率为30.6%(19/62),两者均缺失9.68%(6/62),至少其中1种缺失46、6%(29/62)。提示P16基因失活在子宫内膜癌中多见且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D16基因甲基化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MSP法测定基因甲基化状态准确且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p16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继荣  李钰  胡双玖  李璞 《遗传》2005,27(1):39-43
为了探讨p16基因甲基化及异常表达在宫颈癌中的意义,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60例宫颈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5´CpG岛甲基化状态;采用PCR方法检测p16基因外显子1(E1)和外显子2(E2)纯合缺失情况;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析p16蛋白的表达缺失和减弱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织及癌旁p16基因无甲基化,且无E1和E2缺失和p16蛋白表达异常。60例宫颈癌标本的甲基化率为21.67%(13/60);p16 基因缺失率为15.00%(9/60);p16蛋白表达下降或无表达为51.67%(31/60)。可见p16基因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升高呈明显下降趋势。结果提示p16基因失活在宫颈癌中多见且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16 基因甲基化在宫颈癌发生中起着一定作用。Abstract: To detect hypermethylation and aberrant expression of the p16 gene in cervical carcinoma (CC), methylation-specific PCR (MS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ethylation status of 5´CpG islands of the p16 gene, loss or decrease of p16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IHC), and homozygous deletion of exon 1 (E1) and/or exon 2 (E2) was determined by PCR. in 60 cases of CC at different pathological grades and clinical stages. The results showed absence of methylation and presence of normal expression of the p16 gene in the control and adjacent tissues of CC. Hypermethylation, loss or decrease of expression and deletion of the p16 gene were detected in 21.67%(13/60), 51.67%(31/60) and 15.00%(9/60) of the tumor tissues, respectively. The rate of p16 expression markedly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linical stages.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inactivation of the p16 gene was a frequent event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pathological grades in CC, and that methylation of the p16 gene was an important event in carcinogenesis of CC.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16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突变.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16蛋白的表达;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16基因的缺失及外显子15'CpG岛异常甲基化.结果: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为46.7%(28/60);30例腺瘤中p16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60.0%(18/30);30例腺癌中则为33.3%(10/30).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缺失为13.3%(8/60),30例腺癌中p16基因缺失为26.7%(8/30);30例腺瘤中无缺失(0/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0例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外显子15'CpG岛异常甲基化为15.0%(9/60);30例腺癌中为30.0%(9/30);30例腺瘤中无外显子15'CpG岛异常甲基化(0/30),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抑癌基因p16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发展,p16基因的缺失和外显子15'CpG岛异常甲基化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起一定的作用,并可能是甲状腺肿瘤中p16基因失活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4.
眭鸿颖  周萍  江宁  廖革望 《生物磁学》2011,(11):2083-2086,2061
目的:探讨宫颈组织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及分析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宫颈鳞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101例正常宫颈和150例宫颈鳞癌石蜡组织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基因,回收目的片段进行测序。采用SPSS11.5软件分析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的多态性。结果:p53第72位密码子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在宫颈鳞癌组织中Arg/Arg、Pro/Pro、Arg/Pro所占比例分别为40.66%、16.67%、42.67%;在正常宫颈组织中Arg/Arg、Pro/Pro、Arg/Pro所占比例分别为47.53%、7.92%、44.55%。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Arg/Arg和Arg/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和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ro/Pro基因型在宫颈鳞癌组中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结论:p53基因第72位密码子Pro/pro基因型是湖南地区女性发生宫颈鳞癌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5.
喉癌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寻找与喉癌发生进展的相关基因,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分析了18例喉癌患者。结果显示,每例喉癌细胞染色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包括染色体全部或部分的扩增或丢失。平均每例有12.9处异常区域,丢失多于扩增,分别为每例7.2处和5.7处。主要为3q(78%,)、5p(61%)、11q(56%)、1q(50%,)、8p(44%)、8q(39%)和15q(39%)的扩增;3p(70%)、5q(78%)、90(67%)、13q(50%)、1p(44%)和14q(39%)的丢失。有多条染色体区带上出现特异的扩增或丢失,特别是1p13-21(8/18)、3p21-23(14/18)、5p21-22(14/18)、9p12-pter(10/18)和13q21-31(8/18)的拷贝数增加明显,而1q11-2l(11/18)、3q15-21(12/18)、8p22-24(6/18)、11q12-13(8/18)、15q21-23(7/18)和18p11(8/18)区域的丢失为喉癌的特征性变化,说明这些区域中存在与喉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癌基因、抑癌基因或其他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6.
小鼠p16^INK4a基因位点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振明  杨桦等 《遗传学报》2001,28(10):921-925
p16^INK4a基因的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联系。通过筛选小鼠基因组文库,获得长度为14.5kb的p16^INK4a基因组DNA片段。对上述14.5kbDNA 测序后进行生物信号学分析表明:该片段包含3个外显子,编码1个由16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多肽,其相对分子质量的理论计算值为17941,有7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说明p16^INK4a蛋白的功能可能受到磷酸化的调控。该DNA片段的非编码区分布着大量短散布元件、长散布元件和简单重复序列,这样的结构为转座和同源重组提供了结构基因,提示了部分肿瘤细胞中p16^INK4a基因缺失的可能原因。对第一外显子离列与巳发表的相应序列比较发现其DNA序列和所编码的多肽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7.
p16~(INK4)位于人类染色体9p2.1,其编码的蛋白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4(CDK4)的抑制因子,直接调控细胞增殖周期。至今已在许多肿瘤发现有p16~(INK4)的缺失或失活,p16~(INK4)是一种多肿瘤抑制基因(Munltiple Tumor Sup-pressor Ⅰ,MTS_1),在不少肿瘤中其缺失或失活高达80%,是一种可以与p53基因相匹敌的肿瘤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标本中博尔纳病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BDV)p24基因,探讨BDV感染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患者及正常人PBMCs中BDV—p24基因片段,同时扩增β—肌动蛋白(β-actin)作为内参照。结果:6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28.8%(19/66);47例正常人中,BDV—p24基因的阳性检出率为6.3%(3/47),经比较两者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证实中国存在BDV感染,黑龙江省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可能与BD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快速高效检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16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采用PCR扩增p16基因第二外显子易发生突变片段,扩增样品纯化后经95℃变性;以毛细管电泳(CE)分析法结合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对60例胃癌患者p16基因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只有3例低分化腺癌患者存在基因突变,测序表明p16基因第二外显子碱基序列AGAC发生碱基A丢失。结论:p16基因突变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但不起主导作用;CE-SSCP分析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的特点,可用于胃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突变分析。  相似文献   

10.
p16基因的功能及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的编码蛋白是Cyclin D/cdk4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周期进程而抑制细胞增殖。p16基因在多种肿瘤中有高频率的纯合缺失和点突变,使之成为继p53之后肿瘤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又一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Anti-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therapy has been tried in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 patients without evaluation of molecular and clinical predictors in several randomized clinical studies. Only fewer than 20% of metastatic TNBCs showed response to anti-EGFR therapy. In order to increase the overall response rate, first step would be to classify TNBC into good or poor responders according to oncogenic mutation profile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of TNBCs including EGFR gene copy number changes and mutation status of EGFR and KRAS gene in Korean TNBC patients. Mutation analysis for EGFR, KRAS, BRAF and TP53 from a total of 105 TNBC tissue samples was performed by direct sequencing, peptide nucleic acid-mediated PCR clamping method and real-time PCR. Copy number changes of EGFR gene were evaluated using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Out of all 105 TNBCs, 15.2% (16/105) showed EGFR copy number changes. Among them, increased or decreased EGFR copy number was detected in 13 (5 single copy gain, 2 amplification and 4 high-copy number amplification) and 3 cases (3 hemizygous deletion), respectively. The mutation frequencies of KRAS, EGFR and TP53 gene were 1.9% (G12V and G12D), 1.0% (exon 19 del) and 31.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BRAF V600E mutation found. Future studies are neede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NBC patients who undergo anti-EGFR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genetic status of EGFR.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及P53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对临床诊疗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7月到2015年7月我院确诊的胃癌患者110例,检测患者胃癌组织中的HER2蛋白表达与基因扩增,及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HER2基因扩增与P53蛋白表达与病理关系间的关系。结果:HER2基因扩增率为17.3%(19/110),HER2蛋白表达率为42.7%(47/110),P53蛋白表达率为58.2%(64/110),其中HER2蛋白表达3+、2+者HER2基因的扩增比例分别为3/4、6/9与1+表达者的3/16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基因扩增和P53蛋白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以及浸润程度有关(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ER2基因扩增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HER2基因扩增和P53蛋白协同表达,促进胃癌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胃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了 37例良性乳腺组织 (非上皮增生组 17例、上皮增生组 2 0例 )和 5 9例乳腺癌组织中癌基因蛋白 p185和抑癌基因 p16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非上皮增生组、上皮增生组和癌的p185阳性率分别为 0 %、15 %和 47%(p <0 0 1) ;p16阳性率分别为 41%、30 %和 34%。p185和p16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乳腺癌早期的 p185过表达和p16失表达率高于浸润性导管癌。两者的阳性率均随组织学级别的增高和瘤体的增大而呈上升趋势 ,但 p >0 0 5。淋巴结转移组的p185阳性率 ( 6 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 32 %) ,p <0 0 5。表明 p185过表达和p16失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各自发挥独立的作用。p185是乳腺癌重要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p16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散发性大肠癌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杨玉华  何小兵  张锋锐  张建琼  谢维 《遗传学报》2003,30(11):1061-1064
为探讨p1 6基因甲基化状态与散发性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用甲基化特异性的聚合酶链反应 (methylati omspecificPCR ,MSP)结合测序检测散发性大肠癌及相应癌旁组织p1 6基因甲基化状态。研究发现p1 6基因在散发性大肠癌中甲基化率为 2 8 9% (1 3 4 5 ) ,有 8例癌及癌旁组织都发生了甲基化 ;有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甲基化率为5 0 % (8 1 6 ) ,高于无转移的甲基化率 2 0 8(5 2 4 ) (P <0 0 5 )。p1 6基因高甲基化是散发性大肠癌中常见的分子改变之一 ,大肠癌中p1 6基因高甲基化可能发生在癌变早期并与大肠癌的恶性进展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中EGFR蛋白表达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基因扩增的结果的符合率,为EGFR靶向治疗病例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到2011年12月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和湖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的147例乳腺癌档案病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GFR蛋白表达,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的基因扩增,比较两种方法阳性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GFR在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05/123)和79%1(9/2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FISH检测结果显示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分别有12%(15/123)和8%(2/24)存在EGFR基因扩增,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存在EGFR基因扩增的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的EGFR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均为阳性。在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中,免疫组化阳性和基因扩增程度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但免疫组化结果预测基因扩增的特异性较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只能作为EGFR靶向治疗病例选择的初步筛选,进一步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基因扩增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6.
胃粘膜损伤中EB病毒感染与P53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EB病毒(EBV)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应用PCR技术对166例胃粘膜损伤标本的EBVDNA进行检测.其中66例应用银染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了p53exon5~8突变情况,10例应用直接法原位PCR技术检测了EBV在组织中的感染情况。结果166例标本中EBV感染率为30.1%;EBV在细胞中感染大体是弥散型,主要存在于细胞核。66例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54.5%。对比分析,EBV阳性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75%(21/28),EBV阴性标本中p53基因突变率为39.5%(15/38)。结果表明,EBV对胃粘膜组织细胞具有易感性,p53基因突变在胃粘膜病变中是一个常发事件,EB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性.对癌症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化疗和靶向治疗对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6年1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治疗的95例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按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化疗组(n=54)和靶向组(n=41)。化疗组患者采用一线化疗药物进行治疗,靶向组患者采用EGFR基因靶向制剂进行治疗。在完成一个周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其生存情况。结果:(1)化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2.59%(50/54),靶向组总有效率为73.17%(30/41),化疗组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0)。(2)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93%(14/54),靶向治疗组则为19.51%(8/4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3)。(3)在随访过程中,化疗组患者有18例死亡,36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例66.67%;靶向组患者有24例死亡,17例存活,患者生存率为41.46%,化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靶向治疗组(P=0.014)。结论:对于EGFR基因21外显子L858R突变肺腺癌患者而言,采用化疗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靶向治疗,且二者安全性相当,化疗治疗的患者预后较靶向治疗者更好。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态(HPV-DNA)、p16基因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咽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21年10月共收治的口咽癌6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的表达情况,分析HPV-DNA、p16和EGFR与肿瘤病理的关系,之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与HPV-DNA、p16和EGFR的关系。结果:HPV-DNA、p16和EGFR在口咽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HPV-DNA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p16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期对比无差异(P>0.05),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EGFR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性别、年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分期与淋巴结受累情况对比差异显著(P<0.05);在患者生存分析之中,有20例患者因为随访数据不全被剔除,其中无病生存率之中,P16/EGFR、p16对比差异显著(P<0.05),总生存率中淋巴结转移、P16/EGFR对比差异显著(P<0.05);口咽癌中HPV-DNA水平与p16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与EGFR呈现正相关关系,p16与EGFR呈现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p16的表达是口咽癌最可靠的预后标志物,而且可能是HPV阳性口咽癌的替代标记物。HPV1/p161肿瘤倾向于减少EGFR的表达,但使用两种免疫组织学标记物对预后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