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及评价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对实验性肠菌群失调症的纠正作用。方法 :1)制备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 ;2 )制备SPF·BALB/c小鼠肠菌群失调症模型 ;3)观察“海生元”对模型小鼠 (复方制剂 )组灌胃治疗效果 ;设自然恢复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 (安慰组 ) ;动态比较疗后第 2、4、6天各组腹泻症状恢复情况和肠菌群定量分析。结果 :1)小鼠肠菌群失调症造模效果分析 :氨苄青霉素造模前 ,10 0 %小鼠为正常大便 (无腹泻 ) ;造模第 3天 ,6 0 %为重度 (Ⅲ度 )腹泻 ,4 0 %为中度 (Ⅱ度 ) ,即 10 0 %模型小鼠出现中、重度腹泻 ,表明造模成功。此外 ,模型小鼠肠菌群中双歧杆菌、乳杆菌未检出 ,肠杆、肠球、类杆菌数量大大低于正常小鼠 (P <0 0 1)证实出现了菌群失调症。 2 )各组腹泻恢复情况 :疗前各组均为中、重度腹泻。疗后第 2天 ,复方制剂组Ⅱ~Ⅲ度腹泻降至 4 7% ,而自然恢复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为 99%和93% ;疗后第 4天 ,复方制剂组Ⅱ~Ⅲ度仅 16 % ,两个对照组则分别为 6 5 %和 5 7% ;疗后第 6天 ,复方制剂组完全正常者为 89% ,而两对照组分别为 2 1%。 3)各组肠菌群动态定量分析 :自然恢复和生理盐水两个对照组 ,造模后第 2、4、6天五种肠道正常生理菌数量逐渐递升 ,但仍明显低于正常健康小鼠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收集 10 4例消化道肿瘤患者 ,并分别给以常规补液、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发生腹泻 ,肠内营养组无术后肠道菌群失调(P<0 .0 5 ) ,常规补液组及肠外营养组肠道菌群失调症患者 14例 ,给以双歧杆菌制剂等治疗菌群失调 ,症状得以改善。结论 :肠内营养有防治肠道菌群失调的作用 ,双歧杆菌等微生态制剂可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术后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肠道灌洗液菌群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87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为病例组,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8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对象肠道灌洗液菌群分布,比较不同类型及不同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与疾病类型、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肠道乳杆菌、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与肠杆菌数量之比(B/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8.097、8.370、8.255,均P0.001),而肠球菌、肠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t=11.577、8.424,均P0.001)。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度、Ⅲ度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548、19.145,均P0.001),而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Ⅱ度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435,P=0.296)。不同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患者Ⅰ度、Ⅲ度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60、14.872,均P0.001),而不同严重程度肠易激综合征患者Ⅱ度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3,P=0.63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与疾病类型、症状严重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r=0.452、0.586,均P0.001)。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存在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情况,不同疾病类型及症状严重程度的患者肠道灌洗液菌群失调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临床可根据其肠道灌洗液菌群变化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制备储存各阶段益生菌的存活数量及其生物表型的稳定性 ,以判定该制剂的效力稳定性。方法 :在有效期内 (1年 ) ,每月定期随机取 5个“海生元”胶囊 ,按常规对M9(乳杆菌QJ4 0 5 )和T9(双歧杆菌QJ4 0 5 )两株益生菌进行活菌培养计数和菌种鉴定。结果 :(1)在常温保存条件下的一年效期内 ,制剂中的 2种益生菌 (M9和T9)存活数量略有下降趋势 ,但各次结果均符合产品的效力要求 (活菌数 >10 8/ g)。 (2 )M9和T9各次纯培养的形态学、生化反应模式及终末代谢产物气相色谱定量分析结果均分别符合其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菌种鉴定特征。结论 :复合益生菌制剂“海生元”在常温保存的 1年有效期内 ,可保持制剂中益生菌的活菌数量及稳定的生物表型特征 ,从而保证该制剂的效力稳定性和疗效要求。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三阴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三种方案的临床应用情况,制订药学监护点。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12月至2017年5月168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化疗方案选用TAC、TP或AC→T方案,对三组患者进行具体分析。结果:胃肠道反应:TAC组Ⅰ度8例,Ⅱ度28例;AC→T组Ⅰ度4例,Ⅱ度100例;Ⅲ度4例;TP组Ⅱ度20例,Ⅲ度4例。骨髓抑制:TAC组Ⅱ度32例,Ⅲ度4例;AC→T组Ⅱ度92例,Ⅲ度16例;TP组Ⅱ度20例,Ⅲ度4例。三组不同化疗方案TNBC患者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肿瘤无进展生存率:TAC 88.9%;AC→T 92.6%;TP 100%,平均化疗费用:TAC20686.94±199.87元;AC→T 19470.83±150.988元;TP 12895.42±276.341元,平均住院天数为8.808±0.2792天;10.213±0.2429天;10.958±0.3782天。结论:在TAC、TP和AC→T方案中,TP方案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可,副反应少,费用少,是较优选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和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确诊的97例UC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肠道菌群失调程度将患者分为Ⅰ度组(34例)、Ⅱ度组(38例)、Ⅲ组(25例),另同期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微生物鉴定系统检测并比较所有患者肠道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及大肠埃希菌的数量;采用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并比较所有患者H. pylori感染情况;采用DAI评分比较所有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UC患者肠道菌群与DAI评分及免疫球蛋白的关系。结果 Ⅰ度组和Ⅱ度组患者H. pylori阳性率分别为50.00%和31.58%,均显著高于Ⅲ度组的20.00%(χ2=6.026, P=0.049)。Ⅰ度组、Ⅱ度组、Ⅲ度组患者肠道肠球菌、大肠埃希菌数量多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杆菌的数量少于对照组(均P<0.05),且相较于Ⅰ度组,Ⅱ度组、Ⅲ度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丽珠肠乐在术后早期化疗中对消化道及骨髓造血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胃癌术后第 2~ 7天以 5 -氟尿嘧啶 (5 - Fu) +甲酰四氢叶酸钙 (CF) +羟基喜树碱 (HCPT)进行辅助化疗 ,所有患者随机分成 2组 ,治疗组在化疗同时给予丽珠肠乐 1~ 2粒 ,3次 / d,另一组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 6 3例 ,患者均耐受良好 ,无中途停药 ,无吻合口瘘及全身严重感染病例。血象低于 3.5× 10 9个 / L 共 8例 ,其中治疗组 3例 ,对照组 5例 ,发生率分别为 4.8%与 11% ,P<0 .0 5。腹泻 (稀溏便 3次 / d以上 )共 7例 ,其中治疗组 1例 ,对照组 6例 ,发生率分别为 1.6 %与 13% ,P<0 .0 5。结论 :丽珠肠乐可减轻胃癌术后早期联合化疗的消化道及骨髓造血系统副反应 ,使之更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肠道黏膜结构的保护作用, 选取健康草鱼随机分成3组: ①对照组: 口灌无菌PBS 0.2 mL/尾后第2和第4天分别口灌无菌PBS 0.1 mL/尾; ②嗜水气单胞菌组(Ah组): 口灌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液0.2 mL/尾(1.0×107 cfu/mL)后第2和第4天分别口灌无菌PBS 0.1 mL/尾; ③枯草芽孢杆菌保护组(Ah+Bs组): 口灌嗜水气单胞菌菌液0.2 mL/尾后第2和第4天分别口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液0.1 mL/尾(1.0×107 cfu/mL); 连续7d取中肠中部, 通过检测草鱼肠黏膜形态及肠上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变化, 旨在研究益生枯草芽孢杆菌对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的肠黏膜结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 Ah组病变主要表现为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变性, 坏死, 大量脱落; 固有层出血、水肿变粗; 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紧密连接缝隙明显变宽; 微绒毛萎缩变短, 稀疏, 排列紊乱; 线粒体可见明显肿胀、嵴减少, 内质网明显扩张; 肠上皮细胞中的微丝呈绿色雾状, 微丝荧光强度逐渐减弱, 明显低于对照组。与Ah组相比, Ah+Bs组上述病变有明显改善, 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轻微脱落, 炎症和出血等症状明显减轻; 紧密连接缝隙明显变窄; 微绒毛数量多且排列较整齐; 线粒体无明显肿胀; 肠上皮细胞中的微丝荧光强度高于Ah组。结果说明益生芽孢杆菌对嗜水气单胞菌造成的肠黏膜结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对小鼠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显青  乔欣 《动物学研究》2004,25(5):447-451
为研究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对小鼠抗热应激能力的影响 ,将 4 8只 3~ 4周龄、体重为 16~ 2 9g的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Ⅰ、Ⅱ和Ⅲ组 ) ,在其饵料中分别添加 0、 5 0 0、 2 5 0 0和 5 0 0 0mg/kg的35 %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喂食 4周后 ,每组取一半小鼠处死取其肝脏 ,另一半置于 (35± 1)℃条件下 ,2 4h后作同样处理。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测肝脏脂质过氧化物 (LPO)的含量 ,用亚硝酸盐形成法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活性 ,用分光光度法测过氧化氢酶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活性。经热应激与未经热应激相比 ,LPO :对照组和Ⅰ组显著升高 ,而Ⅱ和Ⅲ组无显著差异。SOD和GSH Px :对照组显著下降 ,其他 3组无显著差异 ;其中SOD :Ⅱ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 ,GSH Px :Ⅲ组显著高于其他 3组。CAT :对照组和Ⅰ组显著降低 ,而Ⅱ和Ⅲ组无显著差异 ;Ⅱ和Ⅲ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表明热应激促进了小鼠肝脏LPO的产生 ,抑制了抗化物酶的活性 ;而维生素C多聚磷酸酯对热应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复配益生菌制剂治疗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住院并诊断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加营养治疗。在营养治疗方面,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营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配益生菌制剂,30g/d,连用6d。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6天的肝功能,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营养状况(白蛋白、总蛋白),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定。结果治疗6d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d后,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总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天、第6天观察组患者炎症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37,P0.05)。结论复配益生菌制剂调节机体肠道菌群,恢复体内微生态平衡,对治疗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能有效改善危重症患者营养状况、肝肾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炎症反应,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预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2.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4.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5.
16.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7.
18.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19.
20.
省沽油科叶解剖结构的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士友  于兆英 《植物研究》1992,12(2):177-184
本文对国产省沽油科 Staphyleaceae 4属植物叶的解剖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叶解剖结构特征在属间的区别较明显, 特别是瘿椒树属 Tapiscia 有着几乎与其他三属截然不同的独特性状。根据已有的孢粉学, 花、节及木材的解剖等方面的资料, 我们支持Тахтаджян(1987)将瘿椒树亚科分出而建立瘿椒树科 Tapisciaceae 的观点。瘿椒树属为我国特有属, 根据我们对采自不同产地的材料观察, 居群间的差异很小, 其可能仍为一单种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