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磁珠吸附方法分离脐血CD34+细胞,并观察了IL3/GMCSF融合蛋白(PIXY321)对脐血CD34+细胞的刺激作用。PIXY321对脐血CD34+细胞扩增作用大于IL3和GMCSF单独及联合应用。在液体培养条件下,每毫升20ngPIXY321可有效地扩增脐血造血祖细胞,适宜扩增时间为5-8天,扩增后造血祖细胞的数量可达扩增前的8-10倍,从而初步建立了一种简单可行的脐血造血细胞扩增方法。  相似文献   

2.
裴雪涛 Cout.  LH 《生理学报》1995,47(5):485-490
利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吸附磁性微球的方法分离纯化脐带血CD34^+细胞,将其种入照射后的成年骨髓基质。比较rhGM-CSF、IL-3及两者的联合对植入效率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经2h铺展贴壁后,对照组只有36%的CD34^+细胞植入基质,而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则有68-89.6%的CD34^+细胞植入基质。在长期液体培养体系中则显示了植入CD34^+细胞多的处理组造血重建快速而持久。表明GM-CSF  相似文献   

3.
FL对脐血造血细胞长期液体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脐血进行干细胞移植有许多优点,但有一个主要的缺点是可获得的细胞数量有限,因此脐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对于其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考察了Flt-3配体(FL)和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IL-3),IL-6,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组合对脐血细胞扩增和分化的影响,培养42d,总细胞最多扩增了385.30±163.51倍(FL+SCF+G-CS  相似文献   

4.
目的和方法: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是表达CD34+DRLin-的最早期造血祖细胞之一,它在体外的增殖分化能力可反映造血干细胞的某些特征。结果:本文研究了人正常骨髓CD34+造血细胞在体外扩增和形成HPPCFC的能力。利用CIMS100免疫磁性分离术首先获得>90%的CD34+造血细胞以富集HPPCFC。在含有Epo+GMCSF+IL3+IL6+SCF(简EGIIS)的无基质液培条件下,CD34+造血细胞在四周内可持续产生单个核细胞和HPPCFC,并使其总量最高可达1770倍和8倍,以第2和3周为最佳时期,但不同个体CD34+造血细胞的这种能力差别较大。结论:高度纯化的人骨髓CD34+造血细胞能够在含有最佳组合造血生长因子的无基质液培条件下持续扩增,为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吸附磁性微球的方法分离纯化脐带血CD34+细胞,将其种入照射后的成年骨髓基质。比较rhGM-CSF、IL-3及两者的联合对植入效率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经2h铺展贴壁后,对照组只有36%的CD34+细胞植入基质,而生长因子预处理组则有68—89.6%的CD34+细胞植入基质。在长期液体培养体系中则显示了植入CD34+细胞多的处理组造血重建快速而持久。表明GM-CSF和IL-3预处理将明显提高脐带血移植效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PCR扩增得到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3(IL-3)完整基因片段,将其分别克隆pGEM-T构建成GM-CSF/IL-3融合蛋白基因,DNA序列与设计预期一致。将得到的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对72RNA聚合酶表达载体pT7zz,得到表达质粒pFu,经转化至表达宿主E.coli BL21(DE3),在IPTG诱导下获得融合蛋白目的产物的直接表达。经SDS-PAGE电泳鉴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了重组人IL-6与大鼠IL-3和/或小鼠GM-CSF结合对正常BN大鼠粒单系体外造血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IL-6在1000-4000U/ml呈剂量依赖性刺激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及骨髓细胞的DNA合成,集落以GM型为主,其刺激活性低于IL-3或GM-CSF。IL-6与IL-3和或GM-CSF的结合对粒单系集落形成及DNA合成无协同或相加作用,甚至出现拮抗效应,但却显著增大集落,提示IL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采用荧光探针Fura-2AM观察了外源性神经节苷脂GM3和GD3对SMMC-7721人肝癌培养细胞钙的影响,证明GM3和GD3均能升高细胞内钙浓度([Ca2+]i),但程度上有极大差异。10nmol/mLGM3或1.0nmol/mLGD3可使[Ca2+]i上升高是明显,与对照相比[Ca2+]i分别增加215~250%和42%。进一步用Verapamil阻断钙通道和内质网钙释放、去除细胞外Na+以抑制Na+-Ca2+交换以及去除细胞外Ca2+在无外钙内流等系统观察了GM3和GD3的作用方式,结果提示GM3升高[Ca2+]i的机制是一个同时增加内质网钙释放、激活钙通道并伴有质膜Ca2+-ATP酶激活的综合结果;而GD3则主要抑制Na+-Ca2+交换系统。  相似文献   

9.
在无外源刺激条件征,我室所建小鼠胎肝基质细胞系MFLC可自发分泌多处类型细胞因子,其中IL-6及化学趋化因了水平较高,GM-CSF较低,但示检测到IL-3及IL-7活性,引细胞上清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有明显的促集落形成效应。并呈现剂量依赖关系,所形成的集落以CFU-GMM及CFU-GM为主,此细胞上清还促进5-Fu耐受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形成,提示上清中存在SCF样活性成份。上述结果表明,MF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结合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型方法,检测了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ILD)中含有特征性+3细胞的免疫表型特征、细胞先经CD4和CD8免疫分型,再用3号染色体着丝粒异性的DNA探针作原位杂交。结果发现含有+3的细胞CD4和CD8阳性,即外周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均含有+3,说咀+3的畸变发生于胸腺中处于中期分化阶段的普通胸腺细胞,从而推测AILD可能起源于胸腺幼稚的T细胞。  相似文献   

11.
胸腺基质细胞分泌白细胞介素7(IL-7)。IL-7是早期T细胞的重要生长因子之一。它能选择性促进CD4^-CD8^-和CD4^+CD8^-/CD4^-CD8^+细胞增殖。IL-7主要维持早期前体T细胞存活,同时保持其T前体细胞潜能。IL-7结胸腺细胞分化的作用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2.
以IL-8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Sp2/0或653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构建了淋巴细胞杂交瘤克隆I8-S2和I8-63。ELISA叠加试验(ELISA Additivity Test)表明这两杂交瘤克隆分泌的单抗分别识别IL-8分子的不同表位。IL-8能激活人颗粒细胞,引起细胞内Ca^2+浓度(「Ca^2+」)上升。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Ca^2+」的变化,发现两个克隆单抗对IL-8激活细胞的活  相似文献   

13.
本文观察了锂对BALB/C小鼠骨髓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PP-CFC)和粒巨噬系祖细胞CFU-GM体外增殖的影响。HPP-CFC集落由IL-1、IL-6、WEHI3条件培养液(WEHI3-CM,含有IL-3)及L929条件培养液(L929-CM,含有M-CSF)所支持,而CFU-GM由WEHI3-CM所支持。结果显示,LiCl浓度在0.4-2mmol/L时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HPP-CFC增殖;而在0.4-1mmol/L的浓度范围内,则对CFU-GM的增殖起剂量依赖性促进作用。这些结果提示LiCl对HPP-CFC和CFU-GM的作用不同,可能锂有诱导HPP-CFC向成熟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25—二羟维生素D3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25(OH)2D3是维生素D3的形式,其生物效应是由1,25(OH)2D3受体(VDR)介导的。单核细胞、激活的淋巴细胞等免疫系统细胞均有VDR的表达,1,25(OH)2D3对免疫系统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主要表现于:在分子水平上抑制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NF-γ)及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的表达;细胞水平上调节免疫系统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免疫功能;在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5.
低分子量硫酸葡聚糖对小鼠造血干细胞动员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小鼠静脉注射低分子量(<10 ̄4u)硫酸葡聚糖(DS)15mg/kg后外周血中白细胞、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cek,MNC)、CFU-GM、BFU-E和CFU-Mix产率等指标出现时相性变化。给药后1h开始升高,2h达到高峰、分别为药前值的2.2、2.6、3.8、4.4和3.0倍,7h时趋向正常。给药后2h上述各类细胞在外周血中的含量随着DS的剂量增加而增加。白细胞、MNC计数在DS180mg/kg时达到峰值,均为对照组的4倍。240mg/k8时未见明显增加。不同剂量DS对各系祖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动员作用,DS剂量15-30mg/kg效果最好,每升血中CFU-GM、BFU-E、CFU-Mix的数量分别相当于对照组的5.0、11.9和8.8倍。其峰值出现时间与白细胞、MNC不同,表明DS对不同类型细胞的作用机制也不尽一致。经口给小鼠投以DS240和48omg/kg后,未见外周血中白细胞、MNC计数有显著性升高,提示对造血干细胞没有动员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探讨了重组人IL-6与大鼠IL-3和/或小鼠GM-CSF结合对正常BN大鼠粒单系体外造血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IL-6在1000-4000U/ml呈剂量依赖性刺激粒系造血祖细胞集落形成及骨髓细胞的DNA合成,集落以GM型为主,其刺激活性低于IL-3或CM-CSF。lL-6与IL-3和/或GM-CSF的结合对粒单系集落形成及DNA合成无协同或相加作用,甚至出现拮抗效应,但却显著增大集落。提示IL-6可能具有双向调控作用,促进早期造血细胞的增殖,拮抗其它因子对晚期粒单系造血的刺激作用;具有重叠生物效应的这3种细胞因子在调控造血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应是顺序的而不是同时的。  相似文献   

17.
丁传林  侯云德 《生物技术》1996,6(6):29-30,34
本文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了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正常人骨髓粒单祖细胞集落(CFU—GM)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rhGM—CSF在体外能促进细胞集落的形成,此种效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与LEUCOMAX各剂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采用NBT还原试验和APAAP法观察了rhGM—CSF对U937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rhGM—CSF能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部分细胞具有NBT还原能力,CD116阳性细胞数增加。  相似文献   

18.
经过超滤,DEAE-Sephacel,SephacrylS-200和Superose12HR多步分离纯化,从人胎肝细胞原代培养上清中分离到一分了阳为35kD的单一活性组分,真有造血干细胞增殖刺激活性,定义为FLS-4,FLS-4可能是一种新型造血干细胞增殖刺激因子,与具有这类活性的IL-3,IL-6,GM-CSF,FLT3配基和SCF等在理化特性或生物学性质上均有所差异,在胎肝造血活跃时期,是启动  相似文献   

19.
人GM—CSF 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诱导的人胚肺细胞HFL株中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获取了人GM-CSFcDNA,DNA序列测定表明其顺序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为了获得高效表达,应用PCR改造了人GM-CSF的cDNA5’端核苷酸序列,并将改造的人GM-CSF基因插入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11d构建成表达质粒pETC-5,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株BL21(DE3)得到表达菌株BLEC4。表达菌株用0.5mol/LIPTG诱导2小时后,产生大量重组蛋白并形成包涵体。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rhGM-CSF产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6%。ELISA和TF-1细胞培养测定表明,初步纯化和复性的rhGM-CSF具有天然的hGM-CSF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将EGF,GM-CSF基因克隆到pGEM-3Zf载体的EcoRI,BamHI位点上,再钭重组融合基因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BV220扔EcoRI,BamHI位点上,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Western blot表明EG-FGM-CSF融全蛋白获得表达,并且具有EGF,GM-CSF免疫学活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