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传统课程教学存在教学理念与目标陈旧、教学能力与资源不足、信息化融合程度低、局限课堂有限时空和教材有限内容、忽略学生思政素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不适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培养。生物化学课程团队从理念目标、魅力能力、平台资源、知识体系、教学时空、教学模式、思政育人、评价体系等方面推进了课程的全方位系统性改革,通过树立“全面育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开放共享”教学理念,提升团队教学能力与课程优质平台资源,构建“教学+科研+实践”融合式新育人模式、“3+X”复合型新知识体系,教学与育人相融相促新教学模式、多维度过程式新评价体系,使课程凸显出新时代“金课”特征,提升了学生思政素养、课程成绩、综合能力,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协同,并成为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2.
从"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入手,针对中医药高等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新挑战和新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构建三大网络教学平台,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整合实验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开展以研究型实验为主的实验项目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应用,旨在不断提高"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课程强调实践和应用性,在重视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体系讲授的基础上,需加强并有效考核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从而服务于本专业人才培养需求。本教学改革从多个方面探索实践:明确课程能力培养目标,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全课程贯穿课程思政,重视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系统采用“教师讲授LBL+团队学习TBL+案例教学PBL”多种方式打造高效教学课堂;以项目式综合实验优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构建多元化考评体系量化学生高阶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实践,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在学科竞赛和论文发表中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培养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独立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培养高等医学人才 的要求。《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对于研究生教学至关重要,已成为医学研究生的重要基础课程。我们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理论教学模式、优化知识结构、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扩展前沿知识领域、改善考核方式等多个举措,着重培养研究生的独 立科研创新能力,使得研究生《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5.
为了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我们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组在贯彻“爱国敬业、救死扶伤、甘于奉献、仁心仁术、善于沟通”等根本性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学科特点及医学科学家的培养需求,着重从“生物安全责任意识”“科普宣传、社会责任”及“科学精神”这3个方面对医学微生物学思政教学进行了“有意识”地规划和设计。另一方面,利用钟南山、陈薇等榜样的力量对医学生进行立体、多方位的素质培养。实施手段包括数据、图片、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科普宣传材料制备等。在学生中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培养一流人才,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应用型示范课程建设是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成都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考核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课程的改革与实践。这些改革在教学上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的培养,突显高素质临床微生物检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课程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医学课程体系,可为地方医学院校应用型示范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目前基础医学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建立了一种医学院校基础医学阶段“B&C”模式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任务,积极开展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重组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优化和丰富网络等基础医学教学资源,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设计目标要求,稳步推进医学基础课程的交叉整合及与临床实践的连接,培养人文道德素质过硬、医学知识整体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强、临床技能规范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以科研辅助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采用科研辅佐-教学知识传授-临床实践三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形式, 实施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医学遗传学基础教学。5年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 教学效果和质量明显提高,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自学能力、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达到了培养厚基础、重能力和高素质的实用性全科医学生目的。  相似文献   

9.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本科生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其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分析了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课程现状,认为课程普遍存在目的不明确、内容不新颖、缺乏整体性、临床联系少等问题。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是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利用这一技术设计具有整体性的科研实验对于培养医学生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顺铂(cisplatin)为当前肿瘤联合化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其抗癌机制涉及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骨架等一系列细胞生物学知识,且与临床联系紧密,非常适合用于综合性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拟使用BrdU染色、Hoechst33258染色及鬼笔环肽染色法,分别检测人肺癌细胞系A549顺铂处理后细胞增殖、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重排情况。实验完成后,鼓励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得出综合的实验结论。希望能够通过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方式,更好的激发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培养全方位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食品微生物学”是面向食品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该课程存在的思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和协同培养系统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科研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创设“一链三融,践行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融合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科学研究与课堂学习、区域产业与专业教学,将学科、产业优势转化为创新教学资源,提升“两性一度”,实现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赋能食品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我院开展了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科研导师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科研的"工匠精神",并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科研导师还将项目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引入课堂,扩大受益面。科研导师制的实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本文还探讨了科研导师制实施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2.
“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改善认知和培养创新能力等,但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性、系统化和育人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却有着知识学习的系统化和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我们结合了翻转课堂和传统教学各自的优点,在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2020级口腔医学、药学和预防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了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半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以2019级的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自我认知情况的改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半翻转课堂教学的学生成绩优于传统式教学(P<0.01);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在半翻转课堂教学实施前后有显著改善(P<0.01或P<0.05);该研究为医学院校的相关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本校2015级、2016级及2017级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在基础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试行了探索性创新性实验及开放性科研性实验。通过改革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提高了他们交流合作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推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校、生源及课程特点,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对食品微生物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教学改革过程中,强调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及课外科研活动的协调,加强过程管理。教学实践表明,研究型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提高了科研能力,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学"课程是高等教育生命科学教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微生物学实验作为独立于微生物学理论课的基础实验课,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南开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实验室依托"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分子微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了多级别分层次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确立了由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相结合的实验内容;同时充分利用本校教学科研资源优势,为学生搭建了多级别的科研创新训练实践平台,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微生物学科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创新性教育模式,其核心目标与“金课”的建设目标一致,强调培养学生的研究技能,使其具有创新性和高阶性。在微生物学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将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与BOPPPS课堂[导入(bridge-in)、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组织形式相结合,并创新性引入“提升”模块,以问题为驱动,聚焦科学前沿,融入思政材料,形成导入—目标—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提升—总结(七步法)的新型模块化闭环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逻辑性和组织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阶性,为学生将来开展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为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金课”课堂实践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医务工作者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基础医学教育阶段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和重要阶段,与临床教学阶段相比,基础教育阶段更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开展素质教育。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实现要靠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施行,积极探讨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效实施途径和方法。我们课题组根据多年从事医学生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经验,针对医学生早期教育阶段的心理、生理、环境、知识结构特点,围绕综合能力培养这个核心课题,强化创新性人才培养,系统有序地按学生学习时间和课程进行各种能力的逐一培养,从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判断是非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创新开拓能力等,探索医学生早期教育阶段综合能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农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从充实教学内容、探讨课程重点难点、改进教学方法及创新实验内容等方面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进行了改革探索,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科学研究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人体组织解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系的一门基础课。为了提高该学科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改革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分流教学内容,降低教学难度;革新教学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改革实验教学,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