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构建与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人教版高中生物学科教材选修1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教材内容也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在"胡萝卜素的提取"实验教学中,基于学生已有知识,通过层层设问,帮助学生运用理性思维构建知识体系,以小组合作为基本形式,完成胡萝卜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体验多学科知识交融的魅力,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鉴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60年代初,美国、英国等相继进行了课程改革。新的生物学课程的突出特点是以实验活动为中心,把发展学生的科学态度、技能和知识并重,加强科学方法的训练。这一改革影响了几十个国家的生物教育,一些生物教育学专家们注意到,传统的课程、教材、教法已不能适应新的课程和要求。因此,不管是教材编写还是教学方式,只有把生物学知识与观察实验的探究法结合起来,才能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相统一,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香港在这一方面做得较好,无论在课程设置、教材宗  相似文献   

3.
章爱兰 《生物学通报》2010,45(12):48-50
中学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所编写的课标教材更加突出地体现了生物学科的这一特点。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仅3个必修模块中,实验就有32个。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更是一个纯实验项目的模块。本文根据教学实践,就如何减少实验损耗、降低实验成本、简化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4.
黄铁军  徐泽明 《生命世界》2008,(11):109-111
作为实验科学,生物学科高考中,实验的地位不容置疑。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我们发现生物的实验考核,往往是有关实验设计方面的。而有关实验设计方面的内容,在我们教材中没有专门章节加以论述。教师在进行这个专题复习时往往是先将相关概念加以展示,然后针对各地的生物模拟考卷中的相关题目,实验目的、实验假设、实验变量、数据分析、实验结论分别进行讲解,学生是知其然,  相似文献   

5.
1 课题的提出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中学生物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以及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现行初中生物学教材 ,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的特点 ,增加了观察、实验、演示、实习的内容。但是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 ,有的学校对生物学实验的认识和开设还不够重视 ,生物学实验的设备、仪器、经费、人员等还不到位 ,加之教师的教学思想还没有根本转变 ,导…  相似文献   

6.
“血液”一节的教学王月玲(山西省教研室030009)魏丽雯(山西省大同一中037008)本文是在对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处理本节教材时,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体现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朱建 《生物学通报》2010,45(12):32-34
生物学科高三一轮复习中,利用"问题引导",科学设计课堂提问,能够唤起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理念,从发现光合作用过程的一系列经典实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贯穿于实验设计的科学思维、逻辑推理过程与研究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概念的过程,渗透以生物学科思想方法为核心的科学教育。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北师大版初中教材中微生物学知识的分布情况,通过统计分析,微生物学知识在教材中共有7节内容、14个不同类型的实验、31幅插图、6篇课外阅读材料。教材具有内容分布分散性、插图多样性和实验设置多样化的特点。针对微生物学知识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就如何开展有效教学提出了建议,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生物学科素养。  相似文献   

10.
于潜  张岭梅 《生物学通报》2001,36(10):24-25
生物学教学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功能 ,在校园文化建设及对学生的全面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几年来 ,我们结合呼伦贝尔盟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研究会拟订的教育科研课题 ,在充分挖掘生物学科优势 ,使生物学教学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方面以根河市第二中学为实验点进行了一些探索。1 调动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积极进行校园绿化设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中学生物学教材中的实验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教学中 ,我们除认真完成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外 ,还利用课余以兴趣小组为龙头 ,调动学生自觉参与校园绿化建设。我们组织学生…  相似文献   

11.
卢伟 《生物学通报》2003,38(6):41-41
生物学实验教学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结构、生命活动进行观察实验 ,以验证生物学知识的过程 ,更应是一个探求、尝试、体验的过程。实验过程越接近真实的科学探究过程 ,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就越高 ,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因此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使学生的生物学实验尽可能地成为一种“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 ,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实践、发现和体验生物学知识的探求过程 ,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素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 让学生体验生物学实验的设计过程 …  相似文献   

12.
生物科学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在学生科学素质培养的过程中,生物学科的素质培养在各科中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也是一门较为容易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培养在高中生物教学里,可以有很多的途径,通过合理的教学策略、实验安排、合作探究、独立设计等方式,都可以对生物学科学素养的培养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以生物学科素养为指向的“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课教学设计与实践。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性编排和演绎了科学史短剧,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处理课程内容,通过构建模型等科学思维的训练来攻克重点与难点;借助果蝇培养与杂交探究实验,探索了理论建成依据。本节教学不仅保证了内容,而且发挥了历史跨越、剧情展示和师生互动效果,是有效、具体落实生物学科素养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4.
探索性实验是指学生在不知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实验、探索、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识活动。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及逻辑思维、创造思维能力大有好处。目前,我国小学《自然》教材中的实验全部为探索性实验,而中师《生物学》、《生理卫生》教材中的实验却全部为验证性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内容增加,教学课时不足 与旧教材相比,高中生物新教材增加了较多的实验内容,其中考试大纲要求的必修模块的学生实验有19个。学校要在规定的模块教学时间内完成各个实验教学,实施中存在困难,部分地区在高二才开设生物课,各地区生物学科开设的课时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浅谈学生课外专题实践活动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作为生物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仅靠课堂学习是不够的,它需要学生参加大量的生物学科实践活动才能实现。生物学科课外专题实践活动是其中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科重在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是中学生物学的主要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因而实验教学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也应该看到,在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照葫芦画瓢、生搬硬套的机械行为。作为把握实验主导方向的教师缺乏对实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与对策,当异常情况出现时,就会束  相似文献   

18.
荆林海 《生物学通报》2011,46(11):21-23
“用数学方法讨论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必修2遗传与进化》中“2.6生物的进化”的实验。观察和实验是自然科学的两大基石,数学则是科学的皇冠,本实验实质上是一个运用数学进行的一个思维探究实验.使学生能较充分地感悟生物学科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课程。在其研究过程中运用数学方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龚雷雨 《生物学通报》2002,37(12):26-27
生物学科教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之一 ,这是由于生物学科知识体系的特点及教育功能所决定的。通过生物学课的学习 ,不仅可使学生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而且可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 ,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就“基因的分离定律”一节课而言 ,笔者是基于以下理念来实施科学教育的。1 以科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为前提科学教育是以科学知识的呈示为载体的。因此 ,在某种意义上讲 ,科学教育的途径和目的之一是进行科学知识的传授。就“基因的分离定律”而…  相似文献   

20.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生物教材突出了实验教学,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初中学生及新教材的特点,本文就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谈几点意见。1培养独立、严谨的实验操作习惯初一学生初次接触实验课程,面对科学而严密的操作步骤和操作原理,必然有一个适应过程,此时不宜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如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装片的制作与观察实验,要求学生通过常规操作的训练,能够相对独立按照科学、严谨的规程、方法和原理去完成课本规定的实验项目,同时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学生适应过渡期间,可以采用师生同步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