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三七地下部分皂甙成分的HPLC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HPLC定量分析方法,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地下部位的皂甙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人参皂甙Rg1,Rb1,Re,Rd和三七皂甙R1等5种主要皂甙成分和总皂甙的含量变化,探讨不同部位和组织中皂甙成分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三七药材的不同商品等级中,人参皂甙Rg1和Rb1的含量以主根60头为最高,5个主要皂甙的总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的等级;根茎的生物产量只为全根的18%,皂甙含量占25%以上;主根和根茎中韧皮部的生物产量和总皂甙的含量均高于木质部;二年生三七的生物产量及皂甙含量均较三年生三七低得多。不同表型三七的皂甙组成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生脉注射液中人参皂甙Rg1、Re、Rb1的含量的快速测定。结果证明本色谱条件下人参皂甙Rg1、Re、Rb1分离度好,各成分都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回收率、重复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Shibata提取方法,以人参皂甙Re为标准品,通过对样品提取液的薄层分离,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对不同产地、不同年生、不同规格的西洋参及其不同部位中的总皂甙和分组皂甙作了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种西洋参样品总皂甙含量差异较大;三醇型与二醇型皂甙含量比为1:2.93~1:3;花蕾皂甙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用大孔吸附树脂从西洋参提取物中富集西洋参总皂苷,再利用丙酮沉淀及重结晶方法获得高纯度的人参皂苷Rb1和Re.可以得到含量大于95%的人参皂苷Rb1(收率2.6%)和92%的人参皂苷Re(收率0.5%),以及纯度为98.5%的人参皂苷Rb1(收率2.0%)和97.8%的人参皂苷Re(收率0.25%).该方法简便、实用,适用于工业大生产,为进一步开发成新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人参皂甙 Rb1与Re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与Re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效应差异.方法结扎Wistar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采用透射电镜、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细胞计数.结果 (1)透射电镜发现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出现心肌凋亡细胞,假手术组未发现心肌凋亡细胞;(2)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细胞凋亡数为134.45±45.61个/视野,人参皂甙Rb1治疗组51.65±13.71个/视野,人参皂甙Re治疗组90.66±19.22个/视野,三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导心肌细胞凋亡,人参皂甙Rb1和Re均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的凋亡.证实人参皂甙Rb1与Re均有抑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人参皂甙Rb1的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较Re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6.
人参皂甙Re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煎煮时间人参药材中人参皂甙Re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了提取人参皂甙Re的HPLC法,该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随着煎煮时间延长,人参皂甙Re的含量显著下降,人参皂甙Re不宜用传统的煎煮法提取。  相似文献   

7.
西洋参总皂苷经β-糖苷酶催化水解,采用HPLC检测分析确定西洋参总皂苷中的主要原人参二醇型皂苷Rb1、Rd、Rc和Rb2已经完全被水解。水解产物通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和反向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7个皂苷,通过NMR谱图分析分别鉴定为人参皂苷compound K(1)、人参皂苷Mc(2)、人参皂苷Rg1(3)、人参皂苷Rg2(4)、人参皂苷Re(5)、人参皂苷F1(6)和拟人参皂苷F11(7)。β-糖苷酶催化西洋参总皂苷水解实验表明,西洋参中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水解产物是人参皂苷compound K和人参皂苷Mc。  相似文献   

8.
主成分分析法用于西洋参样品分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建立西洋参药材分类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对12个西洋参样品中的15种无机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上述样品中的7种人参皂苷的含量,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其中多糖的含量;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所测得的西洋参样品的23个变量进行分类研究;12个西洋参样品能得到合理的分类,而各人参皂苷的含量是决定西洋参样品分类的第1关键因素,元素Mn、Cu、As、Ni、Mo以及多糖的含量是第2关键因素;主成分分析法是西洋参分析分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其皂苷类成分相近,但专属性成分各异,皂苷类成分的分布比例也各不相同。本文建立了HPLC-UV法测定上述皂苷成分的方法,经过方法学考察,各种皂苷成分精密度好、加样回收率高,方法可靠。11种皂苷成分总含量顺序为:西洋参叶>人参叶>三七叶;二醇组皂苷成分含量:西洋参叶>三七叶>人参叶;三醇组皂苷成分含量:人参叶>西洋参叶>三七叶。西洋参叶中二醇组皂苷和人参叶中三醇组皂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西洋参叶中人参皂苷Rb3和Rd的含量之和占11种皂苷成分的60%以上。鉴于其中人参皂苷的高含量,三七叶、人参叶和西洋参叶应该作为皂苷来源得到充分利用;不同的皂苷成分有不同的药理活性,应基于它们的皂苷组成和比例选择性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0.
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西洋参中8种人参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Rb1、人参皂苷Rb2、人参皂苷Rb3、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c、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Rg1和拟人参皂苷F11)的定量分析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柱(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0.25 m L/min,柱温35℃。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多反应检测模式(MRM),以保留时间及定性离子对之间的相对丰度定性,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进行定量。定量分析西洋参中8种人参皂苷类成分在考察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回收率和RSD分别在95.65%~103.34%,0.38%~4.33%。本研究所建立的同时测定西洋参中8种皂苷类成分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为综合评价西洋参的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人参皂苷Rb1、Rc、Rd、Rg3、CK和Rh2的方法.方法:采用ODSC18(4.6 mm×150 mm)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5 ℃.结果:人参皂苷Rb1、Rc、Rd、Rg3、CK和Rh2分离效果良好,线性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人与大鼠肠道菌群对三七水煎液中三醇型人参皂苷Rg1、Re及二醇型人参皂苷Rb1、Rd体外代谢的差异性及发现其代谢产物原人参二醇PPD与原人参三醇PPT,实验利用UPLC方法测定三七水煎液分别与人、大鼠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共培养24h后的孵育液中4种皂苷的含量及代谢产物PPD与PPT的含量。结果表明三七中含有三醇型人参皂苷Rg19.4500mg/g、Re1.8872mg/g,二醇型人参皂苷Rb18.5816mg/g、Rd1.9456mg/g。与人源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三醇型人参皂苷含量显著降低,重要的是,在培养液中检测到代谢产物PPD和PPT的存在,含量分别为0.2136mg/g及0.0344mg/g,与大鼠肠道菌共培养后,三七中含有的二醇型皂苷含量有轻微降低,而三醇型皂苷含量未见明显变化,但有少量PPT(0.0184mg/g)的生成。由此可见:在体外条件下,三七水煎液中人参皂苷会被人肠道菌群降解生成代谢产物PPD和PPT,而大鼠肠道菌群的降解产物却仅有PPT生成,二者存在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3.
稀有人参皂苷IH901酶法转化与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酶制剂蜗牛酶,酶法转化三七二醇组皂苷制备稀有人参皂苷IH901,正交实验优化酶解条件,建立酶法转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法提取三七总皂苷正交实验优化条件为用75%乙醇溶液,15倍溶剂用量,超声波提取210 min作为最佳条件,三七总皂苷得率为12.21%;酶法转化二醇组人参皂苷制备稀有人参皂苷IH901,正交实验优化的条件为物料比为6/1、反应时间9 h、反应温度为45℃、pH值为3.0,酶解得率为54.24%;经硅胶柱分离获得IH901单体化合物,HPLC测定纯度达98%.酶法转化制备皂苷IH901的工艺方法简便,切实可行,可为中试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参皂甙Rb1、Rg1在肾缺血/再灌注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中对Bo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家兔肾缺血/再灌注血清(SIR)和对照组血清(SC)用于HK-2细胞培养,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实验分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Rb1干预组、Rg1干预组,培养24h后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Bcl-2、Bax的表达。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Rb1干预组和Rg1干预组Bax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Bcl-2/Bax比值增大。结论:人参皂甙Rb1、Rg1对肾缺血/再灌注血清诱导HK-2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菌核青霉2246(Penicillium sclerotiorum)能够将人参皂苷Rg1转化为人参皂苷F1.以此菌为出发菌株,进行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确定原生质体的最佳形成条件:菌丝体培养24 h,用5 mg/mL溶壁酶、5mg/mL纤维素酶和5 mg/mL蜗牛酶的混合酶液进行酶解,以0.8 mol/L的KCI作为渗透压稳定剂,31℃水浴振摇2h.并对形成的原生质体进行亚硝基胍复合紫外线照射诱变,结果得到1株转化率显著提高、遗传性能稳定的诱变株( NU-1),其转化率由16.7%提高到30.5%.  相似文献   

16.
17.
人参皂苷Compound K (CK)是一种具有抗癌抗炎等药理活性的化合物。目前在天然人参中暂未鉴定出,工业上主要通过原人参二醇型皂苷的去糖基化进行制备。相对于传统的物理、化学的去糖基化法,利用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制备CK具有特异性强、绿色环保和高效稳定的优点。本文根据水解酶作用的糖基连接碳原子的差异将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分成了3类,发现大多数能制备CK的水解酶为Ⅲ型原人参二醇型皂苷水解酶。此外,对水解酶在制备CK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评估,旨在为人参皂苷CK的大规模制备及其在食品和药品行业中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专一转化人参二醇类皂苷Rb1为Rd的真菌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薇  孙晓东  张萍  吕国忠 《菌物学报》2011,30(2):305-311
于2009年的7-10月间在辽宁省的桓仁,吉林省的集安、靖宇、抚松等药材产区采集人参及人参根际土壤样品45份。通过真菌分离和培养,共获得真菌菌株105株,经形态学鉴定分属于15属48种。通过活性筛选,得到具有转化人参总皂苷活性的菌株25株,其中菌株SR87和SR105对人参皂苷Rb1具有专一转化活性。通过TLC和HPLC检测,其转化产物为人参皂苷Rd。经形态学鉴定,确定阳性菌株SR87为莫勒接霉Zygorhynchus moelleri,SR105为灰绿犁头霉Absidia glauca。这两株真菌均有较高的转化潜力,可以应用于制备人参皂苷Rd。  相似文献   

19.
利用微波技术分别对人参皂苷粗品及人参皂苷转化发酵液进行处理,探讨微波处理对人参皂苷生物转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经微波处理后,人参皂苷峰几乎消失,苷元峰突出,表明微波处理对人参皂苷的转化效果显著。并确定微波的最佳处理条件为微波功率30W,辐射60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