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建立用于水痘疫苗接种后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检测的膜抗原荧光抗体(FAMA)法,并对接种水痘疫苗后儿童血清中水痘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评价北京株水痘疫苗的免疫效果。以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细胞作为抗原制备成固定抗原玻片,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IgG作为二抗建立FAMA法,并对该法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验证。运用此法对不同剂量北京株水痘疫苗接种后儿童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分析儿童血清中水痘特异性抗体水平以及免后抗体阳转率,并与Oka株水痘疫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FAMA法敏感性可达0.0196IU/ml,特异性好。应用此法检测300名观察者免前免后双份血清样本中抗VZVIgG,易感者中北京株水痘疫苗原苗(39810PFU/0.5ml)、2000PFU/0.5ml、500PFU/0.5ml接种组儿童血清免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98.77%、85.42%,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36.4、34.3、18.6,原苗与2000PFU间的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原苗与500PFU、2000PFU与500PFU间的抗体阳转率和GMT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国产、进口Oka株水痘疫苗接种后抗体阳转率分别为95.35%、96.97%,抗体GMT分别为13.3、16.0,不同剂量北京株疫苗抗体阳转率与国产、进口Oka株疫苗相比,差别无显著性(P>0.05),但北京株疫苗原?  相似文献   

2.
国产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免疫原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对柳州市709名3~59月龄婴幼儿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兰州所(或巴斯德)Hib疫苗,2年内在不同时段采集血清样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Hib-PRP抗体滴度。结果:基础免疫后血清Hib-PRP抗体含量平均水平为18.043μg/ml,抗体阳转率为97.19%,1年后血清Hib-PRP抗体含量为7.575μg/ml,抗体阳转率为93.75%。加强免疫后血清Hib-PRP抗体含量为130.330μg/ml,抗体阳转率为100.00%,加强免疫1年后血清Hib-PRP抗体含量为51.723μg/ml,抗体阳转率为100.00%。基础免疫后接种巴斯德Hib疫苗组血清Hib抗体含量高于接种兰州所Hib疫苗组,抗体阳转率则没有差别;免后1年,接种兰州所Hib疫苗儿童体内Hib抗体含量平均水平高于接种法国巴斯德Hib疫苗儿童;其余各时段两组儿童血清Hib-PRP抗体含量及抗体阳转率均无差别。结论:兰州所Hib疫苗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3.
免疫荧光法检测HIV抗体是确认HIV感染的方法之一[l],与蛋白印迹法相比,它的特异性更高,易于鉴别非特异反应,更为经济、快速、容易操作。为了拥有更多的HIV抗体检测手段,我们用感染和未感染HIV-l的HeLaCD“细胞制备抗原片,建立了免疫荧光检测HIV抗体的方法,并进行了初步应用。材料和方法1细胞和病毒HeLaCD4”细胞,引自美国BruceChesebro博士的实验室,用含10%热灭活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和传代。HIV-l株引自美国。2血清艾滋诊断试剂国家参比品,批号9602Z16份经蛋白印迹确认的HIV抗体阳性血清;10份健康…  相似文献   

4.
一、炭疽活菌苗单价气雾或与布氏、鼠疫、土拉联合气雾一次吸入免疫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每只动物剂量3亿,攻击80个绝对致死量可保护70-100%。二、应用炭疽乳胶抗原测定免疫血清抗体水平,可见动物保护在70-100%时,其血清几何平均滴度为1:12-1:18之间。在四联气雾免疫中,不论是血清抗体的产生还是对强毒菌的攻击,都与单价结果相近,看不出有干扰现象。三、应用炭疽、鼠疫乳胶抗原,布氏、土拉菌体染色抗原测定血清抗体,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菌苗免疫后六天半数以上动物产生抗体,十二天内可达100%阳转。四、用炭疽、鼠疫乳胶抗原在免疫前测定动物自然抗体,全部为阴性,免疫后血清滴度达到1:5者,玻片全血凝集即为阳性。玻政策全血凝集具有特民、敏感、简易、快速等特点,可作为炭疽、鼠疫活菌苗免疫后效果观察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新的病原体蛋白质B细胞抗原表位的筛选和重 组表达方法。不须使用抗原,而通过交替用病人血清IgG抗体“淘洗”(biopanning)随机肽库和用正常人血清IgG反向吸附,来获得特异抗原表位资料。用HIV病人血清的IgG抗体淘洗噬菌体递呈随机十二肽库,再以正常人IgG抗体吸附,筛选到了能和HIV病人血清发生特异反应的噬菌体克隆,经ELISA、DNA测序等,成功地筛选出了位于HIV gp41外膜蛋白、高亲和力、构型特异的优势B细胞抗原表位(602GCSGKLICTTNV613)。用大肠杆菌硫氧还蛋白作为骨架,在其活性部位以“内融合”形式重组表达了该抗原表位,纯化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能与HIV(+)IgG抗体及艾滋病人血清呈特异反应,表明本技术路线可以有 效地进行HIV蛋白质的B细胞抗原表位筛选和重组表达。此方法也可移植于其它病原微生物抗原或自身抗原的表位研究,继而为基于抗原表位水平的特异诊断试剂的研制、疫苗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水痘疫苗2剂不同间隔时间免疫程序的安全性及免疫原性。方法按照随机、双盲的原则,选择符合条件的1~3岁、4~6岁、7~12岁儿童各200名,每个年龄组按照2剂间隔3个月和6个月的免疫程序,分别接种2剂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观察各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率,用膜抗原荧光抗体法(FAMA)检测疫苗接种前、后血清抗体阳转率、GMT水平和平均增长倍数。结果接种2剂水痘疫苗后,总体不良反应率在4%~13%;同年龄组不同间隔时间接种2剂疫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不同间隔时间免前及接种2剂后,血清GM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接种1剂与2剂水痘疫苗的血清GMT水平,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接种2剂水痘疫苗的GMT增长倍数高于接种1剂。不同间隔时间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后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年龄组接种2剂后抗体阳转率高于接种1剂,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间隔3个月和6个月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在安全性及免后GMT水平、增长倍数及抗体阳转率等4个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进  郑挺  周思  王蓉  王儒翊 《蛇志》2013,25(1):19-20,42
目的了解合肥市蜀山区艾滋病高危人群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为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合肥市蜀山区206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血清样本,分别运用金标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HIV抗体、HCV抗体检测。HIV抗体筛查结果阳性或一阴一阳标本再经蛋白印迹法(WB)确证阳性为最终结果,并对结果和不同人群、年龄、性别的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6份血清样本中检出HIV抗体阳性17例,阳性率为8.73%;检出HCV抗体阳性21例,阳性率10.19%。合并感染病例2例,占0.97%。结论检测结果提示,在高危人群中存在HIV/HCV流行和传播的风险,因此应持续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测,有效阻止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8.
<正> 目前诊断HIV感染采用第一代抗HIV筛选试验,即采用纯化的HIV感染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作为抗原,检测抗HIV膜蛋白gp41或核心成分P24,或抗淋巴细胞抗原的IgG抗体。该法不能区别在血清中存在哪一种抗体,所以要求至少证明抗两种HIV成分的抗体。HIV感染与用第一代筛选方法可证明抗体的时间间隔称为诊断缺口,约持续4-8周,但也有长达4个月之久。新近发展的一些新技术可缩短这种诊断缺口:  相似文献   

9.
不同狂犬病毒株抗原反应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法对285份免疫前及健康人血清和742份以不同毒株制备的狂犬病疫苗(aG株、CaG株、CTN株,PM株)全程免疫后人群的血清标本进行抗狂犬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CTN株病毒抗原对不同毒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均能达到90%以上,且与SNT效价的相关性较好;而aG株抗原对除aG株以外其它毒株狂犬病疫苗免疫后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仅为50%左右。因此不同毒株狂犬病毒抗原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选用纯度高、活性好的CTN株病毒或两株病毒以不同比例混合作为ELISA检测用抗原,测定疫苗免疫后人群的抗体水平,可获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观察了20位志愿者在接种试验性流行性出血热(EHF)地鼠肾细胞(GHKC)双价灭活疫苗后的细胞免疫反应,并以其体液免疫反应作对照观察。用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测定细胞免疫水平。结果首针疫苗接种后42天和56天,特异性刺激指数(SSI)和非特异性刺激指数(NSI)均较免疫前显著增高(P_(SSI)<0.001;P_(NSI)<0.02),免疫后SSI累计阳转率为100%,NSI累计阳转率为60%,免疫后6个月二者均降低至正常水平。免疫后56天测定抗体,荧光抗体阳转率为100%;微量感染性中和试验表明,针对家鼠型病毒L99株中和抗体阳转率为95%,而针对野鼠型病毒JR株阳转率为65%。  相似文献   

11.
丝状病毒与出血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7~1976年间,非洲出现Marburg和Ebola两种属于丝状病毒科的成员。人体受其感染后罹患高死亡率的出血热疾病。这两种病毒在自然界的贮藏所及其自然条件下传播至人体的方式,迄未探索清楚,两种病毒所致的出血热是侵犯人类令人瞩目,30年来尚无防治有效方法的严重疾病之一。1989年从菲律宾进口美国熊猴群疾病流行中病死的动物,分离得到也属于丝状病毒科成员的Reston病毒。此病毒感染可使部分猴子患严重出血热致死,但对人类却无致病性,尽管可使受染者对该病毒抗原的特异性血清抗体阳转。本文内容涉及以上三种病毒及其所引起的疾病,在病毒学、流行病学及临床学三方面的当前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HIV阳性参比品库的建立以及HIV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HIV阳性样品库并分析HIV不同生物标志物的意义,从我国不同地区以及不同人群中收集HIV感染者或可疑感染者血浆,对其进行HIV抗体、抗原、核酸以及基因型的检测,并用WB试剂对其进行抗体的确认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库共有样品190份,均为HIV阳性,含有我国流行的主要基因型,即B′、BC、AE和B亚型;HIV抗体S/CO值小于10者占11.1%,在10~15之间者占63.2%,大于15的占25.8%;病毒载量在50~103copies/mL者占7.9%,在103~105copies/mL者占82.2%,大于105copies/mL者占10.0%。而且抗体S/CO值大于10者,均为HIV抗体确认阳性,小于10者仅有61.9%为抗体确认阳性,但核酸均大于50copies/mL,而且抗体不确定样品的病毒载量均大于105copies/mL,但抗体不确定的8份样品中仅有4份样品为P24抗原阳性。结果提示该样品库样品来自于HIV感染的不同时期,可用于对HIV的不同试剂进行评价;而且核酸的检测可有助于对HIV早期感染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用3.5%PEG(MW6000)预先处理被检血清以除掉免疫复合物及干扰抗原之后,用新建立的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Epstein-Barr病毒早期抗原特异性抗体的抗独特型(Anti-Id)抗体。67例鼻咽癌患者中,80%IgA类的Anti-Id抗体阳性(P/N值≥2.1),而56例正常人群除1例阳性外,其余均阴性。测定46例鼻咽癌患者血清EA/IgA滴度与Anti-Id的关系表明,Anti-Id抗体P/N值与IgA/EA滴度呈负相关(r=-0.6,P<0.001)。12例鼻咽癌病人血清中EA抗体的IgG类Anti-Id抗体则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4.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一段戊型肝炎病毒(HEV)结构蛋白NE2,纯化后以弗氏佐剂,按0d,10d,30d的方案10μg/针的剂量免疫3只恒河猴,在第2周抗体阳转,第6周时1只滴度达1∶100 000,另2只滴度1∶20 000,此时以106 PCR滴度的HEV病毒粪悬液攻击。对照组3只均出现血清转氨酶(ALT)升高,抗体阳转,粪便持续排毒1月以上;疫苗组无一发病,未检出非疫苗来源的抗体,其中1只始终未检出粪便排毒,另2只仅出现短暂排毒。以一份NE2免疫后猴血清(滴度1∶20 000)与103 PCR滴度的病毒混匀后感染2只恒河猴,结果对照组2只均持续排毒3周以上,抗体阳转,1只ALT明显升高;而抗体中和组2只猴始终未检出粪便排毒,抗NE2抗体缓慢下降,ALT正常。这些结果表明NE2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保护性,有可能成为有效的戊肝疫苗。  相似文献   

15.
对新近研制成功的地鼠肾原代细胞肾综合征出血热双价疫苗(汉滩型+汉城型)进行了Ⅱ期临床扩大观察,考核其对人体的安全性和中和抗体反应。将观察人群分别选择在中国南方和北方两个点,每个点接种589人和600人,观察其接种对象的副反应程度和采集血清样品测定其光抗体并以蚀斑减少中和法测定中和抗体,考核疫苗效果。观察结果显示,在观察的253人中分别有6人呈现轻度局部副反应和1人37.5℃以下的低热全身反应,总反应率分别为2.77%(7/253)。IFAT抗体阳转率对I型病毒为94.85%(184/194),对Ⅱ型病毒为89.69%(174/194),ELISA抗体阳转率为99.44%(179/180),GMT1325。PRNT抗体阳转率I型为92.55%(87/94),GMT10.17,Ⅱ型为93.62%(88/94),GMT11.08。经过Ⅱ期临床人体观察结果显示,该双价疫苗仅有轻度局部反应和良好的中和抗体应答。证明该疫苗对人体安全,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正> 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乙型肝炎病毒存在的一个重要的血清学标志,首先被Magniue等人所描述(1972)。他们和其他工作人员用凝胶扩散法检查HBeAg和其抗体(抗-HBe),以后又有了更敏感的方法如血凝试验法,放射免疫测定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相继出现。 通常,HBeAg可在乙肝病毒急性传染早期血清样品中查出,然而偶而在一次血样诊断试验时不一定能发现。在病毒血症多年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慢性携带者体内也同样可能发现。抗-HBe是在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恢复期病人中出现和在能够通过循环清除HBeAg的HBeAg携带者中出现。HBeAg和抗-HBe状况的血样检测,  相似文献   

17.
重组恶性疟原虫DNA质粒免疫小鼠及抗原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恶性疟原虫MSP1-31基因序列,引入四环素(Tc)控制的真核表达载体pTRE,获得重组质粒pTRE-31。将MSP1-31的原核表达载体pDS56T1转化大肠杆菌表达MSP1-31,亲和纯化后作检测用抗原。pTRE-31与辅助质粒pTet-off(tTA)肌肉注射4周龄BALB/c小鼠,观察DNA介导免疫情况。结果显示,四环素饲喂的小鼠4周时血清抗体阳转率为7.1%(1/14),而不饲喂四环素组可达100%(14/14),表明用pTRE-31/pTet-off重组质粒组合直接注射小鼠有效地引发了针对疟原虫MSP1-31抗原的体液免疫反应,且可受控于四环素。不饲喂四环素组小鼠在12周后仍能维持抗体阳性,倍比稀释ELISA显示血清抗体滴度在4周、8周和12周内持续上升。饲喂四环素组小鼠4周后停止饲喂Tc,第8周和第12周检测仍有部分(60%)小鼠血清抗体阳转,而继续饲喂Tc的小鼠未有抗体阳转,暗示重组质粒DNA在小鼠体内可持续存在至少4周并仍具备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8.
用EB病毒膜抗原基因重组的痘苗病毒感染动物细胞,其细胞表面可表达EB病毒膜抗原,以此膜抗原作为诊断抗原检测血清中IgA/MA抗体,明显优于常用的B95-8细胞表面膜抗原,从而为研究人群血清抗体反应与鼻咽癌的关系,为鼻咽癌的诊断和普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Dot-ELISA法)检测血清和唾液样本的临床性能。采用对照试验研究,选取背景清晰的研究对象200例,采集同一研究对象的血清和唾液样本,应用万泰生物药业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作为考核试剂,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ELISA法)作为参考试剂,考核试剂检测结果与参考试剂及研究对象背景进行比较分析。考核试剂检测血清HIV抗体与参考试剂相比较,阳性符合率100%,阴性符合率100%,总符合率100%,Kappa值1.00,一致性为最强;考核试剂检测唾液HIV抗体与参考试剂检测结果相比较,阳性符合率98.78%,阴性符合率100%,总符合率99.50%,Kappa值0.99,一致性为最强。Dot-ELISA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2型抗体检测试剂盒对血清及唾液样本检测性能优越,适合HIV抗体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对清洁级实验动物应排除的四种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小鼠脱脚病病毒、鼠肝炎病毒和仙台病毒)抗体玻片酶免疫(EIA)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四种病毒感染的细胞和对照细胞经冷丙酮固定于载玻片上制成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此四种病毒的抗血清各10份和SPF小鼠血清20份分别与四种病毒的特异性抗原和对照抗原进行EIA交叉试验,结果显示,抗原只与其相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显色反应,与非特异性小鼠血清和SPF小鼠血清不显色。与HI或ELISA方法比较,通过对112份普通小鼠血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EIA对仙台病毒抗体的检出率(19.6%)显著高于(<0.005)HI(6.3%),对小鼠脱脚病病毒抗体的检出率(23.3%)与HI(21.4%)无显著性差异(P>0.05)。EIA对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和鼠肝炎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71.2%,ELISA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1.8%和67.6%,两种方法对两种病毒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重复性试验表明两批四种病毒抗体试剂盒对108份小鼠血清两次测定的符合率为96~100%。四种病毒的EIA抗原在-18℃保存12个月或在2-8℃保存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