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在脑血管病康复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功能重建是否有效,是否值得推广。方法:选取本院神经科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住院40例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康复治疗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并且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ADL)评分,以量化分析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经康复训练后,康复治疗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ADL评分有明显的增高,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康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神经功能恢复方面,有明显的好转,二者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进行常规治疗,同时行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案对脑血管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疗效满意,方法值得在康复相关科室长期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锻炼对重型脑外伤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外伤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在此基础上,康复护理组采用早期肢体康复锻炼。分别于入选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2周进行测评。采用Fugl-meyer评分(FMA)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对比两组FMA和ADL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和Fugl-meyer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护理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orP〈0.001)。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莹  张树芳  张黎  金维  何晓云 《生物磁学》2011,(13):2483-2485,2469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探讨提高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重度颅脑损伤患者72例,根据康复治疗的时间不同,分为早期组与非早期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治疗3个月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好于非早期组患者,两者在上述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5k(P〈0.05)。结论:对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应积极施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l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舍曲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血管病治疗及康复训练。6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舍曲林口服,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脑卒中影响量表(SIS 310)评估患者抑郁状况、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8周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35±2.21vs 14.84±4.26,P〈0.05);观察组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2.56±16.94 vs 51.29±10.22,P〈0.05);SIS 310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舍曲林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改善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脑卒中痉挛性患者经颅磁刺激联合物理治疗后上肢功能改善状况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共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部位痉挛现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模式下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上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 %,高于对照组72.50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应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eurological deficit scale,NIHSS)、MMSE评分应用认知功能量表(Cognitive function scale,MMSE)、ADL评分应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肱二头肌RMS低于对照组,肱三头肌RMS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评估表中的上肢功能部分(Upper limb function in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 table,FMA-UE)、手部精细化动作及上肢功能测量表(Measurement table of hand fine movement and upper limb function,Carroll)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MA-UE、Carrol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上肢痉挛患者在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低频重复经颅刺激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模式下的康复训练,虽然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影响,但是能提升患者上肢痉挛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0月一2011年10月收治的176例恢复期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88例,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LE、BBS及MBI评分均见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T2时期观察组评分亦见升高,而对照组评分与T1时期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步长、步宽及步速均见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程度更为明显(P〈0.05),T2时期观察组步态参数亦见升高,而对照组步态参数与T1时期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强化步行基本功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保证治疗后步行功能,避免生活质量下降,该康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吸氧、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连续治疗14d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80.0%),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和呼吸困难评分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EV1、FEV水平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肺功能改善显著,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AECOPD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脑卒中康复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8例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即A组和B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B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逐渐下降(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得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逐渐上升(P<0.05).B组患者2周后和6周后两个时点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得分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单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张湘辉  胡萌  谭胜平  曾六旺 《生物磁学》2011,(15):2938-2941
目的:评价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观察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浆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素I2(PGI2)水平的影响。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5例,应用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照组41例单用奥扎格雷钠,对比分析等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Barthel指数(BI)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浆TXA2和PGI2含量,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基本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8.89%、91.11%,优于对照组17.07%的基本治疗愈率和80.49%的总有效率(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②经过治疗,患者NHSS评分明显下降,而BI评分明显升高(P〈0.01或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3)治疗后,患者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1或0.05),其中治疗组血小板凝集率、纤维蛋白原水平和血液粘稠度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④经过治疗,两组血浆TXA2水平下降,PGI2水平上升,TXA2/PGI2比值减少(P〈0.01),其中治疗组变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减轻脑细胞损伤,改善神经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早期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7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与70例未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分析发生肺部感染高危因素。35例合并肺部感染的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另外35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对两组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NIHSS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分高,有气管切开史、有吞咽功能障碍、合并意识障碍、高龄、合并糖尿病及营养状况差等是老年脑卒中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以上因素具有代表性(P〈0.05)。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6例,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痊愈21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为了提高治疗效果,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康复治疗,具有科学}生与有效性,可更有效促进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情绪的康复作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入院以后给予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并根据病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用SCL-90量表、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病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郑芳  胡孝贞  刘乐斌  高文华 《生物磁学》2011,(20):3927-3929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早期康复训练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92例AMI患者经PCI治疗后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各96例,分别予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与传统康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脏结构、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在住院期间及随访1年后,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收缩末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射血分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死亡率等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多于康复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术后行早期心脏程序康复训练安全、有益,可明显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病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评估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86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脑出血治疗的同时,接受早期运动康复治疗,即按摩康复、主动运动康复、被动运动康复;而对照组患者仅接受脑出血住院治疗.治疗3个月后,计算和比较两组FMA评分及MBI评分评定患者的肢体的运动能力.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在接受治疗初期,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t=-1.206,P>0.05;t =0.902,P>0.05);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FMA的评分以及MBI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t=-10.742,P<0.01;t =-32.687,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治疗有助于老年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注射用α-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DN)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采用注射α-硫辛酸加常规治疗;对照组28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UAER及MDA均显著降低(P〈0.05),SCr、SOD及NO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SCr、UAER、SOD、MDA及NO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α-硫辛酸能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对早期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肾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缬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5.5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45,P=0.04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AER、β2-MG、SCr和MD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两组SOD和GSH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沙坦联合吡格列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较单用吡格列酮更好,并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针腧穴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2010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诊断标准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电针联合当飞利肝宁治疗组)和对照组(护肝宁治疗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在纠正不良生活方式、控制饮食(BMI24)、适量有氧运动等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照组仅服用护肝宁,3次/d,联合组服用当飞利肝宁及电针腧穴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脂肪肝程度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6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转氨酶、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中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电针腧穴联合当飞利肝宁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