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是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家族成员,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当细胞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分泌到细胞间隙,与CD147以配体-受体形式结合,促进炎症细胞的趋化。利用大肠杆菌BL21表达并纯化CypA蛋白,利用该蛋白刺激小鼠的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试验结果发现,BMDM分泌的IL-1β等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上调,表明胞外CypA具有促进炎症发生的作用。同时以CypA蛋白为免疫原制备多克隆抗体,用于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炎的治疗试验。与未治疗组相比,anti-CypA抗体治疗组小鼠的肺组织表面出血点较少,损伤程度减轻,肺组织和血液中IL-1β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表明anti-CypA抗体对LPS诱导的炎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研究以胞外CypA-CD147的相互作用为靶点,利用anti-CypA抗体抑制炎症反应,为开发抗炎症药物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2.
亲环素A (CypA)是一种在生物界中广泛分布,并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蛋白质,具有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活性,是免疫抑制药物环孢素A (CsA)的细胞内受体。冠状病毒是具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目前已知有7种冠状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其中包括致命的SARS-CoV、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有研究表明,CypA在SARS-CoV、CoV-229E、CoV-NL63以及FCoV等多种冠状病毒的复制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CypA的抑制剂CsA及其衍生物(ALV、NIM811等)对多种冠状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暗示CypA是潜在的抗冠状病毒药物靶点,CsA这种老药有可能是一种抗冠状病毒的药物。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突然肆虐中国,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鉴于此,文中介绍了CypA对冠状病毒复制的影响,并阐述了其抑制剂的抗病毒作用,旨在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3.
亲环素A(cyclophylin A,CypA)是一种多功能且保守的蛋白质,广泛分布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物体内,CypA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在细胞内的亲环素受体蛋白。CypA在蛋白折叠、免疫抑制、炎症、病毒感染和细胞凋亡等方面的功能,以及植物亲环素功能的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CypA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茧蜂病毒(Microplitis bicoloratus bracovirus,MbBV)属于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膜翅目茧蜂科寄生蜂中,对于寄生蜂成功寄生宿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亲环素A(cyclophilin A,CypA)是一种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参与免疫反应等多种细胞活动。主要探讨了茧蜂病毒在感染昆虫细胞的过程中,是否与CypA存在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在粉纹夜蛾(Trichoplusia ni Hübner)卵细胞系(High Five,Hi5)培养基中加入茧蜂病毒24 h后,通过PCR可扩增出与病毒基因大小一致的目的片段,表明Hi5细胞已被茧蜂病毒感染。在病毒感染细胞后,CypA的基因转录水平显著升高,其蛋白表达水平也有所增加;当沉默cypa基因或抑制CypA活性后,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qRT-PCR)结果显示,茧蜂病毒基因中的vank86基因转录水平显著下降;而过表达cypa基因,可使vank86基因转录水平上升。研究结果提示,茧蜂病毒在感染昆虫细胞的过程中,可能与CypA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HIV-1 Vif(viral infectivity factor)蛋白是由保守的vif基因编码的碱性蛋白质,是HIV-1病毒的辅助调节蛋白之一.研究表明Vif蛋白具有调节病毒侵入、组装、出芽和成熟等功能.此外,Vif蛋白能够特异性地与体内抗病毒因子APOBEC3G相互作用,增强病毒的感染性.因此,针对HIV-1Vif蛋白进行抑制剂设计已经成为抗HIV药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HIV-1Vif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衣壳蛋白靶向灭活策略应用于抗登革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衣壳蛋白靶向病毒灭活是近年来新兴的抗病毒策略。为探索该策略在抗登革病毒感染中的应用 ,首先建立了稳定表达登革 2型病毒衣壳蛋白 (D2C)与葡萄球菌核酸酶 (SN)融合蛋白D2C_SN的哺乳动物细胞系 ,然后以登革病毒攻击上述细胞系 ,研究表达的融合蛋白D2C_SN对产生的子代病毒颗粒感染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融合蛋白D2C_SN能够在病毒装配过程中与野生型衣壳蛋白共组装入子代病毒颗粒内部 ,并导致病毒基因组的降解。与正常BHK细胞相比较 ,融合蛋白D2C_SN可导致产生的子代病毒感染性滴度降低 10 3~ 10 4 ,显示出很强的抗病毒效果  相似文献   

7.
将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immunodeficiencyvirus,SIVmm239)中gag基因的衣壳蛋白部分置换成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HIV-1HXBc2)的相应部分,构建出替换了衣壳蛋白基因的人/猿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原病毒DNA。用此SHIV原病毒DNA转染293T细胞,细胞中能够检测到嵌合病毒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亦可检测到装配出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形态正常,含有基因组RNA,具有反转录酶活性,嵌合的外源衣壳蛋白能够正确剪切,形成棒状的核心。将此嵌合SHIV病毒感染MT4细胞,病毒能够吸附并进入细胞,能完成反转录过程,但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亲环蛋白A (Cyclophilin A, CypA)在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免疫系统中的作用,研究利用PCR与RACE技术克隆获得三角帆蚌CypA基因全长cDNA序列(基因序列登录号:MN121742)。三角帆蚌CypA基因cDNA序列全长1237 bp,其5′非编码区(UTR)长度为57 bp, 3′非编码区长度为688 bp,三角帆蚌Cyp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长度为492 bp,编码164个氨基酸, CypA蛋白质理论等电点为8.9,相对分子量为17.29 kD。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序列检索,三角帆蚌CypA氨基酸序列与其他贝类CypA的相似性依次为池蝶蚌(Hyriopsis schlegelii)(99.39%)、青蛤(Cyclina sinensis)(77.44%)、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78.05%)、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78.66%)和大竹蛏(Solen grandis)(75.05%)。通过SWISS-MO...  相似文献   

9.
将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mm239)中gag基因的衣壳蛋白部分置换成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1,HIV-1 HXBc2)的相应部分,构建出替换了衣壳蛋白基因的人/猿嵌合免疫缺陷病毒(SHIV)原病毒DNA.用此SHIV原病毒DNA转染293T细胞,细胞中能够检测到嵌合病毒基因的转录与翻译;在细胞培养液上清中亦可检测到装配出的病毒颗粒.病毒颗粒形态正常,含有基因组RNA,具有反转录酶活性,嵌合的外源衣壳蛋白能够正确剪切,形成棒状的核心.将此嵌合SHIV病毒感染MT4细胞,病毒能够吸附并进入细胞,能完成反转录过程,但不能增殖.  相似文献   

10.
HIV是由病毒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A)形成的一个蛋白质外壳包绕着内部的核蛋白复合体所构成。HIV-1的CA在病毒的组装和成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病毒传染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衣壳的结构和稳定性,因此,衣壳蛋白成为潜在的抗HIV药物研究的重要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1.
韩月雯  吴瑞  马超锋  李园园 《病毒学报》2021,37(5):1074-1078
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RV)的衣壳蛋白(Capsid protein,CP)不仅是病毒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宿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调控病毒的转录和复制.为了系统研究衣壳蛋白与宿主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我们从RV基因组中克隆获得衣壳蛋白基因序列,将该序列导入含有eXact-6His串联亲和纯化标签的慢病毒表达载体中,并构建了稳定表达eXact-6His-Capsid融合蛋白的293T细胞系.通过eXact和6His标签的两次亲和纯化获得衣壳蛋白相互作用蛋白复合物,质谱检测并筛选后发现22个可能与衣壳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随后构建衣壳蛋白的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功能学分析,发现其相互作用蛋白主要参与病毒感染、RNA剪切、细胞凋亡及酶相关通路等过程.  相似文献   

12.
曹原  刘新泳 《生命的化学》2006,26(4):294-297
病毒颗粒蛋白表达调节因子(regulatorofvirionproteinexpression,Rev)是HIV-1转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调控蛋白。Rev与病毒mRNA的Rev应答元件(revresponseelement,RRE)相互作用,加速mRNA向核外转运。Rev缺乏或者不能进入细胞核,未剪接和部分剪接的mRNA将在核内完全降解,导致HIV-1的复制被阻断。Rev在HIV-1复制周期中起着重要的反式调节作用,是寻找新作用机制和不易产生耐药性的抗艾滋病药物的新靶点。该文介绍Rev介导的核质转运过程和Rev蛋白的相关抑制剂。  相似文献   

13.
《生命世界》2005,(9):8-8
HIV-1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细胞所释放的一种不成熟、无感染性的病毒颗粒,包裹在由Gap 蛋白所组成的蛋白质壳体中。Gap 蛋白要分裂成更小的蛋白质才能形成感染性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14.
构建并表达HIV-1 CAP2NC蛋白,探索其体外自组装条件。通过PCR技术扩增HIV-1(NL4-3毒株)CAP2NC基因片段,并将其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TO-T7,获得重组质粒pTO-T7-CAP2NC,然后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疏水层析纯化后获得重组蛋白CAP2NC。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蛋白CAP2NC可在大肠杆菌可溶高效表达,经纯化后纯度约为95%。ELISA检测表明重组蛋白CAP2NC可被HIV-1衣壳蛋白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识别,具有较好反应活性。重组蛋白透析后在非原性SDS-PAGE中呈现为多种聚体形式。分子筛排阻层析分析CAP2NC蛋白透析后可进行组装,负染电镜进一步观察显示CAP2NC蛋白在RNA存在条件下,可形成空心管状颗粒,其形态结构与HIV-1病毒衣壳体外自组装形成的类似。上述结果表明HIV-1 CAP2NC蛋白具有体外自组装的性质,为进一步在体外研究非成熟病毒样颗粒结构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展鹏  刘新泳 《生命的化学》2006,26(5):399-402
病毒蛋白R(viral protein regulatory,Vpr)是HIV-1的辅助蛋白,它可以调节逆转录的保真性,促进整合前复合物的核运输,影响细胞周期进程,诱导细胞凋亡,并对宿主及病毒的基因表达具有调节作用。它的多重作用使人们对HIV-1生命周期及与细胞的关系有了更新的认识,启发人们发现基于Vpr蛋白的新型抗HIV-1疗法。该文介绍Vpr蛋白在HIV-1生命周期中的各种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在研制新型HIV检测试剂盒时遇到的p24蛋白阳性对照物保存不便、阳性对照物稳定性不高以及蛋白结构和聚集形式与天然HIV病毒的p24存在差异等问题,通过将改造的HIV-1骨架质粒pNL43 EGFP R-E-和包膜蛋白质粒pGX-C共转染293T细胞后分离细胞培养液,获得具有单轮感染活性的HIV-1假病毒。通过对此假病毒颗粒的天然衣壳蛋白p24和市售HIV检测试剂盒中的p24蛋白阳性对照物的阳性反应有效性和保存稳定性的检测,证明了HIV-1假病毒p24蛋白具有更易保存、更稳定、更接近天然病毒p24蛋白的优点,适宜作为HIV检测试剂盒阳性对照物。  相似文献   

17.
束缚蛋白(tetherin)是一种具有特殊功能的蛋白质,它可抑制包膜病毒从感染细胞中释放。研究发现,人的束缚蛋白可将新生的HIV-1病毒颗粒固定在细胞表面,同时,它还可以减小HIV-1子代病毒的传染性。本文将主要从分子结构、抗HIV-1病毒的作用机制和在HIV传播中的作用三方面来阐述束缚蛋白抗病毒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CD147是一种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跨膜糖蛋白,可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在组织重构、精子发生、神经形成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发挥作用,其高表达于某些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表面,作为受体可与亲环蛋白(Cyp)结合。Cyp遍布于原核及真核生物中,在人类正常和肿瘤组织中,均可发现亲环蛋白。CypA和CypB这两种亲环蛋白家族中最丰富的成员,在细胞内和细胞外均可发挥重要作用。亲环蛋白与CD147的相互作用在炎症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CD147和亲环蛋白这两种蛋白质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和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具有抗HIV-1活性的大环多胺类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以及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其抗HIV-1的作用机理.实验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 观察化合物与RNA的识别作用;通过流式细胞计数法探讨其对cos-7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计算机分子模型, 从理论上Docking计算化合物与TAR RNA结合的可能性.结果表明, 大环多胺类化合物MP-1、MP-2和MP-3不仅具有断裂RNA的作用,并可抑制Tat-RNA的相互作用, 还可影响cos-7细胞亚二倍体的含量; 理论化学计算数据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这一结果提示化合物的抗HIV-1活性可能通过作用于病毒基因组RNA而发挥作用,是多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选择感染性噬菌体(SIP)技术是利用丝状噬菌体次要衣壳蛋白PⅢ的分子结构组件,并以噬菌体展示技术为基础发展而来.SIP的技术关键在于使没有感染性的噬菌体颗粒必须严格依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合而重获感染性,已有的研究表明SIP技术可望成为一项获得相互作用分子对的极其有效和高度特异性的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