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广州地区西藏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和巴马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全自动血液细胞和生化分析仪测定24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24个指标中,血红蛋白、白细胞、单核细胞、血细胞比容、葡萄糖指标的测定差异显著;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的测定差异极显著。其中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容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血尿素氮、血肌酐指标以西藏小型猪最高,白细胞、淋巴细胞指标以五指山小型猪最高,而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葡萄糖指标以巴马小型猪最高。结论三种小型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比较,为建立小型猪生物学特性数据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平顶猴是重要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广泛应用于艾滋病等重大疾病的动物模型研究。平顶猴分为明打威猴、巽他平顶猴和北平顶猴三个种。我国及周边东南亚国家分布的平顶猴为北平顶猴。该文测定和分析了青幼年(2~4a)和成年(5~10a)北平顶猴的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结果表明个体性别、年龄和体重等对该指标均有影响。雌性个体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和碱性磷酸酶均低于雄性个体。青幼年个体的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单核细胞数、血小板分布宽度、碱性磷酸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固醇均高于成年猴,而肌酐和甘油三酯则低于成年猴。个体体重与青年猴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肌酐正相关,与成年猴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粒细胞百分比、血红蛋白和肌酐正相关,而与成年猴的淋巴细胞数、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天冬氨酸转氨酶和胆固醇负相关。该研究提供的北平顶猴血液学和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范围,对其基础研究、疾病诊断和模型建立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脆性X智力障碍1(FMR1)基因敲除对C57BL/6小鼠(Mus musculus domesticus)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使用全自动动物血细胞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8~10周龄的FMR1基因敲除小鼠(C57BL/6 FMR1 KO)及同源背景C57BL/6小鼠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电解质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C57BL/6 FMR1 KO小鼠与野生型C57BL/6小鼠比较,血液生理指标中雌性及雄性组间的中性粒细胞计数(M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雄性组间的红细胞总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组间的白细胞(WBC)、淋巴细胞计数(LY#)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性别因素影响两类小鼠组间的红细胞总数(RBC)、红细胞压积(HCT)、中性粒细胞计数(M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MEUT)和淋巴细胞百分比(LY)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生化指标中雄性组间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AL)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雌性组间的肌酐CR、肌酸磷酸激酶CK和钙离子浓度Ca2+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非性别因素影响两类小鼠组间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AL)、肌酐CR和肌酸磷酸激酶CK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FMR1基因敲除可影响小鼠的部分生理生化指标水平,这为今后研究和应用C57BL/6 FMR1 KO小鼠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次测定了人工饲养条件下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的血液生化值。结果显示雄性喜马拉雅旱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显著高于雌性(P<0.05);人工喂养1年后,喜马拉雅旱獭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和肌酐(CREA)水平降低,提示饲料中可适当增加蛋白的含量;冬眠后血清总蛋白(TP)含量明显下降,白蛋白水平略低于冬眠前。不同性别、年龄、不同饲养时间喜马拉雅旱獭其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建立的喜马拉雅旱獭人工饲养管理方法可保证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稳定性,所测血液生化指标值也可作为喜马拉雅旱獭饲养管理和疫病检测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大(狂鸟)(Buteohemilasius)、长耳鸮(Asio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狂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狂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狂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狂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大(鵟)(Buteo hemilasius)、长耳鸮(Asio otus)的血象、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其健康检测和保护提供参考资料,采用纽巴氏法、沙利氏比色法、离心法、瑞士染色等方法检测了大鵟和长耳鸮的血象,利用全自动血液生物化学分析仪测定了两种鸟的19项血液生化指标,利用生物显微技术对其血细胞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鵟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淋巴细胞数量、白细胞数量及凝血细胞数量均高于长耳鹗,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红细胞平均体积在两种鸟类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理生化检测中,大(鵟)的谷草转氨酶、总蛋白含量、白蛋白含量、球蛋白含量、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葡萄糖含量均高于长耳鸮,且大(鵟)的无机离子中的钠和氯离子浓度也高于长耳鸮,而其他指标均低于长耳鸮,其中谷丙转氨酶和肌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尿酸和葡萄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鵟)和长耳鸮的血细胞形态相似.种属不同及生活习性的差异可能是导致这两种鸟类血液生理常值差别及显微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而采样时的机体状况、营养状况及测试操作方法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本课题组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清除肠源性内毒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运用阑尾结扎穿孔的方法建立犬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进行灌流治疗。实验过程中选取多个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采血检测内毒素含量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灌流吸附1、2 h后内毒素含量为(0.49±0.22)、(0.034±0.00)Eu/mL,与灌流开始(7.25±1.18)Eu/mL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灌流2 h后平均清除率R=99.52%。灌注治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肌酐指标均有所下降,与灌流开始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值均在正常值范围。灌流过程中犬的生命体征平稳。结论 本课题研发的亲和吸附材料能高效清除实验犬血液中内毒素并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普通级新西兰兔进行剖宫产,获得SPF兔,比较SPF兔和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方法采取剖宫产手术培育成无菌兔,接种正常寄生菌使之SPF化。耳缘静脉采血,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PF兔、普通级兔血液学参数。结果经检测SPF兔符合国家SPF兔标准;SPF兔和普通级新西兰兔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容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中性粒细胞数、单核细胞数、嗜酸性粒细胞数、嗜碱性粒细胞数、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酰转肽酶、葡萄糖、钙、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参数差异极显著(P〈0.01);血小板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肌酐差异显著(P〈0.05);红细胞数、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单核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数、白蛋白、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尿酸、磷、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等级微生物环境对新西兰兔血液学指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血液指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成鱼的部分血液性状和血清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雌、雄成鱼红细胞数量(RBC)、白细胞数量(WBC)、血细胞比容(Ht)、红细胞沉降率(ESR)等血液性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血清指标中雌、雄成鱼血糖(GLU)的含量分别为(10.24±1.25)mmol/L、(17.36±1.34)mmol/L,存在极显著差异;雌鱼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钾离子(K+)、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浓度大于雄鱼(P<0.05);雄鱼血清中肌酐(CREA)、钠离子(Na+)浓度大于雌鱼(P<0.05);尿酸(UA)、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白蛋白/球蛋白(ALB/GLB)、钙离子(Ca2+)、氯离子(Cl-)、无机磷(PO43-)等指标,雌雄差异不显著.卵形鲳鲹部分生化指标存在雌雄差异,可能与个体的生理状况有关.结果可为卵形鲳鲹血液生理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方法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采用静脉采血法,对照组采用末梢采血法,并对两组患者的8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的血小板(PL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比容(Hct)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的平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参考数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血球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海南鳽的7项血液生理指标和33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海南鳽像兀鹫一样具有大型的红细胞,与已报道的白鹭、池鹭、夜鹭、彩鹳、石鸡等几种鸟类相比,其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较高,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和血红蛋白浓度(HGB)均较低;尿素(Urea)含量较高.有关红细胞的生理指标揭示了海南鳽的血液携氧能力较低.生化指标与其他鸟类的差异可能是由物种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使用中药田基黄调节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肠道菌群,降低小鼠血中内毒素(LPS)的含量,改善小鼠的肝脏功能,从而减少酒精对肝脏的损伤、降低ALD的发病率达到临床辅助治疗ALD的目的。方法 80只昆明小鼠(雌雄各半),体质量26~37 g。正常饲养1周后,随机选取20只小鼠作为正常组,剩余小鼠作为酒精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灌胃56°北京红星二锅头白酒0.3 mL,2次/d,连续灌胃45 d,末次小鼠灌胃白酒后,禁食12 h但不禁水,于第46天早上随机选取模型组与正常组小鼠各10只,采用眼球采血法取小鼠血液,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来验证模型。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余下50只小鼠随机分为自然恢复组、丽珠肠乐组以及田基黄总黄酮低、中、高剂量干预组(田基黄总黄酮剂量分别为10、20、40 mg/mL),每组10只。分别于造模成功第0天、灌药7 d后,于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对小鼠粪便中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进行平板培养并计数。先称量小鼠体质量,采血检测小鼠血清ALT、AST活性及血LPS水平;最后处死小鼠取其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比。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补充樟芝对力竭运动后大鼠肝功能及血脂的影响,本研究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控制组(C)、力竭运动组(E)、樟芝组(A)和樟芝力竭运动组(AE)4组。依照大鼠每公斤体重每天投予0.3 g樟芝,为期四周;E及AE组以渐增式力竭运动模式跑至力竭。记录运动时间并分析血液生化指标包括:葡萄糖(glucose,GLU)、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研究显示E组的AST及ALT活性显著高于C组,Glu、TG及TC浓度显著低于C组,ALT活性显著高于AE组。A组的Glu浓度显著高于C组。AE组运动时间及Glu浓度显著高于E组。因此补充樟芝菌丝体能提升大鼠耐力运动时间,并减缓因力竭运动所导致的急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14.
铅对小鼠血液和肝肾影响的实验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剑  童希琼  蔡亚非 《生物学杂志》2010,27(1):17-19,38
用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染毒小鼠新鲜血样,再用日立7020生化分析仪,配合试剂盒法对血清进行检测,研究铅对血液与肝肾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00mg/kg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的血液有显著影响,白细胞数目(WBC),淋巴细胞数目(Lymph),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等指标显著增加(P〈0.05),此外对血小板凝血系统功能显著影响,血小板数目(PLT)等指标下降极显著(P〈0.01),对血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肝肾功能性指标:谷丙转氨酶(AIJT),谷草转氨酶(AST)尿素氮(UREA)肌酐(CREA)生化酶显著偏离正常值(P〈0.05)。表明铅对肝脏肾脏功能有显著的破坏。对检测结果做了进一步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刺猬的血液生理生化参数正常值及其季节性差异。方法采用BC-3000 Plu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BAYER-ADVIA-165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对刺猬的13项生理指标和15项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并比较分析了春季、夏季和秋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刺猬雌体和雄体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在夏季均显著小于秋季,雄体夏季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小于秋季,说明刺猬秋季的血液载氧能力高于夏季。白细胞数目(WBC)没有季节和性别的显著差异,说明刺猬在三个季节的免疫能力差别不大。在血液生化指标中,刺猬(雌雄)春季和秋季的葡萄糖(GLU)含量均显著高于夏季;雌性刺猬春季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大于夏季和秋季;雄性刺猬的总胆固醇(CHO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表现为秋季的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的。结论生理生化指标的不同反映了刺猬在活动能力、代谢水平、营养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性别和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洛伐他汀在巴马香猪体内为期42 d的长期毒性特点,以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洛伐他汀为模型药,选择健康6月龄雄性巴马香猪为实验对象,经灌胃途径给药(12 mg.kg-1和135 mg.kg-1),观察给药后的临床表现、血液学、血生化、脏器系数和组织病理学等指标进行药物毒性的评价。结果主要毒性反应在135 mg.kg-1组,给药后巴马香猪出现了竖毛、腹泻等症状,总采食量和体重减轻;血液血检查显示白细胞总数有所增加,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含量和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液生化检查显示ALT、AST、ALP和CK升高2~10倍,肌酐和尿素有所升高。同时,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显示,巴马香猪出现了与人相似的肝肾病理改变。可见洛伐他汀给药后,巴马香猪在高剂量组可大部分呈现洛伐他汀在人临床出现的毒理反应,表明巴马香猪能敏感的反映洛伐他汀的潜在毒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肠淋巴液引流对失血性休克大鼠红细胞流变性指标以及血液黏度的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均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引流组(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自低血压1 h引流休克肠淋巴液)。在低血压3 h或相应时间,经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红细胞参数、红细胞电泳、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血液黏度,计算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结果:与假休克组比较,休克组红细胞数量、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电泳率与迁移率、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黏度、全血低切与高切相对黏度和还原黏度显著降低,休克组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电泳时间、ESR、血沉方程K值与校正K值、红细胞聚集性指数、血浆黏度显著升高;引流组MCHC、红细胞电泳率与迁移率、全血黏度、全血低切与高切还原黏度均显著降低,引流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SD)显著增加。同时,引流组HCT、RDW-SD、红细胞变形指数、全血黏度、全血低切与高切相对黏度显著高于休克组;ESR、血沉方程K值与校正K值、红细胞聚集性指数、血浆黏度显著低于休克组。结论:休克肠淋巴液引流可改善失血性休克大鼠红细胞流变行为,从而改善血液流变性。  相似文献   

18.
似刺鳊鮈外周血细胞显微结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似刺鳊(鮈)(Paracanthobrama guichenoti)外周血细胞可分为红血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大、小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未发现嗜酸性和嗜碱性粒细胞.外周血液中可观察到少量未成熟的及正在分裂的红血细胞.白细胞中,血栓细胞体积最小,嗜中性粒细胞体积最大;数量上,血栓细胞最多,而大淋巴细胞则最少.似刺鳊(鮈)血清生化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CHOL)和总蛋白(TP)变化范围较大,且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较高,似刺鳊(鮈)雄鱼的血液生化指标相应值均显著低于雌鱼(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携载两性霉素B的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AmB-PBCA-NP)对大鼠肝、肾及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4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AmB、AmB-PBCA-NP、PBCA-NP及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定时取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及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小板(BPC)等指标。结果AmB组大鼠给药后1d、1周的RBC分别为(4.302±0.3)和(3.3±0.37)×1012/L,AmB-PBCA-NP组分别为(4.77±0.49)和(4.88±0.46)×1012/L,溶血反应明显降低;AmB组给药后ALT及AST水平明显升高,分别为1059.2±119.22、466.6±357.30μmol/L(1天)和1755±175.39、2684.2±494.74μmol/L(1周),而AmB-PB-CA-NP组、载体材料组及表面活性剂组的大鼠肝、肾功能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AmB-PBCA-NP能够显著降低AmB对肝、肾及血液系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加州鲈白云病的病原及血液病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从患白云病的濒死加州鲈体内分离到一株细菌 0 1314 1,经人工感染试验及API2 0NE系统鉴定 ,认为该病原菌为洋葱霍尔德氏菌 (Burkholcepacid)。血液生化指标检测显示 ,与健康鱼相比 ,患病鱼的血糖、总蛋白、尿素、肌酐、胆固醇、K 、Na 、Cl-等指标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血清酶类发生显著改变 ,说明经洋葱霍尔德氏菌感染后 ,加州鲈肝、肾、肌肉等重要组织已发生病变 ,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严重失调。药敏实验结果表明 :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霉素、磺胺甲基异唑、妥布霉素、林可霉素等 5种化学疗剂及五倍子、乌梅、五味子等 3种中草药对该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