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郑渡平 Lina  D 《病毒学报》1998,14(1):25-32
及时发现脊髓灰质炎(脊灰)野病毒,是消灭脊灰工作中病毒学监测的首要任务。近期我国存在4个脊灰I型野病毒基因型,其中P1/CHN-JX89和P1/CHN-R91为两个主要的流行基因型。在分析了我国大量脊灰野病毒VP1核酸序列的基础上,选取了1338JX89病毒VP1 5'端的96个核苷酸片段(2480 ̄2575),经PCR扩增,克隆至pUC/17质粒,线性化后,用T7 RNA多聚酶制备RNA探针,并  相似文献   

2.
1989~1994年中国发生的脊髓灰质炎流行,疫情开始集中于华东、中南地区,后期趋于南部沿海一带。对近百份来自18个省、市、自治区脊灰病毒流行期间标本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发现流行主要由脊灰病毒Ⅰ型野毒株引起,未发现Ⅱ型野毒株,但1993年在新疆分离到1株Ⅲ型野毒株。Ⅰ型野毒株中共存在4个基因型病毒,其中CHNP1-R91型病毒为这几年流行中新产生的重组病毒,在VP1/2A区含有一段疫苗株序列,另一段野毒株序列很可能来自CHNP1-JX89型病毒。这两个基因型病毒分布在全国大部份地区。病毒核酸的亲缘关系研究还证明,92~94年流行在南方沿海一带的脊髓灰质炎,主要由91年产生的重组病毒引起。此研究揭示了各地区、各基因型病毒与疫情之间的流行病学关系及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3.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CJ-801bkf毒株VP2 cDNA基因结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N)中国毒株CJ-801bkf的基因组A片段dsRMA为模板,经反向转录和PCR扩增,克隆了保护性抗原VP2cDNA基因。经Sanger法测序,确定了VP2cDNA基因有1484个核苷酸,推测了VP2氨基酸的顺序,与已报导的6株IBDV毒株CuI、PBG98、52/70、002-73、STC和VariantE的VP2区做了比较,证明:克隆的CJ-801bkfVP2cDNA基因是全长的,含有正确的起始密码子ATG;CJ-801bkf与毒株Cul和pBG98同源性最高;CJ-801bkfVP2高可变区内两个亲水区的氨基酸顺序与CuI、PBG98、52/70、002-73和STC完全相同;7肽区内第三个丝氨酸残基则变异为精氨酸。这些结果提示,中国CJ-801bkf毒株应属标准血清I型IBDV弱毒株。  相似文献   

4.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基因变异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杰  张礼璧 《病毒学报》1996,12(4):291-298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分离的32株脊髓灰质炎(脊灰)病毒,在VP1编码区,经PCR-RFLP方法鉴定,并经核酸测序进一步证实力疫苗株,其中5株为I型疫苗,16株Ⅱ型疫苗株,11株Ⅲ型疫苗株,以同样的分析方法检测这些毒株基因组的3D聚合酶编码区,发现2株I型疫苗株在3D区的431个核苷酸序列为野毒序列,即这2株Sabin1基因型(VP1)与野毒基因型(3D)重组株;其余3株I型疫苗株未发现基  相似文献   

5.
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内蒙古毒株(IBDV-NM)dsRNA为模板,用RT-PCR法扩增其主要寄主保护抗原VP2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于pUC19的XbaI/KpnI位点,进行了全序列分析。序列比较发现IBDV-NM毒株VP2基因与已报道的其它7个IBDVCJ801bkf、Cu1、PBG98、52/70、002—73、STC及VariantE毒株之间高度同源,其核苷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1.6%~96.2%,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率为96.2%~98.6%。IBDV-NM毒株VP2高变异区的第一个亲水区氨基酸序列与CJ801bkf、Cu1、PBG98、52/70、STC、002—73比较,有一个氨基酸差异,第二个亲水区氨基酸序列与上述6个毒株完全相同。而与VariantE比较,两个亲水区内各有两个氨基酸差异。此外,IBDV-NM毒株VP2具有强毒株所特有的7肽保守区:SWSASGS。这些结果表明,IBDV-NM毒株为标准血清Ⅰ型IBDV强毒株。  相似文献   

6.
以整合到质粒中的GFV-cDNA为模板经PCR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GFV单、双链探针。用合成的探针对提纯的cFV-RNA_2、感染CFV的昆诺藜叶及18株而萄进行DNA-RNA杂交检测表明:检测提纯病毒RNA_2的灵敏度为1.5pg/斑点,感染GFV的昆诺藜提取液最高稀释度可达40960倍;11株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样品杂交结果均为阳性,且汁液稀释400~800倍仍能测出,7株不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葡萄中3株受到GFV的侵染。单、双链探针最适使用浓度分别为1/200及1/100。  相似文献   

7.
YY1抑制效应的破坏可促进人乳头瘤病毒16型癌基因的转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董小平  刘红 《病毒学报》1999,15(2):125-129
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癌基因的表达受病毒早期启动子P97的控制。位于LCR上YY1蛋白结合位点的破坏可明显提高P97的活性。为了观测YY1位点破坏在全基因组范围内对病毒e6/e7基因转录的影响,将构建的带有LCR特异性突变的重组HPV16全基因组DNA和HPV16野毒株DNA转染至培养细胞,同时组建HPV16E6反向序列RNA体外转录质粒。RNase保护试验证实,突变HPV16DNA在短  相似文献   

8.
用RT-PCR扩增我国蓝舌病毒Z1株的VP7基因,直接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中,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分析经蓝/白斑筛选和PCR鉴定的重组质粒,用DIG标记克隆片段制成探针与病毒基因组进行Northern blot杂交,证明插入片段为BTV VP7基因特异性片段。采用Sanger双脱氧终止法测定c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将这一序列与国外已发表的9株蓝舌病毒及相关的环状病毒的VP7基因进行了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重组腺病毒接种实验动物后的免疫反应性,利用RT-P C R方法,从HAV的RNA中克隆了结构蛋白基因插入穿梭质粒pXCX2Not I,通过磷酸钙-DNA共 沉淀技术,将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与线形化的pXCX2-CMV-HAV共转染293细胞。一系列检测方法证明产生了重组腺病毒rAdHAV。纯化后的rAdHAV滴度为1×109TCID50/mL ,腹腔注射免疫昆明种小白鼠后,可诱导产生抗HAV IgG和HAV中和抗体。复制缺陷型腺病毒 可作为发展基因工程病毒疫苗载体的有效系统。  相似文献   

10.
以来自哈尔滨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强毒株(Harbin 毒株,H) 的基因组RNA为模板,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 的方法得到了其A 节段的全长cDNA 片段,分5'端(1 659bp) 和3'端(1 444bp) 上下两段分别克隆到pGEMB○R - T 载体上,测定了其核苷酸顺序,在长为3 101 bp 中含有两个阅读框ORFA1 和ORFA2 ,分别编码1 012 个氨基酸的前体蛋白(VP2 - 4 -3) 和145 个氨基酸的VP5,ORFA1 和ORFA2 有部分的重叠。将核苷酸序列及推测出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IBDV 血清Ⅰ型和Ⅱ型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 毒株与其它血清Ⅰ型毒株之间,在核苷酸水平上存在25bp - 267bp 的差异;在氨基酸水平上存在17 ~40 个氨基酸的差异。在VP2 - 4 - 3 内比较显示,H 毒株与P2 、Cu- 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小为1 .7% ,H 毒株与UK661 之间氨基酸的差异最大为3 .9 % 。变异主要发生在VP2 的可变区(206 - 350 位氨基酸) ,在H 毒株所特有的12 个氨基酸当中,该区就占5 个,代表1 .76 % 的变异。VP4、VP3 和VP5区各有  相似文献   

11.
PCR方法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野毒株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CR)检测我国脊髓灰质炎病毒Ⅰ型(PVI)野毒株,仅需5μlPVI细胞培养液,方法简便、快速、敏感、特异,用本法对我国14个省市79份PVI分离株的检测结果,能与检定sabinⅠ相关株的SI/PCR法的检测结果相印证,与其中31份核苷酸测序判断为野毒株的结果相一致。其检测阳性率为84.4%,基本能检测我国流行过的5个PVI基因型野毒株。另外,从检测结果看,除北京市未发现野毒株外,其它13个省区都有野毒株流行,表明当前我国消灭脊灰的任务还很重。  相似文献   

12.
至今可以感染Ⅰ型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动物只有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严重阻碍了HIV-1的疫苗研究和治疗研究。因此,寻找新的可以感染HIV-1的动物模型成为十分迫切的课题。已知树Ju对许多重要的医学病毒易感,为了探讨树Ju是否可以感染HIV-1,利用不同辅助受体的5种HIV-1病毒株。体外感染云南野生成年树Ju的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同时还用这些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然后用RT-PCR、PCR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进行了检测,用RT-PCR方法未检测到感染上清中有病毒粒子的存在,用PCR法未能发现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中有前病毒DNA,用流式细胞术也未能在这些感染HIV-1的树Ju细胞的表面检测到特异抗原;而感染HIV-1的人免疫细胞均为阳性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在体外未能感染上HIV-1,可能的原因是树Ju的这些免疫细胞的HIV-1受体(CD4)和辅助受体(CCR5或CXCR4)与人的免疫细胞胞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3.
李杰  米山彻夫 《病毒学报》1997,13(3):208-214
中国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普遍存在基因变异的现象,如重组,点突变等。我们选出10株有代表性的变异株,在具有人脊灰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中做毒力分析,发现Sabin 1基因型与野毒基因型的重组株显示很强的神经毒力,其PD50inTCID50值为4.5,而Sbin1标准株的PD50值大于80。另外两株I型疫苗株只有关键性核苷酸位点发生突变,只在位点525-发生突变的一株,其PD50值为  相似文献   

14.
以整合到质粒中的GFV-cDNA为模板经PCR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GFV单、双链探针。用合成的探针对提纯的GFV-RNA2、感染GFV的昆诺藜叶及18株葡萄进行DNA-RNA杂交检测表明:检测提纯病毒RNA2的灵敏度为1.5pg/斑点,感染CFV的昆诺提取液最高稀释度可达40960倍;11株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样品均为阳性,且汁液稀400~800倍仍能测出,7株不显示典型扇叶症状的葡萄中3株受到GFV  相似文献   

15.
将含脊髓灰质炎病毒(PV)RNA聚合酶的不同长度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SG5质粒上,分别构建了4个表达RNA聚合酶的质粒。体外转录实验证明,pSG5-POL1.99和pSG5-POL2.03质粒转染细胞的提取物促进了特异的RNA转录,表明两质闰可表达RNA聚合酶。将PV的5’NCR序列插在载体pGREEN LANTERN-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pGREEN LANTERN-1-5’NCR质粒;  相似文献   

16.
钱爱东  侯世宽 《病毒学报》1998,14(3):262-267
对我国不同来源的狂犬病病毒野毒株8202、BRV、MRV的G基因405 ̄1146位核苷酸序列,进行了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应用计算机对这3个毒株的测定序列和已发表的中国人源毒株(CGX89)的相应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这4个中国不同来源狂犬病病毒的G基因同源性较低,8202与BRV的核苷酸同源性只有79.5%,与MRV的氨基酸同源性亦只有82.2%;同  相似文献   

17.
对来源于我国华东地区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流行株QD免疫原S1基因cDNA进行了克隆,序列分析了和DNA免疫的初步研究,RT-PCR扩增QD毒株的S1基因,将其5′和3′端分别进行了分子修饰后插入克隆载体PUC18的BamHI/HindⅢ位点,大肠杆菌中实现了目的基因的克隆,利用英国IBV毒株S1全基因核酸探针与QD毒株S1基因的重组克隆质粒子分杂交后,采用HaeⅢ,PvuⅡ和XbaI等限制酶对此  相似文献   

18.
将编码柯萨奇B3病毒(CVB3)衣壳蛋白VP1和VP2的基因,分别克隆到具有7.5k启动子的痘苗病毒表达载体pGJP5上;将CVB3衣壳蛋白全基因克隆到具有T7启动子的痘苗表达载体pTM1上,并筛先到相应的重组痘苗病毒VVP1、VVP2和VVP/4/2/3/1。VVP1和VVP2稳定表达产物为CVB3衣壳蛋白VP1和VP2,而VVP4/2/3/1为一无分泌性的多聚蛋白,且这三种表达产物均属无分泌性  相似文献   

19.
细胞转录调节因子 Y Y1 可抑制人乳头瘤病毒16 型( H P V 16) 癌基因启动子 P97 的活性, Y Y1 位点的突变和缺失不仅可诱导 P97 活性增强而且可在全基因组内增强 E6 癌基因转录,同时使病毒对啮齿类动物纤维细胞的转化能力增强。为了观测人乳头瘤病毒16 型长控制区( H P V16 L C R) 序列上 Y Y1 蛋白特异性结合位点破坏在完整基因组范围内对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永生化能力的影响,将 H P V 16 Y Y1 位点突变株和野毒株转染至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筛选结果表明,突变株可诱导形成永生化细胞,永生化能力明显高于野毒株。对4 株永生化细胞系 D N A检测发现,均含有呈整合状态的 H P V 16 D N A,其中3 株的 E1/ E2 区域有缺失。 R N A 检测显示,4株细胞内均有 E6/ E7 m R N A 的转录。这表明, H P V 16 L C R 上 Y Y1 蛋白特异性结合位点的破坏,可在完整基因组范围内增强病毒使人原代包皮角源细胞永生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选用Ⅲ型脊髓灰质炎病毒,3批活疫苗样吕(WHO/Ⅲ参考制品,93/363和3J两批猴体神经毒力实验不合格的疫苗)和1株标准强毒株(Leon),脊髓内注入携带有人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基因的转基因小鼠(PVRTg21)。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Leon病毒的毒力极强,2.0log10TCID50可使100%小鼠麻痹和死亡,WHO/Ⅲ疫苗参考制品毒力最弱,5.5log10CID50才能使81.7%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