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用清醒的肌肉麻痹的猫进行实验。观察到:以4Hz、8Hz 和60Hz 的电脉冲刺激中央中核,均可抑制束旁核的痛放电。频率为8Hz 的刺激能产生最强的抑制效应,4Hz 的效应稍差,60Hz 的最差。抑制的表现方式有二:(1)跟随着每个刺激脉冲出现痛放电的短暂遏制,遏制时间约为120ms,而且不随刺激强度的加强而相应延长。这种方式只有在低频刺激时才出现。(2)痛放电的整个时程缩短,高频和低频刺激时均可出现,特別是在使用高强度(5.4—8.5V)刺激时表现得更加明显。刺激丘脑中央中核与刺激外周深部神经或“穴位”,对束旁核痛放电有非常相似的抑制时程和适宜频率。此外,刺激中央中核选择性地抑制束旁核内痛敏细胞的活动,而不抑制非痛敏细胞的活动。实验结果提示我们:中央中核可能在远距离穴位镇痛机制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本工作比较了家兔脊髓背侧1/2进行横切前后刺激中脑中央灰质对束旁核伤害性放电的抑制率的改变。实验表明中央灰质既可通过公认的脊髓下行纤维抑制脊髓水平的痛传递,减弱束旁核单位的痛敏放电,也可通过某种脊髓上机制实现对束旁核的抑制。我们对这两种机制的相对重要性作了分析。用直11个束旁核痛敏单位所作的计算表明,在脊髓切割前,刺激中央灰质可使束旁核痛敏放电抑制67.5%,脊髓背侧1/2横切后,同样的中脑刺激只能使痛敏放电抑制42.9%。如以切割前的抑制率作为直100%,则切割可使抑制减弱36.5%,这一部分抑制应当是由被切断的脊髓下行纤维实现的,其余63.5%则可能主要通过脊髓上机制来实现。考虑到脊髓背半部横切不可能全部切断下行纤维,故实际上脊髓上机制的重要性不会有上述数值表示的那么大。  相似文献   

3.
实验在75只家兔上进行。以玻璃微电极记录丘脑束旁核痛放电,以电脉冲(5次/s、0.2ms、8—10V)通过双极同心电极刺激尾核头部,结果表明刺激尾核对束旁核痛放电既产生抑制效应(34/38),也产生易化效应(4/38)。抑制有两种表现方式:1.改变诱发放电的型式,2.跟随着单个刺激脉冲出现对痛放电的短暂压抑。静脉注射纳洛酮或阿托品可以阻断尾核刺激所引起的第一种抑制效应,提示尾核内阿片肽能系统和胆碱能系统活动参与对束旁核痛觉信号活动的调制。本文也观察到尾核刺激可诱发束旁核神经元出现每分钟约6次的周期性锋形电位串。  相似文献   

4.
在44只大白鼠上,通过两根玻璃微电极同时引导丘脑束旁核和尾核神经元的放电,观察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坐骨神经和电针“足三里”对两个神经元放电的影响。实验共记录到81对两个神经元的同时放电,其中包括26对痛兴奋、3对痛抑制、28对痛兴奋和痛抑制、24对其他组合类型的神经元放电。实验结果表明:1.从大白鼠尾核可同时记录到痛兴奋和痛抑制两种神经元的电活动,未见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放电型式相互转换。2.同一伤害性刺激可同时引起丘脑束旁核和尾核中的两个痛兴奋神经元兴奋、两个痛抑制神经元抑制、或一个痛兴奋神经元兴奋和另一个痛抑制神经元的抑制。3.电针“足三里”可同时使丘脑束旁核和尾核的痛兴奋神经元兴奋减弱或痛抑制神经元抑制反应减弱(抑制解除)。本工作证明,伤害性刺激可同时影响丘脑束旁核和尾核中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单位放电变化,而电针“足三里”又同时对两核团中痛兴奋和痛抑制神经元的活动具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3H]-2脱氧葡萄糖定量放射自显影方法,研究了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中枢神经系统有关结构的葡萄糖代谢率变化。结果表明,痛刺激后,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尾核、外侧缰核、外侧隔核、中缝背核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结等的葡萄糖代谢率均明显升高(P<0.05)。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后,中缝大核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的葡萄糖代谢率显著升高,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中缝背核的葡萄糖代谢率亦有升高趋势。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可部份降低痛刺激引起的有关结构葡萄糖代谢率升高(如皮层躯体感觉Ⅰ、Ⅱ区、扣带回皮质、丘脑束旁核、丘脑中央中核、丘脑腹后核、外侧隔核及外侧缰核等)。上述结果提示,电刺激大鼠尾核头部镇痛时抑制了与痛感觉有关的结构,同时激活了与镇痛有关的结构。中缝大核、中缝背核、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及延髓旁巨细胞网状外侧核等结构是实现尾核镇痛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下丘脑室旁核胃动素对胃运动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下丘脑室旁核 (paraventricularnucleus,PVN)胃动素对胃运动调节的参与作用及机制。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室旁核内胃动素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及室旁核与延髓迷走复合体 (dorsalvagalcomplex ,DVC)间的神经联系 ,应用室旁核内微量注入胃动素的方法观察清醒大鼠胃运动的变化。结果 :①下丘脑室旁核有胃动素免疫阳性细胞 ,在饥饿组和十二指肠灌酸组 ,阳性细胞数有明显增加 (P <0 .0 1)。②迷走背核注入辣根过氧化物酶 (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 ,在室旁核发现HRP标记细胞 ,证实室旁核与DVC间的纤维联系。③清醒大鼠室旁核内微量注射胃动素可使胃运动的幅度和频率明显增加 (P <0 .0 5 ) ,切断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后 ,胃动素对胃运动的作用消失。结论 :下丘脑室旁核内胃动素可增强胃运动 ,其作用可能是通过下丘脑 延髓迷走复合体 迷走神经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用细胞外记录法,观察大鼠外侧隔核(LS)微量注射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对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PEN)放电的影响。结果如下:(1)LS注射TRH对束旁核PEN痛放电产生明显的抑制效应;TRH的最大抑制效应及持续时间与TRH剂量(1,2.5,5μg/1μl)的对数呈正线性相关;(2)预先 LS 注射纳洛酮(3μg/1 μl)不能改变TRH抑制柬旁核PEN痛放电效应;(3)预先LS注射阿托品(5μg/lμl)阻断了TRH对束旁核PEN痛放电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LS是TRH参与镇痛的一个有效的作用部位。LS胆碱能M受体可能参与了TRH的抑制PEN痛放电效应,而TRH的抑制效应未涉及阿片受体。  相似文献   

8.
佟振清  陈水村 《生理学报》1988,40(6):586-591
实验记录大鼠丘脑束旁核躯体-内脏会聚(PfSV)神经元伤害性放电。观察刺激尾核(Cd)对 PfSV 神经元放电的影响。(1)Cd 对刺激内脏大神经诱发 PfSV 神经元伤害性放电有抑制作用(n=19)。(2)Cd 对刺激腓浅神经和内脏大神经诱发同一 PfSV 神经元伤害性放电均有抑制作用(n=11)。结果提示,躯体和内脏痛觉信息可会聚到丘脑束旁核同一神经元,Cd 可能不仅能抑制躯体痛也能抑制内脏痛。  相似文献   

9.
黄彰海  孙文颖 《生理学报》1986,38(6):589-596
本文在 79只清醒麻痹大鼠身上,用玻璃微电极记录丘脑束旁核痛兴奋(PfPE)和痛抑制(PfPI)单位的放电及其对刺激下丘脑背内侧核(DMH)的反应,并观察切割脊髓背外侧束的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刺激DMH使PfPE 单位的自发放电及痛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使PfPI 单位的自发放电增多,并解除伤害性刺激引起的抑制效应;(2)刺激DMH引起PfPE 单位的抑制效应,在切割脊髓背外侧束后仍然出现。上述结果提示:DMH 对丘脑束旁核在处理痛觉信息上具有调制作用,这种调制作用可能不通过脑干下行性抑制系统完成,而主要是通过脊髓上联系抑制丘脑束旁核神经元对痛传入的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作为病理性疼痛的实验模型,以丘脑束旁核中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单位放电作为指标,观察电针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实验发现电针能明显抑制伤害性反应;脑室注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4μg/10μl)或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5μg/10μl)均能翻转电针的这种抑制作用。实验还发现脑室注射纳洛酮或阿托品对关节炎大鼠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有增频作用。实验结果提示:电针对关节炎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可能是通过脑内阿片系统和胆碱能系统而发挥作用的;这两个系统对关节炎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自发放电可能有紧张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以逆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丘脑束旁核(PF)和下丘脑室旁核-下丘脑前区(PVH-AHA)之间的神经连接。在 PVH-AHA 观察了150个神经元对 PF 刺激的反应。其中,7个单位发生逆行反应,42个单位发生顺行反应,101个单位没有反应。逆行反应的潜伏期为10—12ms,传导速度约0.4m/s.顺行刺激和逆行刺激的结果表明 PF 与 PVH-AHA 之间存在着交互连接。  相似文献   

12.
束旁核、中央中核对皮层体感觉区伤害性反应单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在清醒麻痹的猫上进行。先用记录诱发电位的方法,证明大脑皮层第 I 体感觉区(SI区)同一部位可接受来自外周神经、丘脑束旁核(Pf)和中央中核(CM)的上传信号;然后在这一皮层部位寻找在强电流刺激腓总神经时出现伤害性反应的神经元。在所观察的24个单位中,有20个单位如果先给予 Pf 刺激,可看到上述伤害性反应明显增强,增强的百分率平均在90.0%以上;在这同一组皮层单位,如果预先刺激 CM,有21个单位的伤害性反应明显减弱,反应抑制都在-55.6%以上。Pf 刺激本身对所观察单位的自发放电影响不明显,但 CM 刺激可明显抑制它们的自发放电。  相似文献   

13.
丘脑束旁核痛兴奋神经元和痛抑制神经元电活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香桐(1978)指出,丘脑内接受痛觉信号的结构在丘脑的内侧部分,特别是束旁核和中央外侧核。丘脑束旁核基本上是一个接受痛觉冲动的结构(1979)。我们曾报道(孙明智等,1980),丘脑束旁核存在着痛兴奋和痛抑制两种神经元。当伤害性痛刺激作用于机体时可引起痛兴奋神经元放电数目的增加和痛抑制神经元放电数目的减少,并认为两种神经元的电活动都与痛觉的产生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4.
用免疫组化 PAP 技术,对树鼩(Tupaia Belangeri)室旁核血管加压素(VP)免疫阳性神经元进行电镜观察。发现室旁核 VP 阳性神经元核固体内的 VP 阳性反应物主要与高尔基复合体、神经分泌颗粒有关。但在粗面内质网未见 VP 阳性反应物,这与前人对大鼠的研究报告不同。  相似文献   

15.
孤束核参与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痛,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并采用核团损毁和核团内微量注射药物等方法分析其镇痛通路。实验结果如下:(1)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同时,放射免疫测定发现脑干加压素含量升高。(2)损毁孤束核能取消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但对基础痛阈无影响。(3)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拮抗剂[d(CH_2)_5 TYr(Me)-AVP]60ng/0.6μl 和加压素抗血清0.6μl 都可明显对抗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4)直接在孤束核内微量注射加压素60ng/0.6μl,能模拟刺激下丘脑室旁核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下丘脑室旁核能产生镇痛效应,其机理之一可能是兴奋了下丘脑室旁核中加压素能神经元胞体,后者通过下行投射纤维在孤束核中释放加压素,影响孤束核神经元的活动,从而产生镇痛。  相似文献   

16.
用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作为病理性疼痛的实验模型,以丘脑束旁核中对伤害性刺激发生兴奋反应的单位放电作为指标,观察电针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实验发现电针能明显抑制伤害性反应,脑室注射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或M受体阻断剂阿托品均能翻转电针的这种抑制作用。实验还发现脑室注射纳洛酮或阿托品对关节炎大鼠束裤核神经元自发放电有增频作用。实验结果提示:电针对关节炎大鼠丘脑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抑制,可能是通过脑内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加压素与应激的关系,我们曾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观察到烫伤应激后2小时视上核、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总体积减小最明显。本文采用免疫电镜技术,进一步观察了烫伤后2小时视上核、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并运用体视学方法定量分析了对照组及烫伤后2小时组视上核、室分校加压素神经元各240张照片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线粒体的体积密度(Vv)、面积密度(Sv)、面数密度(Na)等。结果显示:烫伤后2小时组视上核、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的粗面内质网的Vv.Sv显著增大,说明合成功能已开始增强,但是,高尔基复合体的Vv、Sv及阳性分泌颗粒却显著减少,因而引起总体积的缩小。从超微结构水平进一步证实加压素参与应激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以Halasz刀游离大鼠下丘脑弓状核区,切断ARC与其它脑区的神经而保持其与垂体的神经内分泌联系。用细胞外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观察了刺激这种游离的ARC对丘脑束旁核神经元伤害性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电解损毁中缝背核(DR)、DR 区微量注射纳洛酮或 β-内啡肽抗血清都能明显翻转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对丘脑束旁核(PF)单位痛诱发放电的抑制;而电解损毁中缝大核(NRM)、NRM 区微量注射纳洛酮、β-内啡肽抗血清,或 DR 区微量注射生理盐水、正常兔血清对刺激 ARC 的这种抑制效应均无明显影响。本实验结合以往实验结果提示;从 ARC 到PF 可能存在着这样一条痛觉调制通路,即通过 ARC 的β-内啡肽能纤维影响 DR 单位的活动,继而又通过 DR 的5-羟色胺能纤维影响 PF 单位的活动,从而影响痛觉的感知。  相似文献   

20.
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丘脑束旁核单位放电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做为慢性痛的动物模型,以清醒麻痹大鼠束旁核单位放电为指标,观察了在慢性疼痛状态下以及健康鼠束旁核单位放电的改变。当给触毛刺激时,健康鼠124个有诱发反应的单位中有40个(32%)增频,73个(59%)无改变;而 AA 鼠109个单位中有51个(47%)增频,44个(40%)无改变(P<0.05)。在上述单位中,健康鼠有73个(59%)属伤害感受性单位,49个(40%)属会聚性单位,AA 鼠有44个(40%)属伤害感受性单位,63个(58%)属会聚性单位(P<0.05)。上述结果提示:AA 鼠对轻微的机械刺激似有增敏现象,AA 鼠束旁核中会聚性单位多于健康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