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首次报道疟疾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成功。疟疾是当今最需要研究有效疫苗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过去的研究表明,AWTE基因编码的疟疾多种抗原表位是有效的抗疟表位,CTB基因编码的霍乱毒素B亚基,是一种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的免疫载体和佐剂。本研究把AWTE-CTB融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VG-ny1上,采用共转化的方法,通过基因枪导入转化烟草。经PCR扩增AWTE-CTB基因片段检测,证实了疟疾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的整合。SDS-PAGE蛋白电泳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中表达了AWTE-CTB融合基因分子量相同的特异蛋白。经抗原性分析实验和Western免疫印迹实验结果表明,特异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与CTB和AWTE抗体结合,具有CTB和AWTE抗原性。  相似文献   

2.
疟疾是当今最需要研究有效疫苗的主要传染病之一。AWTE基因编码恶性疟原虫多种抗原表位基因 ,CTB基因编码霍乱毒素 B亚基 ,是一种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的免疫载体和佐剂。把 AWTE- CTB融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 p BVG- ny2上 ,通过基因枪导入法 ,转化大豆幼胚分生组织。 X- glu染色检测到 GUS基因的表达 ;抗原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 ,特异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与 CTB和 AWTE抗体结合 ,具有 CTB抗原性。这个实验结果 ,表明疟疾多抗原表位基因首次在转基因大豆幼胚中得到瞬时表达  相似文献   

3.
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点。近几年,在这一领域中,有一些主要的进展,发现了组织相容性Y一抗原(简称H—Y抗原)。它是由Y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编码的,存在于Y染色体短臂的靠着丝点部位,可以诱发未分化的生殖原基发育成雄性。很早以来就已得知,H—Y抗原是Y染色体的特异的决定抗原之一。  相似文献   

4.
1996年广东地区流感毒株发生明显的血清学抗原漂移;引起广东地区流感暴发的分子基础是流感毒株HA基因编码的A、B、C、D和E五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变异,尤其是A、C、E位点发生氨基酸改变;而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改变对此流感流行未发挥明显影响。HA基因编码氨基酸的第145号和第193号位点变异导致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即分离毒株适应于MDCK细胞株生长,而难以适应鸡胚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5.
O抗原是革兰阴性菌外膜的重要组分。它是由多糖的重复单位和一系列寡糖重复单位所组成,即O抗原基本单位,一般包括2~6个糖基。因为多糖中糖的性质不同,连接次序,连接位点都有差异,因而O抗原变异很大。染色体中有关O抗原合成的基因丛集成簇。这些基因簇的变异很大,也反映了O抗原结构的多样性。O抗原的表达受到各种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区1996年流感暴发的分子变异基础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6年广东地区流感毒株发生明显的血清学抗原漂移;引起广东地区流感暴发的分子基础是流感毒株HA基因编码的A、B、C、D和E五个抗原决定簇位点变异,尤其是A、C、E位点发生氨基酸改变;而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改变对此流感流行未发挥明显影响。HA基因编码氨基酸的第145号和第193号位点变异导致流行毒株的生物学特性改变,即分离毒株适应于MDCK细胞株生长,而难以适应鸡胚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7.
疟疾多抗原表位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霞  钟辉 《生物工程进展》1999,19(4):39-44,38
本文首次报道疟疾多表位抗原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表达成功。疟 疾是当今最需要研究有效疫苗的主要染病之一。过去的研究表明,AWTE基因编码的疟 疾多种怕表位是有铲的抗疟表位,CTB基因编码的乱毒素B亚基是一种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又能引起体液免疫的免疫载体和佐剂。本研究把AWTE-CTB融合基因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VG-nyl上,采用共转化的方法,通过基因枪导入转化烟草,经PCR扩增AWTE-CTB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8.
尹文 《微生物与感染》2000,23(3):10-13,21
汉坦病毒是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病原体,近年来对其S基因片段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不S基因片段的结构、编码核蛋白(NP)的免疫原性、抗原决定簇及NP的重组表达与应用一阐述。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扩增猪轮状病毒中国分离株JL94株VP4蛋白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1-756bp),将测序结果与国外分离株进行比较;将该基因片段同载体pMel BacA连接后,与杆状病毒DNA共转染入昆虫细胞Sf9,经蚀斑筛选纯化重组病毒并再感染Sf9细胞获得vp4基因的表达,对表达的VP4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和血清中和抗体试验。结果表明:JL94株VP4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与国外分离株CRW-8株、Gottfried株该基因片段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3%和67%,说明JL94株与CRW-8株属同一VP4血清型,而与Gottfried株属不同血清型。JL94株vP4主要抗原编码区氨基酸最大变异处位于aa81-aa207。vp4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20%,Western Blot证实表达蛋白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中和抗体,阻断JL94在MA104细胞上引起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来源HCV的不同亚型(不同型别之间的不同亚型)及同一亚型之间E蛋白基因的变异及变异的意义。方法使用GenBank公开发表的不同来源HCV的不同亚型及同一亚型之间全基因序列为材料,用CLustalw2软件分析序列之间的同源性。结果不同亚型之间E蛋白基因变异达到了70.5%(E1蛋白基因)和59.8%(E2蛋白基因);不同亚型的E2蛋白基因有两个高度变异区,相同的亚型之间只有一个高变区;伺一亚型之间E蛋白基因的变异率为11.8%-16.8%(E1蛋白基因)和18.4~29.9%(E2蛋白基因)。结论根据相同亚型之间E蛋白基因的变异较小的特点,可以利用不同亚型病毒的抗原表位发展多价混合多肽疫苗或多基因混合疫苗,可能会对多种不同亚型病毒的感染起到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1996~2004年甲3亚型流感病毒的HA1基因在中国南方福建省的变异特点与流行特征进行研究.对25株(其中11株基因序列来自GenBank)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进行种系发生学分析.研究表明在约8个流感流行季节中,HA1基因在不断进行着点突变,期间可能发生了4次抗原性漂移.氨基酸突变的位点主要位于HA1分子抗原决定簇A~E内及附近和某些受体结合位点.其中,抗原位点B,A和受体结合位点226位的突变对于抗原漂移至关重要,但随着流感病毒的进化,抗原位点和与抗原漂移有关的关键密码子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在亚洲南部监测甲3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阳性选择密码子的突变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7,7(9):I0012-I0012
据科学家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体内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可能会增加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3.
猪轮状病毒vp4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扩增猪轮状病毒中国分离株JL94株VP4蛋白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1-756 bp),将测序结果与国外分离株进行比较;将该基因片段同载体pMel BacA连接后,与杆状病毒DNA共转染入昆虫细胞Sf9,经蚀斑筛选纯化重组病毒并再感染Sf9细胞获得vp4基因的表达,对表达的VP4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分析和血清中和抗体试验.结果表明JL94株VP4主要抗原编码区基因与国外分离株CRW-8株、Gottfried株该基因片段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3%和67%,说明JL94株与CRW-8株属同一VP4血清型,而与Gottfried株属不同血清型.JL94株VP4主要抗原编码区氨基酸最大变异处位于aa81-aa207.vp4基因在昆虫细胞中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20%,Western Blot证实表达蛋白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所表达的蛋白免疫小鼠产生中和抗体,阻断JL94在MA104细胞上引起的细胞病变.  相似文献   

14.
《生物磁学》2007,(9):I0012-I0012
据科学家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体内两个基因发生变异可能会增加人患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这被认为是多发性硬化症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5.
在防治疟疾感染的研究中,蚊子对疟原虫免疫机制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蚊子对疟原虫的免疫主要包括:血细胞介导的体液和细胞反应,丝氨酸蛋白酶介导的免疫防御反应,前酚氧化酶级联反应介导的黑化包被和蚊子体内免疫基因的活化。尤其是近来在蚊子体内免疫基因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为人类控制疟疾及最终消灭疟疾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乙型肝炎病毒在其复制过程中需通过以 RNA 为中间体的逆转录过程,因而其突变率较一般的 DNA 病毒高,随着对 HBV 研究普遍和深入开展,最近几年发现了一些新的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变异株.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 HBV 变异株研究的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抗原相关变异,e 抗原表达变异,核心抗原相关变异以及变异与肝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巩艳艳  崔治中 《中国科学C辑》2009,39(12):1175-1180
本实验研究了抗体免疫选择压对新城疫病毒(NDV)HN基因和F基因变异的影响。将NDV野毒株TZ060107分别接种到含有抗NDV的单因子血清(A组)与不含抗体的(B组)鸡胚成纤维细胞中连续传代,每组设3个独立的传代系列。分别对第10,20,30,40,50代病毒的HN和F基因进行扩增克隆测序。序列比较结果显示,有抗体A组HN基因发生突变的位点数明显多于无抗体B组,且非同义突变(NS)与同义突变(S)比值NS/S为6,明显高于无抗体B组NS/S的3.4。在有抗体A组有5个碱基位点发生稳定的非同义突变,而且其中3个(aa#353,521和568)与已知的抗原表位密切相关。F基因在有抗体A组也出现2个稳定的非同义突变,无抗体B组没有产生稳定变异。但不论在有抗体A组还是无抗体B组,F基因变异的NS/S比均小于2.5。本研究表明,抗体免疫选择压可显著影响HN基因变异,但对F基因变异的影响小于HN基因。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1996~2005年间在中国分离并保存的395株H3N2亚型人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NA)基因序列,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A基因序列的进化树表现为一主要进化主干伴随多侧分支进化,同一年份的毒株可以分为几个分支存在;疫苗株在NA基因序列进化树上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NA没有氨基酸的丢失与插入;抗原决定簇大部分位点保守且各抗原决定簇之间的变异情况各有特点,其中197~199位、431~434位和339~347位点的变异频率最高,而153位、328~336位、367~370位、400~403位抗原决定簇的氨基酸变异频率相对比较小;除了抗原决定簇外还有些氨基酸位点的变异频率很高,它们分别是18、23、30、93、143、208、216、221、249、265、267、307、385、437位氨基酸,其中143位和267位这两个位点的变异频率高于抗原决定簇位点,具体生物学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NA蛋白的酶活性中心位点高度保守;二硫键和糖基化位点保守。NA基因的这些特点为流感的预防、控制以及NA抑制剂药物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2009年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在墨西哥暴发,之后在全世界流行。为了解海南省2016-2018年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流行态势,分析血凝素(HA)与神经氨酸酶(NA)基因遗传进化特征与变异情况,本研究从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获取海南省2016-2018年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数据,选取5家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分离鉴定的37株A(H1N1)pdm09亚型流感毒株进行HA与NA基因测序,利用MEGA 10.1.8构建HA与NA基因种系进化树,并分析其氨基酸变异情况。结果显示,2016-2018年共出现3次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活动高峰。2017年10月份以后的分离株(4/8)与2018年大部分分离株(21/22)独立于疫苗株A/Michigan/45/2015聚为一个小支,发生20余处HA与NA氨基酸位点变异。与疫苗株A/California/7/2009(2010-2016)相比,2016-2018年流感病毒分离株在HA基因抗原决定簇上发生7处氨基酸变异并有一个潜在糖基化位点,未发现HA基因受体结合位点变异与NA基因耐药性变异。本研究提示,2016-2018年,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逐步发生规律性进化,氨基酸变异频率有增加趋势,今后应持续加强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密切追踪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情况,为科学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2016?2017年辽宁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基因变异情况及流行株与疫苗株的匹配情况。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分离得到的H3N2亚型流感毒株的HA1基因进行扩增,扩增片段经测序与近年来WHO推荐的北半球疫苗株进行比对和基因特征分析。结果 进化分析表明,2016?2017年H3N2亚型流感病毒与近三年的疫苗株均不在同一分支上;基因特性分析中,所有病毒均在A、B抗原决定簇上发生了两处以上的变异;19株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131位氨基酸发生了新的变异;20株病毒中有1株突变产生了新的半胱氨酸,提示可能有新的二硫键产生;糖基化位点并未检测到新的突变。结论 2016?2017年辽宁省H3N2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及基因特性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变异程度不大,应密切关注疫苗株对流感病毒的免疫效果及流感毒株的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