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t's disease,A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存在密切关联:T2DM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而AD脑内也出现胰岛素信号异常、胰岛素抵抗状态,因而被称为“第3类型的糖尿病”。近年来治疗T2DM的新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1ike peptide-1,GLP-1)及其类似物,已被证实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且能改善AD模型的记忆和认知功能,为AD治疗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病例数的90%,目前研发的其新型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糖代谢通路来控制血糖水平,它们可通过激活 G蛋白偶联受体尤其是G蛋白偶联受体40,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G蛋白偶联受体40作为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以其潜在优势,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简介G蛋白偶联受体与其配体游离脂肪酸, 重点综述不同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40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目前治疗或预防AD的方法效果有限。糖代谢减弱和胰岛素信号紊乱是AD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共同特征,也是T2DM早发AD的主要机制。T2DM相关治疗药物能有效改善AD神经退行性病变,已引起广泛关注。本文总结抗T2DM药物治疗AD研究进展,为AD发病机制和药物研发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目前发病机制不清。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是有关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认为脑内过量产生的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是引发AD的主要原因。针对Aβ的生成、聚集、清除及靶向治疗相关的药物开发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就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的最新研究进展及AD的预防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2 型糖尿病(T2DM)是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传统抗糖尿病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低血糖、胃肠道反应、体重增加、 心血管风险等,因此开发作用于新靶点和新作用机制的T2DM 治疗新药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基于新靶点设计的糖尿病治疗新药有 些已上市,且获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但大部分药物仍处于临床或临床前研究阶段,其疗效和安全性有待进一步临床验证。综述传统抗糖 尿病药物、T2DM 药物新靶点及基于新靶点设计的抗糖尿病新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Tau蛋白异常过度磷酸化修饰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发病机理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而2型糖尿病是AD的风险因素之一.采用蛋白质印迹研究2型糖尿病及单纯肥胖大鼠脑中海马回tau蛋白磷酸化程度,发现在这两种大鼠模型中海马tau蛋白在多个位点上都呈现过度磷酸化状态.同时,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synthasekinase-3β,GSK-3β)活性在这两种大鼠模型的海马回中明显增高,经脑立体定位法向大鼠海马回注射GSK-3β抑制剂氯化锂(LiCl),可阻止2型糖尿病及肥胖大鼠模型中的GSK-3β激活,但仅阻止单纯肥胖大鼠海马回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另外,海马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β亚基水平在两种实验模型中显著下降.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及肥胖可能通过增高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GSK-3β激活和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来提高AD的发病风险.2型糖尿病脑中低下的葡萄糖代谢也可能在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适量补充硒或钒可干预2型糖尿病(T2DM)的病理过程,对阿尔茨海默症(AD)的早期预防也有一定作用。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是导致年龄相关认知障碍和痴呆的高风险因素。因此,推断T2DM和AD在早期可能有共同的发病机制。该文从淀粉样蛋白异常聚集、tau蛋白过度磷酸化、胰岛素缺乏/抵抗和信号失活、氧化应激和炎症四个方面,概括总结了2型糖尿病与AD的共病机制。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综述了硒和钒对这两种疾病作用的生物效应和机理,为揭示硒和钒的新生物功能,探索发现早期AD的干预治疗药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大脑胰岛素不仅可调节血糖,而且可改善记忆和认知,而大脑胰岛素缺乏常导致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 AD)的发生. 本研究检测了正常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T2D)大鼠外周及大脑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以探讨T2D时由于大脑胰岛素异常导致AD发病的可能性.以同龄正常SD大鼠为对照(CTL组),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 STZ)腹腔注射建造T2D大鼠模型(T2D组).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血糖,放免法检测脑脊液及血浆胰岛素,免疫印迹技术检测大脑海马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磷酸化水平,大脑及肝脏、肌肉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中磷脂酰肌醇3 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 PI3K)/ 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糖原合成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β, GSK 3β)活性. 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T2D大鼠血浆葡萄糖水平及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脑脊液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大脑海马组织tau蛋白上所检测位点均呈过度磷酸化改变,海马及外周组织(肝脏、肌肉)胰岛素信号传导途径PI3K/Akt活性均显著下降,GSK 3β活性升高. 研究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大鼠大脑胰岛素缺乏及其信号传导途径下调可能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 (Alzheimer′s disease, AD) 的一个重要特征.本研究检测了Ⅱ型糖尿病大鼠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讨. 以同龄正常Wistar大鼠作为对照,高脂高蛋白高糖饮食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注射诱导造Ⅱ型糖尿病模型(T2DM组).放免法检测血浆胰岛素;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葡萄糖;蛋白质印迹技术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总tau蛋白、tau蛋白上部分位点磷酸化、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及葡萄糖转运子3(glucose transport 3,GLUT3)水平;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SPR)检测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与血浆胰岛素结合力;γ32-P标记的ATP和特异性底物肽检测海马内胰岛素信号传导系统中的关键酶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 GSK-3β)活性.结果显示,T2DM组血浆血糖、血浆胰岛素及运用HOMA-IR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蛋白质印迹结果显示两组大鼠海马回总tau蛋白水平无差异;T2DM组中tau蛋白在Ser199、Thr212、Ser214、Thr217、Ser396及Ser422位点上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DM组海马神经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水平及与胰岛素结合的功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SK-3β活性检测结果显示,T2DM组大鼠模型海马回中GSK-3β活性明显增高.研究结果表明,Ⅱ型糖尿病中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GSK-3β激活从而出现AD样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葡萄糖代谢紊乱也可能在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信号系统受损是加速AD发病的危险因素,胰岛素降解酶(insulin-degrading enzyme,IDE)在糖代谢异常促使AD发病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除调节β淀粉样蛋白降解和清除之外,还可能通过调节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协同载脂蛋白Ee4(ApoEe4)及影响胰岛素信号传导等参与AD的发病机制。本文就IDE生物学特性及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细胞因子脂粘连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o FY  Lu FE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4):309-313
脂肪细胞因子脂粘连蛋白(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心血管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脂粘连蛋白在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脂粘连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它一些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老年人群中高发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假说是目前科学界广泛支持的AD发病机制。清除Aβ、阻止Aβ聚集和解聚Aβ纤维的策略有望给AD的治疗提供有效途径。然而,目前已报道的抗Aβ治疗AD的药物存在的诸多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二维纳米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二维纳米材料不仅理化特性优异,而且生物相容性良好,还易于穿越细胞膜及血脑屏障。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二维纳米材料能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近红外光热效应、光催化氧化、Cu2 +螯合以及药物负载等机制来抑制Aβ聚集,或使Aβ纤维解聚,在治疗AD方面有着很大的潜力。本文将围绕石墨烯和类石墨烯二维纳米材料,例如二硫化钼、石墨相氮化碳、黑磷等用于抗Aβ治疗AD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Tau蛋白过度磷酸化是Alzheimer病(AD)发病的关键事件.由于2型糖尿病是AD的风险因子,并且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特征,检测了胰岛素抵抗大鼠大脑海马tau蛋白磷酸化水平,以及运用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TZD)后磷酸化的变化,发现胰岛素抵抗组大鼠海马tau蛋白呈过度磷酸化改变,但运用TZD后,tau蛋白的磷酸化状态有所恢复.由于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位于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并且是tau蛋白的重要磷酸激酶,研究检测罗格列酮干预前后GSK-3β活性,发现均升高.研究结果表明,肥胖时胰岛素抵抗导致细胞内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中,GSK-3β活性上调可能是引起大鼠海马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TZD可抑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但可能不是通过下调GSK-3β活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与常规注射预混赖脯胰岛素对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58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与对照组(29例),观察组用赖脯胰岛素经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照组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25注射液,2次/d,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均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及适量运动,共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是控制老年非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较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硒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早期研究证明硒蛋白具有类胰岛素样作用,补充硒及硒蛋白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然而进一步研究证实硒蛋白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并非完全起到积极的作用。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P)在肝脏合成,是血浆硒的主要运输和存在形式。近年来研究发现,硒蛋白P具有减弱AMPK激酶的活化并加重促进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本文对硒蛋白P基因Sepp1的表达调节、糖脂代谢以及胰岛素抵抗等关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流行病学和实验动物研究均证明,肥胖及其诱发的慢性炎症 与2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基于诸多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大型前瞻性研究结果,目前已形成对糖尿病胰岛素耐受性的炎症发病机制的 共识。到目前为止,多种具有抗炎作用机制的活性小分子药物已经上市或进入临床研究阶段,这些药物单独治疗或与传统降糖药物联用 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显示了糖尿病抗炎治疗的前景。主要综述近年来慢性炎症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分子机制以及抗炎 药物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protein4,RBP4)是一种分泌型视黄醇结合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在协助视黄醇发挥生理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RBP4是一种新的循环性脂肪因子,亦能由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它不仅能够抑制肌肉组织中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而且能够促进糖异生,增加肝糖输出,从而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增加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目前RBP4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关系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就RBP4的生理功能、RBP4与T2DM微血管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老年性痴呆抗体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性痴呆(Alzh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渐进性神经退化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记忆功能衰减及识别能力障碍,同时伴有各种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目前还没有特异性治疗药物。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AD发病率逐年增高,成为本世纪威胁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AD的发病机理和药物研究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制备针对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beta protein,Aβ)特异性抗体药物成为AD治疗极具价值的途径。本文主要对以Aβ为主的AD发病机理和针对Aβ的抗体药物的治疗机制、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发AD治疗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研究发现一些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s,PTP)在胰岛素受体信号途径、胰岛素分泌和胰腺β细胞受自身免疫细胞攻击等生理或病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以PTP1B、TCPTP和LYP为代表的PTP通过将底物去磷酸化,拮抗激酶催化的磷酸化反应,在一些信号通路中起到负相调节的作用。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现这些PTP的单核苷酸突变使蛋白表达增加或酶活力增强,因而施用这些潜在靶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成为治疗1型或2型糖尿病可能的新疗法。而PTPIA-2/IA-2β的胞内磷酸酶结构域被发现是大量1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免疫原,因此可针对PTPIA-2/IA-2β发展早期诊断并预防1型糖尿病的试剂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