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对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GLA)作为疫苗运输载体进行免疫学评价。方法:用复乳法制备PLGA微球,通过表面吸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7蛋白制备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GLA)微球,考察粒径分布情况及体外释放水平,通过皮下免疫注射途径免疫C57BL/6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由此评价PLGA微球疫苗运输载体的佐剂效应。。结果:复乳法制备的PLGA微球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包封率20.1%,注射小鼠6周后(第2周加强免疫1次),微球疫苗诱导产生的IgG1抗体水平较同剂量的铝佐剂组和溴化二甲基双十八胺(DDA)组明显升高,(平均滴度分别为3805、1270、2262);微球疫苗诱导产生IgG2b的抗体水平明显高于铝佐剂组,略低于DDA组,(平均滴度分别为1131、475、2653)而IgG2c的抗体量高于铝佐剂组和DDA组(平均滴度分别为150、36、106)。结论:人乳头状瘤病毒E7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作为疫苗输送体系可以明显的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戊型肝炎重组蛋白(NE2)聚乳酸羟基乙酸(PLGA)微球疫苗诱导免疫应答的情况.方法:复乳法制备微球,考察粒径分布等特性.通过间接ELISA法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体内IgG、IgG2a和IgGl1水平,并通过IFN--ELISPOT方法检测其诱导BALB/c小鼠体内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情况.结果:微球的平均粒径为7.1m.注射小鼠6周后(第4周加强免疫1次),微球疫苗诱导产生的抗戊型肝炎病毒IgG抗体水平较同剂量铝佐剂组明显升高(间接ELISA:OD450/620 10.09vs.5.32).IgG2a抗体量略高于铝佐剂组,OD450/620分别为0.17、0.04.IgG1抗体量明显高于铝佐剂组.OD450/620分别为20.48、15.00.IFN--ELISPOT结果显示,微球疫苗能很好的诱导NE2或P34肽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结论:戊型肝炎重组蛋白聚乳酸羟基乙酸微球作为疫苗输送体系能明显的提高抗原的免疫原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生物可降解微球作为乙型肝炎基因免疫佐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生物可降解微球对基因免疫的增强作用。采用有机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聚乙醇酸共聚 物(PLGA)微球,构建含有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S基因的pRC-CMV真核表达载体,用微球与基因 载体共孵育法制备其混合物。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结果表明:微球注射组的血清抗体滴度达到 l:1600,其效果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加铝佐剂注射组相近,而裸DNA注射组没有反应。说明了 生物可降解微球可显著的提高基因免疫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4.
研究重组戊型肝炎抗原(HEVAg)-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产生免疫应答。制备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后,通过皮下、滴鼻、口服途径接种Balb/c小鼠,每隔4周加强免疫两次,HEVAg与铝盐佐剂(铝佐剂疫苗Al_2O_3-Ag)为对照组,一定时间内检测抗体及细胞因子的应答水平。结果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有效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滴鼻、口服途径黏膜系统中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A抗体,ELISPOT结果显示鼻腔、唾液腺中IgA ASCs数量显著增加;皮下途径诱导产生较高滴度的IgG抗体;常规铝佐剂疫苗相比于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较强的IgG抗体水平,未诱导产生黏膜免疫应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诱导产生较强细胞免疫应答,皮下接种途径IFN-γ、IL-4生成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免疫组。与铝佐剂疫苗相比,HEVAg-PLGA纳米颗粒抗原能有效诱导产生系统免疫及黏膜免疫应答,显示HEVAg-PLGA有潜力成为备选HEV黏膜疫苗抗原,同时展示PLGA颗粒作为黏膜系统抗原递送载体及黏膜佐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阳离子脂质体DOTAP佐剂对H5N1型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制备DOTAP阳离子脂质体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简称DOTAP流感裂解疫苗),检测其包封率。将BALB/c小鼠分为13组,分别用含0.1、1.0、10.0μg HA/只剂量以DOTAP、Al(OH)3、CPG-ODN为佐剂以及不含佐剂的流感裂解疫苗于0、21天皮下免疫,PBS作为对照组,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小鼠初次免疫后21、42天血清HI抗体滴度;用ELISA检测初次免疫后21、42天血清特异性IgG抗体、IgG1、IgG2a亚类抗体滴度,以及初次免疫后42天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体外经抗原刺激后细胞因子IL-2、IL-4、IFN-γ的分泌水平。将BALB/c小鼠分为3组,分别用含不同DOTAP剂量(100、300、600μg/只)的DOTAP流感裂解疫苗于0、21天皮下免疫,检测初次免疫后21、42天小鼠血清HI抗体滴度和IgG抗体滴度。结果 DOTAP流感裂解疫苗粒径在300~400 nm,带正电荷,包封率在50%以上;DOTAP流感裂解疫苗诱导的HI抗体水平和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均高于流感裂解疫苗,而与铝佐剂和Cp G-ODN佐剂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TAP流感裂解疫苗产生的抗体仍以IgG1亚类抗体为主,免疫后42天诱导的IgG2a亚类抗体水平高于流感裂解疫苗和铝佐剂,低于Cp G-ODN佐剂;DOTAP流感裂解疫苗免疫后既分泌高水平Th1型细胞因子IFN-γ,同时也分泌高水平Th2型细胞因子IL-4;不同DOTAP剂量的DOTAP流感裂解疫苗免疫后,其HI抗体滴度和IgG抗体滴度在低、中、高剂量组之间存在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 DOTAP作为H5N1型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原性,其对体液免疫应答的增强作用不低于铝佐剂和Cp G-ODN佐剂,并具有诱导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PELA微球乙型肝炎疫苗的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疫苗包裹在可生物降解的微球中则一种极有潜力的新型疫苗载体系统。用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0为材料,包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0,缓释微球疫苗,以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方式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原笥。同时以乙肝常规铝佐剂疫苗免疫两剂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皮下注射单剂微球疫苗后,在第14周,小鼠血清IgG滴度可达到与铝佐剂疫苗组相当的水平,维持较高的滴度;此外,口服微球疫苗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装载于不同分子量的PLGA中的5-氟尿嘧啶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体外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方法: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将5-氟尿嘧啶包裹在高分子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中,形成缓释微球,考察其大小,外观,包封率等理化性质,以紫外分光光度法为检测方法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结果: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所制备的微球形态完整,大小较均匀。具有一定得包封率和载药量,体外释放研究表明其处方1和处方2的缓释时间为8天和23天。结论:以水包油包固复乳法制备的PLGA 5-氟尿嘧啶微球能够达到缓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流感灭活疫苗中添加佐剂可以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节约抗原用量。一些天然中草药多糖具有潜在的佐剂效应。本文探讨了人参多糖(ginseng polysaccharide,GPS)在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型灭活疫苗中的佐剂效应。将不同剂量GPS与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混合,共同免疫小鼠一次,通过检测免疫后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的疫苗特异性IgM、IgG、IgG1和IgG2a抗体情况来评价GPS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佐剂的免疫增强效果,并与不添加佐剂的疫苗和加有铝佐剂的疫苗的免疫效果作比较。结果显示,GPS与铝佐剂一样能显著提高和维持疫苗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同时提高IgM抗体水平,其中800μgGPS的佐剂效果最好。因此我们认为GPS可以作为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的一种候选佐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胸腺素α原(ProTα)作为佐剂对重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诱导小鼠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的影响。方法:以纯系BALB/c小鼠为免疫对象,分组情况为:①HBsAg组(1μgHBsAg);②0.1μgProTα+1μgHBsAg组;③0.5μgProTα+1μgHBsAg组;④1μgProTα+1μgHBsAg组;⑤铝佐剂组(1μgVacon疫苗);⑥1μgPro-Tα+1μgVacon疫苗组;每组10只小鼠,分别于0、2周各肌肉注射免疫1次。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Bs滴度(即IgG亚类IgG1和IgG2a)。结果:与单独注射HBsAg组相比,1μgProTα+1μgHBsAg组抗-HBs总抗体滴度明显增高(P〈0.05),抗体持续时间更长,且ProTα可以平衡Th1和Th2免疫反应;2组间IgG1/IgG2a差异显著(P〈0.05)。与铝佐剂相比,ProTα增强了小鼠对HBsAg的反应性,提高抗-HBs阳转率。结论:ProTα在增强小鼠抗-HBs产生的同时,提高细胞免疫反应,提示ProTα是一种很有潜力的HBsAg佐剂。  相似文献   

10.
观察超抗原SEA(D227A)的真核表达载体(pmSEA), 对HBV DNA 疫苗诱导Balb/c 小鼠(H2d)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 肌内注射空载体pcDNA3、HBV DNA 疫苗加pmSEA佐剂(pHBVS2S+pmSEA)或不加佐剂(pHBVS2S); ELISA 法测定血清抗HBs; 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脾淋巴细胞;4 h51Cr 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 活性。HBV DNA佐剂组免疫小鼠抗HBsAg抗体滴度明显高于不加佐剂组,其IgG1/IgG2a的比例不同于多肽免疫组,二者分别为0.282与10。HBV DNA佐剂组均能增强IgG1和IgG2a的产生,是不加佐剂组的1.36、1.73倍。佐剂组小鼠脾淋巴细胞IFN-γ的分泌量是不加佐剂组2~3倍。CTL 细胞杀伤活性(E:T=100)佐剂组与不加佐剂组分别为:69.77%±7.5%、 42.81%±7.7%,差异显著(P<0.05)。HBV DNA 疫苗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 能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及CTL反应;pmSEA佐剂能够提高小鼠对DNA 疫苗的免疫应答,有望成为DNA 疫苗的免疫佐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人乳头瘤病毒11型(HPV11)L2NE7E6融合蛋白,纯化蛋白后免疫小鼠,检测其诱发的T细胞免疫水平,并筛选HPV11 E6、E7特异的T细胞表位肽。方法:用重叠PCR方法构建HPV11L2NE7E6融合基因并插入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经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L2NE7E6,用SDS-PAGE和West-ern印迹鉴定融合蛋白的表达。Q柱纯化蛋白后免疫C57BL/6小鼠,分别用覆盖HPV11 E6和E7蛋白序列的肽库,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其诱发的E7、E6特异的T细胞免疫反应,并筛选E7、E6特异的T细胞表位肽。结果:在原核表达系统中有效表达了HPV11 L2NE7E6融合蛋白,蛋白纯化后免疫C57BL/6小鼠,分别能检测到针对HPV11 E6、E7肽库刺激产生的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经肽池筛选到1条强的E6 T细胞表位肽E6aa41-55(AEI-YAYAYKNLKVVW);而E7只筛选到2条弱的T细胞表位肽,分别为E7aa53-67(QILTCCCGCDSNVRL)和E7aa73-87(DGDIRQLQDLLLGTL)。结论:HPV11 L2NE7E6融合蛋白能诱发小鼠产生E6、E7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可作为尖锐湿疣免疫治疗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市售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作为甲型流感病毒核蛋白(NP)与基质蛋白2胞外区多肽(M2e)融合蛋白NM2e亚单位疫苗佐剂的可能性。方法:将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单独或者分别与Al(OH)3配伍作为NM2e蛋白佐剂,经肌肉注射免疫BALB/c小鼠,通过体液和细胞免疫检测及病毒攻击实验研究这些免疫调节剂作为疫苗佐剂的可能性。结果:左旋咪唑对NM2e蛋白亚单位疫苗无明显的佐剂效应,但与铝佐剂合用可使攻毒后存活小鼠体重恢复加快;西米替丁可以明显提高NM2e蛋白诱发的特异性IgG2a滴度,提高攻毒后小鼠的存活率(30%),但保护效果明显低于铝佐剂(70%),与铝佐剂无明显的协同作用;伐地那非能明显增加NM2e蛋白诱发的特异性IgG1、IgG2a滴度,提高攻毒后小鼠的存活率(36%),但与铝佐剂合用有相互抑制作用。结论: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伐地那非对NM2e蛋白均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中西米替丁和伐地那非能提高攻毒保护效果,但保护效果明显低于Al(OH)3,与Al(OH)3联合使用均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pET-42a(+)-HPV58E6E7原核表达质粒,诱导表达人乳头瘤病毒(HPV)58型E6E7融合蛋白。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出HPV58 E6E7融合基因的全长序列,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定向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42a(+)中,构建pET-42a(+)-HPV58E6E7原核表达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将其转入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进行诱导以表达HPV58E6E7融合蛋白,并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树脂纯化回收HPV58E6E7融合蛋白,用SDS-PAGE及Western印迹鉴定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及抗原性。结果:PCR、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核酸序列检测证实重组质粒中插入的目的基因大小、方向正确;HPV58E6E7融合蛋白得到高效原核表达及纯化,表达蛋白的分子大小正确,抗原性良好。结论:pET-42a(+)-HPV58E6E7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HPV58E6E7融合蛋白得到高效表达及有效纯化,为检测HPV58型治疗性疫苗的免疫效果提供了抗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pG佐剂、弗氏佐剂、聚肌胞苷酸佐剂及左旋咪唑、西米替丁作为佐剂对人乳头瘤病毒16型L2E7E6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产生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单独蛋白组、蛋白加各佐剂组分别肌肉注射免疫C57BL/6小鼠,检测不同佐剂诱发小鼠产生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并观察其对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各免疫组均能检测到高滴度的抗L2、E7、E6蛋白IgG抗体(以IgG1为主),其中弗氏佐剂能显著提高E6蛋白的IgG和IgG1抗体水平和E7蛋白的IgG1抗体水平(P<0.05),CpG佐剂明显提高了E7蛋白的IgG2a抗体水平(P<0.01);而西米替丁佐剂则降低了E7抗原的IgG抗体水平(P<0.05);同时可以检测到CpG佐剂组能诱发小鼠产生针对E7、E6较强的细胞免疫反应,且能抑制70%的荷瘤小鼠肿瘤生长;此外弗氏佐剂与聚肌胞苷酸佐剂可产生较弱的针对E7肽的细胞免疫反应,能延缓荷瘤小鼠肿瘤形成时间,与单纯蛋白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CpG佐剂、弗氏佐剂和聚肌胞苷酸佐剂都能提高人乳头瘤病毒16型L2E7E6融合蛋白的细胞免疫反应水平和抑制肿瘤生长能力,其中CpG佐剂效果较好,为促进该蛋白作为疫苗的研发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经密码子优化的人乳头瘤病毒6型(HPV6)L1的融合蛋白。方法:PCR方法扩增HPV6 L1,基因,测序及序列比对后,对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并合成优化后的基因HPV6mLI,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IPTG诱导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SDS-PAGE鉴定表达产物。结果:酶切和测序结果证实HPV6 mL1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正确;以1mmol/L IPTG于37℃诱导4h,蛋白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预期值一致,为80000。结论:获得大肠杆菌表达的HPV6L1蛋白,为其结构功能研究和疫苗研发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钙素(一个由3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首选药之一。降钙索的劣势是其半衰期过短,需要一天一次注射给药,本实验旨在制备突释小,药物释放浓度稳定的降钙素微球制剂。方法:制备降钙素羧酸葡聚糖颗粒和降钙素硫酸葡聚糖颗粒组合物,分别将其包裹于PLGA微球内,制备成降钙素组合微球,采用C18反相色谱柱研究药物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所制得的降钙素葡聚糖颗粒缓释微球体外释放一个月,释放曲线比较完美,接近零级释放。结论:本研究制得的降钙素葡聚糖颗粒缓释组合微球能实现理想的体外缓释效果,为后期药动学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汤怡  周强  王琦  程浩 《病毒学报》2011,27(5):416-420
进行人乳头瘤病毒6b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b,HPV6b)E7蛋白原核表达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用已构建的pGEX-4T-2/HPV6bE7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大量可溶性融合蛋白GST-HPV6bE7,用Glutathione-Sepharose 4B亲和柱和凝血酶纯化获取HPV6b型E7蛋白。将纯化的E7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并纯化为多克隆抗体IgG。采用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法分析该抗体的效价及特异性。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显示,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3~6h后pGEX-4T-2/HPV6bE7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高水平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纯化的E7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后可获得兔多克隆抗体IgG。经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鉴定,兔抗IgG具有高效价性和抗HPV6bE7蛋白特异性。获取纯化的HPV6b型E7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其免疫兔产生的多克隆抗体IgG效价高,特异性好,有望进一步用于HPV6b型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和免疫学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免疫荧光法快速检测原核和真核细胞中表达的轮状病毒(RV)外壳蛋白VP4。方法:以抗VP4的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的羊抗豚鼠IgG为二抗,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重组表达的同源RVVP4;检测SA11或Wa株RV感染MA104细胞后不同时间段病毒VP4的合成及其在感染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用免疫荧光法可直接检测到原核细胞中表达的外源蛋白,也可检测到病毒蛋白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情况。结论:免疫荧光法可特异、方便、快速地检测RV VP4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来源于RV TB—Chen株的VP4抗体可特异性识别同源病毒VP4,交叉识别SA11或Wa株的VP4。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沙门菌外膜蛋白(OMP)D,纯化后制备兔抗OMPD抗体。方法:用PCR方法从鼠伤寒沙门菌中扩增出ompD基因,并插入融合表达载体pET-28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ompD;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筛选阳性重组菌株,经IPTG诱导目的蛋白表达,在变性条件下对目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纯化;以表达的OMPD蛋白免疫家兔,制备抗OMPD的多克隆抗体并进行鉴定。结果:扩增了ompD基因,测序证实正确后亚克隆于表达载体pET-28a(+)中,经PCR筛选和酶切鉴定获得阳性克隆,经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为40×103的目的蛋白并进行纯化;纯化的OMPD免疫家兔后,能有效地刺激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抗血清的效价达到1∶1000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论:构建omp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制备出兔抗OMPD抗体,效价及特异性均良好,为进一步制备肠黏膜高亲和力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开发一种白细胞介素-2(m-2)长效缓释微球剂型。方法:采用S/O/W法制备了白介素-2因子多糖微粒的PLGA微球,考察了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等,并且运用ELISA方法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结果: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2因子微球光滑圆整,粒径分布较均匀,体外缓释达32天,累积释放率近90%。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白介素-2因子微球,不仅具有有效地保护IL-2蛋白活性,同时实现长效缓释的目标,是一种可行的蛋白缓释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