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6):1076-1084
为探究传统中药玉屏风散在水产养殖上的生物学功效,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2.5%、5%和10%的玉屏风散和1%的芪参散配成实验饲料,饲喂实验鱼2周,然后分别观察两种中药对罗非鱼(体重约220 g)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对草鱼(体重约20 g)免疫保护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各中药组均提高了罗非鱼增重率, 10%玉屏风散组效果最显著;各实验组中罗非鱼肝、肾、脾体指数和各血液学指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各中药组罗非鱼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均不高于空白对照组; 2.5%、10%玉屏风散组和1%芪参散组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各药物组罗非鱼溶菌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且2.5%玉屏风散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玉屏风散各剂量组罗非鱼呼吸暴发活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罗非鱼肝脏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上调,肾脏中HSP70在2.5%和5%玉屏风散组表达量上调,脾脏中HSP70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下调;肝脏中转化生长因子受体TGFRⅢ在2.5%玉屏风散组表达量上调,肾脏中TGFRⅢ在2.5%玉屏风散组和1%芪参散组表达量上调,脾脏中TGFRⅢ在各实验组中表达量均上调;玉屏风散各剂量组能够提高草鱼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表现为死亡率降低和进入血液的细菌减少,其中5%玉屏风散组效果最佳。实验表明,玉屏风散能够有效促进罗非鱼生长,对其非特异性免疫指标以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草鱼的免疫保护率。    相似文献   

2.
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是体内将视黄醇从肝脏转运至靶组织的特异载体蛋白。最近研究发现在盐度升高时肾脏RBP蛋白表达量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香鱼RBP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与盐度应激相关性,从香鱼、肝脏cDNA文库中获得RBP基因cDNA序列。香鱼RBP基因mRNA在肝脏中表达量最高,肾、肠、脑和鳃中表达次之。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盐度升高时,RBP基因mRNA表达在不同组织中呈不同下降趋势,其中渗透压调节相关组织鳃、肾中,表达量下降最显著。Western blot实验证实,盐度升高时,香鱼血清RBP蛋白表达量也显著下降。揭示了RBP可能在香鱼盐度适应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香鱼肌肉与免疫器官6种同工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电泳方法,对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肌肉和肝脏、脾脏及肾脏3种免疫器官的6种与防御机能相关的同工酶的表达进行研究,共分析了SOD、POD、ACP、ALP、CAT、EST等6种同工酶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香鱼已经具有了完善的机体防御系统,肝脏和肾脏在香鱼的防御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能为筛选具有较强抗病力和适应性的香鱼良种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黄蒽醌提取物对饲养建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750尾建鲤(Cyprinus carpio var.jian)随机分成5组。一组为对照组,投喂基础日粮。另外4组为实验组,投喂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4.0%大黄蒽醌提取物。连续投喂70d后,测定鱼的生长、免疫相关因子、肠道菌数量及肉质等。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黄蒽醌提取物提高了鱼体增重率、饲料转化效率、溶菌酶活性、一氧化氮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促进了肠道有益菌增加,抑制有害菌生长,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及鱼体死亡率,但是与大黄蒽醌提取物的添加水平不成线性关系;其中1.0%实验组肝胰脏溶菌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最高,血清丙二醛含量最低;2.0%实验组增重率、血清一氧化氮浓度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胰脏一氧化氮浓度、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最高;添加1.0%~2.0%大黄蒽醌提取物显著提高了肌肉粗脂肪含量。因此,添加1.0%~2.0%大黄蒽醌提取物能改善肠道的微生态平衡,提高机体免疫机能,改善肉质,促进鱼体生长。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多糖对中华条颈龟(Mauremys sinensis)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影响。选取体重为134.7±19.1 g的中华条颈龟,随机分成Ⅰ、Ⅱ、Ⅲ、Ⅳ四个组,各组饲料中酵母多糖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龟重0 mg、800 mg、1200 mg和1600mg,并在第15d、30d检测各组免疫器官指数、白细胞数目、血清中溶菌酶及补体C3、C4活性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各实验组脾脏指数和肝脏指数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各实验组白细胞数目相比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在第15d血清中溶菌酶和C3、C4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在添加量为1200 mg/kg时活性最高,在第30d 各实验组溶菌酶和补体C4活性与同剂量组相比显著下降,补体C4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料中添加酵母多糖可提升中华条颈龟的非特异性免疫机能,以1200 mg/kg添加水平的效果最佳,且投喂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6.
Chen MZ  Chen J  Lu XJ  Shi YH 《动物学研究》2010,31(6):595-600
Hepcidin是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抗菌肽,在鱼类非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调节铁代谢的功能。该研究克隆了香鱼hepcidin基因cDNA序列,全长763个核苷酸,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推测编码一个由85个氨基酸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7k的多肽,N端24个氨基酸是信号肽序列。香鱼hepcidin的成熟肽序列由25个氨基酸组成,含有8个半胱氨酸,可形成4个分子内二硫键结构。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hepcidin的物种进化关系与目前接受的物种分类关系基本一致,香鱼hepcidin位于鱼类hepcidin簇中,与大西洋鲑hepcidin的亲缘关系最近,达60%。香鱼hepcidin在肝脏中表达量最大,在脾、肾、心脏和肌肉中也有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鳗利斯顿氏菌(Listonella anguillarum)感染以后香鱼肝组织中hepcidin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增加,在12h增加了8.26倍。hepcidin基因可能在香鱼抗外界病原物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Realtime-PCR技术,对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hsp70基因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从mRNA转录水平探讨了不同胁迫条件对球孢白僵菌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38℃高温胁迫下,30min时表达量达到最高峰,为对照样品的10.18倍。随后表达量开始下降,至180min时,其表达量降为最低,为对照样品的2.85倍;4℃低温胁迫下,2h检测到hsp70的表达量下降至最低点,为对照样品的0.25倍。随后表达量开始回升,至10h表达量始终维持在对照样品的1.4-1.5倍左右;紫外胁迫下(波长253.7nm),3min后hsp70的表达量快速上升至最高峰,为对照样品的2.33倍。随后表达量迅速下降,至60min表达量始终维持在对照样品的0.2倍左右。因此推测,hsp70基因在球孢白僵菌抵抗高温、低温和紫外三种胁迫方面都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球孢白僵菌hsp70基因启动子在逆境下可引导基因高效表达,因而在抗逆工程菌株构建方面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溶菌酶制品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性能、免疫-抗氧化功能和血清抗菌性能的影响, 选用平均体重为(11.350.08)g的吉富罗非鱼960尾, 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 每个重复40尾), 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和5种添加水平分别为18、36、54、72和90 mg/kg溶菌酶制品的试验饲料, 养殖周期为60d。结果表明: (1) 54 mg/kg溶菌酶添加组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情况最优, 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肝体比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 90 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脾脏指数在36和54mg/kg添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全鱼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在54 mg/kg添加组均呈现较高水平, 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溶菌酶添加水平对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产生影响, 54和72 mg/kg添加水平能显著提高鱼体血清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 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 肝脏溶菌酶活性在54和72 mg/kg添加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血清溶菌酶活性随溶菌酶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L90组除外), 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血清抗菌试验显示, 54和72 mg/kg溶菌酶添加组罗非鱼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水气单胞菌和溶藻弧菌的抑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抵抗能力最低, 比对照组分别低34.71%和42.21% (P0.05)。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 在吉富罗非鱼饲料中添加54 mg/kg溶菌酶制品可以改善其生长性能; 当添加水平为54和72 mg/kg时, 罗非鱼的免疫-抗氧化能力和血清抗菌性能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α(IκBα)是NFκB/IκB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成员,参与机体抗细菌感染等多种免疫反应,可通过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结合核转录因子NFκB,从而调控生物体多种免疫基因表达。该研究采用RACE技术从香鱼中克隆得到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PaIκBα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1341bp,GenBank Accession No.JN801027),开放阅读框ORF为936bp,编码311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为64bp,3’非编码区为341bp。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香鱼IκBα蛋白的序列中包含5个保守的锚蛋白重复序列,N末端含有信号诱导蛋白,C末端含有PEST序列。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香鱼IκBα蛋白与胡瓜鱼IκBα的同源性最高,为95%;其次是大西洋鲑、虹鳟、尼罗罗非鱼和鳜鱼等,同源性分别为76%、75%、70%和68%。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香鱼IκBα蛋白与胡瓜鱼、虹鳟、尼罗罗非鱼、鳜鱼和大西洋鲑等亲缘关系最近。RT-PCR分析表明,PaIκBα基因在香鱼肝脏、肾脏、脾脏和鳃中表达水平较高,其次是肠、脑和肌肉,在心脏中表达极少。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感染香鱼后,PaIκBα基因表达增强,感染24h达最大值,表明PaIκBα基因在香鱼受到嗜水气单胞菌刺激的免疫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验研究壳聚糖季铵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0.05%、0.10%、0.15%和0.20%的壳聚糖季铵盐, 制成5组等氮等能饲料。将900尾[初体质量(3.820.34) g]健康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成5组(45尾4平行), 养殖时间56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季铵盐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 0.15%实验组凡纳滨对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佳(P0.05)。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季铵盐0.1%、0.15%和0.20%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溶菌酶和碱性磷酸酶及酚氧化酶的活性(P0.05)。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季铵盐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抗副溶血弧菌感染的能力(P0.05), 0.15%组的保护效果最好, 其相对免疫保护率为33.24%。壳聚糖季铵盐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 本实验条件下适宜的添加量为0.15%。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饲料中维生素D3添加水平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生长和Toll样受体的影响, 研究设计了5个不同浓度梯度的维生素D3饲料(1120、2260、3950、8030和16600 IU/kg), 对体重为(5.0±0.2) g的黄颡鱼进行了为期12周的生长实验, 并在生长实验结束后进行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攻毒72h。于攻毒前(0)和攻毒后(72h)采样, 每个饲料组分别取6尾鱼的脾脏、头肾、肝脏和前肠四个组织, 检测不同浓度维生素D3处理对攻毒前和攻毒后TLR18、TLR19和TLR21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同时另取6条新鲜黄颡鱼的肌肉、头肾、肾脏、皮肤、脑、鳃、脾脏、胃上皮、小肠和肝脏, 检测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黄颡鱼中的组织分布。结果表明: 不同的维生素D3添加水平会显著影响黄颡鱼幼鱼的生长性能; TLR18、TLR19和TLR21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表达, 但在脾脏中表达量最高; 饲料中不同维生素D3含量在攻毒前后均会显著影响TLR18、TLR19和TLR21在头肾、脾脏、肝脏和前肠中的表达, 攻毒后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攻毒前; TLR18、TLR19和TLR21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饲料中维生素D3的浓度相关, 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合适剂量的维生素D3, 可以促进相关免疫基因的表达, 从而增强黄颡鱼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猪激素敏感脂酶和甘油三酯水解酶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八眉猪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猪激素敏感酯酶(HS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RT-PCR半定量检测显示,HSL基因的mRNA在检测的7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表达量较高,中等程度表达于心脏、肝脏、肺、脾和肾脏。TGH基因在7种组织也均有表达,其中肝脏和脂肪组织表达量较高,心脏和肾脏次之,脾脏和肺脏表达量较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SL基因在大网膜脂肪和皮下脂肪表达量最高,而在肾脏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其他组织中中度表达;TGH基因在大网膜脂肪、皮下脂肪、肝脏、肺脏和脾脏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在心脏和肾脏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SL和TGH基因存在转录后调控,这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对俄罗斯鲟幼鱼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浓度为0对照组)、1.25、2.5、5、7.5和10 g/kg的壳聚糖,投喂12 g左右的俄罗斯鲟50d,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研究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幼鱼的生长性能及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5和5 g/kg的壳聚糖可显著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降低饲料系数(P < 0.05),而当添加量超过10 g/kg时会抑制其生长(P < 0.05);1.25和2.5 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其他试验组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2.5和5 g/kg组溶菌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当壳聚糖添加量超过7.5 g/kg时则会抑制血清溶菌酶活性(P < 0.05);1.25和5 g/kg组酸性磷酸酶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各试验组IgM含量不受壳聚糖的影响,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试验条件下,添加适量的壳聚糖能提高俄罗斯鲟幼鱼的生长性能,增强其免疫能力,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及非特异性免疫为综合评价指标,壳聚糖添加量以2.5 g/kg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该基因与脂肪含量的关系,试验以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DRP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背最长肌及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杂交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之间及不同猪种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表达丰度关系宗地花猪的为小肠脂肪肺脏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肾脏,宗江二元猪的为脂肪小肠脾脏肺脏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心脏;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宗江二元猪肝脏、脾脏、肺、小肠、背最长肌中AD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宗地花猪的(p0.01),心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宗地花猪的(p0.01)。结果提示,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白藜芦醇(RSV)对高脂胁迫团头鲂特定生长率、抗氧化能力、非特异免疫机能和抗病力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饲料:正常脂组(脂肪水平5%)、高脂组(脂肪水平11%)以及在高脂组中分别添加0.04%、0.36%、1.08% RSV。养殖试验持续10周,在采样结束后,进行嗜水气单胞菌攻毒试验,记录攻毒后96h的成活率。结果表明:团头鲂的特定生长率和日均采食量在添加1.08% RSV组出现最小值,并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且团头鲂的饲料效率表现出相似趋势。长期高脂饲喂可导致团头鲂血浆GSH含量显著下降,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升高,形成氧化应激。而长期氧化应激状态,可使团头鲂血浆溶菌酶活性和补体C3含量显著降低,肝脏中HSP70和HSP90应激调控基因表达上调,TNF-α炎症反应基因表达也上调。添加0.04% RSV组显著降低了血浆中SOD活性;添加0.36%和1.08% RSV组显著降低血浆MDA和NO含量,显著抑制了血浆SOD和CAT活性,且添加1.08% RSV组显著增加了鱼体血浆GSH含量。添加0.04%、0.36%和1.08% RSV组均显著提高了团头鲂血浆补体C3含量和溶菌酶活性,显著下调了高脂胁迫团头鲂肝脏中HSP70、HSP90与TNF-α mRNA的表达量。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团头鲂的成活率显著受到RSV的影响,并且在1.08% RSV添加组成活率最大。综上结果表明,团头鲂摄食高脂日粮之后,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导致鱼体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而添加适宜剂量的RSV能够改善机体这种氧化应激的状态,提高鱼体的非特异免疫力和抗病力,其中以1.08%的添加量最优。  相似文献   

16.
在饲料中添加0、30和50 mg Cu/kg饲料的蛋氨酸铜,投喂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7、14和21d,检测对虾体组织铜蓄积、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水平和免疫抗菌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肝胰腺铜含量随着饲料蛋氨酸铜添加量增加及投喂时间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对虾肌肉的铜含量显著低于肝胰腺的铜含量。饲料中铜水平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血淋巴及肝胰腺中溶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对虾组织SOD活性因饲料中铜水平和投喂时间变化显著,添加30 mgCu/kg组对虾肌肉、血淋巴和肝胰腺中SOD活性在第21天时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饲料中铜水平对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溶菌酶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但显著影响鳃组织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P0.05)。第7天时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随着饲料铜水平升高而显著升高(P0.05);第14和第21天时,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在摄食添加30 mg Cu/kg组最高。人工急性感染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实验表明,第7天时,摄食添加50 mg Cu/kg组凡纳滨对虾全致死时间和半致死时间长于未添加铜组和添加30 mgCu/kg组,但在第14天,摄食添加30 mg Cu/kg组的全致死时间和半致死时间最长。研究表明饲料铜添加水平不但影响组织中铜的蓄积,还影响凡纳滨对虾SOD活性和Toll受体mRNA表达水平,从而影响机体的抗弧菌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饲料中谷氨酰胺对半滑舌鳎稚鱼非特异性免疫以及低氧应激后HIF-1表达的影响, 实验共设计了4种谷氨酰胺添加量分别为0、0.5%、1.0%和2.0%的等氮等脂微颗粒饲料(游离谷氨酰胺测定值分别为0.03%、0.46%、0.91% 和1.73%), 饲喂3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平均干重(10.640.86) mg]。每天饱食投喂5次,养殖周期30d, 养殖结束后进行低氧应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谷氨酰胺添加量为0.5%时半滑舌鳎稚鱼鱼体溶菌酶(LZM)活力显著高于未添加组(P0.05)。饲料中不同谷氨酰胺水平对鱼体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活力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没有显著影响(P0.05)。实验克隆了半滑舌鳎低氧应激关键基因缺氧诱导因子1 (HIF-1), 得到749 bp半滑舌鳎HIF-1核心序列, 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半滑舌鳎HIF-1氨基酸序列与大部分鱼类具有较高同源性。定量PCR结果显示, 饲料中谷氨酰胺水平对低氧应激后半滑舌鳎稚鱼内脏团HIF-1表达量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 在饲料中添加谷氨酰胺能够显著增强半滑舌鳎稚鱼鱼体溶菌酶活力(P0.05), 提高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昆虫在高温或农药的胁迫下,通过高效表达热休克蛋白(HSP)等建立应激自我保护机制。本研究为从转录组水平上认识大豆蚜Aphis glycines在热应激和吡虫啉胁迫下hsp70和hsc70 mRNA表达分子机制,进而寻找自我保护应激反应中的薄弱环节,为大豆蚜的生物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同源克隆、RACE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不同热激时间和热激后不同恢复时间及不同吡虫啉浓度对大豆蚜4龄若虫hsp70和hsc70的表达影响。【结果】37℃热激后,大豆蚜4龄若虫中hsp70表达量先上调,1 h时升至对照组的10.36倍(P<0.05),然后逐渐下降。同样热激后恢复时间的长短对大豆蚜若蚜中hsp70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热激处理后,大豆蚜若蚜中hsp70立即大量表达,表达量为对照组的8.78倍(P<0.05),随后表达量下降至对照组水平,而hsc70的表达量并没有显著变化(P>0.05)。大豆蚜若蚜受吡虫啉的胁迫时,其hsp70和hsc70的表达量受吡虫啉的浓度及胁迫的时间的影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具有明显的短期效应。【结论】吡虫啉诱导大豆蚜hsp70和hsc70表达量的上调;而热胁迫对hsp70和hsc70 mRNA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高温可以诱导hsp70的表达,但对hsc70没有明显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雌核发育抗病草鱼在养殖过程中已表现出较好的抗病能力,但对其抗病力的确定还缺乏有力的证据。通过对雌核发育抗病草鱼和相同饲养条件下普通草鱼的主要免疫球蛋白基因(Ig D、Ig Z和Ig M)相对表达量、免疫生化指标(白蛋白、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肌酐)、血清溶菌酶活性等相关参数的比较,分析了雌核发育抗病草鱼的免疫能力。数据显示雌核发育抗病草鱼Ig Z、Ig M m RNA在血液和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Ig D m RNA在头肾和脾脏中的相对表达量都与普通草鱼存在显著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与普通草鱼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免疫生化指标方面,雌核发育抗病草鱼也明显优于普通草鱼。研究结果肯定了雌核发育抗病草鱼在免疫机能方面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廖畅宇  邵力  王旭霞 《生态科学》2012,31(4):446-451
该研究采用在饲料中添加0~2500 mg·kg-1的酵母免疫多糖的方法,对900尾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的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饲料中酵母免疫多糖添加剂量达到500 mg·kg-1(Ⅴ组)以上时,七彩神仙鱼仔幼鱼血清替代补体活力、溶菌酶活力和白细胞吞噬活性均开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同一水平随时间的增加而升高.添加量达2000mg·kg-1(Ⅷ组)及以上时,随着饲料中的酵母免疫多糖添加量的进一步增加,各组数据反而呈下降变化趋势.可见饲料中适量添加酵母免疫多糖能够提高七彩神仙仔幼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缺乏和过量都会对七彩神仙仔幼鱼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