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少孢根霉RT—3胞外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少抱根霉RT-3行固态发酵,从培养物中可以直接拍提得到SOD。固体发酵培养物发酵前后的酶活分析表明少抱根霉RT-3可向胞外分泌SOD。酶抽提液中含有Cu、Zn型和Mh型SOD。对其初步纯化所得粗酶制剂比活力为444.8u/mg。酶的紫外吸收峰在258nnl。酶在60℃以下较稳定,活性稳定pH为5.5~9.5。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少孢根霉RT-3固态发酵生产SOD的条件。结果表明该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组成为:大豆,麸皮5%,硫酸氢0.3%,磷酸二氢钠0.03%,硫酸铜0,04%。培养基经代化后,每克培养物SOD酶活提高53%。适宜的乳酸加入量为1%。吐温-80、醋酸钠和抗坏血酸对菌体产酶没有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sphaericus)C3-4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产生条件和部分特性。当C3-41菌株处于孢子囊中期时为产SOD酶高峰期,在30℃下的平板培养物及培养基起始pH为中性(pH7.0)时产生的SOD酶比活最高,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G-100凝胶过滤提纯了SOD酶。此酶属Mn-SOD,在25~35℃和pH5~9范围内较稳定,但在55℃下10min完全失活。  相似文献   

4.
木霉菌株T6木聚糖酶固态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吴克  蔡敬民等 《菌物系统》2001,20(2):191-195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条件对一野生型木霉Trichodermasp.T6菌株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在28℃培养4d后,酶活力可达1918IU/g干培养物。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4.5。不同温度保温1h后,测定酶的半失活温度为47.7℃,酶的pH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新华滤纸为唯一碳源,从垃圾堆肥中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共39株,采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进行识别,获取透明圈较大的菌株10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测定酶活,得到1株酶活较高的曲霉B-6(Aspergillus sp)。将B-6与绿色木霉(Trichoderma sp)AS3.3711进行了参比试验,比对筛选工作进行评定,经过固体,液体发酵对比试验,发现B-6与AS3.371有相近的产酶性能,B-6在固,液发酵中酶活分别达到39.2IU,14.9IU,而S3.3711则分别为16.6IU与15.7IU,且B-6较AS3.3711有更强的液化CMC的能力,B-6在24h内即能使3%CMC完全液化,而S3.3711则需96h。  相似文献   

6.
将里氏木霉总RNA反转录得到cDNA第一链,并以之为模板进行RT-PCR合成约1.4kb的纤维二糖酶基因cDNA,将所得的cDNA经测序后克隆到温度敏感型载体pJW2中,经PCR和双酶切鉴定筛出阳性重组子,温度诱导后,经酶活测定,bg1Ⅱ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表达,酶活为0.75IU/mL。  相似文献   

7.
野生型康氏木霉854-B2经多种理化诱变因子及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处理,选育到1株高活力纤维素酶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以滤纸为底物酶活力为34μ/g,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底物酶力为1472μ/g。与野生菌854-B2相比,产酶活力水平分别提高5倍和7倍多。酶在滤纸上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5.0,温度55-60℃;25℃,保温24h,pH稳定范围为pH4.0-6.5;7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酶拆分方法生产D-泛酸的手性中间体D-泛解酸内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筛选到一株产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的串珠镰孢霉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W-902)。产酶条件研究表明,用甘油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初始pH8.0,温度26℃,摇瓶培养3d,产酶量最高。在60L和1000L发酵罐中通风发酵45-47h,产酶量为6-8g干菌体/L,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酶活力达到0.87-0.92IU/g干菌体。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最适反应pH为7.0-7.5。在酶不对称水解泛解酸内酯过程中,对溶液加酶量5%-10%,底物浓度10%-20%,控制水解率20%-30%,水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β—1,4—内切木聚糖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DEAE-SephadexA50和DEAE-SepharoseCL-6B离子交换层析、FPLC等一系列分离纯化手段,从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pseudokonigiRifai)固体培养基发酵抽提液中分离得到了Native-PAGE电泳纯的木聚糖酶,SDS-PAGE显示该酶为单肽链结构,分子量约为66kD。该酶的酶反应最适温度为55℃。酶反应的最适pH为4.5。该酶作用于山毛榉木聚糖(Beech-xylan)的Km为20mg/mL,Vmax为3.3μmol·min-1·mg-1。Hg2 、Cu2 对酶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Fe2 、Mn2 对该酶反应则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条件对一野生型木霉Trichoderma sp.T6菌株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在28℃培养4d后,酶活力可达1918IU/g干培养物。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4.5。不同温度保温1h后,测定酶的半失活温度为47.7℃,酶的pH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固定化米根霉在三相流化床中发酵生成L-乳酸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聚氨酯泡沫吸附固定米根霉菌丝,在三相流化床中对葡萄糖、木糖以及木糖渣的纤维素酶解液等不同碳源进行L-乳酸发酵研究,并对游离菌丝和固定化菌丝发酵L-乳酸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聚氨酯泡沫是米根霉的良好载体,具有经济、高效等特点。实验条件下,不同碳源的乳酸转化率分别为:葡萄糖,82.5%;木糖,53.8%;木糖渣酶水解液,71.9%。三相流化床中固定化米根霉产酸速率(对葡萄糖)为19.1g.h^-1.  相似文献   

12.
木霉菌株T6木聚糖酶固态发酵条件和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克  蔡敬民  刘斌  张洁  潘仁瑞 《菌物学报》2001,20(2):191-195
研究了碳源和氮源、起始pH、接种量及温度等条件对一野生型木霉Trichoderma sp.T6菌株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在28℃培养4d后,酶活力可达1918IU/g干培养物。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反应pH4.5。不同温度保温1h后,测定酶的半失活温度为47.7℃,酶的pH稳定性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报道了L-乳酸菌株的分离与筛选,探讨了不同碳源、氮源、通气量、温度等发酵条件对产L-乳酸的影响,从78株米根霉中筛选出13株产L-乳酸较高的菌株,其中米根霉(Rhizopus oryzae)Rs928产L-乳酸最高,产酸最稳定。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最适发酵培养组成(%):淀粉水解糖16,MgSO4 0.08,KH2PO4 0.05,ZnSO4 0.01,CaCO3 7,pH自然。在60t发酵罐中,  相似文献   

14.
以甘蔗渣和麸皮混合作为固态发酵产酶培养基,采用单因素优化实验对里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50 m L体系培养基中,在底物绝干原料5.2 g、甘蔗渣与麸皮质量比7∶3、氮源((NH4)2SO4)7.5 g/L、产酶诱导物1.6 g/L、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PEG6000)0.1 g、发酵起始p H 4.4、培养基中里氏木霉孢子接入量5×105个的条件下,温度30℃时发酵120 h,里氏木霉固态发酵产纤维素酶的酶活达76.39 IU/g,是起始优化前20.29 IU/g的3.76倍。  相似文献   

15.
将华根霉脂肪酶基因克隆到甲基营养型毕赤酵母中表达,以甲醇利用快型菌株为宿主,在7 L发酵罐水平对脂肪酶基因拷贝数分别为3、5、6的3株基因重组菌——XY RCL-3、XY RCL-5、XY RCL-6进行高密度发酵调控,同时研究了甲醇浓度对表达华根霉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表明,XY RCL-5在相同条件下发酵产酶能力高于XY RCL-6和XY RCL-3,最适甲醇诱导浓度控制在0.1%±0.02%时,酶活可达到12 500 U/mL,菌体干重达到204 g/L,蛋白浓度也能达到8.02 g/L。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酰胺转胺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优化种子培养条件和发酵培养基组分使谷氨酰胺转胺酵产酶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确定种龄为20-24h,接种量8%左右。发酵培养基含淀粉15g/L、葡萄糖15g/L、蛋白胨25g/L、酵母膏3g/L、无水硫酸镁2g/L、磷酸氢二2g/L,无水磷酸二氢钾2g/L,24-28h添加质量浓度为0.5%的硫酸铵,在10L发酵罐实验中,验证了溶解氧对MTG合成至关重要,确定较适宜通气量1:1.25vvm,搅拌转速300mr/min,最高产酶单位最终稳定在3.2u/mL,放罐时间在44-46h左右较适宜。  相似文献   

17.
野生型康氏木霉(Trichodermakoningi)854-B2经多种理化诱变因子及空间微重力辐射等因素的处理,选育到1株高活力纤维素酶变异株B-7。其固体培养物的纤维素酶,以滤纸为底物酶活力为34μ/g,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底物酶力为1472μ/g。与野生菌854-B2相比,产酶活力水平分别提高5倍和7倍多。酶在滤纸上作用的最适条件为pH4.5—5.0,温度55—60°C;25°C,保温24h,pH稳定范围为pH4.0—6.5;70°C保温30分钟,剩余酶活力34.4%。  相似文献   

18.
里氏木霉和鸡腿菇利用秸秆共发酵产木质降解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好地利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减少传统化学方法及秸秆焚烧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实验对鸡腿菇、黑曲霉和里氏木霉3株产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菌株进行混合平板产酶筛选,结果显示鸡腿菇和里氏木霉平板培养相容性良好,且产酶量高。在相容性实验的基础上,对鸡腿菇和里氏木霉的最优产酶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最优条件下:鸡腿菇和里氏木霉接种比例按5:2,接种时间间隔为12h,26oC、150r/min下,发酵3d产漆酶活力达3267.2U/mL,比单独发酵提高106%。  相似文献   

19.
里氏木霉GXC木聚糖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里氏木霉GXC产木聚糖酶的条件和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适宜产酶碳源为乳糖、甘露糖、棉子糖、木聚糖和麸皮,氮源为牛肉膏和酵母膏;产酶的最适初始pH为4.0,30℃培养60h。对以麸皮为碳源的培养液进行纯化的酶特性研究表明,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pH为5.5,该酶在pH5.0-7.0和40℃以下相对稳定。Fe^2 和Mn^2 对木聚糖酶有较大的促进作用,Cu^2 、Fe^2 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补料发酵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对枯草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摇瓶补料发酵,酶活达223.47U/mL,较未补料的酶活提高了32.09%。酶反应最适pH为6.5,最适温度为70℃,该酶在pH5.0-10.0和70摄氏度以下稳定,水解魔芋胶产物主要为二糖以上低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