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ETD2基因是调控哺乳动物表观遗传的一个重要基因,其编码的SETD2蛋白主要参与组蛋白甲基化修饰,与RNA聚合酶II作用介导转录延长及错配修复。小鼠SETD2结构异常通过下调H3K36me3而引起血管构建功能缺陷。在许多人类肿瘤(乳腺癌、肾癌及膀胱肿瘤等)中都发现了SETD2基因改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SETD2基因表达下调可促进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从而促进白血病的发生和发展。SETD2-H3K36me3信号通路可认为是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抑癌机制,这也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策略。但是,关于SETD2异常引起肿瘤的具体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该文就SETD2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胚胎发育及成体肿瘤尤其是白血病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为了寻求SARS-CoV-2 IgM抗体阳性血清质控品的替代品,本研究成功表达纯化出抗SARS-CoV-2 S蛋白IgM单克隆抗体。研究确定了IgM单克隆抗体最佳表达载体为含增强子sp163和信号肽2的组合以及第5d为目的蛋白收获的最佳时间。此外在研究J链的作用时发现转染细胞时不添加J链(nCoV-163-IgM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添加J链(nCoV-163-IgM3 J)时的表达量,J链对蛋白稳定性也无明显影响,且nCoV-163-IgM3和nCoV-163-IgM3 J抗原结合活性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CoV-163-IgM3和nCoV-163-IgM3 J对本研究所检测的WTS1、Alpha-S1、Beta-S1、Delta-S1、Omicron-S1、BA.2-S1、BF.7-RBD、XBB.1-S1、BQ1.1-S1等九种抗原均有结合活性,只有一株(BA.2.75-RBD)逃逸。纯化后的目的蛋白经还原剂(β-ME)还原后显示重链分子量大小为70kD左右,轻链分子量大小为25kD左右。目的蛋白均可与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INNOVITA)...  相似文献   
3.
SHRsp内脏阻力血管平滑肌钙通道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膜片箝全细胞钡电流方式比较成年雄性卒中易感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p)及正常大鼠(Wistar)肠系膜动脉A4-A5分支阻力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动力学特性。结果发现:1)两种大鼠该段均存在有L型与T型钙通道。2)峰值电流(peakIBa2+)幅度和密度SHRsp均大于Wistar大鼠。3)通道激活时间常数(τa)SHRsp小于Wistar大鼠,失活时间常数(τi)于箝制电压(HP)=-40mV时,两种大鼠无区别,HP=-80mV时,SHRsp显著大于Wistar。4)和Wistar大鼠相比较,SHRsp的稳态激活曲线(D∞)与稳态失活曲线(F∞),均呈现左移。SHRsp肠系膜动脉阻力血管平滑肌电压依赖性钙通道的如此特征更有利于胞外钙离子进入胞内。而关于内脏阻力血管的实验结果迄今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4.
线粒体在细胞死亡中占有中心地位,但其他细胞器影响线粒体启动细胞死亡的机制仍不十分明确. 近几年来,随着对溶酶体功能的不断了解,Alexei等提出了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这一理论阐述了溶酶体与线粒体的相互作用,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机理. 各种致凋亡因素作用于溶酶体,导致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溶酶体膜通透性改变能通过铁依赖的方式、脂褐素相关的方式、Bcl-2家族依赖的方式和Rho/ROCK途径-JNK信号通路的方式影响线粒体,造成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进而启动细胞死亡.而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能通过ROS依赖的方式和Bcl-2家族依赖的方式引起溶酶体通透性改变,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还能用于解释非酒精性脂肪肝和溶酶体贮积症的发病机制.本文将对溶酶体线粒体轴理论及其与疾病的关系两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mi R)-203、mi R-4317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应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检测患者胃癌组织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mi R-203、mi R-4317的表达情况,分析mi R-203、mi R-4317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所有患者随访3年,根据mi R-203、mi R-4317在胃癌组织中的中位表达量将患者分为mi R-203高表达组(49例)、mi R-203低表达组(43例)、mi R-4317高表达组(51例)、mi R-4317低表达组(41例)。分析mi R-203、mi R-4317与预后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胃癌组织中mi R-203、mi R-4317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 R-203、mi R-4317相对表达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低分化、TNM分期为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mi R-203、mi R-4317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高分化、TNM分期为I~II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P<0.05)。mi R-203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mi R-203低表达组(P<0.05),mi R-4317高表达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mi R-4317低表达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中低分化、TNM分期为III~IV期、有淋巴结转移、mi R-203低表达、mi R-4317低表达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mi R-203、mi R-4317异常低表达,其水平与胃癌预后密切相关,且胃癌患者预后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对于细胞多样性产生的重要性已经被大部分人所认识。B细胞的不对称分裂首先是在抗体类别转换的研究中发现的。最近,美国5科学家对B细胞在免疫发生中心中不对称分裂的原因进行了探索。结果发表在2012年1月20日出版的《Science》中。B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参与体液免疫的抗体类别转换和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对于其机制仍不清楚,但目前研究初步提示细胞内分子的不对称分布是其发生的上游因素。并且B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可能与不对称抗原分离可能在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中具有独立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吡拉西坦联合黄芪颗粒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能力、认知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双侧海马CA1区注射1 μg 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建立老年痴呆大鼠模型。取40只建模成功的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和联合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双侧海马CA1区注射1 μL生理盐水和10只未经任何处理的同龄SD大鼠分别作为假手术组和对照组。建模成功7 d后给予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联合组大鼠分别灌胃吡拉西坦溶液、黄芪颗粒溶液、吡拉西坦+黄芪颗粒混合溶液,给予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灌胃等剂量生理盐水,所有大鼠均连续灌胃治疗30 d。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评价大鼠学习和认知功能。处死大鼠后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海马组织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结果:(1)6组大鼠第1~5 d的逃避潜伏期均呈显著减少趋势,同组不同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第1~5 d逃避潜伏期均显著长于其余5组,联合组第1 d的逃避潜伏期显著长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但第2~5 d时的逃避潜伏期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无差异(P>0.05)。(2)对照组、假手术组和联合组大鼠,吡拉西坦和黄芪颗粒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比较无差异(P>0.05)。联合组大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多于吡拉西坦组和黄芪颗粒组(P<0.05)。(3)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和联合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比例均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凋亡比例低于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P<0.05)。(4)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和联合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低于模型组,联合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3和caspase-9活性均低于吡拉西坦组、黄芪颗粒组(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黄芪颗粒能够有效改善老年痴呆大鼠学习和认知功能,效果优于单药,其机制可能与两药联合更能有效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
真菌的自发荧光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对三株不同真菌的菌丝、分子孢子以及子实体的自发荧光现象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处于相同培养条件的三株真菌的荧光分布特点不一,并且同一真菌在不同培养基条件下所表现的荧光现象亦有差异,说明真菌的自发荧光具有种属特异性并受到培养基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培养时间对荧光强度及类别的影响不显著。化学试剂的处理试验表明,弱碱性物质对真菌的荧光具有减弱效应,而强碱性物质对真菌的荧光则表现为增强,提示不同真菌细胞内的自发荧光物质结构上和组分上的差异,其变化可导致荧光性质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一株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以新华滤纸为唯一碳源,从垃圾堆肥中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菌株共39株,采用刚果红鉴别培养基进行识别,获取透明圈较大的菌株10株,在此基础上,进行液体培养,测定酶活,得到1株酶活较高的曲霉B-6(Aspergillus sp)。将B-6与绿色木霉(Trichoderma sp)AS3.3711进行了参比试验,比对筛选工作进行评定,经过固体,液体发酵对比试验,发现B-6与AS3.371有相近的产酶性能,B-6在固,液发酵中酶活分别达到39.2IU,14.9IU,而S3.3711则分别为16.6IU与15.7IU,且B-6较AS3.3711有更强的液化CMC的能力,B-6在24h内即能使3%CMC完全液化,而S3.3711则需96h。  相似文献   
10.
放牧对草原植物功能性状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功能性状的表达和植被环境适应性相关,植物功能性状之间的权衡变化体现了植物在放牧胁迫下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获取。本文总结了放牧干扰下植物功能性状表达的差异性,着重将放牧干扰与植物功能性状相结合,介绍了植物功能性状的变异来源是植物遗传特征与环境过滤相互协调的结果,归纳了放牧对植物营养性状、繁殖性状的影响,以及植物可以通过调整生存和繁殖策略以适应放牧干扰。本文集中于放牧对植物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不同放牧干扰下植物功能性状的表达具有差异性,因此植物功能性状可作为解释种群生长和繁殖、群落构建过程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指标。为使植物功能性状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草地生态环境,可依据植物功能性状筛选合理的草地抗牧物种;依据草地植物种群的生活史特征,制定科学的放牧机制;以植株为整体综合考虑植物功能性状变化,提出放牧研究中植物功能性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