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核素~(125)I标记在抗体或抗原后,成为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这种标记抗体或标记抗原,仍然具有与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相结合的免疫学特性,形成一种标记的免疫复合物。  相似文献   

2.
加拿大多伦多总医院的研究者分离出人心脏肌浆蛋白的基因并鉴定了其结构。这一进展将成为研究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工具,并将产生检测心脏缺陷和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方法。肌浆球蛋白是心脏和骨骼肌中重要的结构和功能蛋白质,在心脏的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肌浆球蛋白生成的紊乱与心肌病和其它心脏疾病有关,而且是评价胎儿子宫内和出生数周婴儿心脏生长发育的标志。这一研究小组分离出肌浆球蛋白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他们首先建立了人心脏特异  相似文献   

3.
运用原核系统表达牛奶β-乳球蛋白(Bos d5)蛋白,建立一种纳米磁微粒化学发光方法用于检测牛奶组分过敏原β-乳球蛋白特异性Ig E抗体的含量。通过优化合成牛奶β-乳球蛋白基因,与质粒重组导入Rosetta原核表达菌株中表达目标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采用生物素标记后,在化学发光平台上进行过敏原项目检测。获得纯度﹥85%的22.5 kD重组牛β-乳球蛋白,将生物素化的重组蛋白用于牛奶β-乳球蛋白纳米磁微粒检测试剂盒,检测临床110例血清样本,和Phadia进行方法学比对阳性符合率为88.9%,阴性符合率97.3%,总符合率94.5%,P<0.001,χ^2=84.238,Kappa=0.874,其与Phadia参照试剂盒同样具有良好的检测能力。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的重组牛奶过敏组分β-乳球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开发的免疫诊断试剂盒具备良好的性能,可用于临床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是对含有抗体的三种球蛋白(γ-,β_(2A)-及β_(2M)-球蛋白)的概括语。自1937年Tiselius 提出在电泳上移动最慢的γ-球蛋白就是抗体蛋白以来,人们一直把γ-球蛋白与抗体等同起来看待。近年来由于超速离心法、层析法、凝胶扩散法、免疫电泳法等新技术的使用,发现与免疫有关的蛋白质的理化学性质及免疫学特性颇不均一(Heterogeneity)。例如,在超速离心上有7S与19S之别,在免疫电泳上亦不仅限于电泳图的末端部位,而是通过β-球蛋白一直扩展到α_2-球蛋白区域(图1)。所以正确地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感染的快速诊断技术通常检测体液标本中的微量病毒抗原和早期IgM抗体,在病毒感染后几天内就可作出诊断。检测微量病毒抗原和早期IgM抗体,要求检测技术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方法简便。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标记抗体技术能够满足上述要求。 荧光素、酶或核素能与抗体结合成标记抗体,标记抗体仍然具有与特异性抗原结合的免疫学特性,形成一种标记的免疫复合物。这种标记的免疫复合物可以用仪器来检测。 标记抗体技术包括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和放射免疫分析。 一、免疫荧光技术 将荧光素与特异性抗体共价结合,成为荧光抗体。荧光抗体再与标本中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借助荧光显微镜观察标本中所显示的荧光。免疫荧光技术用于检测细胞内微量病毒抗原,对不产生细胞病变的病毒更具有诊断价值。也可用于病毒抗原的定位和检测体液中的特异性抗体。在几小时内可获得实验结果,已广泛用于病毒实验室快速诊断。 常用的荧光素有异硫氰酸荧光素和罗丹明,异硫氰酸荧光素的荧光呈黄绿色;罗丹明的荧光显红色。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以诺氏疟原虫(P.Knowlesi)薄血膜片为抗原,以异硫氰酸荧光黄标记的羊抗人球蛋白为荧光抗球蛋白,对被不同组分的诺氏疟原虫抗原免疫的恒河猴,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测定其血清中疟疾抗体的实验研究结  相似文献   

7.
花椰菜花叶病毒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的双抗体夹心法,研究了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的定量测定。以提纯的CaMV免疫家兔,得到教价为1:2000的抗血清。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DE-3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了IgG抗体。用于标记的酶为辣根过氧化物酶。该酶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DE一32)离子交换层析、刀豆球蛋白A-琼脂糖4B(ConcanavalinA-Sepharose 4B)亲和层析纯化,使RZ值达2.6。标记抗体制备用过碘酸盐氧化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致敏抗体对其Rh血型鉴定的影响。方法:采用抗球蛋白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凝聚胺法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 G型)五种方法对近三年来我院收集的163例新生溶血病患儿红细胞进行Rh血型检测,对五种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患儿红细胞进行0.2 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比较放散后五种方法检测结果并验证其准确性。结果:29例直接抗体试验阳性患儿的五种Rh血型检测结果不一致,经0.2 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后检测结果均一致。Rh血型准确性验证表明,红细胞放散测定的Rh血型完全符合临床现象。结论:患儿红细胞的致敏抗体达一定数量后,会影响抗球蛋白法、盐水法、微柱凝胶法(Rh血型测定型)、凝聚胺法和抗血清微柱凝胶法(Ig G型)对Rh血型鉴定,0.2M 2-巯基乙醇抗体放散法是一种正确鉴定新生儿Rh血型的简单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萤光抗体技术有了很多改进,但萤光血清的非特异染色问题,仍未获得满意的效果。本文报告消除异硫氰酸萤光黄标记抗体的非特异性萤光染色的试验结果。一、萤光血清的制备及染色法 1.免疫血清直接染色法免疫血清甲型流感病毒PR8株,用豚鼠血球吸附游离法提纯病毒,心脏注射免疫豚鼠(400-500克),每只1毫升,2周后取血测效价为1:640-1:2560.(血球凝集抑制试验) 间接染色法免疫血清取正常豚鼠血清,用10%甲明矾沉淀,沉淀物用生理盐水洗两次,然后溶解在适量的生理盐水中,肌肉注射家免,每周1次,共两次,第二次注射后两周取血测效价为I:16000。(沉淀试验) 2.提取球蛋白用半饱和硫酸铵法提取球蛋白。一般总蛋白量为3.5%-5%。  相似文献   

10.
用FFTC标记的抗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球蛋白和RB-200标记的抗无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菌体球蛋白进行双重染色,结果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显示特异性染色反应,其荚膜发明亮的黄绿色荧光,荚膜内的菌体里黄红色。而蜡状芽孢杆菌、巨大芽孢杆菌(形成荚膜或不形成荚膜的)等都被染成红色,与带荚膜的炭疽芽孢杆菌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就避免了交叉反应,成为一种特异性很高的快速检验炭疽芽孢杆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用标记异硫氰酸荧光黄的3型和7型腺病毒高价免疫兔血清抗体球蛋白或精制的3型和7型腺病毒混合免疫马血清球蛋白,检查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肺炎的婴幼儿咽壁剥落细胞中的腺病毒抗原,得到较高的阳性率。在临床诊断为其他肺炎的婴幼儿病例中,大多数的结果为阴性。在患其他痰病的一些婴幼儿都是阴性。标记的腺病毒免疫球蛋白对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没有交叉反应。封闭实验说明发出的荧光是特异的。同分离腺病毒和测定双份血清内腺病毒抗体的比较,大多数符合。  相似文献   

12.
探讨En Vision与特异性抗体复合一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可行性及其应用效果。筛选适合于该法的特异性抗体。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第二抗体(En Vision)分别与72种单克隆和多克隆特异性抗体混合配制成即用型试剂,将两步标记法变为快速微波一步法,并对2100余例各种良性和亚性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绝大发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标准En Vision法相似,其中46种特异性抗体结果稳定,重复性佳;14种特异必抗体稳定性欠佳,但临用前新配制效果仍较理想;12种不理想,不主张用于此法,结果表明En Vision与特异性抗体复合免疫组化一步法是一种有效、快速、简便的免疫组化染色技术。适用于临床病理快速免疫组化诊断,但对所用的特异性抗体应注意选择。  相似文献   

13.
纤维素载体的酶免疫测定技术黎皓(北京生化免疫制剂中心开发室)程伯鲲(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微生物室)自1966年Nakane建立酶标记抗体技术以来,酶免疫测定技术(EnzymeImmunoas-says,EIA)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继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和荧光免疫测定技术(IFA)之后的一项重要的免疫测定技术。其原理是通过化学方法将酶与抗体(或抗原)结合起来,酶标记后的抗体(或抗原)仍然保持与相应抗原(或抗体)相结合的免疫学活性以及酶的催化活性, 酶标记抗体与抗原结合后, 形成酶标抗体一抗原复合物。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改进的方法制备了胶体铁。该胶体制备简单,稳定性高,易于抗体标记,在PH7.4时,胶体与抗体IgG稳定结合形成胶体抗体复合物的经以CM-Sephadex C-50代替AmberlightCG50进行标记物的纯化,方法可靠,所制备的胶体铁标记抗体用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普鲁士蓝反应清晰地显示出标记抗体与相应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部位,与传统的免疫酶及免疫金银方法比较,具有敏感性高,背景干净,呈色鲜明等优点,结合免疫酶及免疫金银染色可用于抗原的双标及多标记。  相似文献   

15.
在骨胳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肌浆钙离子浓度主要由肌浆网系调节。青蛙心肌细胞的肌浆网系不发达,没有横管,且细胞直径很小,因此肌浆钙离子浓度很可能由发生在肌膜上的过程调节。本文从定量角度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能性。假定青蛙心肌细胞兴奋时钙离子顺浓度差从细胞外跨膜扩散入细胞使肌浆钙浓度升高,又经肌膜上类似载体作用的主动过程将钙离子排出细胞,由此计算静息蛙心肌在某一频率的重复刺激下肌浆钙离子浓度随刺激次数的变化以及对不同刺激频率当收缩张力达稳态时肌浆内钙浓度值。利用肌肉稳态收缩张力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之间已知的单值关系可以看到,计算结果同实验记录的蛙心肌稳态张力与刺激频率间的“阶梯”关系符合得很好,说明青蛙心肌细胞膜在调节肌浆钙离子浓度中起决定作用这一想法从定量角度考虑也完全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中的收缩蛋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物肌肉的收縮已經証明是由一种收縮蛋白——肌动球蛋白与ATP相互作用引起的。动物細胞的运动、鞭毛运动、变形虫运动等也存在着类似肌肉收縮的机制。后来Loewy,Tso等及中島宏通在低等植物粘菌(Myxomycete)的原貭团(Plasmodium)中发現一种对ATP敏感的蛋白质,具有类似肌动球蛋白的性质,Tso等命名为粘菌肌球  相似文献   

17.
近十年来,广泛应用放射免疫技术的同时,也建立了免疫放射的分析方法(Mi-les and Hales,1968),利用标记抗体先直接和一特定抗原相结合,再在反应系统中,加入联结于吸附剂上的该抗原,结合剩余的游离抗体,分离后者,从而了解待测抗原的含量。但标记特异性抗体的免疫放射法,和放射免疫法中标记抗原一样,在研究不同实验系统时,需标记不同的抗体,在使用上不便。免疫放射分析技术中的标记  相似文献   

18.
分离去除高丰度蛋白成为血浆蛋白质组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我们从已建株的17株抗人血浆白蛋白单克隆抗体库中选出一株合适抗体。该抗体用Protein G Sepharose 4B吸附,然后用交联剂DMP(Dimethyl pimelinediimidate chloride)使之与Protein G 蛋白共价交联。实验结果显示600µL(结合1mg抗体)胶能分离10µL血浆中的白蛋白和球蛋白。填料进行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能力变化无显著改变。对填料的吸附蛋白进行MALDI-TOF/TOF 鉴定主要为白蛋白和球蛋白,及其碎片,但发现吸附的蛋白有转铁蛋白,纤维蛋白原,抗胰蛋白酶,前脂蛋白,Vitamin D 结合蛋白,Keratin 10和 CD5 antigen like蛋白。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固定目的抗体同时最大量地保持抗体活性,该方法有望在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高丰度蛋白分离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在为获得安全、快速、非放射性的DNA标记方法的探索中,我们已研制出用于产生和检测糖基化DNA的程序。此项工作始于葡糖基化DNA(来自T4噬菌体)可被伴刀豆球蛋白(ConA).沉淀这一观察。一种葡萄糖取代的三磷酸胸苷类似物(2′-脱氧尿苷-5-烯丙基胺-麦芽三糖一5′-三磷酸盐)已被合成,并在缺口翻译反应中用于标记DNA。掺入的速度和程度均类似于被代替的三磷酸胸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两种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V-Ag)检测试剂盒,并对其检测效果进行评价。方法生物素标记甲型肝炎病毒抗体(HAV-A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联合应用建立甲型肝炎病毒抗原BA-ELISA检测法;同时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HAV-Ab作放大系统建立双抗体夹心甲型肝炎病毒抗原ELISA检测试剂,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及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用生物素标记甲型肝炎病毒抗体-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亲和素作放大系统建立的甲型肝炎病毒抗原BA-ELISA检测法,较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灵敏度高1~2个稀释度;两种检测法均对10余种病毒无交叉,P/N值BA-ELISA检测法较高。结论甲型肝炎病毒抗原BA-ELISA检测法是一种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方便快捷的检测方法,可广泛应用于甲型肝炎病毒研究及临床检测中。而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法,检测灵敏度适中,操作简单,更适用于甲肝疫苗生产检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