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荧光蛋白的发光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管水母(Aequoreavictoria)中分离纯化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是由23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链多肽,分子量约27kD,1992年其cDNA被克隆[1]。1994年重组野生型GFP(WtGFP)在异源细胞中表达[2]。野生型GFP被紫外光和蓝光激发后能发出绿色荧光,最大荧光吸收/激发峰在395nm,在475nm有一个肩峰,荧光发射峰为508nm。GFP的结构和光致荧光非常稳定,而且因GFP生色团的形成是自催化的,检测GFP的光致荧光不需要外加底物和辅因子,便于活体观察[2]。如今…  相似文献   

2.
绿色荧光蛋白的特性及其在信号转导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标是 ,明确细胞内的各种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明了细胞内复杂的动态变化的生化机制。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自从克隆、表达之后 ,以其良好的物理特性及荧光特性而成为良好的报告基因和荧光标记分子 ,并在探索生命现象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GFP作为报告基因 ,可用在活细胞中直接观察蛋白质向细胞器 ,如细胞核、内质网中运动 ;作为荧光标记分子 ,GFP既具有敏感的标记检测率 ,又没有放射性的危害 ;最近又发现GFP是一个良好的细胞间信号传递的动态标记…  相似文献   

3.
利用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活性检测DNA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DNA损伤的检测对预防癌症和遗传病等非常重要。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将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FP)置于SV40基本启动子调控下,构建成对照载体pSV-GFP。在SV40基本启动子上游插入寡核苷酸P53RE,构建成示踪载体p53RE-GFP。转染NIH3T3细胞,以GFP示踪细胞内源性P53的转录激活活性。紫外线照射或H2O2处理转化细胞使DNA损伤,诱导细胞内源性P53的表达。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成像系统(LSCIS)对细胞进行红、绿、蓝三色光融合成像,并测定GFP经488nm激发后发出的绿色荧光光密度,验证GFP示踪P53的特异性。p53RE-GFP转化细胞3T3-REG经紫外线照射或H2O2处理后,GFP的表达增高,处理后1hr光密度即达到最高水平,随后逐渐降低。血清“饥饿”—非DNA损伤处理的3T3-REG细胞,以及经紫外和H2O2处理的对照载体pSV-GFP转化细胞3T3-SVG,GFP的表达无明显增强。实验表明:GFP示踪内源性P53转录激活活性用于检测DNA损伤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EGFP基因在粉纹夜蛾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基因是从一种水母体内分离的新型报告基因(reportgene)(Chalfie等,1994),其编码的、由238个氨基酸组成的GFP是一种对光稳定的可溶性蛋白,在长波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就能发出绿色荧光,而不需添加任何酶或底物,因而检测十分方便快速,无背景干扰。同时GFP也是目前唯一能在异源细胞内表达后自发产生荧光的蛋白质。EGFP基因是由野生型GFP基因经人工改造后更适合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的突变体,基因编码区长717bp,编码…  相似文献   

5.
GFP转基因指示系统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GFP(绿色荧光蛋白)是存在于发光水母体内的一种吸收蓝光或紫外光(395nm)后能够发出绿色荧光的天然蛋白质。本文报道了将GFP表达质粒导入BHK、DK、RK等真核细胞,建立GFP真核细胞转基因指示系统。研究表明,GFP在BHK、DK、RK等传代细胞中表达的最佳条件是33℃,pH7.2、5%CO2和转染后48h观察等。并对野生型GFP和突变型GFP的发光强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突变型GFP的荧光比野生型的强  相似文献   

6.
用细菌/杆状病毒(Bac-to-Bac)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HCV抗原的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测定和荧光显微镜观查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CV的抗原活性,实现了用绿色荧光蛋白等分子标记抗原,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绿色荧光蛋白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随着水母Aequoreavictoria来源的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在各种异源细胞,如细菌、霉菌、线虫、酵母、果蝇、昆虫细胞、哺乳动物细胞及植物细胞中的表达,GFP作为一种新型的报告物在生物学界...  相似文献   

8.
GFP及其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是来源于多管水母属 (Aequoreavictoria)体内的一种天然发光蛋白 ,在植物体内不需任何底物和外源辅助因子的参与就能显现 ,本文就GFP的基因在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一概述。1 .GFP及其特性GFP由gfp基因编码 ,具有 2 38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单体 ,分子量约为 2 7kD。GFP有两个吸收峰 ,最大吸收峰在 395nm处 ,在475nm处还有一个吸收峰 ,前者由紫外光激发 ,后者由蓝光激发。发射光谱也具有两个峰值 ,一个为 5 0 9…  相似文献   

9.
岳莉莉  齐义鹏 《病毒学报》1998,14(3):234-239
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新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HBeAg-GFP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BV的e抗原活性,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通过基因工程操作,使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基因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融合,用新型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在昆虫细胞中高效表达了HBeAg-GFP双功能融合蛋白。经ELISA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证实,表达产物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BV的e抗原活性,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绿色荧光蛋白及其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绿色荧光蛋白(GFP)是海洋生物水母(Aequoreavictoria)体内的一种发光蛋白,分子量27kD,由238个氨基酸组成。该蛋白65~67位SerTyrGly三种氨基酸环化加氧形成特殊的生色团结构。野生型GFP发光较弱,而且gfpcDNA含有隐蔽型剪切位点,而加工改造的GFP在植物中能够正常表达并且加强了荧光信号。GFP作为新的报告基因和遗传标记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12.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是目前唯一在细胞内稳定表达,不需要任何反应底物及其它辅助因子,无种属,组织和位置特异性,其产物GFP对细胞无毒性,且检测简单,结果真实可靠的新型报告基因,其特有的生物化学性质使其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绿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protein,GFP)是源于水母(Jelyfish)、海笔(SeaPen,SeaPansy)等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在体外经适当波长的光激发便可发出绿光,所发出的绿光用普通荧光显微镜或荧光激活细胞分拣器(FACS)均可检测到。GFP作为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上的一种选择标记具有检测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对机体毒副作用小且不需要添加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等优点,更重要的是检测GFP无损于细胞或胚胎的完整性及活力。本文概括介绍GFP的生化、发光光谱及遗传学特征及其在转基因动物研究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文摘     
010 112绿色荧光蛋白与黄瓜花叶病毒运动蛋白融合基因的构建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中 ]/李睿…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 0 0 1,9(1) .- 19~ 2 2采用重组 -PCR方法 ,扩增获得绿色荧光蛋白 (GFP)与黄瓜花叶病毒运动蛋白 (CMVMP)融合基因 ,将其克隆到pKEN上 ,构建了该融合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 pKENG -M。SDS -PAEG及免疫印迹分析显示 ,5 7kD的融合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DH5a中正确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表明 ,在 488nm光激发下 ,菌体呈亮绿色 ,表明融合蛋白保持绿色荧光特性。实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CM…  相似文献   

15.
绿色荧光蛋白在植物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克隆于海洋动物水母 (Aequoreavictori a)的绿色荧光蛋白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GFP)作为一种新型的非酶性报告基因具有检测简便 ,结果真实可靠 ,不需要任何外源底物或辅助因子的特点 ,自出现以来它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 ,目前已经应用于烟草、柑橘、拟南芥、玉米、水稻、大豆、苜蓿等多种植物材料的研究中。GFP含有特殊的六肽生色团结构 ,用蓝紫光激发即能发出肉眼清晰可见的绿色荧光 ,而无需任何底物或辅助因子。GFP能与多种不同蛋白质的N端或C端融合而保持与天然蛋白质相似的荧…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以GFP(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为报告基因,pl6基因为目的基因,将pl6基因分别插入GFP基因的上游和下游,构建成GFP-pl6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Cpl6G和pCGp16,并通过酶切、电泳技术对重组体进行了鉴定。该表达载体的构建成功为开展pl6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特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植物中的标记基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侯学文  姜悦 《生物学通报》1997,32(10):19-21
概述并评价了转基因植物研究中所采用的标记基因,利用它们都无法实时、无伤地筛选出转化细胞,但新近用作标记基因的绿色荧光蛋白(GFP),与流式细胞仪(FACS)联用,便弥补了上述标记基因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Cdk抑制蛋白p27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Yuan Y  Xu DL  Liu YL  Jia MY 《生理学报》1999,51(3):285-290
p27蛋白是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抑制蛋白家族中的一种,主要对外部促进或抑制细胞增殖的信号起反应。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双标记的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加压素(AVP)和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细胞周期百分比和p27蛋白表达量的影响。静止状态培养的VSMCs加入AngⅡ,AVP,PDGFBB后,在不同时间收集细胞,用碘化丙啶(PI)标记细胞DNA,以确定细胞所处的周期。用p27蛋白的单抗和标记了FITC的二抗标记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被激发出的荧光量来确定细胞p27蛋白表达的相对量。结果显示,AngⅡ刺激VSMCs增生,其蛋白含量增加了436%(P<001),但不抑制p27蛋白的表达;AVP可轻度抑制p27的表达,有轻度促进VSMCs增殖和增生的作用(P<005);PDGF明显抑制p27的表达,引起细胞增殖。本研究结果提示,p27蛋白抑制VSMCs通过G1期进入S期,是抑制VSMCs增殖的重要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获得了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与HCV核心蛋白(core)基因的嵌合体,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48kDa的融合蛋白,经DotELISA和Westernblot免疫活性分析证实,融合蛋白仍具有core抗原的三个免疫活性部位,同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并用荧光光度计测定了大肠杆菌表达的融合蛋白的荧光光谱,结果证实,我们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GFPcore融合蛋白既能发射易于检测的绿色荧光,又具有HCV核心蛋白的抗原活性,实现了用绿色荧光蛋白等分子标记抗原,为免疫诊断新方法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青蒿转基因芽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改良的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插入到植物表达载体中,构建双CaMV35S启动子驱动下的植物表达载体pBIGFP,在Kam浓度为20mg/L的筛选培养基上,用含有pBIFP质粒的根癌农杆菌LBA4404感染青蒿叶片,获得5个抗Kan阳性丛生芽系。South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外源GFP基因已整合到青蒿转基因芽G-1系的基因组中。在OLYMPUS-BH2型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转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