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白介素l受体拮抗剂(IL-1R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观察其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3-4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四只,分为正常组,对照组,IL1-Ra组,TGF-β组,正常组仅打开左膝关节关节腔,剩余三组均给予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离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action ACLT)。四周后IL-1Ra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IL-1Ra5g/ml,TGF-β1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TGF-β150mg/ml,每周两次,连续四周,正常组及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术后八周时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取股骨远端长约1cm,固定后切片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肉眼观察:对照组股骨远端软骨面色颜色变暗并稍显粗糙,可见少量软骨脱落,其余两组关节软骨大体形态均接近正常。镜下观察:TGF-β1组软骨细胞增生明显,软骨细胞排列较正常软骨细胞排列轻度紊乱。IL—1Ra组软骨细胞增生数量未及TGF-β1组明显,软骨细胞排列也不及TGF-β1组规则。IL-1Ra组及TGF-β1组软骨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软骨细胞,基质染色接近正常。两组软骨膜表面光滑,无纤维细胞形成,软骨膜下未见纤维化。对照纽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紊乱,软骨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可见软骨细胞凋亡,镜下可见软骨细胞核浓缩、裂解,并可见新生软骨形成,突出于正常软骨膜表面,软骨膜表面下方可见血管翳及纤维母细胞形成,出现轻度纤维化。基质染色不均匀且染色较淡。结论:IL-1Ra及TGF-β1关节腔内注射均能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并增加软骨细胞再生,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Jagged1蛋白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中表达的特点,探讨Jagged1蛋白的表达对关节软骨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骨科2018年1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34例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取术中去除的股骨髁软骨组织,磨损较重的一侧为负重区(实验组),磨损较轻的一侧为非负重区(对照组)。通过番红、HE染色观察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Jagged1蛋白在不同软骨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对比分析Jagged1蛋白表达的差异对关节软骨病变的影响。结果:外观照可见实验组软骨面色泽暗淡,表面粗糙,有大量软骨缺失,对照组软骨面较平整,呈白色,未见软骨明显缺失;HE染色可见实验组软骨面不整,软骨细胞排列紊乱,呈簇状分布,对照组软骨面平整,软骨细胞数量多,胞质丰富;番红染色见实验组软骨组织残留较少,软骨层结构模糊不清,软骨细胞较少,对照组软骨层次结构清晰,软骨细胞及软骨下骨细胞排列整齐;免疫组化可见Jagged1蛋白实验组软骨中有较多阳性表达,在对照组中表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gged1蛋白在软骨中的表达强度与关节软骨的磨损程度呈正相关,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理变化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关节腔内注射强力霉素对兔制动性骨关节炎模型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正常组6只及实验组24只,试验组左膝关节伸直位石膏固定4周随机选取6只处死左膝关节取材证实造模成功后剩余18只为左膝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阴性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治疗组每日给予1.33%的强力霉素0.3毫升左膝关节腔内注射,阴性对照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0.3毫升左膝关节腔注射,模型对照组不做处理,于8周处死取材.观察指标包括关节软骨大体形态,软骨Mankin's评分,软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及滑膜细胞白介素-1(IL-1)表达.结果:强力霉素治疗组软骨面退变明显轻于模型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软骨大体评分,Mankin评分,MMP-3表达及滑膜IL-1表达亦显著降低.结论:强力霉素关节腔内注射对兔制动性骨关节炎模型软骨退变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关节炎软骨组织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A)组、姜黄素(B)组、关节炎(C)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两组木瓜蛋白酶造骨性关节炎早期模型,后使用5%姜黄素9mg/(kg.week),生理盐水0.5ml关节腔注射治疗后,采用RT-PCR检测三组的CL-2、Mmp9、COX-2、IKKβ、NF-K b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经过四周治疗,B组的CL-2的mRNA表达比C组增强(P<0.05),Mmp9、COX-2、IKKβ、NF-K b的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B组和C组的CL-2的mRNA表达均比A组减弱(P<0.05),在Mmp9、COX-2、IKKβ、NF-K b的mRNA表达增强(P<0.05).B组和C组凋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其作用可能与IL-β/IKKβ/NF-K b/COX-2、Mmp9两个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5.
白藜芦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Wista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白藜芦醇低剂量组、白藜芦醇中剂量组、白藜芦醇高剂量组,各组相应采用生理盐水、秋水仙碱、白藜芦醇低、中、高剂量灌胃7天(1次/日),模型组及各实验组于灌胃第四天把25g/mL(0.05mL)浓度的尿酸盐溶液注射到大鼠踝关节腔内,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对照组大鼠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0.05 ml,72 h后留取踝关节关节液及关节滑膜,应用ELISA法观察关节液中IL-1β、CXCL10的变化。关节滑膜用10%福尔马林固定待做病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白藜芦醇能显著降低关节液中IL-1β、CXCL10水平(P0.05),病理结果显示,白藜芦醇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组织的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IL-1β,CXCL10明显增高,白藜芦醇可有效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且该作用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关键词:痛风性关节炎;白藜芦醇;白介素1-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臭氧关节腔内注射对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8月我院接诊的92例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在关节腔给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联合臭氧治疗,均1次/周,连续治疗5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Mc Guire踝关节评分以及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优良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Mc Guire踝关节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c Guire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比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臭氧治疗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可能与其有效降低血清hs-CRP、IL-1β、IL-6和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孙达锋  王黎明  徐燕  唐成 《生物磁学》2010,(11):2045-2048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关节炎软骨组织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A)组、姜黄素(B)组、关节炎(C)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两组木瓜蛋白酶造骨性关节炎早期模型,后使用5%姜黄素9mg/(kg.week),生理盐水0.5ml关节腔注射治疗后,采用RT-PCR检测三组的CL-2、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经过四周治疗,B组的CL-2的mRNA表达比C组增强(P〈0.05),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B组和C组的CL-2的mRNA表达均比A组减弱(P〈0.05),在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增强(P〈0.05)。B组和C组凋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其作用可能与IL-1β/IKKβ/NF-Кb/COX-2、Mmp9两个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正常成人软骨细胞及OA软骨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在静水压作用下正常软骨细胞IL-1B和MMP-3代谢的变化,以及与OA软骨细胞之间的差异。同时观察在力学信号刺激下软骨细胞的IL-1β和MMP-3代谢有无相关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正常成人膝关节软骨第3代软骨细胞随机分为加压组和对照组。甲苯胺蓝及Ⅱ型胶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进行细胞鉴定。将加压组细胞放入高压恒温静水压加压系统,冲入含有95%的空气和5%的CO2混合气体,以10MPa进行加压2h,共加压5d。分别于加压前、加压第3天、加压第5天后取加压组、对照组和OA组细胞培养液检测IL-1β、MMP-3含量。同时采用MTT法分析3组细胞的增殖情况。对三组细胞中IL-1β与MMP-3的水平做双变量相关分析,采用方差分析对三组标本间的IL-1β、MMP-3含量进行比较。结果:各组细胞IL-1β与MMP-3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OA组细胞中IL-1β与MMP-3含量高于加压组和对照组,加压组高于对照组。加压组、OA组软骨细胞的生长曲线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高峰降低,平台时间缩短。结论:10MPa间歇性静水压加压可抑制软骨细胞增殖,增加IL-1β与MMP-3分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联合使用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1(IL-1)、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观察组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进行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采取中药涂抹方案。评判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血清IL-1、MMP-3、TIMP-1水平、视觉模拟(VA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IL-1、MMP-3、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IL-1、MMP-3、TIMP-1、VAS评分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TIMP-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塞米松棕榈酸酯、维生素B12、利多卡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1、MMP-3水平,升高TIMP-1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感,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凋亡酶的半胱天冬酶3 (Caspase 3)、促炎细胞因子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酶-13 (MMP-13)的表达水平,来说明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后软骨细胞的软骨变性和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情况,本研究通过探讨软骨降解程度与损伤时间或患者年龄之间的关系,应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正常人(n=5)和ACL破裂患者(n=42)软骨细胞中IL-1β、IL-6和MMP-13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MMP-13和Caspase 3蛋白表达水平。通过趋势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分别得出MMP-13、IL-6、IL-1β基因表达与软骨缺损分级,MMP-13、IL-6、IL-1β基因表达与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软骨降解程度与损伤时间之间存在相关性。与正常相比,ACL损伤的软骨细胞中,MMP-13、IL-6、IL-1β和Caspase 3的表达水平有显著上调。在ACL缺陷患者中,与ACL缺陷未到18个月的患者相比,在超过18个月的患者中发现MMP-13明显上调,而超过10月的患者软骨细胞中IL-6和IL-1β表达水平要高于未到10个月的ACL缺陷患者。同时,IL-1β、IL-6和MMP-13表达水平和软骨损伤或病人的年龄之间没有关联。研究发现,软骨细胞凋亡、炎症和分解代谢因子水平的升高与损伤时间有关,并可能导致ACL损伤后软骨退变和骨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TGF-β1与GATA3对骨关节炎中软骨细胞钙化的影响。[方法]收集外伤及骨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软骨组织并分离软骨原代细胞,将软骨细胞分为正常组和研究组。用SB-431542或K-7174干扰软骨细胞中TGF-β1/GATA3的表达。用钙化诱导培养基使软骨细胞发生钙化。通过蛋白免疫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软骨细胞中TGF-β1/GATA3的表达。通过茜素红染色统计细胞钙化水平。[结果]与正常组软骨细胞比较,OA组患者软骨细胞TGF-β1和GATA3的表达水平和钙化水平显著增加(1.01±0.02 vs 2.98±0.03;0.91±0.05 vs 2.33±0.11;P<0.05);与PBS组比较,K-7174组软骨细胞的ALP和COLX的表达水平(2.18±0.05 vs 0.91±0.06;2.83±0.03 vs 0.46±0.01)以及钙化细胞数量显著降低(0.63±0.03 vs 0.25±0.01;P<0.05);与PBS组比较,SB-431542组软骨细胞的ALP和COLX的表达水平(1.01±0.02 vs 0.46±0.05;1.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TGF-β3广泛存在于骨组织、软骨组织中,能诱导体外培养的间充质干细胞向软骨分化、生长。TIMP-2能抑制MMP对软骨基质的降解,保护新生软骨组织。本实验探讨单纯TGF-β3和TGF-β3,TIMP-2联合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丝素蛋白壳聚糖/(silk fibrin/chitosan,SF/CS)生物支架植入动物体内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及效果差异。方法:将新西兰大白兔20只分为4组,每组5只(支架组、未转染组、reAAV-TGF-β3转染组、reAAV-TGF-β3,reAAV-TIMP-2联合转染组)。在无菌条件下取兔第三代对数生长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用携带目的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进行转染,将转染成功的BMSCs与SF-CS生物支架复合,分别植入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未转染组植入SF-CS生物支架,未转染组植入未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reAAV-TGF-β3转染组植入reAAV-TGF-β3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reAAV-TGF-β3,TIMP-2联合转染组植入reAAV-TGF-β3,TIMP-2联合转染的BMSCs复合SF-CS生物支架。两月后处死家兔,肉眼观察以及HE染色评定缺损软骨修复情况。并进行软骨细胞特征性染色即甲苯胺蓝染色及II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鉴定。结果:两个月后除支架组外各实验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均有软骨样物质形成,且联合转染组诱导的新生成分更接近缺损处周围正常软骨。联合转染组与reAAV-TGF-β3转染组;联合转染组与未转染组;reAAV-TGF-β3转染组与未转染组的评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联合转染组软骨修复效果较单纯TGF-β3转染组更好。结论:单纯TGF-β3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有修复作用,TGF-β3与TIMP-2联合转染组修复缺损效果更明显,提示TIMP-2与TGF-β3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携带针灸补泻信息的激光联合多部位照射对膝骨关节炎兔血清和关节液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兔左侧膝关节腔内注入木瓜蛋白酶造成关节炎的病理模型,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分别以低能量激光(输出功率10—20mW)连续照射犊鼻穴和携带针灸补泻信息的脉冲激光联合照射口咽部及犊鼻穴,10min/d,5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定血清及关节液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常规病理学切片观察膝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B及TNF—α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及TNF—α含量均下降,但以联合照射组效果显著(P〈0.05);穴位照射组和联合照射组之间的IL-1B及TNF-饯含量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激光联合照射口咽部和犊鼻穴和激光照射犊鼻穴都能减少细胞因子IL-1β及TNF-α的生成,减轻关节软骨细胞的结构损伤,起到保护关节软骨、防治骨性关节炎的作用,但联合多部位照射效果优于单独穴位照射。  相似文献   

14.
骨关节炎(OA)是一种退行性病变,表现为局限性、进行性关节软骨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赘形成,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滑膜炎症。软骨细胞是成熟关节软骨中唯一的细胞类型,它负责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更新,并维持基质的完整。目前OA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致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起着重要的作用。IL-1β能诱导软骨细胞凋亡,其机制有一氧化氮(NO)、活性氧(ROS)和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酶(MAPK)等途径。IL-1β也是OA病变进展中破坏软骨细胞代谢平衡的主要细胞因子之一。对IL-1β诱导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新药的研发和骨关节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同时拮抗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8G12),通过单关节炎小鼠模型,评估h8G12在抑制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拮抗RANKL引起的骨破坏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稳定表达h8G12的CHO细胞株,观察细胞生长状态,用间接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h8G12的表达水平。纯化的h8G12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及鉴定,用间接ELISA观察其亲和力。通过向DBA/1小鼠膝关节腔注射人TNF-α重组蛋白和人RANKL重组蛋白,建立单关节炎小鼠模型。用组织学评估观察不同给药方案[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阿达木单抗(adalimumab,ADA)组和h8G12组]对小鼠单关节炎引起的炎症浸润、软骨侵蚀、膝关节腔内破骨细胞分化的保护作用。结果 CHO细胞株培养96 h时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可稳定分泌h8G12;纯化的h8G12纯度可达90%,Western blot可见特异性条带,且可与rh TNF-α和rh RANKL结合。在单关节炎小鼠模型中,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h8G12组关节腔、周围软组织及骨髓腔内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少于阳性对照组,炎症评分降低了50%,治疗效果与ADA相似。甲苯胺蓝染色显示,h8G12组病理评分出现显著下降,h8G12治疗后小鼠关节结构相对完好,关节软骨厚度接近正常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显示,h8G12组关节腔内破骨细胞明显减少。结论 h8G12可有效抑制TNF-α引起的炎症反应和拮抗RANKL引起的骨破坏,为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种特殊染色法在骨关节组织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骨关节炎形态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月龄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各10只,根据改良Hulth法造模,6周后膝关节取材。对标本固定、脱钙后进行石蜡包埋和切片。分别采用HE、番红-固绿、AB-PAS、甲苯胺蓝、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观察骨关节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并对几种染色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HE染色显示关节一般组织形态结构,可见模型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发生骨性关节炎病理变化;番红-固绿染色法中软骨和软骨下骨的界限(黏合线)以及潮线显示清晰,软骨基质中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纤维成分增多;AB-PAS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基质糖胺聚糖尤其是酸性糖胺聚糖含量减少;甲苯胺蓝染色显示骨关节炎软骨的酸性糖胺聚糖减少;Van Gieson染色和Mallory染色可显示骨关节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但组织结构界限不够清晰。结论在骨性关节炎的组织形态学研究中,通过常规HE染色,结合番红-固绿染色法和AB-PAS染色法,能较客观全面地获得关节组织形态学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用膝骨关节炎新西兰兔模型,观察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对关节软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及炎性细胞因子、自由基表达的影响,探讨白花丹及其新式外用方法在骨性关节炎中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相应的药效基础。采用Muehleman木瓜蛋白酶膝关节腔内注射法造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扶他林组、白花丹喷雾剂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2、1、0.5 mg/m L),给药6周后,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关节滑膜组织匀浆作丙二醛(MDA,TBA法)、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羟胺法)检测;取胫骨平台关节软骨制作石蜡切片,并行HE染色及甲苯胺蓝染色观察,以改良Mankin'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表明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可有效降低新西兰兔膝关节炎模型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值(P0.05);并有效降低滑膜MDA值、升高SOD值(P0.05);有效降低新西兰兔膝关节炎模型的平均关节炎指数(P0.05);且高、中剂量组在软骨结构、软骨细胞、甲苯胺蓝基质染色、潮线的完整性等项目评分中均优于扶他林组(P0.01或P0.05)。由此提示,白花丹止痛喷雾剂可有效抑制骨关节炎的发展,改善膝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并能抑制炎性因子,同时可抗氧化,进而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髓系细胞表达激发受体分子1(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d on myeloid cells 1,TREM1)对软骨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期为骨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方法:使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刺激ATDC5小鼠软骨细胞以模拟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炎症,qPCR检测白介素-6(IL-6)表达以验证炎性软骨细胞诱导情况,同时检测目标基因TREM1的表达。为观测抑制TREM1对炎性软骨细胞的影响,将细胞分为对照组、IL-1β组及IL-1β+LR12(TREM1抑制剂)组,分别通过Mito-Tracker染色、TUNEL染色观察三组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和凋亡情况。接着探究过表达TREM1对正常ATDC5软骨细胞的影响,设置空载质粒组、TREM1过表达组及过表达TREM1+LR12处理组,使用Mito-Tracker染色及TUNEL染色检测三组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和凋亡情况。此外,PCR Array检测过表达TREM1对软骨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1β组IL-6基因表达增加,表明炎性软骨细胞造模成功;TREM1在IL-1β处理后的骨关节炎细胞中表达升高,使用TREM1抑制剂(LR12)处理可有效抑制TREM1的表达,且能明显抑制软骨细胞的炎性因子IL-6的表达。IL-1β组软骨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和凋亡增加,而IL-1β+LR12组上述情况得到改善。另外,与空载质粒组相比,过表达TREM1组出现线粒体动力学失衡和凋亡增加,但在TREM1+LR12组软骨细胞中线粒体失衡和凋亡增加得到缓解。此外,PCR Array发现过表达TREM1可引起ATDC5细胞的代谢紊乱。结论:TREM1可一定程度损害软骨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及促进细胞凋亡,靶向TREM1可能为骨关节炎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伤筋擦剂外用联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KOA患者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伤筋擦剂治疗,疗程均为5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1%(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IL-1β及NO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伤筋擦剂外用联合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KOA疗效显著,两药优势互补,可以有效降低关节内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玻璃化法保存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并与低温冷冻法作比较.方法:18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其中6只用于异体骨软骨柱的制备,另外1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只.软骨移植物标本取材后,采用低温冷冻法和玻璃化法保存2w.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相应复温后移植于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的相应软骨缺损区.移植术后12w处死动物,移植区软骨组织后固定、切片、脱钙及石蜡包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蕃红-O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结果:玻璃化组软骨移植区颜色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基本一致,软骨完整,无坍陷及裂纹;镜下观察可见其组织深层透明软骨样组织,浅层软骨区可见纤维样软骨组织,细胞成熟,大量分泌软骨基质.低温冷冻组软骨移植区表面欠光整,存在裂隙及轻度坍陷;镜下观察可见少量纤维样软骨组织,大部分为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相对紊乱,软骨基质分泌量少.两组的组织学Mankin评分分别为9.6± 2.4和3.0± 1.0,低温冷冻组显著高于玻璃化组(t=2.014,P=0.000).结论:采用玻璃化法保存兔同种异体软骨移植物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相比低温冷冻法,玻璃化法保存的同种异体软骨其移植术后,软骨修复区的组织更接近正常软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