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华姬鼠与大林姬鼠的同工酶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必谦  李举怀 《兽类学报》1998,18(4):304-310
中华姬鼠(Apodemusdraco)和大林姬鼠(Apodemuspeninsulae)是形态学上十分相似的两种鼠类。为了对两种姬鼠的分类提供生物化学方面的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比较和分析了两种姬鼠的LDH同工酶、EST同工酶和SOD同工酶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姬鼠的LDH同工酶酶谱基本相似,而EST同工酶和SOD同工酶酶谱则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根据EST同工酶A2带的有无和SOD同工酶主带等电点的差别,能将两种姬鼠很容易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2.
以同一生境条件下113份燕山山脉野生欧李为试材,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欧李叶片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与叶果中6种矿质元素的含量变化及其相关关系,为在酶水平上揭示欧李矿质营养代谢遗传差异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欧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划分为7种酶谱类型,其中Rf 0.126和Rf 0.716酶带为共有的特征带,不同酶谱类型中单株个体间的相同酶带酶量大小以及叶果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变异程度较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不同酶谱类型中相关酶带酶量大小与叶果中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表明欧李叶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量大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矿质营养代谢的遗传差异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L615白血细胞于局部接种后迅速增殖,同时侵入局部血管进入血行,向全身播散。其播散的速度非常迅速,局部接种后3小时已有白血细胞停留于脾脏。各脏器白血细胞浸润的形式也都具有以血管为中心的特点。 615系小鼠在接种L615白血细胞后,最初胸腺皮质淋巴细胞增生活跃,随后萎缩变薄,晚期当白血细胞大量侵入胸腺时,整个皮质淋巴细胞出现广泛破坏现象。 L615白血病小鼠的死亡原因主要是肺血管内广泛出现的由白血细胞、核碎片及纤维素组成的瘤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鲵及鳖不同组织LDH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聚丙烯酰胺薄层垂直板状凝胶电泳、特异性的组织化学染色及光密度薄层扫描研究的心、肝、肾、眼球、小肠、胸肌、脾脏、卵巢、胰腺、胃肌、血浆等12种组织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酶谱。并与爬行类动物鳖不同组织的LDH同工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中国大鲵的胸肌、肝脏、肾脏具有LDH~(100)、LDH~(60)、LDH~(50)3种同工酶;胃肌有LDH~(100)、LDH~(70)、LDH~(60)同工酶,其它组织只有LDH~(100)、LDH~(60)2种。故按组织特异性区分,大鲵组织的LDH同工酶具有3种谱型,它们的含量及相对活力也有很大的差异。鳖的LDH同工酶迁移率比大鲵的低,是一组阴极性同工酶,其等电点比大鲵的高,但其LDH同工酶与中国大鲵的有很大的差异,且两种动物都具有LDH~(50)。  相似文献   

5.
5种樱桃属植物的POD、CAT和SOD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5种樱桃属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的酶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种樱桃属植物共电泳出12条POD同工酶酶带、4条CAT同工酶酶带和8条SOD同工酶酶带;其中,POD同工酶酶谱具有5条共同谱带,CAT同工酶4条,SOD同工酶5条。冬季休眠期的樱桃属植物,POD与SOD同工酶谱带的多样性比较丰富,不同植物之间的谱带差异较大;而CAT同工酶谱带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羧甲基壳聚糖锌的亚急性毒性,30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以两种不同锌离子络合量的羧甲基壳聚糖锌为材料,制取生理盐水浸提液,对实验组1和实验组2小鼠腹腔注射浸提液28 d,测定体重、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相关脏器指数,并进行各器官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基本生理状况均表现正常,实验结束后实验组1雄性小鼠血清ALP和U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2雄性小鼠血清UA含量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2雌性小鼠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实验组小鼠其它脏器指数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雌雄小鼠心、肝、脾、肺、肾以及胸腺外观观察与病理切片观察均未见明显病变,表明两种羧甲基壳聚糖锌对小鼠未表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鼠组织器官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傅必谦  袁虹 《兽类学报》1997,17(2):141-145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了社鼠的肝、肾、心肌、骨骼肌、肺、脾和脑等多种组织器官的LDH、ADH、EST、和SOD4种同工酶,对各组织器官的酶带数目和分布,以及酶活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的LDH同工酶、ADH同工酶和EST同工酶具有比较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而SOD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较低。肺和脾除EST同工酶活性较高外,脑除LDH同工酶活性较高外,其它3种同工酶的活性均较低;而肝和肾中4种同工酶的活性普遍很高。心肌和骨骼肌因氧张力不同而使LDH同工酶酶谱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它3种同工酶酶谱却非常相似。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与各组织器官所执行的生理功能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提出了从猪胸腺中获得两种胸腺激素纯品的方法。这两种激素分别命名为胸腺激素T_1和E_1。T_1和E_1为两种酸性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证明为均一的蛋白质,它不含糖或核苷酸类物质,经SDS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分别为13000和68000,等电点分别为pH4.6和5.2。氨基酸初步分析的结果指出,两种蛋白质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达1/4以上,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则只有5%左右。根据以上结果判断,胸腺激素T_1和E_1显然不同于任何一种已报道的牛胸腺激素。T_1和E_1均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促使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次提出了从猪胸腺中获得两种胸腺激素纯品的方法。这两种激素分别命名为胸腺激素T_1和E_1。T_1和E_1为两种酸性蛋白,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查,证明为均一的蛋白质,它不含糖或核苷酸类物质,经SDS 凝胶电泳测定分子量分别为13000和68000,等电点分别为pH4.6和5.2。氨基酸初步分析的结果指出,两种蛋白质中酸性氨基酸的含量达1/4以上,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则只有5%左右。根据以上结果判断,胸腺激素T_1和E_1显然不同于任何一种已报道的牛胸腺激素。T_1和E_1均有很强的生物学活性,可以促使不成熟的淋巴细胞分化为成熟的具有免疫功能的T 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0.
赖草属七个种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孙根楼   《广西植物》1997,17(2):169-173
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赖草属7个种的幼根、幼叶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无论从相同器官进行不同的同工酶分析,还是从不同器官进行相同的同工酶分析,这7个种的酶谱在各带区存在相似酶带,但更多的是相异酶带。从酯酶、过氧化物酶这两种酶分析结果来看,酯酶比过氧化物酶分离效果好些;从幼根和幼叶这两个器官的酶谱来看,幼根比幼叶酶带多些,分离效果也好些。同时也表明这7个种的酶谱变化与染色体倍性变化无关  相似文献   

11.
胸腺素具有促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的功能。它通过什么环节发挥作用呢?近年来,根据国外不少实验研究结果,如:胸腺上皮细胞内前列腺素(PGs)含量增加;胸腺细胞对PGs敏感性增强;PGs可影响T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成熟;PGE_2同类物可恢复被抑制的小鼠体内的免疫反应;抗PGE血清能抑制细胞免疫反应,等等。有人认为,PGs可能是胸腺素作用的介质。Garaci等为证实上述假设,观察了胸腺素和PGs的关系。他们采用出生4—8周的雄性小鼠,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法进行了三步实验。首先,取正常小鼠和去胸腺小鼠的脾细胞,分别和100μg胸腺素片段5(Fr5)孵育,并与加入消炎痛的组对照。5min后,测PGs的释放量。其次,用正常小鼠脾细胞和去胸腺小鼠脾细胞,分别与不同浓度的Fr5孵育,15min后,测PGs的释放量。最后,用3×10~6去胸腺小鼠脾细胞、不  相似文献   

12.
为评价羧甲基壳聚糖锌的亚急性毒性,30只雌雄各半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实验组2和对照组,以两种不同锌离子络合量的羧甲基壳聚糖锌为材料,制取生理盐水浸提液,对实验组1和实验组2小鼠腹腔注射浸提液28 d,测定体重、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相关脏器指数,并进行各器官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基本生理状况均表现正常,实验结束后实验组1雄性小鼠血清ALP和U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2雄性小鼠血清UA含量低于对照组,呈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2雌性小鼠肾脏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实验组小鼠其它脏器指数均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各组雌雄小鼠心、肝、脾、肺、肾以及胸腺外观观察与病理切片观察均未见明显病变,表明两种羧甲基壳聚糖锌对小鼠未表现明显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0.5mm超薄层水平板状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技术,对A/wy,AKR/J,A2G/J,BALB/cA,CBA/N,C3H/HeJ,C57BL/6N,DBA/2J,129/J等9个近交系小鼠品系的MEs,MEm,ADH,LDH,MDHs,MDHm等6种脱氢酶同工酶作了等电点测定和分析。依据等电聚焦酶谱,比较研究了酶谱类型和酶活性差异与代谢功能的关系以及与基因变异的关系。结果显示:ADH-r1酶谱型为对乙醇低氧化能力型,ADH-r2酶谱型为对乙醇高氧化能力型。C57BL/6N的胃ADH同工酶谱与众不同,特征酶带p16.87为r2型,属酒精高嗜性品系;其余品系的胃ADH同工酶谱为ADH-r1型,均为酒精低嗜性品系。DBA/2J的肾MDHs同工酶谱为基因变异引起酶活性改变的类型,其中p14.90,p14.99,p15.05等 3条酶带较其它品系的同位酶带活性高,由此推断DBA/2J的肾具有更强的糖异生能力和机体抗饥饿能力。 LDH同工酶等电聚交酶谱表现出极丰富的多态性,鉴于LDH在生物进化中具有的重要地位,作者认为LDH可作为实验动物育种、保种、野生动物实验动物化遗传质量监测的生化标志基因临界位点。超薄层等电聚焦技术具有其它电泳所不具备的优点,作为实验动物遗传质量监测技术更其精确性,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4.
三种瘤背豆象幼虫酯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研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型电泳法 ,分析了 3种瘤背豆象属豆象 :绿豆象 Callosobruchuschinensis L.、灰豆象 C.phaseoli ( Gyllenhal)、鹰嘴豆象 C.analis ( Fabricius)幼虫的酯酶同工酶。从酶谱的酶带数、迁移率、酶活性强弱 (酶带染色深浅 )、酶含量 (酶带宽窄 )等方面的比较发现 ,3种瘤背豆象属豆象幼虫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具有明显的差异。由此探讨利用酯酶同工酶电泳法鉴别豆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莴苣子叶培养中RNA,蛋白质及过氧化物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莴苣子叶在含BA2mg/L(单位下同)和NAA0.2或BA0.2和NAA2的培养基中,均能形成胚性愈伤组织,在2,4-D2中形成非胚性愈伤组织。前一组合的RNA、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大于后一组合,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谱带宽且色深,具有一条特异酶带。由BA和NAA两种组合培养基诱导的胚性愈伤组织的三种生化指标变化的总趋势相同,同工酶谱相似,高BA组比低BA组的生化指标略高些。  相似文献   

16.
安徽产石蒜属植物三种酶同工酶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同工酶,首次分析了安徽产石蒜属6种植物十一个居群的过氧化物酶、酯酶、苹果酸脱氢酶三种酶同工酶,比较了居群间酶谱差异,并用数量分类方法,对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UPGMA法)。结果表明:1、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工酶酶谱均显示出居群间的差异,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酶谱居群间共性很大。2、酶谱特征显示,三种酶系统在居群间或居群间的差异,但种间居群的酶谱差异明显大于种内居群的差  相似文献   

17.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圆盘电泳,分析比较了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16个菌株和光帽鳞伞(Pholiota nameko)9个菌株的胞外漆酶同工酶酶谱。经多批次重复,得到了所有菌株的恒定酶谱。依照这些酶谱及各酶带等电点(pI)值的不同,确立了它们的漆酶标志位点相似系谱。16株黑木耳被区分成4种类型9个组。9株光帽鳞伞被分成两种类型3个组,但各组内之菌株间仍有异同。试验结果表明,把漆酶同工酶谱应用于菌株鉴别将是一种有意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湖北大麦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与地区分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产于湖北的105份大麦品种,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了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共得到8种酶谱类型。8种酶谱聚为4类,其中具酶谱类型I、Ⅱ、Ⅲ和Ⅷ的品种约占供试材料的94%,构成湖北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的主要类型。对这些品种来源地的分析表明,具有相同或相近酶谱的品种分布在一些相对集中的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较相似。对湖北大麦酯酶同工酶酶谱类型与地区分布和气温关系的关系,以及酯酶在大麦引种育种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9.
松茸多糖抗辐射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防给予小鼠松茸多糖(PTM),测定小鼠在受到2 Gy X线照射后,脾和胸腺重量、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外周血中白细胞数和肝组织中SOD、CAT、GSH-Px活性及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PTM处理组小鼠的各项指标与辐射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提示PTM可促进机体自由基的清除,增加机体抗氧化能力,对辐射所致的免疫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应用连续浓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番茄属Lyco-persicon的四个种:秘鲁番茄L.peruviaunm Mill.,多毛番茄L.hirsutum Humb.et Bonp,醋栗番茄L.pimpinellifolium(Jusl)Mill和普通番茄L.esculentum Mill.的86份材料,15个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以及同一器官的不同部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L.Peruvianum的各个生育期和不同器官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叠加共有28条带,L.hirsutum有29条带,L.pimpinellifolium有28条带,L.esculentum有27条带。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型差异明显,种内不同生育期叠加总酶谱基本一致。在根、茎和叶中,这四个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和活性具有相似的生育期变化规律和器官分布规律.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种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活性及变化律规都不相同。本文还就同工酶谱型相似值的意义,野生资源及同工酶分析技术在番茄育种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