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陕西省生化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 99年学术研讨会于 1999年 11月 13日在第四军医大学举行 ,参加大会代表 81人。大会由陈苏民理事长主持 ,副理事长孙连魁教授作了“陕西省生化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另有 6位教授在会上作了学术报告 ,3位教授分别传达了相关的全国会议情况。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以药立波教授为理事长 ,由 11人组成的陕西省生化学会第五届理事会 ,并选举苏成芝教授为名誉理事长。理事会就本会今后工作进行了研究 ,决定成立四个专业委员会 ,特别是对如何推动本地区生物化学领域的产、学、研的发展 ,在国家开…  相似文献   

2.
王成济 《生命的化学》2001,21(2):170-171
我国著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医学教育家苏成芝教授1 91 7年 1 2月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 1 941年从满洲医科大学毕业后曾在大连医院任小儿科医生兼生化科研究员 ,从事维生素与营养的研究。1 949年参加革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人民医学院生化科主任、第四军医大学训练部副部长兼生化教研室主任、教授 ,在教研室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及人才培养中起着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的重要作用。他善于将该室的教学、科研和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进教学改革 ,推动科研发展 ,同时为我军培养了大批高级科技人才。自1 978年以来共培养了…  相似文献   

3.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的老前辈郑集教授 10 0岁华诞 ,我们准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论文集 ,并在郑老 10 0岁生日之际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和祝寿会。郑集 (号礼宾 ) 190 0年 (农历四月初八 )生于四川省南溪县 ,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他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中央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和生化系教授 ,长期致力于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研究 ,提出了衰老机制的代谢失调学说 ,已发表的科研论文、科普、史料等文章达 2 68篇 ,教材和…  相似文献   

4.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的老前辈郑集教授100岁华诞,我们准备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论文集.并在郑老明年100岁生日之际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和祝寿会.郑集(号礼宾)1900年(阴历四月初八)生于四川省南溪县,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央大学医学院、南京大学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南京大学生物系和生化系教授(1956年定为一级教授).郑集教授长期致力于营养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在古稀之年又开辟了衰老生化机制的研究,提…  相似文献   

5.
张昌颖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一位在我国生物化学界受到广泛尊敬和爱戴的老前辈. 张昌颖教授1906年2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一个书香世家.1921~1923年,张教授就读于四川成都高等师范附属中学.由于自幼勤奋好学、奋发努力,于1923年考进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读书;就读清华学校期间考取了官费留美预备班,于1929年赴美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专业,先后以优异成绩获学士(1931年)、硕士(1932年)及博士(1933年)学位.1933~1934年,就职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农学院.上世纪30年代的旧中国灾难深重、兵荒马乱,百废具兴,急需有识之士.1934年,张教授断然拒绝美国继续聘留,应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主任吴宪教授邀请,毅然回国、报效中华,开始献身于祖国的生物化学教学与研究事业. 1934~1941年间,张教授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前身)生物化学系任教,继续从事在美国开展的营养学研究.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奔赴抗战后方,先后在江西中正医学院化学系(1941~1942年)任副教授兼系主任,在贵州大学化学系(1942~1945年)任教授;后来转贵阳医学院化学系(1945~1946年)任教授兼系主任,在抗战后方培养有志青年,为发展中华教育、支援抗日前线作出了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张教授应北京大学医学院(1953年更名北京医学院、即现在的北京大学医学部)的聘请,任生物化学科教授,与科主任刘思职教授、丁延NFDA5教授、王世中教授等共同建设生化科.自1946至1958年,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任教授,从事生物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其间还曾兼任辅仁大学(1947~1951年)、北京大学农学院(1947~1949年)、河北医学院(1949~1950年)及哈尔滨医科大学(1950年)教授,为新中国的科学发展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1958年以后,他任北京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主任,在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及师资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 张昌颖教授为我国培养医学专家的事业贡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北京医学院工作期间,从举办高级生化师资班开始,到招收进修生和研究生,他培养的医学生化高级人才不计其数;“文化大革命”后,他先后培养了数十名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如今,他的学生遍及海内外,吴阶平、严仁英、胡亚美、沈渔邨、李玉瑞、张树政、蔡良婉、李载平、张友尚、邓昌亮等著名科学家、医学家都曾受教于张教授.张教授是刘思职主编《生物化学大纲》(1964年)一书的主要撰写人之一.张教授曾主编过全国高等医学院校统编教材《生物化学》(1959年、1978年以及1985年版本),这些都是我国非常有影响的医学院校教材.张教授还主编过《核酸生物化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生化分卷>》及《生物化学词典》.张昌颖教授重视教书育人,常以个人亲身体会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对准备出国的学生谆谆教导,勉励他们学成归国为国家效力,受他影响者为数很多.由于他对医学教育的贡献,1989年张教授荣获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张昌颖教授先后从事过营养生化、肿瘤生化和眼生化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工作中,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在白内障发病生化机理、中药治疗机理及实验动物模型等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获得1989年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他关心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肿瘤及白内障研究工作中开展基因水平研究工作,张昌颖教授先后发表论文79篇,论著13部. 张昌颖教授积极参加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建设.1979~1987年任学会常务理事,为推动我国的生物化学事业的发展不遗余力.鉴于高等学校及全国各个地区的生化工作者缺少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张教授与南京大学郑集教授、北京大学张龙翔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杨福愉院士、邹承鲁院士、第四军医大学苏成芝教授等经过多年努力,在中国生物化学会领导下,终于在1985年创办了《生物化学杂志》(现名《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在他担任主编的十年中,他呕心沥血,克服困难,不断地提高刊物的学术水平.1995年,他退居二线任该刊名誉主编,仍一如既往地指导《学报》工作.张教授在100周岁之际,倾一生积蓄,赞助《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建设与发展. 张昌颖教授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以他始终如一的爱国热忱,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执著精神,平易近人的优良作风,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我们树立了生化界一代宗师的完美形象,是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张昌颖教授安息! 北京大学医学部张昌颖教授治丧委员会 2006年7月29日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7日,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副主编查锡良教授,学报主编贾弘教授,学会常务理事、学报编委药立波教授,学会副秘书长王同喜高级工程师,学报编委、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周春燕教授,学报编委、南京大学生化系主任李根喜教授,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系副教授倪菊华等一行专程拜望了学报顾问南京大学108岁高龄郑集教授,表达学会和学报对郑老的亲切问候与良好祝愿,并敬献新春贺牌。郑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教育家,我国生物化学、营养学及衰老生化的主要奠基人,为我国生物化学发…  相似文献   

7.
为了祝贺我国生化界老前辈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 ,现由南京大学、江苏省科协、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中国营养学学会、江苏省生物化学学会、江苏省营养学学会、《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生命的化学》和《营养学报》等单位商定 ,将于 2 0 0 0年 5月 1 8日至 2 0日在南京大学联合举办郑集教授 1 0 0岁华诞祝寿会 ,同时举办学术交流研讨会 .郑集 (号礼宾 ) 1 90 0年 (阴历四月初八 )生于四川省南溪县 ,先后获中央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硕士和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 ,原上海医科大学教授 ,中国共产党党员顾天爵同志因病于2 0 0 1年 7月 1 5日 1 2时 50分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理其曼市不幸逝世 ,享年 79岁。顾天爵教授 1 92 3年出生 ,上海奉贤人 ,1 949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 ,1 96 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 972年至 1 986年任上海医科大学生化教研室主任 ,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一至第三届常务理事 ,上海市生化学会理事长 ,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科评审组组长 ,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 ,上海市卫生局顾问等重要职务。在国外期间曾任加拿大不列颠哥…  相似文献   

9.
《生命的化学》2005,25(1):60-60
2004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了第五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分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和陕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共同承办。会议以“21世纪的分子医学前沿”为大会主题,议题涵盖心血管及老年性疾病、肿瘤、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化学》2006,26(3):278-278
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月15日在第四军医大学科学会堂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代表共170余人。本次大会的重点议题是选举产生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学会更名暨召开第六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  相似文献   

11.
20 0 4年5月4日上午,刘思职院士诞辰1 0 0周年纪念座谈会及纪念铜像揭幕仪式在北京大学医学部生化楼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韩启德院士和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前理事长邹承鲁院士为铜像揭幕.北京大学统战部和医学部领导、刘思职院士生前同事、好友和学生1 0 0多人参加.刘思职院士纪念铜像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他生前的学生们、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和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发起并赞助,北京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敬立.刘思职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奠基人之一.上世纪30年代…  相似文献   

12.
正一、北医生化引我进入生物化学1947年我由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恰逢在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任教的师姐李玉瑞赴美深造。使我有机会进入北医生化科,开始了我热爱的生物化学的一生。当时生化科主任刘思职教授原来就曾在北大化学系教过我们。科内核心团队是由协和医学院生化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生物化学家、教育家,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张昌颖教授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于2006年7月25日凌晨4时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周岁.张昌颖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界广受尊敬的老前辈.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张昌颖教授! 张昌颖教授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张先生一生历经清王朝、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和欣欣向荣的新中国,亲眼目睹了中国的衰盛、变迁和发展,所以张教授深刻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立志建设和发展中国现代科学和医学教育成为了他毕生的事业.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爱国、爱党的崇高精神. 张昌颖教授是我国生物化学界受到广泛尊敬的老前辈.上世纪20年代末,张先生由清华学堂官费派赴美国留学,在威斯康辛大学攻读化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34年,应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主任吴宪教授聘请回国报效,开始献身于祖国的生物化学研究事业,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先生在医学科研第一线辛勤工作逾60年,为中国的生物化学科学事业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献身祖国科学事业的精神. 张昌颖教授一生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培养的弟子满天下,堪称一代宗师.张先生先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江西中正医学院、贵州大学、贵阳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任教,为中国教育事业艰苦奋斗、贡献了全部心血.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精神. 张昌颖教授一生勤恳,努力工作,无私奉献;先生无我无畏,为人正直,诚恳待人;实事求是,科学作风正派,治学态度严谨.先生是党的忠诚的教育家、模范的科学家,先生在科学、教育和生活道路上的经历和作为堪称楷模.我们永远缅怀张昌颖教授平凡人生中的不平凡的精神. 张昌颖教授安息!  相似文献   

14.
我们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物化学会理事刘思职教授。刘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学者、生物化学家、教育家,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的逝世是中国生化界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良师和益友。刘思职教授是福建省仙游县人,生于1904年3月15日,1983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9岁。刘教授于  相似文献   

15.
由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承办的第十五届亚洲大洋洲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联合会(FAOBMB)学术会议于 2 0 0 0年 1 0月 2 1日至 2 4日在北京举行 .1 99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华盛顿大学 Edmond H.Fischer教授 ,1 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洛杉矾加州大学 Paul D.Boyer教授 ,1 97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加州理工学院 David Baltimore教授 ,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邹承鲁教授等应邀作了大会报告 .另有二十多位活跃在生命科学前沿的来自亚洲大洋洲的生物化…  相似文献   

16.
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国家二级教授、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专家、中国共产党的好党员任邦哲同志 ,因病于 2 0 0 1年 6月 2 4日 5时不幸逝世 ,享年 92岁。任老 1 90 9年生于湖南省汨罗县的一个中学教师家庭 ,1 932年从南京中央大学化学系转赴美国留学 ,1 934年获意利诺大学化学硕士 ,1 938年获密西根大学生物化学科学博士 ,并被授予∑X荣誉学会会员证书及金钥匙。同年 ,他婉拒美国导师的高薪留聘 ,毅然回到正在遭受日寇铁蹄蹂躏的祖国。从此 ,他为我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呕心沥血、辛苦耕耘了一生。任老曾先后担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上海医…  相似文献   

17.
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周爱儒教授、复旦大学医学院查锡良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五版已于 2 0 0 0年 1 0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本教材是根据卫生部医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精神修订和编写的面向 2 1世纪课程教材 .与第四版比较 ,第五版教材主要在以下两方面做了调整 :(1 )适当精简部分繁琐代谢过程的描述 ,加强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 .(2 )反映医学特点 ,加强与医学的联系 ,区别于综合性大学教材 .本教材由全国 1 1所高等医学院校的十二名生物化学教授参与编写 ,适合五年制和七年制医学各专业本科生使用 .全书分四篇…  相似文献   

18.
第二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专业术语定义准确性研讨会于2018年10月25日~29日与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第十二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8年全国学术会议同期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16名委员中13人亲自参加了会议,1人派代表参会,2人因故请假。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李林院士、专职副秘书长孙晓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室主任高素婷、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主编周春燕教授、编辑部主任贾竹青等出席会议。会议由第二届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名词编写委员会主任李刚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9.
正我国生物化学名词的编撰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刚胜利时,当时北京大学医学院生化科刘思职教授组织部分教授在北京北海公园讨论生化名词的中文稿编写工作,但此事遭到燕京大学外籍教授的反对。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学术环境发生巨大改变。1950年初,刘思职教授又和其他几位教授继续开展生物化学名词的编译工作。1952年刘思职教授主持制定的我国第一部系统的《生物化学名词草案》,由卫生部印发全国医学院校,统一了全国的生物化学中文名词。1955年此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为以后编写生物化学教材奠定了基础,对我国早期生物化学学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生物化学会于1983年10月5日至8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第一次分子免疫学研究进展学术讨论会,会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王世中教授和南京医学院生化教研组徐愤副教授共同筹办召集的。到会者共70余人,其中约有一半刚从国外归来。生化学会名誉理事,南京大学教授、生化界老前辈郑集先生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53篇,内容包括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免疫细胞活化机制、淋巴因子、胸腺素、免疫核糖核酸、免疫受体、免疫不育、免疫网络学说等重要基础问题,此外在单克隆抗体方面的论文报告中还提到我国已制备出各种单克隆抗体24种。会议简略回顾了我国免疫化学和分子免疫学的发展概况,特别提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